造车(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56

  “可以,今后我们能长期合作。外壳质量都很好,今后我们厂还要货的话就直接电话联系。发动机的话,有多少我们就要多少。”
  带着21360元货款,其中纯利4760元,韩皓和许汉通踏上回厂的路途。人生中的第一单生意顺利达成,韩皓心中的大石终于可以放下,他不由自得其乐道。
  “做生意其实也挺简单嘛。”
  回到工厂,又有好消息传来,在王二宝的榜样带领下,居然又有两个工人寻找到了新的销路。一个是路边的摩修店,需要5套外壳产品;另一个是卖摩托车的经销店,需求10套。虽然都不多,但至少迈出了新的一步,证明韩皓全员营销的想法具有可行性。
  又在全体工人面前,韩皓把这两个人着重表扬了一番,同时当众把承诺的奖金25元和50元兑现。钱虽然不多,但韩皓就是要证明自己说话算数,无形中提高自己的权威。
  小打小闹不是长久之计,韩皓对摩托车新外壳的想法是必须找到一家新的整车生产企业进行配套。
  于是他给自己确定当下工作的重点:第一要组建一个推销团队,他打算亲自出马带队去推销新外壳,寻找整机厂配套。第二要抓住现在钱江厂发动机零件的定价漏洞,赶紧派人采购零件回来组装挣上一大笔快钱。第三打听门路,看能不能尝试模仿研发发动机零件,今后自己供货组装。
  推销团队必须招收新人,工厂里原有的工人并不是合适的推销人选,过两天有人才招聘会,韩皓打算到那里去看看。组装发动机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所以韩皓打算招收几个有技术班底的工人,让姐夫庞爱国充当技术总监负责教学指导,经过培训后由他们大规模组装发动机。
  还有就是派人去钱江厂维修部采购零部件的任务,既要整套购买完整,又得不惊动对方,韩皓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按编号分批次购买。例如工人甲购买编号1-15的零件,工人乙购买16-30的零件……以此类推躲过钱江厂的监控,又能把整套零件都大规模购买回来。
  庞爱国和妻子韩雨商量后,没有采用韩皓提出的方案,而是要求第三种合作方案。
第十七章
招兵买马
  晚上回去,韩雨从丈夫庞爱国口中得知了韩皓找出来的组装发动机路子,听说一台发动机就能赚380元的差价,她久未活络的内心开始蠢蠢欲动。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听了韩皓给出来的两大方案,韩雨想了一番后决定把二者融合起来,创造出第三种方案。
  庞爱国入股1万元算10%股份,技术入股指导算10%,同时还领固定工资月收入1000元用作关闭修车铺的补偿,这就是韩雨新提出的方案。
  果然不愧是韩家出来的人,韩皓一听就知道是自家老姐的主意,一点都不吃亏。想了片刻,韩皓便同意了庞爱国提出的新合作方案,毕竟他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姐夫庞爱国是他的一大助力。
  有庞爱国帮忙看管组装发动机,韩皓可以腾出手来组建推销团队外出寻找市场。他其实还有一个念头,就是趁此机会到国内摩托车的圣地——山城渝州市去看看。
  在韩皓的安排下,短短两天时间,厂里的工人就分批从钱江厂维修部采购回来54套发动机配件。
  在韩耀厂专门腾出一间库房,韩皓把这里当成是自己发动机事业起步的根据地。
  从厂里挑选出2名头脑活络手巧的工人,韩皓把他们交给姐夫庞爱国带领,由他们开始负责组装70CC的发动机。
  “底薪200元+高提成,诚招推销人才,月入过千不是梦!”
  “月薪500元起,招收钣金工、钳工、车工等高级技工人才!”
  韩皓来到虎山县举办的人才交流会,打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招聘广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坚信好的人才一分钱一分货。经过自家工厂工人的对比,韩皓深深觉得人才的重要性。自己现在亲力亲为,就是缺少助手的后果。
  “咦,这不是韩皓吗?”
  一个粗壮的男青年在韩皓摆出的招聘摊前停下了脚步。
  看的人多,问的人不多,合适的人才也没几个,韩皓觉得虎山这片天地还是太小,吸引不来优秀人才。
  待一开始的热枕冷淡下去,韩皓差点打起了瞌睡,因为昨晚他在厂里组装发动机到将近凌晨1点才回家,睡眠严重不足。
  抬头一看,发现这个粗壮的男青年有些眼熟,但韩皓疲惫的大脑一下子想不清楚来人是谁。
  “我大壮啊,初中同学。”
  待来人自我介绍后,韩皓想起来了,对方是他的初中同学,全名牛大伟,因为长得人高马大,大家都叫他大壮。当时班上男生关系还可以,后来韩皓到县里上高中,大壮去外地读了中专,两人就此分别。
  老同学许久不见,韩皓热情地招呼牛大伟就坐,并递上了一杯水。
  当初老师在选择报考中专还是高中时讲过,中专毕业就能包分配就业,所以不少成绩不错的同学报考了中专,牛大伟就是其中之一。韩皓因为早早想读大学,所以直接报考了高中。
  随着1993年大专以上毕业生就业压力沉重,国家开始呼吁双向选择就业,打算取消毕业分配制度,因此牛大伟中专毕业正好赶上这一波改革大潮。牛大伟其实还是被分配了就业单位,到虎山县最偏远镇的罐头厂报到,这是镇政府名下企业。经过前两年三角债的拖累,这家镇属企业早已经奄奄一息,没有了活力,仅靠镇政府输血存活,距离倒闭不远了。
  牛大伟家没什么关系,跟韩皓家一样父辈都是农民,不然也不会被分配到罐头厂这样的角落。
  到了厂里报到一看,牛大伟就立马有了走人的念头,自己年纪轻轻犯不着跟着厂子陪葬。在厂里百无聊赖一个月后,他趁星期天来到人才交流会现场,看能不能找到新路子。
  转了一圈,也没发现有什么好职位,直到他看到了韩皓坐在招聘桌前。
  “大壮,你还是这样壮实,怎么样,现在在哪里高就?”
  韩皓估计对方已经工作,所以就此问一问,他倒没想到牛大伟是来找工作。
  “别提了,当初老师说我们农村的孩子读中专好,毕业包分配可以跳出农门。没想到辛辛苦苦读了三年书出来还是回到虎山,分配去长坪镇半死不活的罐头厂工作,这个月工资就只发了一半当生活费。”
  牛大伟见了韩皓,便把自己一肚子苦水倒了出来。
  长坪镇情况韩皓是了解的,虎山经济最差的一个镇,看来牛大伟确实混得不如意。一联系在招聘会上见到牛大伟,韩皓心里知道对方怕是有准备跳槽换地方了。
  当初班上考上中专的同学,大半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牛大伟甭看人高马大,但脑子却很活,不然他也不会跑到招聘会上来折腾。
  韩皓手下现在正缺人才,牛大伟是同学也是老乡,中专刚毕业塑造性强,他便动了心思看能不能挖角过来。
  “你现在怎么样了?”
  面对牛大伟的询问,韩皓如实说了高考考上了浙海工学院,9月初就要去报到。
  “唉,同人不同命。”
  牛大伟心想如果自己也读高中,应该也能像韩皓般考上大学。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次选择不同,同一起点出发的人的前途也各不相同。
  看了一下韩皓身旁的招聘广告,牛大伟还是转回今天来的正题,他看到广告上说的条件很是动人,就开口询问到底谁在招人。
  见韩皓用手指了指胸前,牛大伟才真正相信就是自己的老同学在招聘员工。
  你不是准备去读大学嘛,怎么来这里招聘人才来了,牛大伟心里纳闷。
  韩皓不得不费了一番口舌说明自己父亲出了事,现在他就任代理厂长的经过。
  反正打算离开这个一个月只发了150元生活费的罐头厂,牛大伟心想不如跟随韩皓闯一闯,说不定能闯出什么名堂出来。至少,韩皓给出的工资比罐头厂要高。
  一听牛大伟想跟着自己干,韩皓心里不知道多高兴,这个时候他才有机会问牛大伟到底中专学了什么专业。
  “机电专业!”
  牛大伟后悔当初报了这个专业,如果选了财务、医护,甚至幼师都能分配得好一些,至少在事业单位。
  这专业不错,韩皓在心里想,还挺合适自己的要求,牛大伟有一些理论功底去推销就再好不过。
  “大壮,推销诀窍就是:一不要脸,二不怕苦。咱们丑话说在前面,入职了咱们关系就不再是简单的同学关系。我算是你老板,你得听我的话干活,但该给的钱我不会小气。”
  先小人后君子,才是真君子之道。韩皓不知道从哪里报纸杂志看到这一句话,便在心里深深牢记,现在出了社会接触到各种人,他越觉得这句话说得有道理。
  “不就是爱拼才会赢嘛,咱虎山人啥时候怕吃苦。我大壮不怕吃苦,离开罐头厂是因为这厂根本没活力,但跟你干至少听上去有意思,反正我大不了当免费公款旅游去了!”
  韩皓这一番说辞彻底打消了牛大伟的疑虑,至少说明韩皓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听说韩耀厂是五金厂,至少跟自己专业相关,牛大伟也存了学习目的而去。反正不合适再走呗,牛大伟并不觉得有什么丢人。
  行,韩皓当场就决定录用牛大伟,他算是自己今天招聘会的一大收获。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所以人们在干一些自认为大事的时候,需要人手往往会考虑从“四大同”里面寻找合适人选。“四大同”简而言之就是同亲、同乡、同学、同期,分别代表了血缘、地域、学校、军队四大领域。
  既然算是入了伙,牛大伟也就坐在招聘桌前和韩皓一起闲聊,顺便看看还能否招来新人。
  看到牛大伟铁了心跟着自己干,韩皓也不再遮遮掩掩,他向对方说了自己准备研究摩托车发动机的谋划。父亲韩永福看来短期内是不会苏醒过来,所以韩皓做好了休学的打算。现在距大学开学还有10来天时间,韩耀厂的烂摊子目测他无法丢下独自一人跑去读大学,所以至少未来一年内韩皓将继续担任代理厂长之职。
  研究摩托车发动机?
  牛大伟在中专学校时就知道发动机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无论是拖拉机还是摩托车的发动机,都不是一个小五金厂能够涉及。
  发动机要求的工艺和技术都很高,我们能做出来吗?
  对牛大伟的疑问,韩皓信誓旦旦说发动机也是靠一个个零件组成,只要我们仿制对了零件,就能够组装成发动机。咱们中国人不是从无到有造出了两弹一星,摩托车发动机有什么大不了。待这一次外出推销兼考察之旅结束,他就打算集中力量来研究开发摩托车发动机。
  组装钱江厂发动机零件的成功,让韩皓现在信心大增,他认为摩托车发动机的仿制很快就能成功。跟韩皓的乐观不同,牛大伟略显悲观。因为在课堂上听过老师讲解,知道发动机就算外观完全一样,但由于材料铸造工艺的不同会对寿命有很大影响,发动机最重要就是要稳定耐用。而且现在国内的摩托车发动机基本都是日本技术输入,国内厂家基本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他问韩皓懂发动机工作原理吗,韩皓吞吞吐吐的回答让牛大伟心底更加没有底。
  不忍心打击韩皓的积极性,牛大伟心想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现在最主要还是想想外出推销的计划。
  两人半聊天半争论,反正就是打发时间,韩皓一直坚信自己就是能研发出发动机,不行就去找专家帮忙。
  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原本走过摊位前,听到了韩皓与牛大伟的争论,便站着一旁听了小半天。
  “听说你们这里招收高级技工?”
  待两人争论结束,中年人走上前询问。
  第一次有人敢主动来询问高级技工的职位,韩皓抬头望向对方。只见其一身洗得发白的天蓝色工作服,戴着眼镜,平头中藏着不少白发,但仪表收拾得非常整齐。一看气质,就有电视里国有大工厂里面的工人主人翁的派头。
  “是的,只要有国家认证的证书,我们厂就需要!”
  原来厂里负责操控日本机床的曹大川走后,厂里就没有了技术坐镇的人才,韩皓心想趁机在招聘会上找找,也为将来研发发动机准备。他对高级技工其实没有概念,心想技工一般都是流水线的工人,高级技工应该比厂里工人要高一些水平,找个像曹大川这样的人回去就好。
  “那你看看我这证书算合格吗?”
  中年人递过来一本收藏得很光亮的红本证书,韩皓打开一看。
  “苗振华,七级钳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