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556

  “中国人终于找到了致富光荣的感觉”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非只是说说而已”
  ……
  他们纷纷跟进这个话题进行大肆报道,一时之间中国富豪榜开始在全世界范围流传,很快就出口转内销从香港传回了国内,国内影响力巨大的《南方周末》转载了这份榜单的中文版。
  很快,“富豪”这个名词成为继“大阅兵”后,又一个风靡全国的热点。
  位于A级十亿身家之上的大富豪,被《福布斯》称为中国经济的幕后王者,其中排名第一的赫然便是红色资本家荣氏家族。
  荣氏家族排名第一并未出乎太多人的意料,不过第二名倒是让许多人跌破了眼镜。居然是来自浙海省不满30岁的年轻企业家——韩皓,荣登榜眼位置,这真是让人高呼不可想象。
  国人已经习惯了身边出现的华夏摩托车,没想到单靠摩托车就创造了全国最年轻富豪的出现。
  第三名是饲料行业的刘氏家族,他们垄断了国内饲料行业的半壁江山,得以探花郎身份成功上榜。
  普通的国人这时才发现,在自己身边居然隐藏着如此多的亿万富豪。
  强烈对比下,一场全民对于财富的大讨论就此开启。
第一百八十一章
榜单风波
  《福布斯富豪榜》刚一公布,位列第15位被胡润认为资产过10亿的富豪南德集团牟棋仲,已被公安机关以骗汇罪逮捕的消息就公布出来,成为上榜跌落神坛的第一个富豪。
  牟棋仲最广为人知的成功案例,就是1992年趁前苏联倒台动荡不安时,从中国拉过去800多列车皮的积压轻工产品,以轻换重,换回来4架图-154飞机,并随即转手卖给了国内一家航空公司。
  一进一出之间,净赚了上亿财富。
  从此,他就迷上了这种空手套白狼,倒买倒卖的贸易游戏。
  普通人在国内两个省份间倒腾已经是不错的勇气,但牟棋仲敢以国家为棋落子布局的胆魄实属天才之举。
  屡屡有惊人之语的牟棋仲,甚至喊出“炸掉珠穆朗玛峰,引进印度洋暖风”这样胆大包天的口号,在当时全国弥漫各种气功热、特异功能热时代背景下,颇受一些国人的追捧。
  “他是一位成功的思想家,但却是一位失败的企业家。集思想启蒙的先知者与商业运作的蒙昧自大者于一身,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悲剧人物。”
  曾近距离观察过牟棋仲的学者一针见血评论道。
  凭借自己响彻全国的名气,在弯腰就能捡到黄金的年代,牟棋仲只要沉下心来踏实经营一个行业,未免不会成为一方枭雄。可惜,被戴上“中国首骗”帽子的他,最终在世纪之交失意落马,成为富豪榜单的第一个祭品。
  牟棋仲的入狱,让许多人开始对富豪的发家清白与否产生了质疑,波及到一向来正当经营的韩皓身上。
  偷税漏税,投机倒把,侵吞国有资产等罪名被不由分说安在了韩皓身上,面对这个年轻的企业家,许多人心里更多的是妒忌和不服气。因为他的成功,已经超出了大多数普通人的认知,凭什么年纪未满三十,就获得了大家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巨额财富。
  作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氏家族,大家不敢去质疑,于是火力就完全集中到了老二韩皓身上。身为民营资本家的他,天生就被人质疑带有原罪,有人在报纸上呼吁要把华夏工业查个底朝天,彻底清算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毒瘤。
  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这个时候韩皓算是体会到了国家掀起全民政治运动的压迫感。
  他心里当然非常委屈,自己一向来诚实经营,依法纳税,坚决不钻口子搞特殊,现在却在某些媒体口中成为了不择手段侵吞国家资产的小人。
  更意外的是,从富豪榜这个线索发起,全国又一次小范围掀起了“到底中国是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
  所幸,中央意识到思维混乱会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保持国家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向所有靠勤劳和智慧合法致富的人致敬》,一篇由《南方周末》刊发的社论吹响了主流思想的基调。
  “在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富豪的诞生,是全社会选择的结果。作为消费者,我们中的一部分选择了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劳动者,我们中的一部分选择了他们提供的工作机会;作为投资者,我们中的一部分选择了他们提供的股票。
  我们想说的是,富豪不是我们——普通人甚至穷人——的对立面。在一个拥有公平、有效的富豪形成机制的社会里,也就是说在一个谁资源配置能力更强谁就拥有更多资源的社会里,普通人和穷人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享有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更多更好的工作和投资机会。
  正如许多有识者已经指出的那样,在面向市场经济的渐进式转型中,起点不公平和规则不公平已经成为一种基本存在。所以我们尊重人们对富豪的普遍的保留情绪。但是我们还想说,需要消除的是起点和规则这两种不公平,而不是富豪。”
  接下来,《人民日报》也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姓资还是姓社其实是一个伪命题》。针对中国出现富豪现象便一厢情愿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进行了严厉批判。
  “企业家也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努力创造社会价值,国家提倡并保护这样的企业家。只要中国现有政体不被改变,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制度,就永远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国家!”
  《坚决不能开历史倒车,富豪的出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警惕仇富思潮,劫富济贫思想如今当休矣》,《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不断改革开放才能破除财富分配失衡的根源》……
  在全国主流媒体介入下,很快正确认知财富,尊重每一个勤劳合法致富的企业家成为全社会共识。
  一直徘徊在韩皓头上的乌云终于散去,阳光开始播洒在他的身上。
  《人民日报》特意用了一个整版专门报道华夏工业集团的发展史,其中披露了韩皓个人奋斗的经历,《奋进中的特大民营企业——华夏工业集团大事记》。记者采访了许多跟韩皓有关系的人物,从他的老师、父母、员工、经销商到地方政府官员,还有来自国外的合作伙伴,把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形象栩栩如生刻画在报纸上。
  另外,韩皓热心公益,大手笔捐资助学,回馈社会的善举也一一列举出来,证明他尽管拥有了大批财富,但依旧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东方时空》也单独做了一期韩皓的节目,多年来节目组一直坚持追踪记录,保存了大量真实视频资料,把韩皓当做中国的一个典型人物每年都来拍摄报道。20年为期,从韩皓身上记录中国经济发展的变迁,节目组一早就定下了这个目标。
  口说无凭,视频为证,全国观众从央视记者的镜头中,看到了一位亿万富豪的真实生活状态。
  《年轻的富豪》,节目标题就是如此,在摄像师镜头下,韩皓的人生轨迹开始逐段回放。
  当年的韩皓还略显青涩,但他为了保证质量,敢于砸烂价值几百万的不合格摩托车;赴日谈判引进车型中,有礼有节不声不吭得到了日方人员的尊重;华夏之光一代出现大规模质量问题,勇于承担一切并承诺负责到底的发布会表现;敢于第一个出国合资办厂,得到越方礼遇,在越南成为销量冠军;来到美国招揽人才,自信满满和底特律精英们对话,开启了中国汽车业海外精英第一次回流……
  一幕幕真实的镜头让广大观众知道,这位身居富豪榜第二位的年轻企业家,一直来都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流而上,闯过无数险滩才达到今天的成就。
  每天工作之外还是工作,经常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跑,私人时间基本没有。没有恋爱,没有业余爱好,连花钱的机会都没有。全身上下行头金额不超过千元,从未花天酒地追求个人享受,把所有的一切都投入到造车这项事业中来。
  如果不是镜头中出现韩皓和父母在家团聚,偶尔逗一下家里小狗“三一”的普通人扮相,大家都会以为这是一个机器人,或者是苦行僧。
  “有不同争论很正常,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相信随着时间发展会证明到底对错如何。我不会刻意回复太多质疑,就像这两年喜欢的一首歌曲一样,《沉默是金》吧。
  财富只是一组数字,但造摩托车和汽车对我而言却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尤其你看到自己的产品能奔走在大街小巷上,这种成就感是用更多的钱都无法购买到的精神享受。
  我们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将来一定会诞生世界级的名牌产品。尤其在加入WTO以后,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和国际上最优秀的竞争对手同台竞技,我坚信中国人会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希望我这辈子能带领华夏工业实现这个愿望!”
  在镜头前,韩皓诚恳而谈,他没有过多为自己辩解,希望用事实说明一切。当初那个坚信爱拼才会赢的年轻小伙,变成现在习惯沉默是金的年轻富豪,韩皓已经跨过了成长的门槛,成为一名心智成熟的企业家。
  节目的播出,结合《人民日报》报道一起,完整还原了韩皓的个人形象。这个时候,广大国人才发现这位能高居富豪榜次席的年轻人,取得成功并不是侥幸。
  如果他不在摩托汽车领域,在其他任何一个领域同样能取得很不错的成就,因为他不成功的话其他人就更难获得成功机会。
  跟红色资本家相比,普通人明显对白手起家的富豪更有亲近感。倘若说之前韩皓还是凭借个人财富让许多人向往的话,现在他身上展露出来的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成功征服了许多一直以来质疑他的人,一跃而成许多青年人的偶像。
  据有关媒体后续调查,韩皓的报道出来后,赞同《福布斯富豪榜》属于正面形象的匿名受访者占了大多数,这跟之前的调查结果完全相反。
  在中国引发对财富大讨论的争议,让国外财经杂志也注意到了这个盛况,《时代周刊》亚洲版在12月份封面人物上使用了韩皓的头像。
  上面配以一段英文小字:
  “他们来了,来自中国的富豪。”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轮项目
  又一次来到锡北县,跟第一次韩皓为了获得华夏牌摩托商标而来不同,这次他刚入境,就得到了锡北县乃至锡州市主要领导的热情欢迎。
  警车开道,锡北县主要领导在高速路口迎接,显示出当地对韩皓前来的重视。
  当初生产农用车的锡北摩托车厂,现在已经成为锡北县最大的税收来源和就业基地。华夏摩托位于当地的分厂,每年能够组装生产将近40万辆两轮摩托车,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国内许多摩托车厂一年生产规模达不到20万辆,现在华夏摩托一个分厂就是行业及格线水平的两倍。
  韩皓前来锡北,是为了考察当地资源,准备把农用三轮车项目放在这里。当初锡北摩托车厂就是生产农用车的小企业,现在韩皓准备把公司摩托车下一个利润增长点设于此。
  虎山工厂即将上马大规模生产电动摩托车,土地和产能有限,所以农用三轮车项目便考虑放到锡北。
  原老厂长袁克成现在是华夏摩托锡北分厂的副厂长,主抓后勤管理,正厂长由韩皓从虎山调派过来。他抓技术生产水平有限,但在管理后勤方面颇有心得,加上有一定威望,韩皓便继续聘他为工厂管理者。不然依照年龄,袁克成可以退休了。
  回想起当初给韩皓吃了闭门羹,不愿意把厂子出售,袁克成才觉得自己鼠目寸光的一面。现在纳入了华夏工业体系,每个星期生产的摩托车就比老厂一年的生产量要高,厂里员工们福利一直在提高,跟县里其他破产国企相比,这里就相当于天堂。
  位于中国基层县级行政区划的国有企业,这两年正面临抓大放小,下岗分流的局面。位于县城的国有企业基本上99%都属于国有资产退出的“小”,跟垄断性“大”国企比起来,属于国家的弃儿。
  锡北县不少国企都破产下岗分流,国道都已经被工人们堵断了好几回,县政府门前更是时常有人集会要求给饭吃。
  幸好华夏摩托分厂吸纳了不少失业劳动力,不然锡北县政府的日子不好过。
  锡北县政府曾起意把县里那些亏损的国企都送给效益良好的华夏分厂,只要求其帮忙安置下岗职工,当然被韩皓拒绝了。这两年,把经营困难企业一股脑塞给情况优良的国有企业,结果拖垮了好企业可是司空见惯的案例。
  工人的话,华夏分厂有需要,但必须经过考核挑选,这里可不养习惯了吃大锅饭的大爷们。
  现在如果华夏分厂扩建,那么对锡北县政府来说可是大项目和大喜事。谁都知道现在华夏摩托在国内一马当先,新项目想必也会迎来热销。三轮车项目预计投资近8000万,放到锡北乃至其直属的锡州市,都是重磅投资,在省里都挂上号。
  原县高官杜军平已经升任锡州市副市长,由于曾和韩皓打过交道,所以此次由他出面陪同。
  “韩总,县里的土地随便你挑选,我们市里县里都准备了最大诚意,只求这个新项目能够落地。多年合作,我们的办事风格你也了解,说出去的话绝不会是空谈。”
  现在韩皓风头正盛,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人物,国内富豪榜次席人物,杜军平想起当年看到的青涩小子现在已经成为国内跺跺脚都要抖一抖的超级投资商,不免感叹人不能和人比。
  自己凭借在锡北县的政绩顺利升任副市长,也算上了一个台阶,但和韩皓相比,取得的成就显得不足为道。杜军平看着韩皓,在眼里透过一股羡慕神色。
  要是自己像他那样,估计就立马跑去享受人生了吧,再也不用为乌纱帽如履薄冰般奋斗。不过跟同龄人相比,自己也算事业有成,算是人中龙凤社会精英,杜军平自我安慰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