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0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3/1424

  但是马云禄……白晓文是真的没有想要招惹啊。
  好在,十五名侧妃虽然已经选好,但要分封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的阶位,还不是现在,要等到征江南结束,天下大一统。
  白晓文发现,马云禄看自己的眼神越来越不对了,好好一个开朗大方的西凉女子,看自己的目光总是含羞带怯,这是哪么个意思?
  好好的上下级关系呢?这会让孤王无法直视你啊!
  好在马云禄作为被选中的侧妃人选,不会随军南征。
  ……
  泰始二年,阳春三月。
  白晓文率领八万大军,南下荆州,抵达襄阳。
  张郃、魏延带着刘琮母子、荆州士族,伏道迎接。
  白晓文见到了刘琮,这是个刚过十岁的孩子,脸上稚气未脱。
  但是古代孩童大多早熟,这个刘琮的一举一动,也颇有礼数,像个小大人一样,和现代的熊孩子完全不同。
  白晓文略一观察,就能看出刘琮的眼眸灵动,是个聪慧少年。如果他再多十几二十岁,也许是个出色的继承者。
  不过现在嘛,刘琮只能任由母亲、群臣架空,做个人形图章,提线木偶。
  而跪在一旁,刘琮的母亲蔡氏,相貌还不错,但眼角眉梢,都透着一股刻薄之意,显然魅力不佳。怪不得演义之中的曹操,对她毫无兴趣。
  白晓文说道:“令尊荆州刺史刘表,劳苦功高。你承继父荫,知道归顺朝廷,这很好。不过,你为何助逆刘备,让他攻掠西川?”
  刘琮、蔡氏吓得魂不附体。
  旁边有一名文士,抗声说道:“燕王此言不妥。刘备虽然是客居荆州,但强宾压主,有卧龙凤雏为之谋、关张赵云助其威。我主刘琮,孤儿寡母,岂能与刘备相抗?助逆刘备,实为迫不得已。”
  白晓文看向那人:“阁下是何人?”
  那文士躬身一拜:“在下蒯越,表字异度,现为章陵太守。”
  白晓文笑道:“孤久闻荆州蒯异度之名。今日一见,果真名下无虚。刘琮、蔡氏,你们助逆刘备,也是迫不得已,孤不再问罪;即日封刘琮为樊城侯,食邑一千户。”
  刘琮、蔡氏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哪里还敢计较封地食邑,大喜拜谢。
  白晓文补充道:“青州尚缺一名刺史。孤原本属意刘琮接任,不过太过年幼,可暂领刺史之职。州郡事务,交由青州别驾代理,你们母子这就前往青州,安享富贵便可。”
  刚刚吃了白晓文一记杀威棒的刘琮母子,也不敢有异议,再次拜谢之后,便退回打点行装。
第1364章
攻取江夏
  白晓文看着前来迎接的荆州士族,笑道:“荆州英才,何其多也。”当即下令,蒯良、蒯越、韩嵩等等一十五人,俱封为关内侯。
  荆州士族纷纷拜谢,簇拥着白晓文的六驾金车,入襄阳城。
  荀攸问道:“荆州士族,并无尺寸之功,大王为何骤加封赏?”
  白晓文笑着回答:“孤岂是赏罚不明之人?封赏荆州士族,不过是为了千金买马骨,动摇江东士族心志。江东士族见到荆州士族获封,必会踊跃投献,归顺朝廷,不再附逆孙策了。”
  荀攸露出心悦诚服之色,赞道:“大王洞察人心,圣明烛照。”
  白晓文不着痕迹地撇撇嘴,假,太假了。荀攸啊荀攸,想不到你浓眉大眼的,也学会这一套了。
  说笑归说笑,荀攸其实肯定知道白晓文封赏荆州士族的原因。
  他之所以假装不知而询问,一方面可以解开白晓文部下文武官员心中的疑惑、不服,另一方面,则是顺手拍一拍燕王的马屁。
  在荆州刺史府坐定,白晓文接到禀报,合肥守军三万,已经赶到襄阳,和燕王大军汇合。
  率军前来的是贾诩、张绣、张辽、徐晃。至于曹仁,则是率领剩余三万人马,把守皖城,同时重建合肥新城。
  如此分拨,也是白晓文的授意。
  若说知人善用,白晓文比起三国各大君主,只强不弱。
  贾诩率领三将拜倒,手托长匣:“贾诩幸不辱命,特将大王令剑奉还。”
  白晓文还是第一次见到贾诩。他亲自下阶,牵着贾诩的手笑道:“孤得贾文和,胜过十万雄兵。”
  贾诩似乎有点不适应成为众人焦点,往后缩了缩,勉强笑道:“大王言重了。”
  看到贾诩不适应,白晓文就不再强求,接过倚天剑的剑匣,命张绣等将起身,然后看座。
  分主从坐定,白晓文道:“有你们抵抗孙策,孤才能放心收取二川,否则西川必定被刘备占据,汉中也将不保。卿等劳苦功高,理当重赏。”
  如何封赏,早在邺都就已经议定了。
  贾诩被封为太仆,这是九卿之一,比起他在曹操手下的“执金吾”要高出一个级别。
  张绣擢升为镇东将军,张辽、徐晃分别为平南、平东将军,而把守皖城的曹仁,也有使者带着白晓文的诏命前去,封为镇南将军。其他金银绢帛,自不必说。
  众人纷纷谢恩。
  贾诩笑道:“大王如此封赏官职,想必有下江南之心。”
  白晓文点头道:“那是自然。四方皆定,只有江南未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孤已定下基本方略。”
  白晓文命人擂鼓,聚拢大小将官,在堂下排列。
  “张郃、贾诩听令!”
  两人都是微微一怔,然后赶紧出列。
  “张郃为主将,贾诩为军师,领两万川兵,前往零陵,佯攻庐陵!”
  张郃虽然有些疑惑,不过还是凛然接受命令。
  在点检兵马的时候,张绣与贾诩分别,说道:“恭喜先生得到燕王如此看重,晋封九卿之位。不过,先生为何从燕王封官之中,看出下江南之意?”
  贾诩说道:“原因有二。其一,燕王统兵十万南下,若是只为荆州四郡,未免太过小题大做;其二,燕王封授的将军官职,都是‘平东’、‘平南’之类,足以看出他的心意。”
  张绣点头,又说道:“先生今日神采飞扬,与在曹操麾下时的韬光养晦,似乎大有不同。”
  贾诩笑道:“有此等明主,我才敢一展所长。”
  看了看左右,贾诩低声对张绣说道:“燕王本身就是第一等的智者,韬略更胜曹操。我等谋士,殚思竭虑出谋划策,还难以望燕王之项背,又何须韬光养晦?”
  两人正说话间,忽然听到张郃的声音:“太仆大人,我已经点检兵马辎重。军情紧急,还是速速南行吧。”
  贾诩答应了一声。
  张绣道:“先生为张郃将军参谋,不知是否投契,他会不会像我一样,对先生言听计从。”
  贾诩笑道:“你能想到的,燕王岂会想不到?张郃也是良将,平定并州匪患、接管荆州防务,举止有度,进退得法。我用计时,只需说明缘由,张郃一定是能够听懂的。”
  停顿了一下,贾诩又道:“若是张郃不用我计,我缄默不言便是。反正是佯攻,以张郃的能力,不会遭遇大败。我如今已经是九卿之一,也不必汲汲于建功立业,博取富贵了。”
  ……
  白晓文亲率大军主力十一万,诈言三十万,进兵江夏。
  魏延请命为先锋,白晓文准许,拨给他兵马一万。
  魏延先锋军来到江夏城下,架起云梯,投石车飞炮攻城。
  江夏城内,鲁肃、吕蒙拼死防守,无奈兵微将寡,军队主力都被孙策用于合肥之战,目前屯于江东休整。
  此外,白晓文大封荆州士族的作用体现了出来,江夏城中的士族百姓,对于江东之军,并未归心。
  鲁肃、吕蒙商议。
  鲁肃说道:“城中粮草短缺,士卒乏力。江夏城守不住了。”
  吕蒙说道:“所幸魏延兵马也少,以我估算,还能坚守半个月。”
  鲁肃摇头说道:
  “魏延不足为惧,不过袁熙大军三十万,不日便会到来。到时江夏被合围,不仅城池要丢,你我都要成为阶下囚,而且这三千兵马,也都要被袁军擒杀殆尽。”
  吕蒙道:“我等受主公托付,把守江夏四郡。这四郡,是我军浴血奋战所得,弃之可惜。”
  鲁肃说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江夏四郡孤悬在外,与我军根基之地,相隔茫茫大江,本来就无法坚守,唯有放弃。”
  听了鲁肃的一番话,吕蒙抱拳说道:“听君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某这便率军,从南门突围,渡江南归。”
  两人计议已定,便乘夜打开南门,突围而出。魏延并未防备,见到江夏城兵马逃离,自是大喜,挥军直入,占了城池,遣人向燕王大军告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3/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