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0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7/1424

  其实就是换了个形式,事实上仍然是马超作为白晓文的先锋,进攻汉中。
  但三国位面世界,对于这样的形式主义却是很看重。
  另外还有一个实质性的区别,就是马超麾下的大将,庞德、马岱、马云禄等等,归顺朝廷的话,主公仍然是马超;要是归顺白晓文,主公就是白晓文了。
  马超还是很认真地说道:“若张鲁未曾见过简雍,这条线索就毫无意义,我仍然不能归顺袁公,必会找刘备问个清楚。”
  白晓文说道:“若是简雍真的游说过张鲁呢?”
  马超指天发誓:“只要确认袁公不是杀父仇人,我马超对天发誓,效忠于你。若违此誓,死于刀剑之下!”
第1313章
我不喜欢男人
  其实,马超主动请缨,去攻打汉中,也是在白晓文的预料之中的。
  马超肯定担心,如果白晓文攻下汉中,却叫张鲁作伪证的话,那么他就只能任由白晓文欺瞒了。
  所以最稳妥的,还是马超自己攻下汉中,擒获张鲁,才能问出实情来。
  白晓文虽然冒险收服马超,但并不会对马超过分优容,更何况马超还没有真心实意地归顺,如果加封重赏,不仅麾下曹氏降将不服,就是马超本人,也难免会得意起来。
  现在就封大官,到时候正式归顺,又该封什么?
  所以,白晓文以朝廷的名义,任命马超为承烈将军。至于爵位,仍是继承了他父亲马腾的槐里侯之位,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包括长安在内的三辅之地(关中),自是重归朝廷治下。不过此时的三辅之地,已经基本上没有平民百姓了,大多被迁到了司州。
  白晓文倒是不着急把人口迁回来。
  汉中因为没有战事,有很多逃难过去的百姓,人口充实。在取得汉中之后,可以迁徙汉中之民,充实关中。历史上曹操就是这么做的,虽然不讲人权,但却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得胜班师,马超等一行人,也需要跟随白晓文,回邺都朝廷,觐见天子、接受封赏。
  虽说马超很想立刻去征讨张鲁,但此时寄居白晓文之下,白晓文不给兵马,他也是无计可施的。
  回到潼关,点检这场战争,白晓文虽然前后损失了近万人马,但俘获的马超军降卒,就有接近两万人;另外韩遂投诚,部下军队也有近三万人。
  可以说,白晓文打这一仗,不仅没有损耗元气,反而吃到了不小的战争红利。
  再说地盘方面,不仅夺回关中三辅之地,还扩展到了西凉。黄河以北,已经尽数归属袁氏,就连黄河之南的曹操地盘,也都在白晓文的控制之下。
  白凰战队内部小剧场。
  “你们说马超到底在想啥呢?被那个简雍一番话就说动了,旁人怎么劝都拉不过来。”李淑仪先开口。
  白晓文说道:“一方面是报父仇。但另一方面,马超也想和我一样,掌天下权柄,趁着我立足不稳之际,占领中原。他是有这份雄心大志的,不要忘了上一次大一统的领袖,就是马超。”
  停顿了一下,白晓文又说道:
  “其实我本可以不打这场战争。三辅之地已经没有百姓,马超筹措军粮困难;只要让曹仁把守潼关,消耗马超的粮草,一个月后,马超必然士气衰弱。我再写信给他,就像今天一样陈述利害、剖析事实,他应当也会退兵。
  “不过这样一来,马超还是不会服我,西凉始终难以平定。考虑到有卡蜜儿这个内应,不如顺势而为,平定西凉,还能完成大一统主线任务2;我们阵营的实力大涨,收获丰厚。”
  李淑仪悄悄撇了撇嘴:“确实收获丰厚啊。据塞姐说,你耍帅一个人下城,面见马超的时候,马云禄的眼泪都快下来了。现在你勾勾手指,她大概就会主动凑上来吧?什么名分之类的都不管了。”
  白晓文咳嗽一声:“我是那种人吗?我跟马云禄清清白白,一点关系都没有。”
  乔蕊悠然说道:“你跟马云禄是不是清白,我不知道;不过你跟卡蜜儿眉来眼去,互传情书,可是有确凿证据的。什么关雎,什么樛木……文化人挺会玩的啊?”
  乔蕊发出了“哦呵呵”的笑声,令人毛骨悚然。
  白晓文:“……”
  队内小剧场,队友们都是大笑,就连韩旭的脸都憋得发黑。
  白晓文在潼关,略作休整。
  张绣便问道:“主公曾经和军师在白绢上画策,那时便看出了西凉军的弱点,知道能破马超。不知道白绢上到底写了什么?”
  白晓文便命人拆开封存的白绢。
  只见荀攸的那幅白绢上,写着“人心不齐,号令不一”八个字。
  白晓文的那幅白绢,就更加简洁,只有两个字“离间”!
  白晓文笑道:“诸君明白了?我佯装增兵,马超必然也会增兵相对。对方的兵力增多,号令不一的弱点就会被放大,到时候离间韩马二人,必破马超。”
  众将都是拜服,说道:“主公与军师,虽然画策文字不同,但殊途同归,果然是不谋而合。”
  荀攸很有眼力劲,说道:“我也是从主公的疑兵计中,才悟出了西凉军的弱点,比起主公的智略,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白晓文笑道:“也是军师参赞谋划,众将用命,才能成功。”于是下令重赏三军,提拔有功之臣。
  张绣叹了口气,心中对贾诩先生的前途,又多了一丝担忧。
  封赏众将之后,白晓文见到了韩遂。
  韩遂伏地请罪。白晓文亲自搀扶,说道:“韩太守能临阵悔悟,拨乱反正,何罪之有?我正需一人,镇守西凉。太守是最合适的人选,我当保举你为西凉侯,领西凉刺史。”
  韩遂喜出望外,心里想着女儿韩绮的魅力,当真这么大?平时对她是不是太严厉了一些。
  不过白晓文并没有提及卡蜜儿的事情,随后说道:“西凉苦寒,太守可以将家眷送到邺都,享受清贵供养。”
  韩遂一听就明白了。
  掌权将军,家眷留在京城,这是潜在的规则。
  他做了西凉侯、西凉刺史,掌握凉州的军政大权;这地盘也不是他自己打下来的,而是白晓文以朝廷名义封给他的,当然要服从白晓文,将家眷迁入邺都,好让白晓文放心。
  韩遂也没有什么雄心大志,当即便答应下来。
  不过,韩遂心里也是一阵嘀咕,“袁熙”一直不提自家女儿的事情,难道是少年面嫩,羞于启齿?但看白晓文让他把家眷迁入邺都,这熟练的姿势,却又不像。
  带着一肚子疑问,韩遂告退,然后打发卡蜜儿来探问白晓文的口风。
  卡蜜儿一见面就说道:“白队,咱们互传情书,是为了大一统的公事,你别误会啊。”
  白晓文微微一怔,随后笑道:“当然不会。”
  卡蜜儿仔细端详着白晓文的脸——同为觉醒者她能够直接看到白晓文的真实容貌——一时间有些失神。
  随后卡蜜儿才笑着说道:“有那么一瞬间,我真的有点动心了。还好,我不喜欢男人。”
  白晓文并不是很意外。
  卡蜜儿虽说看上去轻浮诱惑,但这只是她的武器。她始终没让白晓文占到多少便宜,对白晓文,并没有什么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意。白晓文感官何等敏锐,对此一清二楚。
  所以,白晓文对卡蜜儿,也一直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真的提出那种非分要求,卡蜜儿迫于抱大腿,也许会同意;但这并不符合白晓文的行事准则。如果卡蜜儿拒绝,那就更尴尬了。所以,保持距离更好。
第1314章
燕国公!
  白晓文不过十日,就平定西凉,生擒马超!
  消息传回邺都,大司马府百官无不欢喜。朝堂上的百官,则是敬畏有加。
  董昭便提出封赏之事,上表请封白晓文为“燕国公”,并授予诸多特权。
  这并不是巧合。
  在演义之中,就是董昭首先提出,要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以彰显功德,显示和其他臣子不同的身份。现在只提封国公,没有加九锡,已经够意思了。
  群臣除了少数几人低头不语之外,大部分人都表态赞同。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朝堂官员,都是白晓文从许都挟持过来的,相对而言,骨气比较软。
  那些骨头硬、不愿意随驾迁都的,都被皇帝当做曹操党羽,下令杀掉了。
  当初白晓文自己不下令,而是让皇帝刘协,下令诛杀大臣,现在就收到了成效,进一步降低了朝臣对于皇帝的忠诚度——虽说原本的忠诚度就不高。
  只有一个官员反对此事,并付诸行动。
  不是别人,正是光禄卿、尚书令荀彧。
  但是,荀彧并没有在朝堂上提意见,而是写信给白晓文,劝谏他不要这样做。
  在班师途中,白晓文收到了荀彧的来信。他阅读之后,又传示给白凰战队的几名队友观看,沉思不语。
  “荀彧在演义之中,就曾劝阻曹操自封魏公。他现在劝阻你自封燕国公,也是情理之中。”乔蕊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7/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