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13

  小胖子看了看天书,看到日后董卓铸钱的下场,便干脆利落的拒绝了他的请求。
  没有解决之道,若是没有足够的钱财,又如何能继续在全国推广民屯?小胖子一边思索着,一边又重新读起了天书,虽然天书上并未说明有甚么生财之道,可是常常阅读,却让小胖子觉得自己不再那么焦躁,正缓缓读着,忽然,他愣住了,又重新读了一遍。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也……”
  “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后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
  “哦?僮客万人,赀产钜亿?”
  小胖子忽然沉思起来,这些豪族,当真豪富如此?
  想了片刻,他便下令让阳球入宫,不多时,阳球便被黄门带入,拜见小胖子,小胖子挥了挥手,直接问道:“东海,有没有甚么巨富豪族?”,阳球一愣,皱着眉头,思虑了片刻,方才点点头,说道:“有一家唤作糜家,家财万贯,曾吹嘘,家中所攒,富与国库也!”
  “哈哈哈,一介商贾,家资富与国库??”小胖子忽然大笑起来,过了片刻,他才盯着阳球,说道:“你且派人去东海,看看这个糜家……”
  “看看他风评如何,家资如何,再看看有没有甚么逾制之处……”小胖子眯着眼睛说道。
  “陛下之意,可是将其……”
  “不,你不可动手,你只需要查清虚实,再与朕禀告便是!”
  阳球点点头,便离去了,小胖子又翻开天书,一一寻找,一介商贾,竟然有奴仆上万,看来那些官吏还是镇不住啊,唉,也不知曹操此些能臣何时才能为朕所用,到时,此些事也就不需朕亲自思虑动手了,小胖子温柔的抚摸着天书上的那一个个人名,又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想必有些人,自己到死都不能用了,想想这天下大才不能全为朕所用,还真是有些不甘啊!
第0093章
征辟王符
  在屯田热火朝天的进行的同时,太学院也已经扩展了数倍,东南西北四大下属学院虽未有重设,可是门子学设立之后,整个太学院的学子以数千计,蔡邕一人根本也忙不过来,向天子上奏,要求调集些治经博士,前来相助教学之类事项。
  小胖子答应了蔡邕,便立刻请何休前来宫中。
  何休平日里也是清闲,挂着帝师的名衔,却没有甚么事情要忙,当他进来,看到小胖子手持书籍,津津有味的读着,何休也便没有打扰,坐在一旁,闭目养神,过了片刻,小胖子放下手中书,方才拜见何休,何休一如往常,不回礼,只是瞥了他一眼,问道:“说罢,还有甚么事要我帮忙。”
  小胖子笑眯眯的看着何休,说道:“何师,多日不见,朕实在是挂念,方才请师君前来一叙,并无甚么要事。”何休冷笑了一声,“嘿,作模作样。”
  “我一生磊落,怎么教出个你这样的弟子……”
  “师君,怎么便是装模作样了,朕如实说,请师君前来,却是有事需要使君相助,只是,挂念也是真的,如今天下,百姓富足,朝臣和睦,此皆是师君之功耶,师君是教出了个千古明君啊。”小胖子厚着脸皮说道,何休大笑起来,摇了摇头。
  “师君,乃是国子学之事,如今学子至雒阳,却无有为其解惑者,不知师君可有甚么举荐?”
  何休沉思了片刻,方才说道:“高密人郑玄,另外你帐下的校尉卢植,乃是马南郡之弟子,学识足以为人师!”,小胖子点点头,说道:“郑玄此人可,而卢植,朕另有重用,却是不便入太学。”
  “师君,可还有其他举荐?朕知晓师君好友众多……”
  “安定临泾人王符,王节信,此人有大才,足以为师。”
  “京兆长陵人赵岐,赵邠卿,亦可。”
  “扶风茂陵人马日磾,马翁叔,乃马南郡之族子,继马南郡之经典学问,可堪大用。”
  何休又连着说出了数个大儒的名字,此些都是当代之才学大家,小胖子听得双眼发光,此些贤才,怎么能遗落田野,不为朕所用?
  “朕这边派人征辟此些君子,为国所用!”小胖子拍手叫道,何休皱着眉头,说道:“只是,如王符之类,都是隐居田野的闲士,不知是否应辟?”
  小胖子大笑,说道:“初次不应辟,朕便征他两次,三次,征辟到他答应为止,天下大才,当为朕所用,天下无有朕不能用者,也无有朕不敢任用者!”,听到小胖子这略微霸气的答复,何休心里隐约有些明白,这小家伙日后是要重用曹操刘备等人啊!
  何休低声,问道:“日后的反贼你也要用,莫非你不怕这大汉天下就此崩塌?”
  要是别人如此问他,小胖子恐怕会让他先行崩塌,可是问话的乃是何休,也是除小胖子之外,唯一翻阅过天书的人,小胖子对他无比信任厚爱,他有些古怪的望着何休,极为自信的指着自己,反问道:“师君莫不是认为朕不如他们?”
  何休轻笑,并未回答,又问道:“听闻你将董宠的幼子接到宫里,使太后躬亲抚养,那些叛逆大臣之子弟,你也未曾追究,还留下钱财粮食相助?”,何休皱着眉头,说道:“那董宠之幼子,也是你的幼弟,你不杀,我倒也理解,只是那些逆臣之子,你为何也要赡养?”
  “朕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其子嗣近亲之存亡,在于朕也!”
  ……
  何休离开之后,小胖子将乔玄招来,要他征辟那几位大儒,乔玄领命,颁诏。
  当天使赶到赵岐马日磾等人府邸前,进行征辟的时候,这几位只是犹豫了片刻,便答应了,与天使共赴雒阳,要准备拜见杨公,再觐见天子之类,而王符,真如何休所言,严词拒绝,根本不理会杨公所派遣的天使,杨公得知,也不愤怒,反而大喜,这个时代,越是不愿意征辟,名望便越是高!!
  杨赐又派遣雒阳令周异,率其余从者,亲自拜见征辟。
  王符再次拒绝。
  杨公三番征辟,屡次被拒绝之后,这位也有些坐不住了,心里有些愤怒,自己屡次征辟,也是给足了你颜面,你怎么敢如此待我?一怒之下,便亲自前去征辟,得知杨公前来,此人非凡没有出门迎接,反而穿着粗布麻衣下田耕作,杨赐又去耕地寻他。
  看到杨公之后,此人拱手说道:“我著《潜夫论》三十余篇,旨在探讨治国安民的方法,若陛下肯采用,我自当步至与雒阳,长拜未央,若是不能,还望杨公勿要再扰我清净!”,杨公皱着眉头,点了点头,此人便转,与杨赐归家,将书赐予。
  又说道:“若是陛下不允,望君莫要忘了还书!”
  这话气的杨赐险些暴走,马车上载着厚厚的竹简,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此处。
  当杨赐将此些竹简放在了天子面前的时候,小胖子却是颇有兴致,书可都是好东西啊,杨赐告辞离去,走之前,也不忘记王符的嘱托,若是天子不喜,还要还书,不可损害之类,天子大笑,便与宫内看起来书来,这么一看,小胖子竟有些沉迷!
  潜夫论共凡三十五篇,合叙录为三十六篇,卷首《赞学》一篇,论励志勤修之旨,卷末《五德志》篇,述帝王之世次,《志氏姓》篇,考谱牒之源流,其中《卜列》《相列》《梦列》三篇,亦皆杂论方技,不尽指陈时政,共卷十,赞学,明闇,忠贵,班禄,断讼,卜列,梦列,交际,志氏志,叙录。
  书中,所言多本儒家学说而有所发挥,书中对是时为富不仁,本末倒置,名实相违的事实,强调“天以民为心”,“国以民为基”要求施行仁政。
  建议采取考功、明选等措施革新吏治,选拔真才,并崇本抑末,发展农业,爱惜民力。
  书中亦有部分内容考述帝王世次,谱牒源流、方技术数。
  这些建议,似乎给小胖子打开了一处天窗,让小胖子受益匪浅,尤其是考功,明选等措施,若是用考功来选择官吏,不是以察举之法,自己哪里还要担心世家势大?
  此人,大才!
  小胖子双眼几乎都要冒出火来!
第0094章
可有重赏
  建宁三年,十月
  陈国井有黄龙见。
  司空周景卒。
  天子亲至丧,周景,字仲飨,扬州庐江郡舒县人,乃山阳太守周荣之孙,尚书郎周兴之子,初为大将军梁冀掾属,迁豫州刺史,转河内太守,梁冀被诛后,以梁冀故吏连坐,遭到免官禁锢,后以贤名,征召入朝,迁将作大匠、尚书令、司空,曾与杨秉一同奏免贪吏五十余人。
  追封安阳乡侯。
  长子崇,袭父爵安阳乡侯,任甘陵国相,中子忠,任录尚书事,从子尚,任丹阳太守,从子异,任雒阳令。
  而从子周异最受天子瞩目,并非其腹中才华,而是他将有一子,名唤瑜。
  十月末,当阳球怒气冲冲的从东海朝着雒阳出发的时候,浩浩荡荡一行众人朝着安定临泾行驶而去,安定有贼患,往来常有羌人盗贼拦路,只是这一行人,车架上皆是厚礼,自然是刚刚接近安定,便被路途几个盗贼所看重,半夜前来袭击。
  只是,他们死的极为惨烈。
  而他们临死之前都没有明白,为什么区区三四驾车,会有三伍的北军亲自护送。
  当车架驶入临泾内,县令与当地官吏亲自迎接,一年轻人下马,一一与此些官吏拜见,并不因为其官爵之低而有半点骄横,年轻人俯身拜道:“在下卢植,任北军射声校尉,见过诸君!”,那些个官吏有些诧异,北军校尉?竟然派为天使,这王符是多么受陛下厚爱啊!
  路途疲惫,卢植也是在此处休歇了一日。
  次日,便率领众人前往王符居所,众人在那简陋的院落门停下车架,卢植整了整衣冠,肃穆的朝着里头走去,只见那王符,正与院落内喂鸡,蹲在地面上,兴致勃勃,看到卢植走了进来,王符一愣,起身,卢植拜道:“北军射声校尉卢植,见过王君!”
  北军校尉??就是天子再厌恶我的书,也不该派出北军校尉来捉拿自己罢!!
  可是看到此人对自己又如此恭敬,王符心里又不敢肯定,他不觉得天子能明白他书的大意,他擅自对帝王做了列序,又抨击当下世家,官吏,朝政,总之,汉律里不允许擅自腹议的,他都议论了一遍,而且,他还不是腹中议论,是直接写成了三十六策书,递给了天子。
  王符在心里感慨:王潜夫啊,王潜夫,教你忍耐不住,把书递了过去,这下好了罢,北军来一个营来捉拿你!
  卢植低着头,等待了片刻,也没有等到王符回礼,他也不以为然,此人能被天子看重,定然也是天下贤士,贤士有些高傲也是平常事,他无奈又搬出另一身份,说道:“我是马南郡之弟子。”马融作为大儒,在当时几乎已经成为了经文大儒之最。
  哪怕是何休,也对他叹服,称学问远不如马南郡。
  在士子面前,只要是他一提出自己这身份,无往不利!
  王符呆了片刻,点点头,说道:“恩。”
  卢植目瞪口呆,过了片刻,方才说道:“天子日夜通读王君高论,无比欣喜,特遣在下以为天使,征辟王君!”,王符对马融并不欣赏,他认为,学以治世,若是空有学问,而不能革世之劣风,枉为大儒也!
  因为这番言语,他在这关西之地,也没有少挨马融那些支持者的痛打。
  而好笑的是,马融却对他赞赏有加,常称我有三友,其中,王君年岁最幼,才学最高,他这三友,乃是张衡,何休,王符,能与这些人并列齐名,王符深以为耻。
  可是听到他说,天子格外欣赏自己的论述,王符有些不敢置信,他出身不好,乃是家中庶子,又没有甚么亲近者,又因其人常言惊人之语,不愿与名望往来,因而不得举荐,他年少时,曾四处游学,想要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学问思想,只是,常常因为言辞犀利而被人打出门去。
  他想过很多种可能,或许天子会大怒,下令将自己逮捕,也想过天子会心生鄙夷,再也不令人烦扰,哪怕今天北军校尉如此恭敬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也是以为天子派出了一个北军大营前来捉拿自己,他还想着这天子何以如此暴虐,自己一介老儒,几个更卒便可,何以派来北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