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13

  而小胖子却是知道,在日后,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此举简直一举多得!
  小胖子想了片刻,便开口了,他说道:“诸君可知世宗孝武皇帝之屯田?”
  众人一愣,难不成你还想派百姓去边境屯田??转念一想,若是派民众开垦大汉境内之荒地,似乎也可以啊!看到众人若有所思,小胖子说道:“朕有意,令各州郡,设下典农官,募无田之民耕种,以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如何?”
  朝中忽然喧嚣起来,群臣商议着,连谋逆之事,也被扔到了一旁。
  那些世家大族,听到天子不会分了他们的田地,极为兴奋,分成的赞成此事,而有些人却也有些担忧,忽然,杨赐询问道:“陛下,若是如此,只怕百姓为了逃与兵役徭役,谎报田地,成为屯户啊!”,小胖子摇了摇头,说道:“朕之子民,不会如此,他们又不是尔等党人!”
  小胖子之所以放心是因为有典农官,完全可以排查监督,有这样的情况便严惩,只怕鲜有人敢铤而走险。
  杨赐等人有些尴尬,点点头。
  乔玄出言道:“豪族世家,佃户多矣,天子可令其释放佃户,只留少许,其余一同前往民屯,如此一来,民屯之事定然能再次兴旺!”,听到乔玄这么说,那几个正在兴奋中的党人脸上的微笑顿时凝固了,看了看乔玄,又看了看上方的天子,哀叹了一声,这样也罢,起码能保住田地啊。
  小胖子点点头,笑着说道:“此事,便由乔公来办,可好?”
  乔玄拱手,点点头。
  忽然,有荀俭,说道:“陛下,昔日屯田,士卒多有不愿,皇帝奖赏,使其安心,陛下何不奖赏农桑?使得民屯之百姓,对与此事,更为积极,不敢怠慢,而此等奖赏之事,无论民屯或者其余乡民,都当领受!”小胖子笑的更加开心了,连忙点点头,说道:“此事,便交予荀君来做!”
  荀俭领命。
  随后,党人忽然发现了一点,只要说出了明确的建议,天子就让其掌管此事,那么涉嫌谋逆之事,天子是不是也不与追究?众人纷纷建议上奏,小胖子大喜,也一一采纳,例如,有人建议将淮西之民,带与江东耕种,因为江东耕织落后,荒地极多。
  而如荆州,益州等地广人稀者,皆可从中原募集民众前往,前往者多有奖赏。
  又有人提出,将农桑为察觉官吏政绩之本,若是百姓收成低于上年,则处罚,若是高与上年,则奖赏。
  又有人提出,召集工匠,更新农具,多牧耕牛,以借百姓耕种。
  小胖子都没有想过,这些贤才们倒也不是腹中空空啊!
  小胖子果真没有忌讳之前的谋逆,只要是有善言者,皆然派遣,没有追究过失,群臣大喜,一场针对大汉农桑的大业,便如此浩浩荡荡的开启了!
  到了最后,小胖子格外兴奋,甚至还夸奖了杨赐之类的涉嫌谋逆的罪臣,多数党人,对这位天子是深深敬佩,古今能做到如此者,除天子何人?到了最后,小胖子又让张俭处置日前谋逆之事,便直接离开了大殿,张俭本来正是心忧,因为他没有甚么建议,而且为首者李咸便是他所举荐的。
  可是,天子不仅没有追究,反而让他这个廷尉,彻查此案,这让他不禁有些恍惚,看着小胖子的背影,默默不语,刘陶走到了他的身边,笑着说道:“张君何必苦着脸?与我出去,听听百姓的欢呼罢……”
第0091章
董氏之哀
  小胖子回到了后德殿里,心里还是极为兴奋的,谋逆甚么的,他根本不在意,只要南北军在手,任何人都别想掀起甚么浪花,他也不会愚蠢的设下甚么州牧,让一个人掌管一州的军政,最后酿成大祸,而且他也不会设甚么大将军,他觉得,死之前,最好还是废除了大将军这个官衔!
  看看这几代的大将军罢,梁冀,窦武,即将上台的董宠,还有后来的那个何进,这几个里,梁冀竟然还算是最为成功的!其余几个,简直就是一个不如一个,最后那个何进,为了杀几个太监,还要招外军入京,堂堂北军,被分成了数个部分,还各自敌视!
  你还不如人家窦武呢!
  这大汉的大将军,对大汉似乎只有坏处,没有见到甚么有益的一面。
  但是,这些小胖子都并不是非常在意,他非常喜欢听到百姓的欢呼,他喜欢看到自己的子民都爱戴自己,他在生活上,也在朝着那些曾经受到百姓爱戴的先祖学习,孝文皇帝,他生活虽然没有孝文皇帝那般朴素贫困,可是,他登基之后,也没有大建甚么宫殿土木,一切从简,历心图志。
  而最令他担忧的,便是这些年来的灾害,他清楚的知道,在日后,会有一场庞大的农民叛乱,他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对于大汉是伤筋动骨的大灾,而且在看到一个又一个天书所记载的人物之后,他有些确定,这场动乱就是在他执政的时期所爆发的!
  因此,农桑无疑就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事情。
  只有让各地乡民安居乐业,无忧衣食,才不会有人高呼着苍天已死,来造自己的反!
  他不怕党人的那些阴谋,却唯独害怕百姓的愤怒。
  纵然世宗孝武皇帝,杀得各方大儒士子人头滚滚,最后也不是连下罪己诏,安抚天下百姓么?
  因此,在今日,党人无比活跃的,在他面前展开了一条明路之后,他无疑是开心的,他心里又有些急切,他迫切的想看到成绩,他想看国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各地百姓欢呼起舞,小胖子暗自笑着,又开始思索着一系列的任命,周景病重,已经不能继续担任三公之位了。
  司徒是要换个人来做,小胖子忽然想到了何休,又暗自点点头,何休不被党人厌恶,反而对其刚强多是敬畏,有何师坐在这个位置上,基本是不会有党人敢来招惹自己了,因为何休会替自己收拾的,另外,还有就是刘矩,老太尉遭受了此事,身体愈加恶劣,小胖子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行事。
  要直言让老太尉归家修养么?
  小胖子摇了摇头,朝中其余的空缺,他倒是不在意的,毕竟他有大批太学生可以任用,此些太学生对他极为忠心,简直就是有些狂热,但是小胖子很喜欢啊,臣子就该如此嘛!他便在屋子里,又翻出了那本漆黑的天书,开始仔细观看,他想知道,自己还有没有甚么落下的。
  单是屯田,就能为自己解决很大的忧患,那么,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惊喜呢?
  就在朝议结束之后,整个庙堂之中的朝臣都瞬间拧成了一股绳,他们从未如此团结齐心的去办过一件事,无论是党人,还是帝党,他们全心全意的将全部心神放在了农桑之上,帝党是为了完成陛下的嘱托,党人有些是为了赎罪,有些是为了自身利益。
  总之,当大汉的群臣开始发力之后,屯田之事,进行的极为迅速!
  他们直接派出了帐下最为能干的能臣,下方与各个州郡,主持屯田,由乔玄出来,要求世家大族释放佃户,在袁家,杨家,陈家等大世家的配合下,其余世家完全不敢反对,纷纷释放,并给予口粮等,各地招募无田之百姓,又寻找屯田之地!
  得知了此些事的百姓们,这一次,却是公然违禁,为天子立了生祀!
  各地对于小胖子的疯狂崇拜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在地方官吏,三老豪杰,乃至乡民的配合下,屯田迅速的展开,其中诸多事端,也被一丝不苟的执行着。
  而小胖子也极为忙碌,日夜查看各地之奏报,为屯田之事而操劳!
  从早忙于夜晚,虽然忙碌,却依旧精神奕奕,看起来已经从窦太后,董宠的事态之中走出。
  唯独宋氏,对于小胖子极为担心,毕竟小胖子尚且年幼,如何能如此操劳?而张俭也没有辜负小胖子的信任,其中不少潜藏着的谋逆官吏,都被他一一找出,只要是没有甚么好的建议,也没有接受天子指派的大小官吏,全然进了廷尉,其中,甚至连陈寔之子都被他抓了起来!
  陈寔几次上奏无用,也便灰了心。
  这一日,小胖子正在查看奏折,宋典忽然缓缓走到了小胖子的身边,犹豫着,不敢开口,小胖子没有看他,只是盯着手中的奏折,问道:“说罢,又出了甚么事?”,宋典皱着眉头,说道:“有几个小黄门,没有管好嘴,闲谈,被董太后的婢女听到了,太后大怒,将送饭的小黄门都打了出来。”
  “那几个多嘴的,奴婢已经处罚了……”宋典有些畏惧的低着头,生怕皇帝怪罪。
  小胖子一愣,将手中的奏折放下,揉了揉额头,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事,本来也就瞒不了阿母太久,唉,算了,还是朕亲自去一趟罢。”
  在宋典等人的簇拥下,小胖子缓缓来到了永乐宫前,只是靠近,便听到了从里头传来的哭声,小胖子皱着眉头,在门口伫立,等了稍可,他便直接走了进去,那几个婢女见到了他,都是惊恐的低着头,连通报尚且不敢,小胖子快步走了进去,便看到董氏正坐在地上恸哭着。
  “阿母……”
  小胖子开口说道,董氏猛地抬头,直勾勾的盯着他。
  “你有甚么颜面来见我!!给我出去!出去!”董氏大叫道,小胖子皱着眉头,低着头站着,宋典挥了挥手,诸多婢女与小黄门便走了出去,宋典也是走了出去,关上了大门,小胖子这才开口道:“阿母,朕劝过了舅父很多次,足足劝了他三次!”
  “可是,他就是不愿意听朕的,他就是觉得那些混账党人比朕做的要好,他就是要为虎作仗,擅杀朕的心腹大臣,阿母,你说,朕该怎么办?”
  “若是不理会,朕如何向那些大臣交代?”
  小胖子说着,董氏全然不听,只是恸哭着,过了片刻,小胖子上前,想要擦去董氏的眼泪,董氏猛地打掉了他的手,说道:“对,这天下,只有你说的对,只有你能说,我知道了,你出去罢,我不愿见你!”,小胖子有些伤怀,无奈的叹息,便离开了永乐宫。
  他倒不是担心阿母会从此厌恶了他,毕竟,这是他的生母,无论自己做了甚么,阿母永远都是自己的阿母,他唯独担心阿母会因伤痛而大病,而且,阿母不肯进食,这也是个问题,自己还需要解决这些事啊,小胖子看了看远方,忽然对着宋典说道:“你去把承儿接过来,记得,那是朕的表弟,不可无礼!”
  “奴婢领命!”
第0092章
耕田暴增
  小胖子在屋子内等了片刻,便等来了董承,董承是董宠次子,也是小胖子的近亲,只是,年纪尚幼,比小胖子尚且要小了两岁,此刻,他牵着宋典的手,畏畏怯怯的看着周围,看到那些宿卫,也会下意识的躲在宋典的身后,直到他看到了小胖子。
  仔细看着小胖子,看了片刻,猛地松开了宋典的手,朝着小胖子扑了过去,紧紧抱住了小胖子,哇的一声便哭了出来,叫道:“阿兄,阿父不要我了,他不见了,家里来了好多的士卒,我很害怕,他们骂我,打我……呜呜呜呜……”,小家伙抱着他便哭了起来。
  小胖子紧紧的抱着他,皱着眉头,额头青筋绷起,咬着牙,没有说话,抬起头,看向宋典,宋典连忙说道:“陛下,并非是奴婢无礼,乃是几个北军士卒动手谩骂的……”,小胖子咬牙切齿的说道:“让张奂好好管教,朕的近亲,还轮不到他人来欺负!!!”
  “遵命!”宋典小跑着逃离此地。
  小胖子摸了摸小家伙的头颅,笑着说道:“二郎莫怕,朕在这里,没有人能欺负你,日后,你就把这里当作你的家,朕会保护你的!”,董承抬起头,双眼泪汪汪的,问道:“兄长,阿父去哪里了?大兄不要我了,阿父也不要我了!”
  “他们啊,不是不要你了,是朕派他们去了一个极为遥远的地方,放心吧,这里有朕,还有你姑母,她会照顾你的,你别怕!”,小胖子笑着说道,在小胖子的安抚下,董承也抹去了眼泪,小胖子看着被他弄脏的上衣不,无奈的摇了摇头,起身,牵着他的手,便朝着永乐宫走去。
  到了永乐宫面前,小董承依旧有些害怕,看了看周围,还是小胖子朝着他笑了笑,才让他不再那么畏惧,他带着董承便进了宫殿,董氏正坐在床榻上,身边的婢女正在劝她,想让她进食,小胖子低身,指了指远处的董氏,笑着问道:“二郎,你看那是谁?”
  董承看到了这个最为疼爱他的姑母,直接冲了过去,董氏正在恍惚间,看到董承扑了过来,也是激动的立刻站起身来,抱着他便开始恸哭起来,董承也是大哭,看着两人哭泣,小胖子紧紧握着拳头,却没有言语,过了片刻,董氏紧紧抱着董承,有些惊异的看着小胖子。
  小胖子伏地大拜,低声说道:“阿母,舅父之事,朕无奈而为之,幼弟便留在宫中,由阿母抚养罢,朕一定将他视为自己胞弟,还望阿母能原谅孩儿!”,董氏抱着董承,看了他许久,方才点点头,说道:“好的,知道了,我有些疲乏了,皇帝可自便。”
  小胖子无奈的起身,又朝着阿母大拜,方才走出了永乐殿。
  出了宫殿,小胖子有些恍惚,回到了厚德殿后,又立刻召来邢子昂,向其下令,厚葬董宠。
  建宁三年,八月
  先前,日有食之,又有彗星袭月,众人以为乃是天象喻窦太后崩,而后得知,日有食之,乃是国有大丧,以为窦太后之事,而彗星袭月,乃是行刺之兆,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而喻董宠之恶行也。
  在经历了数个月的大规模屯田之后,在冀州,兖州,豫州,青州,乃至荆州,都建立起了无数民屯之地,百姓们在朝廷的重赏之下,更是热情洋溢,而官吏们,也生怕有辱名望,劝导农桑,不敢有半点松懈,竟然使得大汉农田成番增长!
  本初元年,天下耕田共有六千九百三十万零一百二十三顷,而至于孝恒皇帝,建宁元年,耕田共五千六百四十九万三千六百二十一顷,这足以证明百姓之疾苦,而数个月来,大汉耕田迅速增加了五百六十五万,使得耕田又重回六千万的行列。
  这庞大的数字,小胖子听闻之后,激动的数日不曾合眼。
  在看到成效之后,小胖子便下令在全国各地增加屯田,务必再增良田,使得天下百姓再无忧患。
  可是,最主要的问题也出现了,实施如此庞大的民屯,使得国库空荡,而小胖子那收刮了十常侍所得的巨额资产,也即将为之一空,在如此重要的时刻,怎么能够缺了钱呢?乔玄多次提出此事,小胖子与群臣商议,却没有想出好的结果,有人提出要重铸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