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821

  山体的倾斜度非常高,山脚只修了一条台阶模式的路通往要塞。
  约有三百多的敌军不是向着道路拥挤而上,是散开了大概百米,分散了向山顶的要塞进逼。
  倾斜度着实是有些高,人得是手脚并用才能保证向上爬,他们在进攻的第一时间并没有遭遇到要塞汉军的远程武器攻击,是爬了大约三十余米之后,汉军终于有了反应。
  “放箭!”
  站在要塞这一面城墙之上的汉军弓弩手约有一百二十余人,他们早就挑选好了自己的目标,或是松掉弓弦射出箭矢,或是扣动扳机激发弩箭。
  正在向上攀爬的反汉士兵,一刹那至少三十来人中箭,被命中的时候发出闷哼或是惨叫,身体不受控制地向下滚落。另外那些没有被汉军射中的反汉士兵,大多数是趴在地上,只有极少数还在奋力往上攀。
  “就是这些敌军都死完了,只要我们不缺箭矢,他们根本不可能攻得上来。”武周对此有着深深的自信,他们选择这个位置占尽了地利:“唯一需要忧虑的是水源。”
  要塞修建在山体最高的位置,只要是有常识的人都明白一点,大多数山的山顶根本没有水源,只有极少数山脉之中有涌泉的山体才会有水源,就是别奢望能够五六百人每天食用。
  “只要能够支撑一个月就足够了。”岳山倒是一点都不担心,说道:“虽然情况有些不对劲,但也就那么回事。”
  岳山的意思是,一个月的时间怎么都够后方的友军打过来。
  武周考虑的事情更多,很多时候的战争总是充满了变数,要是他们的都护选择全歼来犯的敌军,必然是会刻意将敌军往更东边的方向引诱,那样一来就算是战事再怎么顺利,几乎没可能一个月之内就完事。
  “我们还是要做好最严峻的准备。”武周却是没有任何想要突围的念头:“规划用水,今日起除了必要,不可浪费水。”
  岳山只有应“诺!”的份,对于战争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山脚之下,菝契力斯看着山顶的要塞不断蹙眉。他来自波斯,是这一支部队的指挥官。
  “探索周边!”菝契力斯派出人手进行试探,主要是想要看一看要塞的汉军拥有多少远程武器:“刚才至少有一百以上的箭矢,可能还有一百左右?仅是拥有两百左右的弓弩,我们死再多的人都攻不上去,何况我们只有不到三千人。”
  他们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找到路况好一些的进攻路线,不过那样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要不然汉帝国也不会选择这么一个地方修建要塞。
  “一路过来,类似这样的要塞就有六个之多,兵堡和烽燧的数量更多。”菝契力斯苦笑道:“仅是一个要塞就分兵至少三千人,兵堡能牵扯一千人,还没有正式与汉帝国的野战部队接触,我们就已经分兵出去四五万人。”
  那么也就是说,武周看到的敌军并不是全部?这一股反汉联军的数量超过二十万?
第1027章
别致的想法
  波斯人在认识到无论自己怎么认怂,迟早有一天都会被汉帝国打爆的事实之后,他们表示自己要放弃理智,一切就是为了死愤一搏。死了拉倒,能让汉帝国认识到自己的决死意志而有所忌惮,波斯人觉得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有活路。
  有了那么清醒的认知之后,上至沙普尔二世,下到民间有志之士,全都卯足了劲,以百倍的努力和热情去筹谋,打足精神务必使计划更加完善。
  当一个国家开始带着决死的意志想要干点什么事情的时候,爆发出来的能量绝对超乎想象。
  沙普尔二世对君士坦提乌斯表示,萨珊不要看顾后背了,俺们就是要集中力量去与汉帝国拼老命,你们是真心诚意结盟当然最好,是虚与委蛇打算捅刀子也罢,俺们死了下一个绝对轮到你们。
  认真的说起来,罗马人真没有波斯人有那么急迫的心理,罗马离汉帝国太远了,一个是在世界岛的最东边,另一个是在世界岛的最西边,真要到了汉帝国与罗马开战的那一天,两国中间的那些国家肯定是没了。
  尽管内心里不是那么的急迫,罗马人还是相当不爽汉帝国那些“理所当然”的要求,什么租借港口,什么地皮租界,简直是不拿罗马当一个帝国看待。
  长久的时间里,罗马人才是横行霸道的那一方,对着周边的国家和部族予取予夺,猛然间自己成了被“理所当然”的对象,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的同时,前所未有的屈辱感也升向了心头。
  罗马人能够成为霸主民族,必然会存在目光长远的智者,他们给君士坦提乌斯的建议是,哪怕没有要与汉帝国进行你死我活到无法结束的战争,的确也不应该那么放纵汉帝国,既然萨珊想要去与汉帝国拼老命,成全波斯人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同时罗马还应该参与进去。
  这一次作为首先开战的方向,仅是萨珊就向匈尼特派遣了六万的大军。
  这六万萨珊军队是原本驻扎在东部各行省的部队,占了萨珊东部驻军的六成。
  沙普尔二世没有将东部行省的驻军倾巢而出,主要是阿拉伯人跳得太欢,需要留下必要的镇压兵力,再来就是对着阿拉伯人拉壮丁。
  除了萨珊的六万和罗马的六万之外,第一波要去怼汉帝国的军队中,匈尼特人仅是四万不到,剩下的就是周边国家和部族的部队,甚至有从遥远西北面过来的五千北匈奴后裔。
  凑出了二十四万大军,反汉轴心联盟只是准备了三个月的粮草,便闷头闷脑向着东方进军。
  只要是多方势力联合的军队,他们虽然是联军,可真不会有紧密的互相配合,发生了一些外国军队进入匈尼特境内干烧杀抢掠的事情也属于正常,甚至还有不同国家的军队没和汉军打起来之前先做过一场。
  沿途因为汉人建造了相当数量的要塞、兵堡和烽燧,二十四万大军距离汉境还有五十里以上,却是散出去了四五万。
  “大部分就是凑数的。”马鲁斯是作为这一次东征的罗马最高指挥官,他看了看左右两侧所谓的友军:“东道主匈尼特人就不用说了,他们历经上一次的惨重损失,这一次凑起来的四万人连老弱妇孺都算上。真正能有点用的,就是那些自称匈族的骑兵了。”
  那一支被自称匈族的人马就是北匈奴后裔,他们会来蹚浑水,一来是近期无力继续西进,再来就是听到祖宗之敌向西进军,本着好奇祖宗的敌人是什么模样,过来一探究竟。
  匈奴没有自己的文字,不过与先汉长期纠葛,百年战争越是到后期,匈奴就越发认识到先汉的强大,弱者向强者学习是一种人的本能,他们的贵族其实基本都会书写汉字,也就留下了一些记载。
  在相关的记载之中,北匈奴少不了是要描述仇视的那一部分,差不多是被打得有多惨,描述汉人有强的篇幅就越多。
  那么多年过去了,北匈奴后裔中还认得汉字的人其实剩下不足三个,还都是上了岁数的人,身份是萨满。
  时间着实是太长久了,很多北匈奴后裔对于族群在东面遭遇连听都没听过,只有那些掌权者才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那一段历史。
  正是因为历史太悠久了,长到了很多事情不是被忘记就成为某个恐怖故事。这一代的北匈奴首领刚刚在西进历经惨败,窝起来要舔伤口的时候,波斯人突然找过来,说起了有汉人在西进,本着反正没什么事,又不是要出动多少军队,干脆就起了自己带着五千骑兵过来瞧一瞧的心思。
  艾尔塔巴对马鲁斯的那些话是觉得深以为然,除了萨珊和罗马的部队,真的就只有那一股匈族骑兵看起来能打仗的样子,其余连划水都有可能……不是可能,是绝对会溺死。
  “所以我们不是安排那些废物留下来围困沿途所见的汉军了吗?”艾尔塔巴对于罗马肯出动两个正规军团参与这一场战争,是觉得罗马人还是相当有诚意的:“我们第一批要面对的是不到一万五千的汉帝国正规军,可能要加上不会低于五万的汉人辅兵部队。”
  至于西域人仆从军什么的,艾尔塔巴并没有去讲。
  上一次李匡拉起了二十五万西域人仆从军,各国一再探查情报之后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只要没有汉人监督的西域人,就算是那些西域人的武器装备还算不错,可是依然被匈尼特人轻易地按在地上摩擦。
  西域人只有在身边有汉人领导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战斗力,不过大多数是体现在烧杀抢掠的前提下,到了两军展开对垒的场景依然是烂得可以。
  “听说汉人一直在西域执行减丁政策?”马鲁斯觉得罗马很有必要学一学汉人:“女的西域人大多数成了汉人的女人,男的西域人不是被丢上战场便是被抓捕到汉帝国腹地成为劳动力?”
  “上一次入侵匈尼特的二十五万西域人,只有不到十三万跑了回去。”艾尔塔巴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那些西域人,连干烧杀抢掠的活都能有那么大的损失:“可能是西域人真的太没有用了,汉人后面不再有什么掩饰,的确是在肆无忌惮地减少西域的男丁数量。”
  马鲁斯下意识做起了摸下巴的举动。
  历经内战的罗马本族人口遭到了不小的锐减,周边异族涌进罗马境内的却是猛增,还不是那种来当奴隶的模样,是跑进了罗马堂而皇之作为自由人居住的现状。
  罗马的公民数量一直都不多,算是罗马族裔的人口,最多的时候也才两千多万。
  君士坦提乌斯成为独一无二的奥古斯都了,他听闻汉帝国每三年都会做一次人口大普查的国策,认为很有必要搞清楚罗马到底有多少公民和族裔,是在汉帝国元朔十五年的时候也搞了一次。
  那一次罗马进行人口普查并没有得到各地贵族的配合,世界上并不止是诸夏的门阀、世家和豪强才会藏匿人口,是只要藏匿人口能带来利益的人都会去干。
  君士坦提乌斯很努力地去干一件事情,前前后后耗费了一整年的时间,得到的数据却是充满了水份,不过却也有了一个数据。
  汉帝国元朔十六年阶段,君士坦提乌斯得到的数据是,本国拥有的公民数量达到一百八十七万,族裔却是只有七百万左右。
  罗马的公民就是潜在的兵源,或是本人参加军队成为公民,也可以是祖上早就获取了公民的身份。
  君士坦提乌斯面对普查的数据不知道该笑还是哭,一百八十七万个公民代表着可征召的士兵数量,关键是族裔怎么才七百万?
  原因是罗马的公民哪怕是没有进入军队也有自己的一份福利,属于族裔的那一部分却是需要交税,就造成明明有那么多公民,族裔却显得那么不正常的数据。
  按照君士坦提乌斯的猜测,不但是公民数量有水份,族裔的水份必然更多。他自己折中算了一算,真正能够征召为士兵的人不会超过四十万,族裔的数量则不会低于两千万。
  由于罗马长久的使用奴隶习惯,全国上下的奴隶应该是会有个四五千万左右。不属于奴隶又定居在罗马境内的自由民,数量应该不会少于两千万。
  真要是那个数据,罗马就是一个人口数据逼近一亿的夸张存在,可实际上真不会有什么鸟用,相反对于罗马来说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所以奥古斯都已经在考虑出台新的政策,吸引自由民成为战士。”马鲁斯说这些是一个信号:“我们是第一批向东而来的罗马军队,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有需要就不会停止派遣。”
  艾尔塔巴却是没有多么振奋,强制组织起来的部队,别奢望能有多么高的战斗力,甚至战斗意志绝对会是负数。
  那些被强制组织起来的部队会有什么作用吗?大概也就是驱赶到战场,让汉人杀死那些家伙的时候消耗一些力气,折损一些军事器械,消耗汉人军粮,等等一些作用吧。
  萨珊不也正是在干类似的事情吗?比如主要强拉阿拉伯人当炮灰,连境内的一些小部族都没有放过。
  萨珊甚至都做好了局势最危急的相关准备,等待战争正式爆发之后,下一刻出台的政策就是让举国进入到动员时刻。
  “其实会很有用。”马鲁斯神秘兮兮地说:“强者长期碾压菜鸡,时间久了强者也会变成菜鸡。”
  罗马历史上就不止一次出现过那样的情况,明明是一支精锐军队,长期与菜鸡般的敌人交战,时间越是久,之前还是精锐的那一支罗马军团,到后面自己也越来越菜鸡。
  绝对不是那一支精锐军团在作战中损耗士兵的关系,是一再地碾压获胜,自身没有遭遇到多大的损失,偏偏就是那么越打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菜鸡,搞到后面更是干脆整体给废了。
  艾尔塔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一个论调,眼睛一亮就说:“有证据吗?”
  马鲁斯表示艾尔塔巴爱信不信,反正不断驱赶炮灰去让汉军杀,死多少炮灰罗马和萨珊就拉来多少炮灰,到最后一定能证明自己那个说法的正确性。
  “我会向陛下建议的。”艾尔塔巴到后面是起了很大的兴趣:“如果真的是那样,牺牲再多人都是有价值的。”
  萨珊都做好了在战场上战死百万波斯人的足够准备,连波斯人都能死个百万人,萨珊境内的非波斯人怎么可能不死得更多?一样是会死人,要是能将汉军的水平拉低,算是那些死人起到意料之外的作用了。
  “当然了,第一阶段不能那么干。”马鲁斯还是相当理智:“按照你们的侦查,安西都护府当前的兵力不会太多,还没有列装多少火器,很有机会能够杀进汉帝国境内。”
  艾尔塔巴却是说:“汉人的霸道思维注定他们得知我们进犯的时候,会将战场选择在国境之外。比较可惜的是汉人尽管霸道却不失谨慎,我们也已经暴露了。要是能够进行伏击的话……”
  作为缓冲区的三百里之内是有一些山地,更多的是平坦地形。
  这一边的植被并不茂密,树林一般是宽不到哪去,再来就算是能藏兵于树林,他们也不敢那么干。
  汉军可是有大规模纵火的前科,听丁零人的讲述,汉人曾经不管不顾在草原纵火,那是一场草原数百里都是大火的恐怖场景,致使原本与汉人关系不错的柔然部落联盟直接跳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