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571

  侧头看了一眼身边同样满面兴奋的两人,想到仆固怀恩彼时浑身浴血,来瑱随同他身侧冲入敌阵勇不可挡,他不禁暗自佩服杜士仪的识人之明,用人之断。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当初从军那会儿,怎么就没碰到杜士仪这样的主帅?
  三人到距离城门口迎接的人群还有几十步远处便勒停了马,随即并行快步上前。见来圣严亲自带人迎出了数步,郭子仪便连忙带着二人行军礼拜见,紧跟着就被来圣严托住双臂一把搀扶了起来:“这一场狼山大捷,可是打出了我朔方的威风!多年不曾与突厥如此大战了,你三人此次居功至伟。大帅不巧日前稍感风寒,否则差点就要亲自前来迎接此番凯旋之师!”
  话音刚落,仆固怀恩就忙不迭地开口问道:“大帅感了风寒?可看过大夫?如今病情可已好转?如若庸医无能,仆固部对风寒倒是有秘方的……”
  原本好好的迎接凯旋,被他这连珠炮似的言语一打岔,顿时呆滞发愣的人不在少数。来瑱刚刚从来圣严的口气里就知道应该并无大碍,此时此刻不得不用胳膊肘轻轻撞了仆固怀恩一下,以示提醒,继而便干咳道:“都是大帅运筹帷幄,将卒奋勇,谢将军策应有方,我等方才能有此成功。”
  来瑱到底是安西四镇节度使来曜之子,这番话中,他巧妙地把首功归于杜士仪,然后又归功于麾下将卒,紧跟着又坏心眼地把谢智放在了策应的位子——谁让对方倚老卖老,甚至在快要抵达灵武城的时候蛮横地非要抢在前头?果然,看到谢智那张脸几乎黑成了木炭似的,他这才仿佛自知失言似的干咳一声道:“其实,若没有谢将军诈败引敌追击,乱了敌阵,我等也不至于一战奠定胜局。”
  这简直是再次在谢智的伤疤上撒了一把盐!
  就连郭子仪也不想去看谢智那比锅底还黑的脸色了,可战后谢智那种抢功劳抢战利品的架势实在是让人齿冷,再说此次功劳足够他加官进爵,他也不想再如从前那般唯唯诺诺听人支使了。故而他没有替谢智辩解的意思,只是再次谦逊地将功劳归于杜士仪和麾下奋勇,很是说了一番和来瑱同样漂亮的谦逊之语,待到来圣严邀他上马入城之后,眼见得道路两侧尽是指指点点满脸艳羡的军民,他不禁生出了一股说不出的自豪。
  熬了这么多年,他第一次不必跟在别人马后,看别人耀武扬威!
  当杜士仪升节堂见诸将的时候,面对这凯旋回来的新锐三人组,尽管郭子仪已经算不上新锐的年纪了,但他还是深觉振奋。初来乍到朔方便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殚精竭虑谋划突围,他一个不小心得了风寒,如今脸色微微发白,但精神却极其亢奋。当他当众宣布,报捷的奏疏已经用六百里加急送到了洛阳,便只见谢智面上阴霾重重,而郭子仪三人则是神采飞扬。
  “总而言之,突厥既是言说左杀骨颉利叛乱,那接下来就让鸿胪寺去和他们打交道。至于朔方,守家卫国,不让寸兵入境,这就够了,别的却也不与我们相干!郭子仪,昭武诸胡召集的其他兵马也已经陆陆续续到了,即日起,以你为兵马使,怀恩为副,来瑱监军,先行操练统带。而此次你们遴选出来这千余人,我已经知会了昭武诸胡酋,这批人就不放回去了,日后饷米由朔方发给,军属亦是一律随迁灵武城!”
  昭武诸胡凑出来的数千蕃兵杜士仪交给谁,原本谁都不放在心上,可这次杜士仪从中抽出的兵马得了此次大胜,顿时谁也不敢小觑了。见杜士仪果然依旧以这样的铁三角统兵,曹相东就知道自己插不上手了。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昭武诸胡酋每个都只有那么一点子弟兵,临时凑出兵马来供征伐调遣是可能的,但定然不会轻易让杜士仪夺去那数千兵马的指挥权。
  郭子仪早就听杜士仪提过此事,当即慨然领命,而仆固怀恩最怕的就是闲置没事干,此刻也大为振奋。至于来瑱,他甚至没顾得上巡查三受降城的任务兴许要交给别人,满心都是受重视的惊喜。
  而等到其他人散去,杜士仪将三人召入节堂,自然又是好一番嘉奖。告知已经上奏替他们请功的好消息后,他便收起了人前的轻松之色:“今日你三人横空出世,不会再有人小觑了你们!此次大胜,我已经顺势上书奏请赦免当年康待宾旧部,陛下十有八九会答应,之前那些胡酋必定会趁机争抢这些人户,而你们此次操练这些蕃兵,如此次出征一样,能从中分化出一批人来则是最佳。”
  郭子仪见杜士仪用了分化二字,立刻心领神会,他欠了欠身后,便字斟句酌地说道:“大帅,此前报捷的时候,我曾报说此次能够大捷,也仰赖这千余看似拼凑出来的杂牌蕃兵,其中米罗诗等人在关键时刻奋勇冲杀在前,这才能够激发士气夺得大胜。这些人在部族中郁郁不得志,如今大帅虽将他们划到朔方军中,可能否予以他们更多一些恩赏?如此一来,这些昭武族姓的部族中,也能有更多人归心。”
  “我也正有此意。明日你和怀恩以及子真把所有有功之士都引来见我!不拘唐人蕃人,论功行赏,一视同仁。”
第854章
血战出强将
  狼山南麓那场激战,米罗诗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他最初认为此行完全是去充当送死角色,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带着麾下那几十人冲杀在最前方,一场大战之后,甚至连那把佩刀的刀刃都被砍卷了,至于身上负创亦是累累,其中甚至有几处险些命中要害。然而,那样酣畅淋漓的一场大胜同样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郭子仪慨然将俘获马匹按照战功多寡划归给有功将士,而那些突厥将卒的随身财富亦是由得他们各落腰包。而除却这些,按照战功高下,获得殊功的他更是有幸随同郭子仪踏进朔方灵州都督府,随行的还有十余位此战中最突出的将卒。这其中,出自昭武九姓的共有四人,其中并无康、石、何三族,除了他之外,还有在狼山那一战中,和他并肩冲杀在最前头的史万奴、曹金山以及穆刘希。
  米国在西域比不上康国,而他所在从西域米国分出的这一支当年在突厥时,便附庸于康氏之下,尽管因为十多年前康待宾作乱,康族可谓是元气大伤,但如今留在当初六胡州这一带的康氏子民仍然有两三千之众,较之只有不到千人的米族强大得多。就是石氏和何氏,也比米氏人丁兴旺,更不要说他在米氏一族中,也远不是什么要紧角色。他是如此,史万奴曹金山以及穆刘希也同样是如此。
  所以,郭子仪所部的那几个有功将士昂首挺胸,仆固怀恩麾下的那几员年轻小将亦是雄赳赳气昂昂,唯有他们这几个年岁最大,经历却最坎坷的人落在最后,随着渐渐深入了灵州都督府中最机要的地方,个个都是百感交集。走在他身侧的史万奴便忍不住低声嘀咕道:“若是让族长知道,把我们扫地出门,却让我们平白捞到了这样的战功,也不知道是怎样的嘴脸!”
  “你数数看你身上多少伤疤,你还敢说平白?”曹金山耳尖听到了这话,嘲讽了一句后,不禁心有余悸地摸着胸口,“那一箭射来的时候亏得我躲得快,否则就肯定战死当场了!那一战胜归胜了,可着实是胜在出其不意,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我一贯都是最怕死的人,这次竟然因为郭将军的几句话冲在最前头,想想还真不像我!”
  曹金山自述怕死,米罗诗和曹金山穆刘希却没有一个小觑他。就是这个怕死的家伙,在战场上砍下脑袋就往马前一挂,最后好几个脑袋挂在马前,浑身上下全都是血,最后像个杀神似的,端的是所向披靡。就连前头听到身后这四个蕃将嘀咕的,也不由得想到了当时战场上犹如猛虎出柙一般,勇不可挡的这一支蕃军。而走在最前头的仆固怀恩和来玚也忍不住回头看了最后这四人一眼,对郭子仪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一晚上郭子仪去了半宿,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隔日原本精气神全无的蕃军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精神十足,战场上更是奋勇无双,就连他个个精锐的郭子仪本部以及仆固部兵马也险些给比下去了!
  “大帅,郭子仪奉命引有功将士前来!”
  郭子仪到灵武堂前肃然行礼之后,紧跟着,就只见平日里只开两扇的大门被人往两边完全推开。他一眼就认出,推门的正是叶文钧长子叶天旻,以及来圣严次子来玚。前者虽是罪臣之子,但他出入的次数多了,隐隐觉得杜士仪并不视其为仆隶,甚至对其颇为优容,至于来圣严之子那就更不用说了。经此一役,来圣严复原阶几乎是铁板钉钉的,更不用说杜士仪对其素来倚重。让这样两人亲自推门,显然能看出杜士仪对这些有功将士的重视。
  等到灵武堂大门开到最大,郭子仪便引了众人鱼贯而入。参礼之后,郭子仪便亲自一个个引见众人。他的记性相当好,不但自己本部的将卒功勋记得一清二楚,仆固怀恩麾下功劳亦复述得丝毫不差,到了最后米罗诗四人时,他更是不吝加以浓墨重彩的赞扬。
  “这是米罗诗,狼山一役中,他一路追击,斩首九人,其中斩杀骨颉利的亲卫三人,险些生擒这位突厥左杀。”
  “这是曹金山,彼时马前挂敌首五人,人称砍头将军,所向披靡,手下几无三合之敌。”
  “这是史万奴,骨颉利大军反扑的时候,是他冒万矢之险冲入敌阵,取一将首级,令敌军望风丧胆。”
  “这是穆刘希,他奉命监蕃军本阵,康族兵马曾经在接敌之后起过骚乱,是他带着十余兵马一气斩杀七人稳住了阵脚,战时又箭无虚发,人称神箭穆。”
  郭子仪所部之骁勇,杜士仪早已有所预料,而仆固怀恩本就竭力想要通过战功证明自己,奋勇争先也在意料之中,可这支东拼西凑的杂牌蕃军竟然能够有如此成就,而且还能涌现出这样四个一时俊杰,那就可以称得上是惊喜了。在连声嘉奖,外加许以擢升之外,杜士仪又根据众人擅长,在西京军器监刚刚送来的一批好兵器中挑出刀枪弓箭等等作为赏赐和嘉许,同时重申了将米罗诗等人调入朔方军。
  尽管郭子仪早就保证过,但听到杜士仪再次承诺,四人仍然为之大喜。即便立有战功,可倘若只当个空头将军,异日还要受到本部族长的打压,而带着此次立功兵马留在朔方军中听令,他们就能真正将这些人变成自己的,还能利用自己的军职去招揽更多的族人,形成自己的势力,不用再看人脸色!所以,每一个人都无不庆幸于那一夜被郭子仪的一番话激起了胸中的不甘和血气,关键时刻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了自己的将来。
  “多谢大帅!我等必然不负大帅期望!”
  当汉蕃诸将齐齐行礼告退之后,杜士仪留下了郭子仪。能成功的人不可能只靠一时侥幸,故而他甫一到朔方,收伏了李祎当年的幕府官旧部后,挖掘到了郭子仪后便对其赋予了最大的信赖,而结果证明,他这绝不是什么赌博。能够打胜仗的将军并不稀罕,最稀罕的是能够让将卒归心效死的将军,从这一点来说,郭子仪无疑做到了效果最大化。
  “子仪,此次能够一战成功,你居功至伟。你别忙着谦逊,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不会因为谢智抢着第一个到灵武城脚下,别人就以为他真是战功第一!他当初自请率军游击的时候,何等自信满满,可事实却是,倘若不是你这支兵马到得及时,光凭他的折损就足以治他失律之罪!”
  郭子仪素来是个谨慎人,闻言当即小心翼翼地问道:“经略军副将谢智确实自居有功,大帅莫非预备追究其罪?”
  “他自己是功过相抵,至于他所部偏裨,有功则赏,我也不会平白亏待了他们。然则西受降城此前因是骨颉利兵锋所向,颇有折损,正好让他们前去填补。”杜士仪说到这里,便笑着说道,“子仪此次殊功,我将奏报陛下,以你为朔方节度左厢兵马使,行左卫将军。”
  昔日贾师顺以县令守城有功而官拜刺史,不数年已经是鄯州都督,节度陇右。这是属于在关键节点上打了胜仗才有的待遇,而且还有安抚人心军心的意思。而这次狼山大捷虽则看似并非什么关键节点,却让原本就处于内部分裂期的突厥再不敢轻易犯境,故而杜士仪算准了,李隆基不会吝惜恩赏。
  至于郭子仪的惊喜,那就别提了。不久之前,他甚至还在经略军正将曹相东的麾下夹着尾巴过日子,现如今却立时扬眉吐气,无论官阶还是军阶都几乎平齐,这种天壤之别,他在此前压根连想都没想过。他正躬身谢时,却只觉得一只手托了托自己的臂膀,随即就被拖拽到了那幅朔方诸州的大地图前。
  “子仪觉得,朔方诸州,哪一州最为要紧?”
  若是一般人,自然会觉得朔方节度治灵州,当然是灵州最为要紧。但郭子仪却深知,如果真的被敌寇打到灵州来,比如那一次康待宾掀起的六胡州之乱,为什么会让天子如此震怒,王晙那般辣手,就因为是在朔方腹地灵州附近乱起来的,因为灵州若乱,来自内患的可能性更大。而此刻杜士仪显然问的是外敌,于是,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手指在最北方重重一点,沉声说道:“自然是丰州无疑!”
  “不错。丰州刺史唐明镇大约明年末就要离任了,三受降城都在丰州境内,正当北狄之要。你心里有个预备。”
  至此郭子仪已是了然,杜士仪的弦外之音已经相当明显了,那就是简拔他之后,并不是希望以他和曹相东等人抗衡,而是期冀他独当一面,而这也是他最渴求的。一时间,胸中升腾出一股雄心壮志的他长揖行礼道:“大帅放心,我绝不辜负厚望!”
第855章
升官发财本一体
  无论李林甫对这么一场狼山大捷如何腹诽,可这是继张守珪大败契丹之后,又一场让大唐天子李隆基志得意满的大胜,故而接到杜士仪的报捷奏疏,以及此后请求宽赦康待宾旧部的奏疏,李隆基都慷慨大方地一律照准,没有半点迟疑。对于那些当年的胡户,他甚至在灵州和夏州之间,当年兰池州等六胡州故地设宥州,取宽宥罪人的意思,下设延恩、怀德、归仁三县,从江淮开始,逐渐放回一众胡户。
  当然,对于有功将士,李隆基也不会吝啬升赏。郭子仪因领兵首功,进左卫将军,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虽刚刚从军,却以殊功授左卫中郎将,朔方节度先锋使;来瑱即便自己刚刚得到辟署,可此次连其父来曜都得到了加阶的升赏,自己则是以节度推官检校监察御史,可谓三级跳也不过分。至于坐镇灵州灵武城的杜士仪,即便他并未领军冲杀在前,可识人用人,运筹帷幄的功劳,李隆基决计不会漏掉他这个主帅的。
  于是,杜士仪从散官正四品下的通议大夫,再次一口气连跳两阶,晋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授鸿胪卿员外置同正员,摄兵部侍郎。这些和朔方节度使之名比起来,全都可以说是虚的,因为杜士仪既不可能回洛阳去当鸿胪寺的第一把手,也不可能去兵部佐理兵部尚书,故而只是名头好听。而真正的实惠却是他因此进爵泾阳侯,荫长子为七品朝请郎。也就是说,杜广元他日入仕,甭管才能如何,授官的起点就是从七品开始。
  较之寻常士人都得从九品入仕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挪,可谓是一步登天。而这年头的爵位固然并不稀奇,可有了爵位,杜士仪他日在樊川杜曲杜氏祠堂祭祀的时候,无疑就能处于最前头的第一序列。
  故而对于大老远从洛阳赶到灵州颁旨的宦官黎敬仁,杜士仪相当客气,并没有当初把牛仙童掀下马时的锐气十足,倒是让对方受宠若惊。倘若说杜士仪和高力士交好还未必有很多人知道,可在成都和陇右时,两次都是关键时刻杨思勖赶来为他撑腰,谁都不会错漏了其中意思。故而,那一方于阗美玉入怀,传旨的黎敬仁便心满意足,没了向每个受到升赏的人都勒索一遍的心思。
  即便如此,一众属下仍是等到把人远远给送走的那一天,这才松了一口大气。王昌龄更是口无遮拦地说:“和这些阉人打交道真是再悬心也不过了,好在总算没再来一个牛仙童这样的。之前郭子仪和仆固怀恩来瑱还在计议给人送什么礼才好,没想到这次来的竟压根连个暗示都没有。”
  “大帅威名在外,连宫里的阉人都不敢造次了!”高适笑吟吟地眯起了眼睛,但随即有些遗憾地说道,“若不是这次大帅有意彰显新到朔方用人之明,说不定咱们就能跟着郭子仪仆固怀恩去见识一下战阵,唉,便宜来瑱了!”
  王昌龄也露出了赞同的表情。他和高适出身贫寒,幸遇知己伯乐方才有今天,可来瑱出身武门,父亲就是节度使之尊,实在和他们没有太多共同语言。所以,虽然来瑱是幕府官,可却和郭子仪仆固怀恩走得更近。而他们俩倒是和来圣严和吴博等人渐渐处出了交情,想到这一次来圣严终于得以官复原“阶”,他们也不禁替这位新朋友感到高兴。
  “对了,不知道夫人什么时候会带着广元幼麟这些孩子到灵州来。”
  若非司马承祯的丧事,王容早就带着儿女们启程了。尽管司马承祯还有徒儿,又是深得天子礼敬的道士,不但追授银青光禄大夫,赐谥贞一先生,官府为之治丧,可就只凭司马承祯多年来对杜士仪的诸多提携帮助,乃至于成全他们夫妻的恩德,她便不能就此离去。非但如此,她还特意让人去接了儿女前来拜祭,却又听说朔方情势错综复杂,因而和玉真公主固安公主商量后就暂时对杜士仪隐瞒了消息,直到治丧完毕方才动身前往灵州。
  而这一次,和她同行的还是浩浩荡荡一大堆人。王家杜家那四个半大小子仍然是要跟上的,段秀实也从陇右赶了过来,此外就是因圣命前往陇右任兵马使的康庭兰。康庭兰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一个默默无闻在两京十六卫中苦熬多年的人,会突然得到这样一个机会,至今都觉得如同做梦一般。他和杜士仪初识于开元六年的洛阳城门,至今已经十八年了。他已不是当年三十出头的壮年,而杜士仪也已经不再是当年随侍卢鸿的少年光景。
  而王容问明康庭兰和丈夫杜士仪乃旧日相识,便让杜广元和杜仙蕙称呼康庭兰一声伯父。康庭兰原本还使劲谦逊不肯,可杜广元本就是自来熟的性子,他最后也只能无奈接受了现实。转眼间就在路上度过了大半个月,这一日从渡口过了大河,杜广元只觉得精神大为亢奋,扯开喉咙大叫连连,却只惊得田间农民纷纷抬头张望,而几只羊亦是四处窜逃。待看到他们这一行人马众多,打的旗号又是一个杜字,路上行旅们无不纷纷让路退避。
  而王容少不得盯着杜广元好一阵责备,直到小家伙耷拉着脑袋,她方才无可奈何地说道:“真该就把你丢在河陇交给王将军管教管教,让你知道规矩!”
  “我倒是乐意,可阿娘你真舍得?”杜广元嬉皮笑脸地眨了眨眼睛,见王容板下脸仿佛要怒了,这才赶紧乖乖说道,“阿爷也是想着师傅不久之后恐怕就要节度陇右,这才没让我在那继续呆着的嘛!否则虽说师傅受过阿爷知遇之恩,要是我一直赖在那,肯定会有人说他们两个节帅勾勾搭搭之类的话,那时候就有十张嘴也说不清了。”
  王容没想到杜广元小小年纪,竟是看出了这一点,不觉愕然,随即沉声问道:“这话谁告诉你的?”
  “阿娘多心了,谁会对我说这个?”杜广元没好气地撇了撇嘴,扬起小脑袋说道,“阿娘你也不瞧瞧,我这些年可是一直都在陇右精英堂里,那里谁不比我大?跟着秀实阿兄跟着师傅学武艺,师傅和秀实阿兄有时候难免会说些乱七八糟的话,我自然就都记住了。阿娘,我不是小孩子啦,我已经长大了!”
  王容当初是在云州一战后,殚精竭虑整个人都快虚脱的时候,方才发现怀上了杜广元,又因为他是长子,素来倾注了很多的精力。在她看来,儿子还小,而且还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足,可此刻听到儿子挺起胸膛说自己不是孩子,自己已经长大了,她只觉得心中五味杂陈,忍不住捧着杜广元的面颊细细端详着这个长子。若是寻常人家这个年纪,兴许会帮着父母做活,兴许会下地务农,兴许会舞枪弄棒想着建功立业,但不会面对很多成人都畏惧的问题。
  “那好,阿娘等着你将来长成男子汉大丈夫,给爷娘和弟弟妹妹遮风避雨的那一天!”
  “嗯!”
  当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灵武城外之际,看到的却是让人一生难以忘怀的一幕。并非杜士仪兴师动众带来了众多将卒迎接,而是远远就只见成千上万匹马正在络绎不绝地往这边赶来,恰是将灵武城完全堵住了。杜广元忘记了王忠嗣一直以来的告诫,站在马镫上奋力远眺,好一会儿方才赶紧坐了下来,拨马回到母亲的车前说道:“阿娘,好多好多马,一眼望不到边际,难不成是阿爷改行不当节度使,却要贩马了吗?”
  王容是听说过白姜和刘墨正应杜士仪的要求,尽力贩茶北上朔方,再加上刚刚对突厥打了个胜仗,尽管突厥牙帐那边辩称是叛军作乱,可总不能真的一毛不拔,这些马匹虽不至于完全白送,可要价肯定比从前低得多。西受降城的绢马互市已经有很多年了,而从现在开始,怕是就要渐渐改成茶马互市了。
  “这是你阿爷的大政,别胡说八道。”
  王容想了想,索性下车让人牵了马来。她当年常常在外抛头露面,骑术不逊男子,须臾便来到了队列中最前头的康庭兰身边。见康庭兰发现自己来时慌忙行礼不迭,她便颔首答礼问道:“康将军,眼下看样子暂时是进不了城了,不如派人先过去问一声这群马进城要持续多久,然后再作计较。”
  康庭兰闻言当即答应。很快,去打探的亲随就赶了回来:“夫人,此次是从西受降城送来的互市之马,竟有整整两千匹,幸亏是易茶,而且价格颇为低廉,而且请得圣命,悉数留在朔方,否则至少就是八万匹绢。大帅已经划定了灵武城西边为牧场,应该再过半个时辰就能悉数通过。”
  等到这一批马终于过去让开了通路,南城门处早已得信等候迎接的人方才赶了过来。出乎王容意料的是,来的并非张兴高适王昌龄这些她熟悉的人,而是朔方节度判官来圣严。来圣严恭敬地行过礼后,便笑着说道:“大帅虽不能亲来,可还是托我对夫人说一句话。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夫人盼来了!”
第856章
请君镇胡户
  这么多年来,王容陪着杜士仪辗转云州都督府、代州都督府、鄯州都督府,如今又来到了灵州都督府,她不禁忆起当初云英未嫁时不顾礼教,跟着杜士仪入蜀的情景,如今想想,竟仿佛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从她踏入灵州都督府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注意到行礼的人无不悄悄窥视,目光中大多带着几分好奇,而更多的是凛然敬意。当来到内仪门时,看到杜士仪匆匆出来,尽管分别不过数月,可她仍是感觉心底生出了一种深深的思念。
  “幼娘!”
  王容见他快步上前,也不管有多少人在场,笑着轻轻握着自己的柔荑,随即就在孩子们那一口一个阿爷声中,毫不费力地将杜仙蕙一手抱了起来,继而又摸了摸杜广元的头,得知杜幼麟尚在呼呼大睡,这才对段秀实等人一一颔首招呼,她只觉得心中满是柔情蜜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