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571

  “阿史那莫儿已经嫁给了我的部将。”杜士仪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继续将错就错,毕竟,日后突厥入云州互市,仍然有可能碰到岳五娘。于是,他不得不继续把这个谎言编得圆一些,“阿史那莫儿当年流落中原,幸好遇到了赫赫有名的剑舞名家公孙大娘,因而拜于门下学艺,一手剑舞便师承于公孙大家,战阵上固然不论,但一对一,却连她那艺出少林寺的夫婿都不能及。”
  梅禄啜是继暾欲谷之后,突厥第二个对汉学以及大唐情形非常感兴趣的人。少林寺的名声他依稀听说,仿佛是襄助过当年的大唐皇帝夺下江山。至于公孙大娘他也曾经耳闻,是唐朝宫廷中一个非常有名的剑舞名家,却没想到本以为不过宫廷饮宴上表演性质的剑舞,真正用于厮杀上竟然也有非凡效果。心中一动的他故作好奇地问道:“我听说军中剑舞,定州北平军裴将军堪称第一,不知道阿史那公主的师傅,若和裴将军一较短长,胜负如何?”
  “裴将军剑势,更适合战场冲杀,至于阿史那公主的师傅公孙大家,其剑势则胜在小巧腾挪,若真的要说胜负,那我就很难评判了。”杜士仪绝口不提裴旻的剑术和公孙大娘的剑术在很久以前其实是一脉,避重就轻地说道,“既然已经为唐人,所以公主两个字,还请贵使从今往后就不要提了。”
  杜士仪既然摆明了不想让自己见阿史那莫儿,虽然心中遗憾,但梅禄啜却没忘了从长安前来的正事,复又言归正传道:“其实,我这次从长安来,原本是奉了我突厥毗伽可汗之命,到长安谢罪朝觐,另外便是为了阿史那……氏此前所言的开云州互市之事。”
  梅禄啜硬生生憋回了公主两个字,见杜士仪神色如常,果然早已经知道了,尽管大唐天子已经命人宣示了允准此事,但他少不得还是开始探问云州互市和西受降城有何不同。这一来一回的拉锯战,转瞬间便耗费了大量时光,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答复的梅禄啜便露出了欣然笑容。然而,完成了毗伽可汗交托的任务,他却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笑吟吟地问道:“西受降城互市,茶叶和绢帛换的是我突厥马,而杜长史要的却是良马,甚至为此不惜高价,实在是意味深长啊。”
  见杜士仪哂然一笑,他不等其回答,便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突厥之所以能复国,虽有时势之力,却也是因为兵强马壮。如今可汗以及各部酋长贪图贩马所得,每岁都挑选马匹互市,而杜长史这一招高价求良马,无疑更会让他们趋之若鹜。届时良马对驽马,杜长史便更能够占据上风,我所言可是?”
  尽管今天只是第二次和此人打交道,但梅禄啜的直言不讳,却让杜士仪看到了另一丝灵光。他假作听不懂似的敷衍了对方的探问,等到派人将其引到商馆安置之后,便立刻命人去请了岳五娘来。甫一照面,他也不寒暄,直截了当地问道:“岳娘子此前去突厥牙帐,可曾听说过这梅禄啜的什么传言?”
  “梅禄啜?”岳五娘攒眉思量了好一会儿,随即便笑着说道,“我还以为是谁呢!他是如今毗伽可汗最信赖的臣子之一,而且还是那位可汗的便宜岳父。他有一女儿极其貌美,毗伽可汗迎娶为妃,地位仅次已故国师暾欲谷的女儿,也就是生下两个儿子的突厥王后之下。而且,我到突厥牙帐的时候,这位小王妃刚刚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毗伽可汗视若珍宝。可是,毗伽可汗从前已经有不少儿子,其中伊然和登利是嫡子,年纪也长,汗位怎么也不可能落到那位小王子身上。”
  “原来如此。”
  杜士仪立刻明白,突厥也正陷入了权力之争。如今的后东突厥是在高宗武后年间再次崛起的,若不是武后自毁长城,裴行俭死后,先后杀了他提拔起来程务挺、王方翼和黑齿常之数位大将,东突厥根本不可能重新统治大唐北方这块广阔的土地。骨咄禄死后其弟默啜因为势力大,硬生生从如今的毗伽可汗手中把汗位抢了过去,而等到默啜一死,毗伽可汗又和弟弟阙特勤联手,重新抢回了汗位。现如今毗伽可汗还在,看来又有人虎视眈眈汗位归属了。
  所以,他想了一想后,便对岳五娘轻声说道:“这梅禄啜对你的突厥王女身份深信不疑,今天一开口就要见你,却被我婉拒了。这两日我会让人带他在云州四处看看,你找准机会和他偶遇一下。一来打探消息,二来,看看他是否另有求于我。”
第595章
另置别县
  要说制造偶遇,没人比岳五娘更加娴熟的了。她在突厥牙帐尽管盘桓了不少时间,也借着比武夺得了莫大的声名,但毕竟不可能打探到太多的情况。反倒是这次她借着在利人市上和梅禄啜的“偶遇”,突厥牙帐之中的各种势力分布情形尽入耳中。云州都督府上下这才对突厥的情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毗伽可汗和其弟突利设阙特勤,是位于整个突厥最高顶点的君王以及一人之上万人之上的第二人。然而,阙特勤这些年身体欠佳,毗伽可汗亦是无心再开疆拓土,所以整个突厥的侵略性降低了很多,也同样使得如同梅禄啜这样的新兴权臣涌现出来不少。而已故默啜可汗的另两个儿子,当年其兄匐俱丢了汗位被杀,他们如今却在父亲旧部众的支持下日益壮大,麾下兵强马壮,仅次于毗伽可汗和阙特勤兄弟。
  “所以,梅禄啜虽得毗伽可汗宠信,号为权臣,但麾下能用的却只有区区数千兵马,远远及不上其他人。而且,瞧不起他的人占了大多数,他在突厥拉不到盟友,便打算从大唐入手,希望到时候他那位主君如有万一,他能够通过南结大唐,来确定他外孙的地位。”
  听到岳五娘说出梅禄啜这等打算,杜士仪不禁嗤笑了起来:“梅禄啜也不是三岁小孩了。如突厥和奚族契丹等等,全都是强者为尊。别说大唐绝对不会出兵去帮人争夺皇位,就算我大唐敢出兵,他难道就敢接纳?不怕突厥各部酋长对其群起而攻之?”
  “所以,他并没有对陛下提出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是通过我对你提出了暗示。”岳五娘满不在乎地盘膝趺坐,见杜士仪面色微动,她就似笑非笑地说道,“他的意思很明确,看好你将来会成为权臣,抑或是独掌一方。不管是哪一种,你都能给他提供很大的帮助,而他也同样会给予你回报。否则,单单是你提出的良马之事,突厥就未必会买账,可有他居中转圜,你就不用担心这个了。要知道,云州守捉的定额是,兵员七千七百人,马两千匹,可我们现在有多少?”
  复置至今不到一年的云州,兵员三千,马一千两百匹,这还是因为此前剿灭马贼,击溃突厥三部,以及奚人处和部那支兵马的所得。马匹之中质素优良的留作战马,其他的都已经变卖了,除此之外,那些战死的马肉也通过加工,成为了腊月以及正月,云州军民饭桌上的佳肴。至于互市得来的马匹,那是商人所得,总不能去扣下来。所以,按照录事参军郭荃的话来说,云州如今处处都要花钱,浪费一点一滴都要遭天谴的!
  “好吧,他要什么,在我的职权之内,我会给他行一下方便。”
  尽管杜士仪这个云州宣抚使如今真正能管的也就是云中县这一县之地,可想想未来,他还是决定在梅禄啜身上下一丁点的注。嘱咐岳五娘接下来在此人离开云州之前盯紧了他,事无巨细都记下来,回头大家一起商量,他就暂且把此事丢在了脑后。因为,从出了正月开始,云州就进入了人口迁入的高峰期。尽管城内的里坊经历了再一次的修缮,划定了每处屋宅的分界线,可也架不住携家带口徙居的百姓。
  十天之内,六百余口。这样的进展让王泠然这个户曹参军大为咂舌,让田曹参军宋乃望为之惊叹,也让下头的属吏们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在云中县廨的属官尚未到任的情况下,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云州都督府身上,最高兴的反而是正打算开工疏通御河的苗含液,因为播种农忙在即,如今这些人口的涌入,无疑给云州带来了大量可用的青壮人口。
  苗含液在之前杜士仪明示之后,考虑再三,甚至来不及等父亲苗延嗣的回复,直接命人回潞州上党去见乡中苗氏一族的族老。由于他到云州上任之前,族兄苗晋卿就特意见过他,对他剖析利害,让他与其和杜士仪过不去,还不如好好在外任上磨练磨练。为此,苗晋卿还捎了一封给潞州族人的亲笔信。
  于是年前两封信一块送回乡,眼见苗氏两个年轻才俊表了态,苗氏一族的长辈们眼见杜士仪自从到云州上任后便有声有色,而且疏通御河便意味着云州多了一条水上商路。于是,苗氏一族同样在苗延嗣还没表态之前,就鲜明表达了他们的态度。
  放潞州在籍逃户前往云州!
  潞州作为当年李隆基在寒微时曾经呆过的地方之一,富庶自不必说,向来也是逃户扎堆的狭乡,本来人均土地就很少,不少逃户都是与人帮佣或是当佃户为生。如今宽限期五年早已经过了,朝廷从年初开始重征租庸调,这里早已掀起了一股再度逃亡的热潮。所以,苗氏一族只是在里头稍稍使了点劲,人流便都涌向了传言中兵强马壮,治政公平的云州。而作为回报,杜士仪毫无异议地把利人市最后剩下的十间铺子整个儿划拨给了苗氏以及潞州商人。
  整一个二月,云州经历了持续不断的人口涌入,这其中,大部分来自潞州,但也有不少来自朔州代州岚州等地。尽管云州城是在北魏平城的基础上营建的,能够容纳众多人口,但杜士仪不得不提早把在云州另置别县提上日程。
  这一天在都督府正堂召集属官之后,他就站起身在背后那张云州地图上,于云州云中县以南约摸百里的一处画了一个圈。
  “我的打算是,在朔州马邑到云州的这条官道上,于此处别设一县,因名怀仁。”
  此话一出,满堂皆静,最后,还是和杜士仪一度是同僚,又年纪最长的录事参军郭荃开口说道:“如今云州口接近八千,尚未到城内就容不下的地步。更何况,云州左近田地尚未完全授出,与其另置一县,还不如在云州附近形如群星拱月一般设村镇,如此开销也可以少些。”
  郭荃一开口便是提钱,其他人尽管有的暗自偷笑,但大多数都深以为然。这时候,杜士仪却摇了摇头道:“云州城外安置的大多数是俘虏,以及奚族交易来的奴隶。因其是否信赖尚不能确定,故而才让他们散居城外,若是让徙居百姓也如此杂居,日后他们是否会心怀不满,这是其一。其二,倘若再有战事,要将这些人收拢到城中以助守,这同样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其三,马邑到云州这一路上,除却之前设置的官驿和客舍,别无城镇,这很不便,而且,难免会有人对云州的地理位置抱有疑虑,不愿远道而来安居。如此,别设怀仁县,便可让他们徙居路程缩短,而且更可以让这条商道更加繁荣。”
  撇开钱粮开销等等问题,其他人看着杜士仪仿佛是随手圈出来的这个怀仁县,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有利于整个云州。可是,一想到别设一县牵连到很多实质性问题,如王泠然就有些头大了。他想了想便直言不讳地说道:“建城不易且不说,这新县由谁去治理?”
  环视众人一眼,发现人人都如王泠然一般大为烦恼,杜士仪便笑吟吟地说道:“云中县的属官,不是已经定下来了,听说正往云州上任?如今云中县可以由云州都督府暂时兼管,让这些人去怀仁县就任,岂不是正好?”
  让朝廷分派给云中县的属官,去甚至还没个准数的怀仁县上任?亏你杜长史还真是想得出来!
  从上至下,每一个人心里都萦绕着同一个念头。可是,见杜士仪笃定自在的样子,谁都不会怀疑杜士仪敢不敢这么做,或者干脆在和他们商量之前,已经上书长安提请此事了。尤其是宋乃望张再水这两个还一度自矜进士尊贵的,此时此刻忍不住替那些还未到云州来上任的家伙默哀。
  云中县好歹已经有个样子了,可怀仁县……那里现如今可还是一片荒野!
  长安兴庆宫大同殿,李隆基正在饶有兴致地端详着手中那把逻沙檀琵琶,突然兴之所至拨弦演奏了起来。他年少就喜爱音律,此时此刻或拨或揉或扫,一曲清平乐演奏得让人悠然神往,曲终之际,侍立一旁的高力士立刻叫了一声好:“大家善羯鼓,未料这琵琶竟也是造诣精湛。”
  “许久不弹,手早已生了,你也不必逗朕开心。不过,不愧是千金难买的宝物,若是配上司马道兄的道曲,那就更完美了。”李隆基欣然放下了琵琶,突然侧头问道,“对了,去襄阳中条山访求那张果的人出发了没有?”
  “已经出发了。”高力士在心里暗自腹诽杜士仪胆大包天,竟敢把天子的注意力四两拨千斤地转向襄阳。不过,他和杜士仪好歹也算是有些交情,这会儿便含笑说道,“说起来,近日之内,司马宗主和二位贵主也该返回长安了。”
  “他们倒是还知道回来。”李隆基没好气地冷哼一声,但终究还是问了一句,“杜君礼近日可还有奏折吗?他竟是不厌其烦,三日一折五日一奏,就连那些京官也不如他勤快!不过,见他陈述,云州境况便仿佛跃然纸上,让朕一目了然。”
  那是因为陛下你愿意看他的奏疏,否则若是换成别人,你早就不耐烦了!
  高力士心里这么想,嘴上自不会如此说,当下就小心翼翼地说道:“奴婢去过尚书省,听说,杜长史又上了一道让吏部惊愕不已的奏折。因为徙居云州的百姓实在是太多,他恐云中县到时候不堪重负,所以奏请在马邑到云中县的官道上另设一县,名曰怀仁,以便接纳徙居的百姓。还说……如果官员暂时调派不出,不如让原本要到云中县上任的那些官员,先到怀仁上任。”
  “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李隆基顿时给气乐了。然而,吩咐高力士去尚书省取来杜士仪的奏折,又找来地图细细看过之后,心中一斟酌,竟越看越觉得杜士仪这建议着实是妙极,立时便拍案决定了下来,“云州既要和突厥以及奚族互市,只得一县,确实不足以自给自足,便依他所言,设怀仁县。那些到云中县上任的人应该还未到云州吧?直接改任怀仁,让吏部改一改告身任命,六百里加急给他们送过去。”
  竟然就这么准了!
第596章
无地之县,一穷二白
  相比荆楚岭南,河东道太原府以北的朔州岚州代州等州,无论本身是属于哪一等的州,在官员选派方面,都可以算得上是京畿道都畿道之外,第三等的选择。当然,这并不包括刚刚复置一年的云州。即便这一年之中,云州出尽了风头,天子屡次褒奖,仍然掩盖不了云州军多于民,废置多年的事实。
  有出身的官员不比那些逐利的商人,他们既然没有和杜士仪同甘共苦一起草创基业的情分,如今过去不过是当牛做马地被人使唤,自不会奢望很快升官显达。于是,和之前那些到云州都督府上任的属官一样,被选为云中令的韩不为自从知道这个任命开始便郁郁寡欢。他这个一把手尚且如此,下头从县丞主簿到两个县尉,那就更加闷闷不乐了。他们并不是任满直接从任所调来这里,而是因为在京候选已经颇有一段时间,所以没办法拒绝这好不容易才等来的官缺。
  到了马邑,眼看就要进入云州地界,一众路上本就磨磨蹭蹭的人更加不想前行了。韩不为只提了一句路上辛苦,休整两日,其他人便连声附和。这下子,韩不为令从人在酒肆买酒,连着醉了整整两天,等到这一日日上中天要启程的时候,仍然有些宿醉的他被随从扶着上了马,却只听有后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众人纷纷回头看时,这才发现是一骑人风驰电掣地过来,到近前一骨碌滚鞍下马道:“敢问各位可是云中令韩明府一行?”
  “是我,什么事?”韩不为和工部侍郎韩休同为昌黎韩氏,乃是同族,但祖上有些恩怨,因而并不亲近,以至于他四十有五,却大多数时候都在守选。可出于世家子弟的傲气,他说话时,不知不觉就带出了几分盛气凌人。
  那信使松了一口大气,恭恭敬敬行礼之后,便解下背上包袱,取出一个封了口的竹筒,双手呈上道,“某尚书省吏部信使,奉命给各位送来新的告身。”
  新的告身?
  韩不为先是一惊,随即立时流露出了喜色,暗想莫非是朝中有什么变动,自己不用再去云州看人脸色了?不但是他,其他几人面面相觑,竟也是生出了同样的念头。韩不为再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也不让随从经手,亲自策马上前弯腰接过了那竹筒,划开封泥拧开盖子,就拿出了里头的一卷告身。然而,只看了第一张属于自己的,他就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云州怀仁县?这是什么地方?”
  不但他没听说过,其他人也全都没听说过,一时面面相觑。而那信使来之前还得过尚书省吏部侍郎齐澣的吩咐,故而连忙解释道:“因云州杜长史上书,请于云州云中县之外,于马邑至云中县的官道上,别置怀仁县,陛下欣然允准。因吏部选授未必来得及,故而改授韩明府怀仁县令,其余诸位亦是改授怀仁县。”
  此话一出,登时一片死寂。千里迢迢跑到只区区数千人的云中县去上任,上头还要压着都督府这座大山也就算了,现如今改授从前根本就没有的怀仁?那怀仁现在有几个百姓,有屋舍没有都还是未知数!就因为杜士仪一通上书,天子和尚书吏部居然就同意了他这样瞎胡闹的条陈?
  韩不为只觉得心里又是憋火又是羞恼,再加上这两天借酒消愁,实在是喝得有点高了,他只觉得脑袋一下子炸了开来,突然眼睛一白,竟是就这么倒栽葱似的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所幸那信使眼疾手快,一个箭步窜上去相扶,这才避免了这位新任县令头破血流的下场。即便如此,韩不为仍然两眼紧闭昏死了过去。面对这出人意料的一幕,其他人也是好一阵手忙脚乱,等到把人重新安置在了驿站的客房中,又请来医者诊治之后,竟得出了一个让其他人措手不及的结论。
  “韩明府……恐怕是因为情绪波动太烈,于是气血上冲,这应该是……小中风。”那医者小心翼翼地说了这么个结论,随即就借口开方子躲开了去,余下其他人你眼看我眼,那信使更是欲哭无泪。他这六百里加急一路追来,已经疲累欲死,怎么会遇到这种见鬼的情况?
  好在韩不为的一个从者还算是老成持重,打躬作揖地请其他人暂且前去休息,又将那信使也安排在了驿站之中,自己则是亲自守在了主人身旁。直到施针服药,折腾了一天一夜之后,第二天大半夜之际,韩不为终于悠悠醒转了过来。见那从者面露惊喜就要去叫人,他立时艰难地迸出了一句话来。
  “别惊动人!”
  “阿郎是不是有吩咐?”
  说是小中风,但所幸医治及时,韩不为平日里也保养得宜,此刻他缓过神来示意从者靠近些,这才恼恨地说道:“那杜十九好生会折腾人,竟要把我等打发去一新置之县!我这一病,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口授,找个人执笔,然后送到长安去,我宁可乞骸骨回乡,也绝不在此人之下为官!”
  “可阿郎若是就此乞骸骨,将来再要起复,恐怕就……”
  “此一时彼一时,三五年之后,谁知道会怎个光景?”韩不为冷笑了一声,继而咳嗽连连。等到从者又是送茶又是垫高枕头,他平复了心绪之后,便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在长安启程时就听说,杜十九那妹夫也要外放了。那崔十一不过一世家子弟,出仕多年亦只是一个马球参军,如今却要升迁美职,凭什么?你设法找人放出一点风声,那怀仁县新置之地,屋舍城墙皆无,就连辖下的百姓都不知道在哪,杜十九既然一直任人唯亲,怎不知道便宜了他这妹夫?”
  “啊!”那从者一下子呆若木鸡,久久才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既准杜长史的上书,说明他宠眷正好,倘若真的散布这等言论,会不会殃及阿郎?”
  “你以为那杜十九就没有仇人?横竖我就是绝了仕途之心,也决不让他好过!”
  韩不为这小中风来得正是时候,但眼看他渐渐苏醒,却说腿脚不能动弹,罗县丞和其他三个属官纵然心中鄙薄,但却谁都不好继续延迟启程的日子。只是,在集合自家人,从马邑启程前往那还不知道在哪的怀仁时,几个人全都异常窝火。主人们如此,仆从们就更不要说了。四人当中,两人流外,两人明经,家境都只是中等,仆从加在一块也只有十人,好在还有向导,这天堪堪赶在天黑之前抵达了去年刚修建好的一处云州官驿。
  见官驿旁边甚至还有客舍,如今暂时为首的罗县丞顿时奇道:“这里为何还要修建客舍?”
  前来迎客的一个驿卒笑着答道:“罗少府,这是杜长史为了让迁往云州的百姓能够在路上有落脚的地方,因而在马邑前往云中县的路上,每隔六十里到八十里左右,就有一座这样的客舍,现如今这客舍中也住了三四十人呢。”
  罗县丞固然觉得意外,其他几个原本心中惆然不乐的属官亦然。可是,等到他们好奇地到客舍中一看一问,发现果是徙居云州的百姓,甚至还有人说,再前行一天就能抵达怀仁县,不用多走一两天的路去云中县安居,而且一到哪里立刻就发口粮和种子田地,等回到驿站时,罗县丞便索性把自己那三个同僚都叫了来,四个人围坐一堂商量对策。
  “这韩明府显然是借病撂挑子了,我想问问,你们打算如何?”
  “装病的招数都让韩明府用去了,我们能怎么办?他身为主官可以来这一套,我十二年流外铨选熬满,好容易才得了云中尉……不,如今该说是怀仁尉一职,哪里还能有什么奢求?大不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冯县尉的态度。
  “熬一天是一天吧,总比去西南应付那些蛮夷好。那杜十九手段毒辣,昔日对付成都尉王铭,可就是让他一辈子都别再想当官了!”这是张主簿的态度。
  至于最后一位赵县尉,他却嘿然笑道:“有一个消息好教各位得知,前两日我一个从者不合听了韩明府的壁角,结果得了一个消息。韩明府不忿,所以准备让人回京散布消息,说是杜长史任人唯亲,打算激了朝中,把他那妹夫调过来。各位应该听过那位马球参军崔十一郎的事吧?倘若杜长史真的舍得让嫡亲妹夫怀仁县来吃苦,咱们随着又何妨?要知道,当初跟着杜长史到云州的都是些不得志的,现如今一个个都授任官职,要是真能有利前程,我们何不学学前辈?”
  这话让其他人都大吃一惊。可仔细权衡权衡,他们不得不承认,消极怠工亦或是背后使绊子,他们还没那能耐,既如此,静观其变才是最恰当的。
  然而,哪怕从上到下每一个人对于怀仁县的光景已经有了最坏的猜测,当后一日傍晚,他们终于在向导的指引下,抵达了宿处,也是今后的任所时,看清楚扼守官道正中的关卡,以及大兴土木的众多屋舍时,仍然是心情沉重。
  无城之县也就罢了……可整座怀仁县最像样的屋舍,大约就是旁边那驿站和客舍了!这还真是一穷二白的典型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