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571

  说到这里,杜士仪便站起身来,淡淡地拱了拱手:“于圣人如此,于我也是如此!如今云州正在用人之际,倘使不能为我所用,反而还要平添掣肘,那便恕我上书言事之际,将此间情形如实上奏了!要知道,虽说云州都督府属官不全,但陛下许我于当地临机辟署,事后按功呈报!”
  当杜士仪转身出门,眼见得那阳光照在了那一身刺眼的大红官衣上,王培义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当年为刺史时,如此一身大红官服的情景。父亲浴血死在城头,他从死人堆里逃出生天,在白登山这种地方苦苦煎熬,一直到今天,难道真的要把子子孙孙都丢在这种荒僻的地方?四十余年了,整整四十余年了,朝廷甚至都起意要收回云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不成他就一直逃避下去?
  “阿爷,那个只会嘴皮子功夫的什么长史终于走了!我让人带他下山,下次绝不放他再上山,阿爷你就放心吧!”
  不多时,之前那中年大汉气咻咻地进了门。他是王培义的长子王芳烈,当初取名字的时候,王培义便是想到英年早逝的父亲,故而取了流芳千古的芳字,忠臣烈士的烈字。至于排行,取的都是族中排行,他何尝不想重归故里?可如今见长子那粗豪犹似山野粗汉的言行举止,王培义终于下定了决心。
  “你给我住口!”见长子为之大愕,王培义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立时去追上杜长史,言说我王氏满门忠烈,自当为国为云州效犬马之劳。如今杜长史奉旨判云中都督事,我便遣你及山中健儿二十人,随侍左右,牵马执蹬,听候调遣!”
  “什么,阿爷,你竟然要我听那乳臭小儿的调遣?我不去!”
  “你若是不去,从今往后,我就没你这个儿子!我到时候祭告了你祖父,就将你族谱除名!”
  王芳烈简直以为父亲是疯了。他怎么都想不通,杜士仪才和父亲交谈了多久,这就能够让最是固执的父亲改变了主意。他一时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额头青筋都禁不住爆了出来,最终怒不可遏地说:“阿爷,你这是失心疯了!他给了你什么承诺!”
  “什么承诺?他给了你阿爷我最想要的东西,提请朝廷追封你的祖父,然后优抚王氏子弟!你想在这白登山中一辈子,你问过你的兄弟你的子侄们是否愿意?你若是不愿意,叫你的弟弟他们来!”
  “他竟然答应了这个?”王芳烈心头的怒火猛然之间消解了一多半,但还是有些不相信地说,“他年纪轻轻,若真的有那般本事,怎么会到云州来?”
  “无知!正因为云州复置关乎重大,方才派他这样年轻却又有实绩的人来。杜十九郎开元八年状头及第,如今不过是开元十六年,短短八年间便已经是第六任官,此等资历便是那些名相也难能企及。宁负白头翁,莫欺少年穷,更何况他是少年得志!你转告他,我不但派你等随从,这白登山地势险要,而且距离白登道不远,我愿意合这数百儿郎之力,为云州东部屏障。八郎,我再问一句,你可随从他下山否?”
  “我……”王芳烈犹豫再三,最终把心一横道,“好,去就去!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欺世盗名之辈!要是他敢虚言诓骗,我立马带人回来!阿爷,我先去挑人!”
  眼见王芳烈风风火火地转身出了门去,王培义方才闭上眼睛长长吐出一口气。正如杜士仪刚刚所说的,骨咄禄兵锋最强大的时候,整个河东河北几乎都陷入了战火。父亲王德茂被杀,单于都护府司马张行师被杀,蔚州刺史李思俭被杀,丰州都督崔知辩被擒……从高宗末年到武后年间,对外战事几乎都是败绩居多,处处狼烟,处处战火,而架不住的是武后对于武将的疑忌之心极盛,从程务挺到黑齿常之,一个接一个被重用,立功,然后被诛,朝中文官亦是朝不保夕。
  所以,他信不过朝廷,实在是信不过!可现如今云州重归大唐之际,他不得不做出选择。
  当杜士仪已经下山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了连声呼唤。一转头,他就只见起头那大汉带着一行人健步如飞地追了下来,到他面前时摆了摆手吩咐之前那向导先行归山寨,随即就冷淡地拱了拱手道:“某家王芳烈,奉家父之命,带二十健儿护送杜长史回云州,并在帐下听候调遣!家父还说,白登山中这数百人,愿为云州屏障!”
第547章
诱敌之计
  以利害动之,杜士仪笃定王培义必然会做出合乎逻辑的选择,此刻见王芳烈满脸不情愿地说出这么一番话,他不禁微微一笑。
  “云州去白登山不远,更何况我自有随从,不用偏劳了。”
  王芳烈不料想杜士仪竟然得了便宜还卖乖,登时勃然大怒。可还不等他开口一泄心头激愤,杜士仪便又接着说道:“若是真的诚心诚意相送,只要有尊驾一人便行了。如何,王郎君可敢和我到云州一行?”
  “去就去,不过是区区云州,难道还是龙潭虎穴不成?”
  王芳烈本就好强争胜,此刻立时想都不想地答应了下来。然而,把其他人都打发了回去之后,当到山脚下那座封住了上山路途的大门之际,他举目眺望杜士仪那些远远等候的随从,突然用挑衅的语气问道:“杜长史刚刚在家父面前侃侃而谈,甚至语多不逊,难道便以为我白登山无人?你就不曾想过,倘使我就此把你留在白登山,那结果会如何?”
  “你可以试一试,但那样做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白登山上那座已经存在了四十余年的山寨被连根拔起,二是你们就此流亡异域投靠突厥,亦或是奚族契丹。”杜士仪见王芳烈再次气急败坏,拳头甚至捏紧得咔咔作响,他便仿佛没看见似的,又用若无其事的语气说道,“更何况,你真以为你能够把我留在白登山?”
  王芳烈正要反唇相讥,可就在这时候,他只觉得背后一凉,紧跟着眼睛就看见一道寒光横在了自己的面前。他不可思议地微微转动了一下脑袋,发现自己身侧赫然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灰衣年轻人,此刻面对自己的目光,那持刀架在他肩膀上的手甚至丝毫没有任何颤动,他不禁为之大震。这时候,眼见得山门那边的守卫人等都慌忙迎了上来,他本想呼救,可出于自尊心,还有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缘故,他不禁咬咬牙大喝了一声。
  “都给我退回去!开山门!”
  发现山门徐徐打开,杜士仪对罗盈赞赏地竖起了大拇指,旋即就走在了前头。等到赤毕等人全都迎了上来,而王芳烈则是面色晦涩,他方才转头对那些想要上来救人,却又心存顾忌的守卫说道:“回复王公,之前我说的话,还请他好好考虑。他之公子,我先带回云州,自当视其为座上嘉宾!”
  父亲都已经答应了让他亲自带人护送杜士仪回云州,如今临到山门前,杜士仪还来这么一套,算什么意思?
  只觉得整个脑袋都是糊涂的王芳烈挣扎再三,由着那个神出鬼没突然拿下他的年轻人押着自己上了一匹双鞍马。他本打算在路上问些什么,可身后那人就仿佛哑巴似的不言不语,让他又是懊恼又是后悔。这种心绪一直持续到进了云州城,眼见得大路两边的百姓全都朝他们这些人投来了好奇的目光,其中瞩目的焦点就是自始至终架在他脖子上的那把刀,等进了公主府后,见杜士仪利落地一跃下马,他终于忍不住咆哮了起来。
  “杜长史,你究竟想要怎样!”
  “罗盈,揪着他,我们去见贵主!”
  王芳烈恼羞成怒,哪肯轻易就范,可谁曾想罗盈对着他的脑后就是一下,他一时头晕眼花,对方却轻轻松松提着他的领子把他拽下了马来。狼狈不堪的他直到被人硬生生拖进了后院的一间屋子,方才再次回过神来,厉声喝道:“杜长史,你把我阿爷一片好心当成了驴肝肺不成?我阿爷已经愿意和云州共进退,你来这一套,不怕我阿爷寒了心?我还有两个弟弟,就算你拿着我为人质,我阿爷也不会对你言听计从,你到底想干什么!”
  “令尊深明大义,我着实钦佩。只可惜,他这决断来得太晚了一些。”见王芳烈气咻咻地要说话,杜士仪示意罗盈松开手,这才笑吟吟地说道,“我的意思是,我前去白登山,本就不是要他第一时间易帜服从云州都督府的号令,而是希望他配合我的诱敌之计。白登山也好,云州城也罢,全都是人员混杂,难以保证消息不会泄露,他不是在我和他面谈时痛下决心,而是其后再派你相从。为了演一场好戏给别人看看,我也只能委屈一下王公子了。”
  王芳烈虽然性子暴躁,可也不是傻瓜,此时此刻细细品味杜士仪的言外之音,他隐约明白了什么。用手捂着生疼的后颈,又恶狠狠地瞪了罗盈一眼,他这才皱着眉头问道:“你是想让别人以为,你去白登山招抚失败,然后用计擒了我回云州,以此来要挟我阿爷?杜长史,你怎么就能确定我阿爷不会信以为真,要是那样,岂不是弄巧成拙?”
  “你阿爷是一等一的聪明人,应该不至于如此。更何况,我如今新到云州,与其放着一股人员不清来历不明的马贼在云州境内流窜,只能冒点风险了!”说到这里,杜士仪便看着罗盈说道,“也好向王公子介绍一下,这是我一个好友,学艺自嵩山少林寺,曾从张燕公平河西,屡立功勋的原麟州镇将罗盈,他的妻子,便是剑舞天下无双的公孙大家高足。你虽是一门忠烈,家学渊源,不过有心算无心败在他手中,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你安心在公主府住两日,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罗盈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王芳烈拱了拱手表示歉意,见这中年大个子满脸被气疯了的表情,他赶紧跟在杜士仪背后溜之大吉。到了门外,他见赤毕已经等在了那里,等他们一出来就如同一尊门神似的上前守着,他想起杜士仪刚刚介绍时说自己是友人,心里又是激动,又有些不安。
  “杜长史,这样真的不要紧么?因为你之前说过,按你指令动手,但不要说话,这位王公子会不会怀恨在心?”
  “他如何去想我管不着,要紧的是他父亲。我当然不会寄希望于别人心领神会,罗盈,待会儿还要辛苦你跑一趟白登山送信,不过千万多加小心。”
  杜士仪对罗盈笑了笑,转身往外走。可走了几步发现没人跟上来,他不禁有些诧异地回过了头,却只见罗盈犹豫了好一会儿,这才快走两步追上了他,却是面露赧颜地问道:“杜长史,你真的当我是朋友么?我之前不辞而别,又几年没半点音信,甚至还拐走了岳娘子……”
  见其说着说着就耷拉下了脑袋,满脸的惭愧,杜士仪忍不住又想起了当年那个可爱的光头小和尚。只不过,如今罗盈比自己还高小半个头,人亦是魁梧壮健,头发亦是浓密黑亮,再想摸头,也找不到昔日感觉了。于是,他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那结实的胳膊上狠狠来了一拳,见其仿佛根本没感觉到似的,他只能叹了一口气说道:“当初从同罗部到奚王牙帐,我们不是同舟共济了两回?除非你不把我当成朋友,否则废话少说!对了,以后不要叫什么杜长史,你比我小,叫阿兄,抑或者是叫十九兄,走了,跟我去书斋!”
  喉头梗着千言万语,但看着杜士仪那背影,罗盈最终只迸出了一个字:“是!”
  白登山半山腰的山寨之中,当王培义接过去而复返的罗盈呈递上来的杜士仪亲笔信,确认竹筒上的封泥和印章完好无损,并无被人拆看的痕迹之后,他方才将其拆开,取出那一卷纸后细细看了好几遍,确定自己完全没有领会错其中的意思,他在暗地舒了一口气的同时,立刻换了一副疾言厉色的表情。
  “好,好!我待杜长史如上宾,甚至派长子护送下山,没想到他便是用如此诡谲伎俩对付我的诚意!从今往后,云州是云州,白登山是白登山,再也没有任何干系!我便当没有那长子,他不用费心想着如何拿人挟制于我了!来人,送客,看在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份上,我今日不为难你,但若是你日后再出现在白登山,杀无赦!”
  等到那个信使被人像看押犯人似的送了下山去,王培义方才吩咐人叫来了自己的另两个儿子,又让心腹在外头看守。见他们全都是满脸的义愤填膺,仿佛只要自己说一句话,就会立刻冲去云州城把王芳烈给救出来,他暗叹杜士仪分明比他这三个儿子都年轻,却偏偏能够想出如此计策来。斟酌片刻,他就索性把杜士仪的信给了两人看,见两人传看之后,一个惊呼,一个瞠目结舌,他方才冷笑了一声。
  “都好好学学,何谓诱敌之计!立刻在山寨中放出消息去,就说三天之后,我要夜袭云州,救回你们的兄长!如若此战如这位杜长史所想,我们总算有一份进身之礼送上,今后也就名正言顺了!”
  无论是云州城,还是白登山中,新任云州长史直接把白登山中那位王氏少主给裹挟了回来的事,一时被传得沸沸扬扬。这天傍晚,当几路探子匆匆回来,将如此消息呈报给了自家首领的时候,因为已经从白登山山寨中得知了三日后夜袭的消息,那髭须大汉登时哈哈大笑。
  “都说这杜十九何等厉害,我看是读书读傻了!也罢也罢,趁着白登山中那伙家伙倾巢而出的机会,我们跟着趁乱杀进云州城,烧了那座公主府,给那杜十九一个下马威!如今大唐西线还有吐蕃人虎视眈眈,朔方那边的突厥人也绝非好捏的软柿子,他们不可能把太多人力物力投入这云州区区边陲之地!这一仗所得,你们全都可以自己收进腰包。此次全部人马尽皆进发,届时一击则去,留下证物,这一回李鲁苏就是不想背黑锅也不行了!”
第548章
覆灭
  午夜时分,云州城已经陷入了一片寂静。自打新任云州长史杜士仪上任以来,采取的是比平日更加严厉的宵禁政策,这时分站在城头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满城除却一处仿佛是豪宅的建筑之外,再无半点灯火。城头上,轮值的兵卒们虽是来回巡视着,但几个人都打着呵欠无精打采。在城外的城墙下方,甚至能听到上头隐隐传来的说话声,显然是在议论新到任的杜士仪。
  “这位杜长史还真是胆大,竟然把白登山那位少主给硬绑了来。”
  “什么胆大,他这简直是胡闹!白登山中那些人岂是好惹的?这些家伙曾经深入突厥腹地劫过一拨马贼,据说人杀光了货劫光了,没留下半点痕迹,这样的杀神岂是能惹的?”
  “少在背后说闲话。贵主相信他,他又是朝廷委任的命官,我们还能怎么着?听命行事吧,只希望白登山那边不要狗急跳墙就好!”
  当这些议论声渐渐轻下来后不多久,几架轻巧的云梯寂静无声地搭上了城头,很快,十余个敏捷的人影翻上了城墙,随着上头几个微不可闻的呻吟惨叫和重物坠地声,须臾四面又陷入了一片寂静。不多时,更多人影悄然跃上了城墙,窸窸窣窣地消失在了夜色之中,很快,城门赫然洞开。而大约盏茶功夫,城内就传来了阵阵喊杀声和兵刃交击声,当又过了一刻钟之后,尾随其后的又一拨近两百余人悄然闯入了云州城时,就只见不远处火光熊熊,分明已经战事正酣。
  “白登山的人果然是攻入云州来救人了!”髭须大汉喜上眉梢,一摆手便沉声吩咐道,“跟上这些人,中原人有一句话叫做浑水摸鱼,今天我们就把这云州城搅一个天翻地覆!”
  夜色中的马贼们并没有高声应答,但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难以自抑的表情。云州修缮未久,城墙不高,城内里坊也不甚整齐,他们又有内应打探清楚了地形,可终究在城中骑战不便,夜战更难,再加上今夜不在于杀敌多少,而在于趁乱劫掠,嫁祸于人,马贼们的坐骑都留在了城外由专人看守,甚至马嘴都上了衔条,就是为了保持安静。
  此刻,一行人在漆黑的大街上飞快地朝着公主府进发,耳听得喊杀声越来越近,四处有不少屋子仿佛已经透出了被烧着的火光,领头的髭须大汉自是越来越兴奋,就当他捏紧了手中的钢刀,幻想着届时两军混战,他这一支奇兵从天而降的一幕时,漆黑的街道上突然一下子骤放光明,四周围也不知道亮起了多少火炬,旋即便是无数破空疾响。眼见一阵箭雨倾泻而下,髭须大汉的笑容几乎顷刻间僵在脸上。
  他几乎本能地伏地打滚,随即将一把刀在身前舞得水泼不进,可如他这种反应迅疾的人终究只是半数,再加上一下子从暗到明的变化,以及心理上的猝不及防,这一轮箭雨过后,地上留下的尸体固然只有五六具,可身上中箭受伤的人却很不少。而此时此刻,不远处赫然又传来了一个声音。
  “第二轮,放!”
  “不行,若是这样下去,会被死死压制在这小巷中,翻墙,分头走!”
  髭须大汉此话一出,自己就根本不顾手下,直接翻过一旁的墙头,闯入了旁边的民宅。然而,和他想象中可以由此闯入屋子,再由他路逃窜不同,院子中已经有三个健卒严阵以待,一见他落地便围杀了上来。面对这种局面,髭须大汉哪里不知道自己当了这么多年马贼,这次是被人耍得团团转,几乎恨得牙痒痒的。他本是骁勇之辈,此刻狠下心来,便破釜沉舟杀上了前,可就在他砍翻其中一人,凶神恶煞地冲着另两人扑了上去的时候,他却只见两人从各自为战变成了彼此配合,嘴里含着的竹哨也发出了尖锐的声音。
  莫非是在呼叫援兵?
  髭须大汉再不敢恋战,逼退两人便往屋子退去,可让他又惊又怒的是,那屋子的门窗竟然被人用木条钉死,他猛踹猛砍也不见半点松动,只能无奈反身再去翻跃一旁的矮墙,可他才刚刚一蹬上了墙头,便只见一个长条黑影当头落下。千钧一发之际,他猛然提刀挡格,可那一棍凌空下击的力道实在太大,他虎口巨震的同时,整个人也为之跌落地面。尽管他只是一触地便一滚逃开,但那凌厉的棍风仍是让他好一阵战栗,回过神时便发现,除了那个持棍的年轻人,刚刚自己砍翻的那健卒和剩余两人竟是都不见了。
  一对一的局面让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可很快他就知道,自己错得实在离谱。尽管只是一根齐眉棍,但那青年使得出神入化,不但他纵横东北少人能敌的刀法处处受克制,而且随着战局的逐渐拉长,他因为忧心退路,竟是越来越捉襟见肘。当外间传来了阵阵欢呼呐喊,分明表示战局已定时,他终于痛下决心,拼着右臂上被那齐眉棍扫了重重一下,几乎仿佛连骨头都裂了,却成功争取到了一个撤退的机会。
  然而,就在他翻越一处墙头悄然落地的时候,却发现不远处已经有众多兵卒蜂拥而至。就这么一失神间,他只见面前一点锋芒从下头猛然弹起,直直地扎入了他的右胁。惨呼一声的他再也握不住手中的刀,紧跟着左腿亦是传来了一阵剧痛,一时忍不住单膝跪地。当那一点锋芒倏然收起,看见身侧不远阴影处那持枪而立的人赫然是一个年方十六七岁的少年郎时,他终于禁不住这一晚上的连番打击,脑袋一歪昏死了过去。
  罗盈从墙头落下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战斗已经结束,刚刚那个自己费尽力气方才打伤了的髭须大汉已经浑身是血地躺在了地上,他不禁诧异地看了一眼那持枪而立的少年,记起这便是杜士仪刚到云州的那一天,从固安公主那儿要来放在身边的近卫南八。不等他开口,南八便持枪拱了拱手。
  “多亏罗将军把他打怕了,我这才能够趁势偷袭拿下了他。”
  “这家伙太滑溜,我没能留下他,这是南小弟的功劳。”
  罗盈哪里会和人抢功,连忙摆了摆手。两人还在这里客气个没完,不远处的健卒中间,却有人高声叫道:“杜长史有命,若有活口,一律押解到公主府。”
  听到活口两个字,相互谦让的两个人方才回过神,罗盈先行上去查看那髭须大汉的伤势,见其流血过多,已经陷入了半昏迷,这些年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生死厮杀的他连忙撕下了对方的衣裳,做了简单的包扎,又上了些金创药做紧急止血,而后将人手脚捆了个结实,这才二话不说地把人扛在了肩上。一旁的南八看着这一幕,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忙持枪跟在了后头。等他们俩一前一后终于来到了公主府门前时,却只见这里点开了一排火炬,照射得四下无比亮堂。
  此时此刻,赤毕精神奕奕地上前禀报道:“白登山中人出城包抄,这些马贼留在城外接应的人无一漏网。白登山命人呈报,所得马匹二百余匹,均是良驹!”
  之所以人才百余人,马却超过两百余匹,便是因为这些马贼习惯于跑路,人人都是两匹马的标准配备。而且相比拉车和运货的驽马,这些良马都是相当不错的品种,一匹马五十贯不在话下。也就是说,单单这两百多匹马,卖掉所得便超过万贯!
  杜士仪心里很清楚,王培义不是不能昧下这一笔额外的收入,之所以如实报上来,不过是为了示好。因此,他点了点头,再次问了今夜死伤,当得知如此布置周密的埋伏,仍然死了八人,伤了二三十人之后,他不禁轻轻吸了一口气。
  “所得一半马匹拨给白登山的人。另外,今夜死者每人抚恤三万钱贯,兄弟子侄选一人为云州都督府近卫。伤者每人抚恤一万钱,官给治伤,伤愈之后,可入都督府效力。即日起,云州都督府募兵,愿效力军前者,其家人终身免租役!今夜奋力杀敌者,以斩首记功,其余各赏一万钱贯!”
  挟今夜大胜之势宣布了这么一件事,而且赏格丰厚,平日里是想都不敢想的,一时下头被临时调集来的一百五十余人自然欢呼雷动。因此,当杜士仪吩咐打扫战场,安抚全城,人人应诺没有丝毫违逆。当杜士仪回转身进了公主府,进了固安公主寝堂之后,面对这位阿姊喜悦的目光,他便笑着说道:“终于报了阿姊被人劫杀的一箭之仇!所幸此次还拿有活口,能够细细审问幕后主使!”
  “你的诱敌之计奏效,初来云州这第一把火烧得人人服气,那就行了,至于是不是拿到主使,那不重要。”固安公主示意杜士仪坐下,这才问道,“刚刚张耀进来说了你的重赏令,你初到云州,非赏罚分明,不能服众,这固然没错。可你如此措置,只会让人人都锐意从军,可这样一来,城中军民失衡,日后粮食从何供给?等到迁徙的人大肆涌入,粮食可就吃紧,今年就算赶得上播种,秋收却难。”
  “阿姊的担心我知道。如今聚于云州的这些人,多数有足够的自保之力,这些健勇用来补充兵员最是合适,至于粮食之事,一年之内,怕还是要靠外部输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