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荣华(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187

  这边陈瑄还来不及开口说些什么,就只听门外一阵喧哗。紧跟着,周王立时摆手示意陈善睦起身,继而喝问了外头一声。不消一会儿,竟是总管亲自快步进了门来:“殿下,世子爷,郡主,外头宫里来人了!是乾清宫管事牌子马公公,说是皇上有命,令殿下和世子爷一块入宫!”
  该说的话刚刚都已经说了,周王站起身之际,便轻轻瞟了陈瑄一眼,这才弹了弹衣角对陈善睦说道:“走吧!”
  当周王和陈善睦父子踏进乾清宫东暖阁的时候,却只见皇帝陈栐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副冷面孔,而是正在对着两个内侍展开的一幅巨大画卷,和侍立一旁的太子陈善昭指指点点说着什么,那样子仿佛甚为开怀。不明其意的他们两个只能耐着性子等候在那,直到皇帝回过头来,这才一前一后上前参礼。
  起头迎驾时不过瞅了一眼,此时此刻,陈栐在去年正月朝觐之后时隔一年半多,再次仔细端详周王,却只见这个小自己两岁的弟弟现如今已经是额头布满了一道道深深的横纹,下颌显见有些发福的松弛,鬓发更早已没了年轻时的乌黑鲜亮。黑白相间的发间,那些银丝仿佛比自己还多些。见其和陈善睦一块伏地行礼,一晚上过去后,他已经是没了昨夜见过代王之后那一股森然怒气。再加上陈善昭刚刚适时献上了一幅他离京期间刚刚绘制完毕的大齐舆图,他看着那东西南北的广阔地域颇有些踌躇满志,因而只是挑了挑眉就开口说道:“平身吧。”
  尽管皇帝的态度比自己想象中要温和许多,周王还是深深吸了一口气,继而又叩头说道:“臣弟教子无方,以至于一个逆子险些闯出滔天大祸,一个逆子犯下弥天大罪,臣弟罪该万死!”
  见陈善睦也随着周王伏地不敢言,想起从前这个周王世子就是以好玩出名,此次又如此冲动,再加上那个险些把周藩一系带下了无底深渊的归德郡王陈善午,周王的另几个儿子也是无一成才,他倒有点可怜从前这个也是心高气傲的弟弟。于是,他的脸色渐渐缓和了下来,却是没好气地说道:“你那个庶子是罪该万死,至于世子陈善睦,没事儿多去读两本书!学别人却也得看看是不是学到了精髓,否则就是惹事生非!好了,都起来!”
  如此轻轻巧巧就过了这一关,周王感到的却不是什么劫后余生的狂喜,而是天威莫测的惊惧。尽管不过是跪了片刻,但此时起身之际,扶着膝盖的他竟是觉得双腿微微有些发软,幸好一旁的陈善睦见机快扶了他一把,他这才没有出洋相。待到有些战战兢兢地上前,他这才发现刚刚陈栐和陈善昭父子在看的是一幅舆图。相比年少时在父皇那儿看到过的一幅,如今的舆图看上去更详尽更精致,尤其是当他一眼看到河南境内那些州县时,发现绘制精细,连河流山川都包括在内,心底不禁啧啧称奇。
  “有此图,今后纵观天下,更易矣!”陈栐伸手一抓一握,自有一种天下尽在指掌之中的得意。尤其是见周王唯唯诺诺的样子,他觉得意气风发,又的指点了边疆几处紧要的地方对陈善昭一一吩咐了,末了才对嫡长子说道,“你这次留京监国,大小事务处理得很称朕的心意,不错!尤其是管住了陈善睦这个冲动的小子,也算是解决了一个麻烦!”
  说到这里,他便回头看着周王说道:“你家安阳朕许配给了章昶,之前北巡耽误了,现如今就预备着办喜事吧。就定在九月初六,秋高气爽刚刚好。”
  见周王和陈善睦父子一块答应,陈栐却突然又转向了陈善昭:“让钦天监在八月找个好日子,朕要为晨旭加冠!加冠之后,便册封他为皇太孙!”
  
  
  第三百六十一章
加冠称太孙,再赐天子剑
  册封皇太孙的消息对于朝中上下来说,并非每个人都始料不及。毕竟,此前皇长孙陈曦监国北京,大小事务集思广益,几乎没有犯下任何错误,不但如此,在面对代藩之乱的应急处置上,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此前留在北京辅佐皇长孙的文官们甚至还在暗自庆幸,皇太子仁善贤明,皇长孙又显见亦是少年老成,若再算上此前的太祖皇帝,大齐先后有四代明主,这简直是旷古少有的!
  可对于不少武臣来说,此次虽然从北征得了功勋,皇帝已经令兵部和礼部拟定封赏,但陈善睿这个燕王却一直呆在京城没能建下寸功。若单单是这一次也就罢了,可陈善睿在京城足足六年没能离开一步,当日的赫赫战功早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如今皇帝又要为皇长孙加冠册封为皇太孙,这无疑是几乎断送了燕王陈善睿的最后一丝希望!这大义正统的名分,至今已经很清楚了!
  加冠的这一日,章晗虽是太子妃,但这样文武云集的大场面,她这个亲生母亲并不能亲自到场去观看。然而,身在丽正殿,听着华盖殿那边传来的乐声和赞礼声,她仍是觉得深深的欣悦,但同时亦有一种说不出的惘然。正如同她和陈善昭的遗憾一样,在他们还未习惯过来的时候,陈曦就已经长大了,甚至可以独当一面了。这样的儿子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惊喜,最大的欣慰,可想想当初帝后不得不把陈善昭留在京城,每年甚至几年一次相见,每次都发现儿子相比从前长大成熟能够担当重任,不知道是不是一样得意中带着遗憾?
  华盖殿前,为了这一日的皇太孙冠礼在礼部习仪,随即又在华盖殿再次排练过一回的执事官们,自然而然是最最紧张的。这种大场合不能出半点错误,否则就比大小朝会被鸿胪寺官弹劾失仪更加严重。
  第一加,是以缁纚束发,然后加网巾。陈曦稳稳当当地坐在席子上,待到供奉官束发,掌冠的安国公跪加了网巾之后,他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气,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父亲身上。见陈善昭看着自己的眼神中既有高兴,也饱含期许,他不禁觉得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第二加,是加翼善冠,进绛纱袍。这一次掌冠和赞冠的是卫国公和保国公,两人全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恭恭敬敬地为陈曦先加了翼善冠。眼看内侍为陈曦穿上了那一身绛纱袍,知道此时此刻这种场合不适合说话,卫国公顾长风忍不住微微眯了眯眼睛,陈曦那如今尚还稚嫩的身影和他当初第一次见到章晗的情景竟是微微有些重合。那时候他只当是妹妹的养女暂居顾家,又怎会想到一个微不足道出身寒门的女子竟会有那样大的福分,那样大的魄力!而现如今一晃就是十几年过去,连章晗的长子都已经正在加冠,即将成为皇太孙了!
  第三加,是加冕,衣衮服。陈曦脱去了此前所加翼善冠和绛纱袍,见掌冠者和赞冠者徐徐而上,即便早就知道是这两个人,但他仍然忍不住微微有些失神。捧着七旒七玉之冕的是周王世子陈善睦,尽管身为长辈,但陈曦如今加冠称皇太孙,君臣名分已定,他身为宗室皇族,做这种事自然是表示皇帝对周藩一系的亲近,更是一种尊荣。然而赞冠的不是别人,正是燕王陈善睿!
  当陈善睿跪在身后,戴冕插簪结紘,不能回头的陈曦却能够觉察到陈善睿的手在微微颤抖。他很清楚,自己这位四叔曾经是马背上的名将,握着最沉重的宝剑和钢枪亦不会抖动半分,更不用说那冕旒和发簪那轻飘飘的分量,此刻分明是心中震动所致。所幸陈善睿的动作很快就稳定了下来,待到加冕之后,立时便是内侍跪进衮服。又是一番繁复的礼节之后,便是进玉圭、进酒爵。随着这一仪制渐告结束,教坊司一时又是乐声大作,丝竹管弦之外更是一行歌者整整齐齐的歌声。
  开国承天,圣感极多。总一统,封疆阔,百姓快活,万物荣光,共沐恩波。仙音韵合,赞升平咏歌。齐朝拜千千岁。东宫满国春和。
  奠爵进馔毕,便是宣天子敕戒,尽管不过是“孝事君亲,友于兄弟,亲贤爱民,居仁由义,毋怠毋骄,茂隆万世”如是二十四字的敕戒,但在有心人听来,却仿佛不止是说给陈曦一个人听的。因而,哪怕是等到皇太孙还宫更衣前去谒庙,仍然有官员在那久久回味。谒庙之后,陈曦照例是先至乾清宫谢天子,次至东宫谢皇太子,然而,原本不过是走一个过场,皇帝却在陈曦行礼之后,屏退了众人,独独留下了自己的长孙。
  “古来男子都是二十加冠,虽也有少年加冠者,但多在国家危难之际。如今天下升平,朕春秋鼎盛,尔父太子也是身体康健,你可知道朕为何要为你加冠称皇太孙?”
  不说陈善昭曾经特意让他去思量这个问题,就连陈曦自己也觉得,十岁加冠终究是太早了。此时此刻,早已经反反复复沉吟了好些个昼夜的陈曦抬起了头,不卑不亢地说道:“就如同皇爷爷的敕戒一样,您是想让孙儿忠孝仁善贤德明礼,给下头的弟弟们做一个榜样!大齐至今不过二世,若要茂隆万世,便当从皇族宗室之中做起。所以,十岁而冠礼,称皇太孙,不是一个名分,而是教导孙儿从现在开始,便要明白自己的责任!”
  “好,好!”
  对于自己一手教导起来的这个长孙,陈栐着实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一时忍不住哈哈大笑。笑过之后,他便示意陈曦过来,上下端详了好一阵子,却是又吩咐其跟着自己入东暖阁。等到来到东面壁上挂着的那把剑面前,他便背着手说道:“这把宝剑是当初太祖皇帝在你降生的时候,大喜之下特意赏赐下来的,那时候朕还是赵王,后来正是凭着此物,你母亲和你四婶方才调动了羽林左右卫,呼应朕拥了太祖皇帝反正。但终究这把剑是太祖皇帝赐给你的,从前朕不过替你收着。今日你既然加冠,朕便以此物赏赐了你!”
  这突如其来的厚赐让陈曦一时呆了一呆,随即方才慌忙跪了下来。他本待想要推辞,可一抬头看见祖父那审视的目光,他便福至心灵地叩头说道:“皇爷爷既是如此期许,孙儿便厚颜领了,今后必不辜负此剑赫赫威名!”
  “好,果然有担当!”皇帝探臂将那把天子剑取了下来,就这么交给了陈曦,见其端详着那剑鞘上的斑驳,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便仿佛在呵护什么稀世珍宝,他便又提醒道,“鞘虽老,剑不老,别让它老是闲在鞘中,也该拿出来练一练!还有,你如今既然已经加冠称皇太孙,你弟弟妹妹也多了,就不要一直挤在东宫。你父亲和母亲当年住过的柔仪殿,朕就赐了给你!”
  “可柔仪殿是皇祖母受命妇拜贺的地方……”
  “你皇祖母的习惯你又不是不知道,除了当初册后大典,其他正旦冬至也好,千秋节也罢,她都劝朕免了命妇朝贺。那地方此前整修过,若再荒废了也可惜,不如拨出来给你。当然,你皇祖母也说过,让你多多和青鸢明月他们相处,你白天大可继续在东宫跟着你父亲好好学学,也教导教导你的弟弟。”
  皇帝既如此说,陈曦自然再无法推脱,恭恭敬敬行礼之后,他便捧着那把天子剑出了东暖阁,继而出了正殿。等候在外头的马城一眼就认出了陈曦手中的那把剑,此次册立皇太孙,他已经猜测了好些天,此刻再见到此物,他顿时完完全全清楚了。只要不出什么大的转折,无论燕王陈善睿从前再得皇帝喜爱甚至于偏爱,于帝位也应当是无缘了。要怪只能怪陈善睿嫡子太小,不及陈曦在帝后面前养大的情分,这竟是和当初太祖皇帝与陈善昭祖孙情深一样!
  因孙及子,皇太子好福气!不,应该说皇后这一片苦心全都在嫡长子身上,对陈善睿却有些不公,但时至今日,也已经没法子了!
  谢东宫时,陈曦自然就不如刚刚在乾清宫时那般凛凛然如对大宾。他只是除去了谒庙时所服衮冕,身上此前在第二加时的那顶翼善冠和绛纱袍,俱是量身定做,乍一看去和他的个头身材极其相称,也不知道江南织染局是如何赶制而成。而看到他这么一身神气的打扮,陈皎自然羡慕得很,再加上此前完全被章晗看住,溜不出去看加冠礼的盛况,少不得拉着陈曦的手一再询问。章晗即便听陈善昭说过一遍,可眼见陈曦为了应付陈皎那事无巨细的盘问,不得不把一个个细节都说道得极其详细,她亦是不禁莞尔。
  直到陈皎终于放过了陈曦,她才颔首笑道:“既是你皇祖父令你住在柔仪殿,那样也好,免得你三弟哭闹起来扰了你的起居功课。你皇祖母,还有你爹和我都会给你挑几个妥当人,但在此之外,你如今可以选伴读了。按理不是你皇祖父指派,就是你父亲荐几个人选,但我和你父亲商量过了,你自己选。”
  见陈曦刹那间露出了有些迷惑的表情,但随即恭恭敬敬地低头应是,陈善昭便笑道:“你皇祖父既是把太祖皇帝留下来的天子剑赏了给你,便是说明你已经不是半个大人,而是一个大人了。有些事情,你得学会自己拿主意!”
  
  
  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灰如死
  马城关于天子剑被皇帝赐给陈曦的消息还来不及送去燕王府,就看到了面沉如水到乾清宫求见的陈善睿。尽管今天陈善睿就是给陈曦三加的赞冠者,但那会儿只是远远瞧见,再加上陈善睿亦是一身亲王冠服,瞧不分明,如今这一审视,他就只见从前如同一口出鞘宝剑一般锋芒毕露的这位燕王,如今从内到外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暮气,瞧着仿佛不像是意气风发的青年,而像是周王那些老亲王似的!
  “燕王殿下……”
  “什么都别说了,只管让人通报就是。”
  见陈善睿显见精气神不对,马城思量再三,也就没有再设法暗示天子剑之事,随即干脆亲自进去禀报了。当他在御前小心翼翼地说陈善睿求见时,却只见皇帝眉头一挑,继而漫不经心似的说道:“让他进来,其他人都退下吧。”
  于是,在陈善睿踏进东暖阁之前,在里头伺候的那些内侍和宫人便已经鱼贯退了出去。从前陈善睿意气风发之际,乾清宫的宫人们都会刻意在衣饰上头下功夫,紫色团领窄袖遍刺折枝小葵花团衫,珠络缝金带红裙之外,那绣着小金花的弓样鞋上总会多下十分功夫,甚至还有人别出心裁在金花四周用黑线勾勒蝴蝶蜜蜂,至于帽额饰团珠的乌纱帽旁边,往往也会设法簪一二绒布宫花,垂珠耳饰则都往往戴上最新的,只为素来有风流之名的陈善睿看上一眼。毕竟,那时候谁都知道燕王妃无子,不像太子妃儿女已经很不少。
  然而,现如今皇太孙都已经定了,而陈善睿也有了嫡子,又这么一副意气消沉的模样,再加上进了燕王府的姬人大多都没什么好下场,宫人们在打扮上头也都兴致缺缺,更不会因为陈善睿看都没看她们一眼而生出什么闺怨来。在回到众人平日轮值休息的那间小耳房之后,要好的几个宫人全都在议论着立时要迁居柔仪殿的陈曦。
  皇太孙虽才十岁,却已经加冠,异日便是铁板钉钉的天子!即使她们大几岁,若能过去伺候,说不定能有个好结果!
  咬耳朵到最后,往日那个在陈善睿面前最下功夫,却从来没得到一丁点关注的那宫人更是轻声嘟囔道:“要说燕王殿下会有今天,还不是因为家里有个母老虎!燕王妃除了出身好,婚后七八年才好容易早产生下了个儿子,娘家助力却一丁点都没有,燕王殿下如今的样子和当年的意气风发可没得比!倒不如太子妃,出身再低,自己有能耐,家里人也争气!”
  其他几人虽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却也都心中暗自附和不已,一时间小小的屋子里,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把自己幻想成了那位距离后位一步之遥的太子妃。
  而东暖阁中,陈善睿进门跪下行礼之后,便没有再起来,而是磕了个头后声音干涩地说道:“父皇,儿臣请命前去镇守北京。”
  今日陈曦加冠册封皇太孙,皇帝特命陈善睿最后为其赞冠,便是已经下定决心,打算彻底消除陈善睿兴许存着的那念头。代王对他告了陈善睿一状后,接下来他还没决定怎么处置,不少武将便纷纷上书说是要把代王明正典刑,他自然察觉到了这背后的暗流汹涌,一时免不了更加失望。他自己当年兄弟相争多年,直到现在仍冒出代王造反,而周王被人密告谋反的事,自然绝不希望儿子中间再闹出兄弟阋墙。然而,他本已经打算好,倘若陈善睿是因为册立皇太孙而来找自己陈情或是其他,便好好敲打敲打陈善睿,可怎么也没想到陈善睿竟然提出此等要求!
  良久,皇帝才沉声问道:“你是因为朕今日册封了皇太孙,所以想要去镇守北京?”
  “父皇就是不册封皇太孙,儿臣也已经想好了要请求父皇放儿臣出京就藩。至于为何是北京,只因为父皇封了儿臣燕王的缘故。”陈善睿说着便抬起了头,目光中露出了久未露出的大胆,“当然,倘若父皇认为北京已经有了二哥,有所不妥,那么保定府真定府,甚至于代王从前镇守的大同,都未尝不可!”
  “未尝不可?你倒是敢说!”瞪着这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儿子,陈栐的脸上露出了在其面前少有的疾言厉色,“当初开平告急北地乏人的时候,你若是能够主动请缨,朕也不会派你三哥去,如今北京城池已经修缮整齐,漕河亦是疏浚,而行宫只要再扩建一二,他日迁都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况且朕才刚刚北征给了鞑靼和兀良哈人一个教训,北边三五年可宁,你打算过去干什么?就是大同,如今也只是缺一员能够独当一面的武将,不缺亲藩!”
  “儿臣……”
  不等陈善睿说完,皇帝便没好气地打断了他道:“太祖皇帝子嗣众多,大多封在北边一线,所以那边如今没有空缺的地方,你要是真的想出京,云南湖广那边倒有的是空地方,而且也不太平,你敢去否?你敢带着你才刚一岁的儿子去否?”
  接连两个问题问得陈善睿面色煞白,他张了张口,终究脑袋一片空白,一个字都答不上来。见他这般失魂落魄的样子,皇帝不禁更加失望,当即淡淡地说道:“好了,念在你是一时冲动,朕就当作今天你没来过,也没说过如今的话。你退下吧。”
  尽管破釜沉舟的请缨被父皇硬生生打了回来,心里已经是伤心失望,但更让陈善睿难以接受的是父皇那极其冷淡的态度,这是他从小到大几乎从来没领受过的!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昏昏沉沉出的乾清宫,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的天街,直到过了华盖殿东边的中左门,他突然听见头顶乍然间一声巨响,脚下一个踉跄,这才陡然惊醒了过来。抬起头来望了一眼昏暗的天空,他竟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打雷了!
  这天变得极快,等到了东角门,就只见豆大的雨点已经砸了下来。这里已经靠近外头内阁和六科廊所在之地,往来的内侍和官员都顾不得平日的礼仪了,无不是撒开脚丫子狂奔,而陈善睿随行的内侍无一带伞,本有人想招呼了陈善睿到哪儿避一会雨再走,却不料这位燕王竟魂不守舍地仍一个劲往前,哪怕是雨下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密,最后甚至在天地间交织出了一道厚厚的雨帘,青石地面上砸起了一朵又一朵雨花,他仍然仿佛全无所知似的,只是高一脚底一脚地走在雨中。
  直到一个担心出事的内侍终于追上了陈善睿,随即一手抓住了陈善睿那湿透的袖子,叫了一声殿下时,陈善睿方才身子猛然摇晃了一下,继而竟是一头栽倒了下来。尽管那内侍慌忙托了一把,可仍是架不住陈善睿倒得突然,再加上天雨路滑,两个人一块摔倒在地,他自然充作肉垫倒在了下头。须臾,其他人便都追了过来,手忙脚乱地搀扶起了陈善睿,更有人大声嚷嚷了叫着燕王殿下,可陈善睿竟是半点反应都没有。一时间,在雨中急得火烧火燎的众人顿时乱了套,还有人说要去乾清宫报信,最后方才有个机灵的喝了一句。
  “这里离东宫近,快把燕王殿下送去东宫!东宫旁边就是御药局,总有御医值守,分两拨行事!”
  当陈善睿被送进东宫的时候,陈曦正认认真真地教陈旻识字,而陈皎则是在一旁托着腮帮子看热闹。当听到外头那喧哗的动静,他微微挑了挑眉,最终还是气定神闲地继续做着自己的事。可陈皎悄悄打算溜出去看看,他却仿佛脑袋后头长了眼睛似的,淡淡地说道:“明月,是你自己对爹和娘说要跟着我读书的,这会儿又想干什么?”
  “大哥!”陈皎顿时疾步回转来,撒娇似的说道,“东宫规矩大,很少有这么大动静,肯定出大事了,你就不好奇么?”
  “外头若有大事,自然会有人来禀报。”
  话音刚落,就只见一个内侍在门外说道:“皇太孙,郡主,外头是燕王殿下的从人把燕王殿下送了过来。刚刚外头骤然大雨,燕王殿下似乎是在雨中行走受了寒,太子殿下把燕王殿下安置在了春和殿西暖阁,已经命人去请了御医,奴婢特来禀报一声。”
  是四叔?竟然要把四叔紧急送进东宫来,这可绝不会是受寒这么简单!
  即便刚刚才教训过陈皎,但这会儿就是陈曦,面上也露出了难以掩饰的讶色。看着眼珠子骨碌碌直转的陈皎,他思量再三,最后还是轻咳一声道:“既然是四叔病了,我这就和明月青鸢一块过去看看。”
  等穿过明间到了西暖阁门口,他才刚对门口守着的内侍低声询问了几句,又拉住了冒冒失失要往里头钻的陈皎,还没来得及再训诫她两句,就只见章晗在几个宫女的簇拥下往这儿来,连忙带着弟妹迎了上去。瞧见母亲那裙角微微有些湿迹,显然是从回廊过来大风大雨,因而方才打湿了裙角,他便轻声问道:“已经秋天了,穿着湿衣裳容易着凉,娘换条裙子吧。”
  章晗是听说陈善睿人事不知地被送到了东宫,这才急忙赶了过来,此时听到儿子这提醒,她微微一愣便回了个微笑,道了句不妨事。待到了西暖阁之前,她隐隐听到陈善昭说话的声音,便对身旁的秋韵吩咐了两句,人进去不多时,路宽就跟了出来。
  “燕王情形如何?御医可来了?”
  路宽瞅了一眼陈曦和陈皎陈旻,这才低下了头说道:“回禀太子妃殿下,燕王殿下的从人里头已经有人去御药局叫御医了,如今人刚剥了湿衣裳,看情形似乎在发热,看样子……似乎不是才刚发病,兴许早上皇太孙冠礼时就已经有征兆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图霸业,浮生若梦
  陈善睿只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在梦里,他跃马横刀驰骋沙场,麾下精兵强将如云。然而,那一身他最最心爱的甲胄和宝剑,永远是她亲自为他擦得亮闪闪的。和那些含泪送夫出征的女子不同,当他出征之际,他的身边还永远伴着这个一身大红的飒爽身影!他和她并肩作战,一块月下练剑,膝下儿女环绕欢声笑语,每一天都是过得精彩快活,每一刻都是刻骨铭心。他还有严厉却疼爱自己的父亲,温柔敦厚的母亲,情分深厚的兄弟,誓死效忠的部属,可是当有一天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却发现什么都没有了!
  空落落的屋子里没有妻子儿女,没有父母兄弟,更没有部属,没有一个仆从,甚至连飞鸟蚊虫都没有!偌大的地方没有一丝一毫的活气,只有那飞檐斗拱的华屋美室,只有那些富丽堂皇的家具摆设,然而他却无论在里头转多久都找不到门,甚至连仿佛轻易可以攀登的高墙也无法逾越,他只是一日复一日地憋在这看似豪宅大院的地方团团转,纵使憋疯了也出不去!直到有一天,什么办法都尝试过了的他终于拿起了一贯最珍视的宝剑,在端详良久后将其横在了颈间,随即重重横拉了下去。
  那一刻,他只觉得整个天地都瞬间昏暗了下来,但心头却只余下了解脱的轻松。恍惚之间,他仿佛喃喃念叨了一个名字。
  “王凌……”
  “陈善睿,你给我醒一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1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