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精校)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326

  “我想让你上书举荐一个人。”见夏言微微皱眉,徐勋不等其开口询问就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想让你举荐南京吏部尚书林瀚林大人为天官!”
  “什么?”
  夏言原本打定了主意,若是徐勋认为自己是那种三言两语就可以笼络收买的,必定要让其看看自己的风骨品行,可此时此刻听徐勋再次重复了以一遍,他不禁觉得难以置信,心中也有些乱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问道:“可是大人,如今的吏部马尚书坐镇,虽则年迈,可少有疏漏缺失之处,林大人虽则志大才高,可我这贸贸然上书……”
  略过是否答应,而是考虑起上书是否不妥,徐勋就知道夏言心里已经同意了,当即打断了他的话:“若是马尚书在其位,我自然不会请你上书。正是因为我刚刚得到消息,马尚书为京城的几个言官弹劾年老昏庸,不得不上疏求去,所以我才请你举荐林大人。”
  见夏言已经被这尚未在南京传开的消息给惊呆了,徐勋很满意这番话的效果,当即叹了口气说道:“此番多人合力,只怕马尚书难逃此劫。然而吏部乃是六部之首,一定要用声名卓著才干无可挑剔的人,林大人正是最佳人选。你上书之后,我也会给马尚书写信,请马尚书举荐林大人代自己执掌吏部,所以你不必担心。”
  人都说徐勋是佞幸,夏言一面敬佩其因战功封爵,一面却也不免警惕对方用计拉拢自己。可是,徐勋这一连串的话却渐渐把他的那些提防冲得无影无踪。尤其是听到最后一句话,得知徐勋竟然和人称弘治三君子之一的马文升有交情,他那最后一丝犹疑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好,平北伯放心,我回去就写奏疏,明日就拜发!”
  “既如此,我就静候佳音了。奏疏我会请司礼监傅公公快马加鞭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倘若能够让吏部得正人执掌,公瑾你功不可没!”
  这一日傍晚,一整日料理衙门事务时始终有些心不在焉的林瀚出了衙门,见家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他思来想去便打发人回去报信说不回家用饭了,却是上了车吩咐去南京国子监。直到他险些在马车颠簸下睡着了,车夫方才禀报说已经到了。然而,一进章懋那狭窄的官舍,他就看到除了张敷华之外,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客人,那竟是徐勋。
  张敷华见林瀚来了,反客为主招呼着人坐下就笑道:“居然这么巧,世贞才刚坐下一会儿,你居然也来了。世贞刚刚还对我说,他思来想去,下午已经写了信给马尚书,举荐你继马尚书去京城执掌吏部,还游说我一块上书举荐!”
  饶是林瀚半辈子宦海沉浮,此时也着实吃了一惊,但须臾就镇定了下来,却是看着徐勋问道:“平北伯竟是和马尚书的交情匪浅?”
  “说不上交情,要说龃龉倒是不少。”徐勋坦坦荡荡地一摊手,把之前马文升在袭爵事上曾经为难过父亲徐良,以及之后马文升几回挑刺,他都一一如实道来,随即才说道,“只不过马尚书素来是对事不对人,所以倒是有些神交,而马尚书赏识的吏部文选司张郎中,却和我有些交情。况且,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公事,举荐的又是南都四君子之一,素有贤名的林大人,料想马尚书必然能分得清楚!”
  这一番话全都是货真价实的大实话,但其中奉承了马文升,又抬高了林瀚,听得章懋张敷华都频频点头,更不用说林瀚这个当事人了。明知道徐勋这是送人情,可这种人情不至于让朝中大佬们认为自己是和天子幸臣为伍,他不得不感慨徐勋年纪轻轻做事老到。面对那诚恳的目光,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却没有拿出人前那种面对举荐只是谦辞的态度来。
  “好,我虽然也已经一把年纪,但自信若是掌了吏部,决计不会像朝中那几个老大人一样党同伐异!”
第五卷
磨刀逐君侧
第427章
缓兵之计
  王恕,马文升,刘大夏,人称弘治三君子。
  三人之中,曾任吏部尚书多年的王恕当年为弘治帝所疑,再加上次辅邱濬与其有龃龉从中作祟,早已致仕在家,九十高龄不问世事,不过一老翁而已。而现任吏部尚书的马文升也已经八十出头,自认在吏部尚书任上兢兢业业不曾有丝毫怠慢,此番却被人弹劾年老昏庸,那种愤懑自然不足为外人道。尽管早已不是耳聪目明的年轻人了,可他毕竟在朝多年,言官交相劾奏的背后是谁在指使,他又哪里会不知道。
  想当年他从兵部调任吏部,终于如愿以偿得任天官,没想到,如今也有人想要用同样的路子取而代之。而李东阳也会和刘大夏一块落井下石,一半是因为他一力护着张彩,一半却是因为他挡着了别人的路。
  “部堂,他们分明是借我的缘故算计你,你如今这上书求去,不是遂了他们的心么?”
  张彩是马府的常客了,此时推门径直闯进书房,脱口而出就是这么一句话。见书案后头坐着的马文升沉默不语,他顿时有些急了,快步上前双手按在书案上就大声说道,“部堂,倘若真的是因为我,只消你随便拿捏一桩错处将我暂且罢出吏部,用不着……”
  “你也不是那些年轻后生了,说这些冲动的话的于事何益?你要是真的连眼下这场风波都看不明白,那也枉我栽培你这几年!”马文升厉声一喝,见张彩颓然低下了头,他便淡淡地说,“我和刘华容一直都有过节,上一次我要把他的心腹熊绣打发到两广去,又顺着你的上书和他过不去,他就已经存了恼意,这一次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赶了你出吏部,你以为他们就容得我继续掌管吏部?只可笑刘华容自以为得计,却不知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啊?”张彩一下子瞪大了眼睛,随即倒吸一口凉气,“部堂的意思是说……”
  “此次对我群起而攻的都是些什么人,你应该都知道了。李长沙的门生,刘华容的同年,再加上他们门下常常走动的那批人,可一直对我的位子虎视眈眈的焦泌阳却一丝一毫动静都没有,这岂不是反常?刘华容自忖志大才高,可他也不想想,先帝弘治爷在世最后那几年,风头都给他一个人出尽了,现如今他要是再得天官,俨然部院之首,那三位阁老能够容得下?就是刘洛阳这个元辅也已经几年不见先帝,可刘华容却数次造膝见驾,三位阁老反而得去向刘华容打听弘治爷今日何语,当日如此盛宠,如今谁人不忌?”
  “既然如此……”张彩紧紧攥住了拳头,突然低声说道,“那我设法让人把这话传给兵部刘尚书如何?”
  “能够在朝中坐上高位的,无不对自己有深深的自信,别说刘华容的脾性最是刚愎,就是换做老夫是他,这种揣测之言也断然入不了耳。”马文升不屑地挑了挑眉,随即一字一句地说道,“况且,此事终究是出自上裁,若是皇上之意不如他们所愿……”
  尽管马文升没有再说下去,但张彩终究生出了一线希望,又在书房陪坐片刻就起身告辞。可是,等到出了马府,本想去打探的他脚步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如今徐勋又不在京城,他虽是有些同年同乡好友,可要说打探得到御前动向,那却是想都不要想的。此时此刻,在那儿干着急了许久,他终究还是把心一横上了自己的马车,对那车夫大声吩咐了一句。
  “去武安侯胡同兴安伯府。”
  徐良徐勋和沈悦三个全都去了南京,这偌大的兴安伯府自然就显得冷清了不少。想到家里要人照管,徐勋便留下了朱缨,又把金六夫妻两个都留了下来。如今主人不在,金六这采买上头清闲,便索性在门上转悠,冷不丁发现一辆车在门前停下,随即上头跳下了一个依稀有几分面熟的人,他微微一愣就迎了上去。
  “敢问这位大人……”
  “可有办法紧急联络到你家伯爷?”见金六有些迷惑,张彩不得不解释道,“我是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彩,有要事需得联系徐大人。”
  金六这才明白是来找徐勋的,再加上张彩这名字徐勋吩咐过,他自然立刻让了人进来。因徐勋不在,他也不敢贸然把人领进书房,请了小花厅坐下亲自奉茶,想起徐勋临行前对他嘱咐过张彩若来务必问清来意,他踌躇片刻就开口说道:“南京距离京城足足有三千多里地,就算换马不换人紧急送信去,快马来回也得至少十二天。大人若是有事,能说的不妨对我说。我虽只是个下人,可少爷之前做过安排,我也能联络到说得上话的人。”
  换做是从前,张彩无论如何也不会把那样的大事去说给一个下人听,可现如今紧要关头,他思来想去竟是别无他法,最后咬咬牙就直截了当地说道:“吏部马尚书遭人弹劾,现如今已经上书求去,我想打听打听皇上于此是怎么个态度。”
  老天爷,这事情可太大了!
  金六原本还想显摆一下自己的能耐,一听这话差点没打自打耳刮子,只能在肚子里埋怨自己多嘴揽事,毕竟,想当初老爷袭爵的时候,听说那位马尚书可是没少使绊子。站在那儿脸色阴晴不定地想了好一会儿,记起徐勋说过,若事关重大,可以去灵济胡同西厂找慧通和尚报信,他便定了定神露出了笑脸。
  “原来是这事情。这样,张大人请留个地址下来,我这就去托人办。若是打听到了,我亲自到贵府去一趟禀报。”
  张彩原本是死马当做活马医,可没想到金六一个下人竟然真的能揽下这样的事,一时间忍不住诧异地端详了人好一会儿,暗道徐勋真敢用人,最后出门之后甚至破天荒拱了拱手道谢。而他这一走,金六立时找来自己的婆娘,自己往头上扣了一顶小帽就从后门出去了。
  自己就会赶车的他却偏生雇了一辆车到灵济胡同。因西厂的臭名昭著,车夫无论如何不肯进去,他便没好气地给了钱打发了人走,自己快步直奔那座小小的四合院。果然,他报上了徐勋的名字,立时便有人引了他进去,不消一会儿就见到了掌刑千户钟辉。尽管知道这就是从前那和尚,可如今人家身份不同,他一进屋子便本能地屈下一条腿跪了下去。
  “得了得了,别来这一套,这儿没外人!”慧通不耐烦地喝了一声,随即就目光炯炯地问道,“什么事要你金六爷亲自跑这一趟来见我?”
  “大人叫什么金六爷,没事折煞了小的……”金六慌忙谦逊了两句,见慧通满脸戏谑,他只得讪讪地将张彩之前的来意和盘托出,末了才说道,“小的也是因为少爷临去之前吩咐过,说这张彩要是上门来,有什么事能答应的就答应下来,不能答应的就来找大人商量。”
  “唔……你家少爷倒是尽招揽些麻烦的人……”
  慧通嘴里这么说,心里却知道,徐勋和焦芳那仇可是结大了,之前费了这么大工夫把人乾坤大挪移弄出了吏部,又招揽到了张彩这么个人才,倘若马文升去职,这吏部尚书的位子说不准落到那位大佬手中倒是小的,可不管是谁,张彩多数都是讨不了好,到了那时候,徐勋肯定对于这趟江南之行得是把肠子都悔青了。可他才听谷大用提起过,说是刘瑾在御前很给马文升上过一番眼药,这局面他要翻转过来实在不大容易。
  金六见慧通为难,不禁挠了挠头道:“要是没办法,能不能用个缓兵之计?”
  “缓兵之计……唔,也好,我去想办法。你去对张彩说,皇上对马尚书观感平平,能做的就是勉力拖延,能拖一天是一天,只希望南京那儿你家少爷能反应快些。诶,他才刚出京师就来这么一招,还真的是出师不利。”
  等金六满口答应退了出去,慧通才坐在那儿开始头疼了。徐勋临走前倒是给他留过一条隐秘的路子,通过瑞生去找那个什么周七娘,也就是小皇帝的相好。可要眼下这是朝堂政争,找一个还不知道小皇帝身份的女人,那就是儿戏了。思来想去,他最终还是吩咐人递了信到宫中去给谷大用。
  等傍晚时分谷大用过来,他张口就胡诌道:“平北伯正好让人捎了信回来,说临走前忘了,托公公照应照应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彩,那是他看中的人。没想到现如今吏部尚书马文升正好在风口浪尖上,马文升对张彩一贯是爱重得很,这要是马文升真的去职,只怕是大佬们就该逮着张彩算账了,毕竟不少人早就看他不惯。所以这事儿我想着得及早对公公通个气。”
  见谷大用果然在那儿眉头紧皱犯了难,他便诚恳地说道:“公公和平北伯是老交情,这点忙若是帮不上,只怕到时候见着人总过不去。可公公之前才说过,刘公公曾经在御前指摘过马大人,您若是给马大人说好话,也就和刘公公犯了拧,这事情须不好办。”
  谷大用果然是恼火十分:“可不是不好办!真见鬼,怎么徐老弟一走就闹这种事!”
  “所以,卑职的意思是,公公把这事情拖一拖,只要给平北伯反应的空子,到时候必然知道您已经尽力了。”说到这里,慧通偷觑了一眼谷大用有些意动的脸色,又压低了声音说道,“至于刘公公,只要露一句话就够了。要知道,司礼监掌印李公公,可是和马文升有仇!不如散布些消息,就说李公公放出话来,此番不让马文升下台,他也白当了那个司礼监掌印!”
  听到这么个主意,谷大用盯着慧通看了许久,突然站起身来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家伙,果然不愧是旧日西厂人物,你这招数足够让老刘疑神疑鬼一阵子,拖延十天半个月决计没问题,他不在皇上面前唠叨,皇上必然也会慢慢斟酌,就这么办!我也不愁徐勋回来没个交待!”
第五卷
磨刀逐君侧
第428章
钦差对钦差(上)
  就在徐勋通过傅容用八百里加急送走了给张彩的信,继而又把夏言的千言书,以及张敷华章懋以及南京几位御史给事中举荐林瀚为吏部尚书的书信一一送走之后,一个好消息也从京城送了过来。
  小王子亲率所部进犯延绥,三边总制杨一清及延绥总兵以下将兵守御,小王子部无功而返,斩首百余级。
  尽管这看似不过是一次寻常的迎击,但徐勋清楚得很,达延汗巴图蒙克身为几乎统一了全蒙古的大汗,并不可能每战都亲自上,就是自己之前那次大胜,也不过占了两部龃龉的空子,再加上领兵的并非巴图蒙克本人,方才能有如此战果。而守御边疆更比不得进击,能够让气势汹汹来犯的蒙古大军无功而返,又能有斩首百余级的战果,这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有了这样的好消息压阵,他自然心情极其不错。举荐林瀚为吏部尚书的成功几率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能够再次在南京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声望来,让这些士林名声极好的高官能够有意识地偏向他这一边。而现如今看来,用监生闹事给章懋正名,也是为自己正名,用资助太平里徐氏建学来体现自己的大度胸怀和念旧仁义,再用马文升被劾这一突发事件拉近和林瀚等人的关系,甚至把林瀚推了出来,这一步步进得稳稳当当,他这次下南京可谓是收获颇丰。
  因而,到了预定好去南京贡院主持修成大典的日子,徐勋虽是穿上了那件到南京后很少上身的麒麟白泽伯爵官服,可却始终低调得很。然而,在看到那块为此次重修南京贡院题记的石碑上,自己的名字在其上赫然出现了好几次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当初那一招不但是他新的人生中最初也是最大的一次抉择,而且也将是他今后仕途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于是,等到贡院重修落成大典结束,祭过文庙之后,林瀚等人说再去隔壁一样重修了一遭的应天府学瞧一瞧,他就提议换了常服。一众官员也都觉得那一身乌纱帽纱衫的打扮在府学中格格不入,自然都附和了这个提议。即便如此,走在府学里,几个教谕训导之类的教官无不是战战兢兢,生员们一个个正襟危坐,也瞧不出什么,众人转了一大圈,年纪最大的张敷华一时兴起,突然挑了个年纪最小,约摸就只有十一二岁的生员,把人叫到了跟前。
  “此次重修府学,你等挪到外头大半年,可有觉得不便?”
  张敷华没问教官教授得如何,却问了这么一句,几个举人出身的教官顿时都长长松了一口气。而那尚在总角的生员倒也丝毫不慌张,想了想就声音清亮地说:“学生回禀大人,虽是之前挪到外面,可回来就能在轩敞的屋子里听讲上课,府学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学生入学晚,早听说每逢春雨连绵时,府学之中常有屋舍漏雨,冬日又透风阴湿,生员苦不堪言,如今学生却侥幸躲过了这劫。眼下屋舍一新,大家全都称颂朝廷的德政,诸位大人的精心安排,平北伯的仗义疏财。”
  尽管徐勋排在了最后,可那少年生员一边说一边把目光往一大群老中青官员中最为显眼的徐勋身上瞟,那眸子中的好奇和仰慕自不必说。当看见徐勋冲自己含笑点头时,他方才赶紧收回了目光,又低下头作恭恭敬敬状。
  天下贡院乃至于县学府学,说是科举重地,但因为地方上各式各样的开销极多,平日里顶多小修小补,真的要重修一次,却每每都得靠地方上的缙绅慷慨解囊,这还架不住常常有贪官胥吏上下其手。此次徐勋那捐出去的数百亩地,魏国公徐俌为了人情做大些,索性把地按市价折算,自然把贡院文庙府学全都囊括了进去,自己又以南京守备的名义和应天府商量拿出来一些,自然让上上下下焕然一新。而此时此刻,听到屋漏透风,全都是打生员举人进士一步步熬出来的文官们不禁感同身受,不少人看着徐勋的目光又和缓了好些。
  毕竟,当初徐勋捐出家财的时候,那可是倾尽所有,一片赤子之心足可见一斑。那几个人要把赵钦的案子翻过来,确实是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一心只为求名了!
  从府学出来,今日出席这一盛事的南京守备魏国公徐俌成国公朱辅和应天府尹陆珩就先告了辞,眼见其他官员渐渐散去,林瀚便主动向徐勋问道:“先太夫人移灵之事,平北伯可有需要我等出力之处?”
  “多谢林大人好意。已经让人选了几个好日子让家父决定,再有就是雇些人帮忙,只是这移灵大事,祭文和墓志铭上头却有些……”
  不等徐勋说完,章懋就笑道:“这还不好说。这样,祭文我写,至于先太夫人的墓志铭,请公实兄润笔。当然,世贞你若是嫌弃我等名头不够笔头子不够漂亮……”
  尽管按照如今公侯伯的惯例,这种事情最好是能请到几位阁老亦或是部院大员来写,方才配得上家族名头,但徐勋压根不想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因而章懋这主动开口揽事,他再高兴也没有了,脸上却是犹豫道:“章先生所言我高兴还来不及,哪有什么嫌弃……只是,二位大人素来高风亮节,我倒是怕人说闲话……”
  “就是为了怕人说闲话,这才把亨大撇开,德懋倒是比我还精明些。”张敷华微微一笑,见林瀚不以为忤,他才正色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况且一篇祭文,一篇墓志铭算得了什么。倒是你,倘若回京之日听到先太夫人墓志铭是我们写的,只怕有的是人心里不舒服。”
  “不舒服便不舒服,请谁下笔是我的自由,让人说去好了!”
  徐勋爽朗一笑,当即抱了抱拳说,“既如此,我就在这多谢三位大人了。这会儿已经快中午了,不如我做个东,请三位小酌一杯如何?”
  自从那次泛舟莫愁湖之后,这些天徐勋到章懋的官舍去得极勤,此时又盛情相邀,三人便没有拒绝,各自只带了一二从人,就这么安步当车地沿着贡院街往东牌楼走去。如今是白天,秦淮河的河岸边停着一艘艘灯船,夜晚大放异彩的灯笼这会儿全都取了下来,显得静悄悄的,那些酒楼饭庄也是生意清淡。徐勋仿佛漫不经心似的选了一家门面雅致清净的进去,直接要了二楼临窗雅座,又随意点了五六道家常小菜并一壶酒,并没有丝毫豪奢。
  下人在外头另外安排了一桌,此刻四个人围坐一桌旁,闲话了几句,徐勋便随口提到了延绥的那场战事。果然,尽管张敷华林瀚章懋对于打仗并不精通,可还是极感兴趣地追问了一番,正在徐勋根据锦衣卫传来详细战报,就着桌子上那些盘盘碗碗和酒杯摆开了当时的战事图时,下头突然传来了大声喧哗。
  “真是背透了,这烟花三月下江南,居然停留不了一两日就得走,一来一回日子全都耗费在路上,而且一个大子都捞不到,这叫什么钦差……不如说是霉差!”
  这话清清楚楚得传了上来,张敷华三人顿时全都看向了徐勋——毕竟,这世上的钦差稀罕的很,除了眼前这一个,他们实在想不出还有别人——而徐勋被三人看得一愣,随即就莞尔笑道:“三位大人不会真觉得这么巧吧?再说,我可是来了好几天了,不止一两日。兴许是朝廷另外派了什么钦差下来?”
  三人这才醒悟过来,章懋便笑道:“我想也是。世贞你一来这么久,下头人约束得好好的,市面上从来不听有何纠纷,定然不至于有这样招摇过市出言不逊的随从。”
  林瀚的面色也有几分不悦,打了个手势示意人放轻声些:“且再听听。”
  果然,不多时,楼下就又传来了人的声音:“可不是?要我说,戴公公这一趟走得真冤枉,就为了赐南京守备傅容和郑强御笔匾额,何至于他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亲自跑一趟?当然,他冤枉咱们就更冤枉了,这一来一去两个月,宫里那几桩捞钱的大事全都赶不上了。还记不记得船到淮安时接到的信?这老马要倒台了,李公公好不容易方才能够扳倒大敌,要在李公公身边逢迎几句好话,必然享不尽的好处,哪里像这一趟似的,一丁点油水没有……”
  几个人骂骂咧咧的声音在下头格外刺耳,却不知道隔墙有耳,更何况只是隔了一座楼梯,上头四个人听得清清楚楚。章懋素来嫉恶如仇,竟忍不住重重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3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