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满京华(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56

  朱氏看着底下的陈瑛,却是淡然摇了摇头:“昨晚上我仔仔细细问过刘太医,所以已经决定去静养几天,至于皇后千秋节时,我自然回来。至于去哪,先头皇上刚刚发还了长房在通州的田庄,所以我打算去那儿。离着京城近,坐车也不过半日工夫。至于家里,有你们兄弟两个,还有媳妇女儿儿子帮衬,哪里还有周全不到的?再说,还有澜儿和衍儿服侍我过去,比在京城也轻省舒心些。”
  话说到这个地步,熟悉朱氏性情的陈玖陈瑛兄弟都知道老太太这回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两人脸色齐齐一变,至于其他人则是有的懵懂,有的焦急,有的冷笑,有的安静。又劝了几句,见朱氏丝毫没有收回前议的意思,陈瑛终于觉得有些棘手了起来。
  就在这时候,外间传来了一个媳妇低低的声音来:“老太太,芙蓉姑娘和木樨姑娘还在外头跪着,仿佛有些撑不住了……”
  “是她们自己要跪的,死活随她们自个去!”
  朱氏面无表情地答了一句,旁边的郑妈妈便接口道:“昨晚上那种时候,大小丫头有的忙着伺候,有的忙着熬药煎药,偏生她们两个一等的竟不知道上哪儿钻沙去了,这会儿知道跪着求恳了,做奴婢的若是都像她们这般刁滑偷懒,那还了得!也别让她们再跪着了,直接开销一顿板子逐了出去,也好给其他人立个样子!”
  “且慢!”
  听到门外那个媳妇答应一声,仿佛立刻就要走,一直默然站在一边的陈澜终于开了口。瞅了一眼面色微变的陈瑛,她上前几步,向炕上满脸阴霾的朱氏行了个礼,这才低声说:“老太太,我想向您讨个情。两位姐姐都在蓼香院服侍好些年头了,往日并不见犯任何错处,偏昨晚上偷懒,只怕那也是另有缘故。皇后千秋节在即,都说皇上甚至为此预备大赦天下,还请老太太宽宥了她们,也是一桩仁德。”
  朱氏眉头一皱正要说话,却看见陈澜正对着自己,嘴唇微微蠕动,仿佛另有话要说,微一沉吟,那原本杀鸡儆猴的心思立时淡了几分。扫了一眼屋子里的一众晚辈,她便意兴阑珊地说:“也罢,她们也跟了我这么多年,我此去养病也少不了她们的服侍。出去告诉她们,那顿板子记着,若有不好以后一并罚!”
  
  
  第069章
狭路又逢,赏一赠一
  元朝自从定了大都之后,因考虑到南粮北运的需要,就重新疏通了大运河,又由郭守敬开了通惠河,因而来自运河的船只可以从通惠河直达皇宫之后的积水潭,那会儿包括什刹海在内,赫然是千帆竟泊,热闹繁华之处,没见过的人绝难想象。到了元末义军四起之后,通惠河便渐渐淤塞,最后还是楚太祖即位之后重修大运河,也将通惠河一并疏通。但由于积水潭毕竟在内城,通惠河又环绕皇城,于是纳百官之议,将通惠河改名玉河,只到大通桥为止。
  因为这个缘故,通州就成了运河的北面终点。由于如今尚未到三月初一的开漕节,运河上下尽皆冰冻,因而通州码头冷冷清清,从通州到京师的陆路也冷冷清清,阳宁侯府的车马走在这空旷的大路上,自然是格外扎眼。
  由于朱氏不惯和别人同乘一车,因而陈澜只是严密嘱咐了绿萼和玉芍,便带着陈衍上了后头的一辆轿车。比起之前两次出门来,此次因是得走上半天的路,所以所乘的车也大不相同,不但车身更高更宽敞,而且拉车的是两匹骡子。内中陈设也是全以舒适为主,如不是还有陈衍这个唯一的男人,甚至还能在后头躺下来休息。
  这回朱氏出府养病,同行的除了蓼香院的四个一等大丫头,还有四个二等四个三等,妈妈两位,粗使婆子四个,再加上陈澜陈衍姐弟的丫头和伴当小厮,总共六辆车,八匹马,余下还有十几个走路跟车的护卫亲随。陈澜想起中午临走时家里人的光景,忍不住暗叹一声。
  三叔陈瑛大约满心以为照着老太太从前的心理,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离开侯府一步的,如今却是棋差一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姐弟跟着老太太离开,这会儿心里应该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要怪也只能怪他太过咄咄逼人,否则,她也不会用这样釜底抽薪的法子。
  照三叔的性子,只要是家里还有男丁有承袭爵位的希望,怕是不会轻易放松了。
  红螺见芸儿正高兴地拉着陈衍身边的大丫头檀香说笑,而陈衍则正在那儿打瞌睡补眠,就靠到陈澜身边,低声说道:“小姐,老太太的车上只有绿萼和玉芍两位姐姐,芙蓉姐姐她们却在后头车上和四个二等丫头一块挤着。我当初在蓼香院的时候,两位姐姐都待我很好,人也和气,不像是做那等背主事的人……”
  之后的话她犹豫了一下,没有完全说出来。陈澜却知道她的意思,闭了闭眼睛就叹了口气说:“老太太心里终究是有疑虑,不过为着我那句话,生怕上了三叔的当,这才没有当庭发落,若是到了庄子上她们过不去那一关,一样是个死字。回头下来休息的时候,你去试探她们两个一下,看看她们肯不肯对你说。若她们只是一时糊涂亦或是被人陷害也就罢了,若真的是和三叔有什么勾连……我只怕救不了她们。”
  这话是应有之义,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背主便是最大的罪名。毕竟,在主人的眼中,奴婢的命本就不是命。陈澜见红螺沉默不敢再多言,便闭上了眼睛。也不知道行了多久,已经有些迷迷糊糊的她只觉得马车突然停下了,正要发问时,车外跟车的婆子就开了口。
  “三小姐恕罪,前头正好有车,后头锦衣卫的人公干要过去,请您稍等一会。”
  又是锦衣卫!
  陈澜如今是听到这三个字就心惊肉跳,要知道,晋王府的公案是了结了,先头她路过西四牌楼的时候甚至不敢打开车帘观望,即便如此,仍仿佛能闻到因为斩首杀人而弥漫在四周的血腥气。此时听说又是锦衣卫路过,她便没做声,可等到马蹄声渐近的时候,她忍不住又挑开了一丁点帘子,却看见了那个一马当先从车旁两三步远处呼啸而过的人。
  怎么又是他带队?仿佛但凡锦衣卫的事,总少不了这个杨进周,而理当是真正锦衣卫缇帅的指挥使不见踪影,其余高一级的指挥同知等也不见踪影,难不成皇帝就这么相信此人?不过也不奇怪,此人办事一丝不苟,心地也不似做老了这些侦缉事的人,竟是出乎意料的良善,很难想象竟是什么锦衣卫……
  这一队锦衣卫大约在二三十人上下,由于速度极快,须臾就过去了,因而侯府的车队很快就恢复了通行。虽说是京城到通州不过几十里,但一路上走走停停,最终到地头已经是申初了,才接管这儿不多久的张庄头亲自带人迎了出来。
  自从定都北京之后,各家勋贵争相在直隶置产,其中通州附近因为土壤肥沃一马平川,河渠灌溉便利,自然成了首选。整个通州共有十几家勋贵的几十个田庄,内中佃户家仆加在一块,少说也有数千人,而这还不算上皇家的几十顷庄田。所以,提到通州,除了城里仰仗运河过活的商户苦力和寻常百姓之外,便是仰仗这些权贵和皇家过活的佃户了。
  陈家长房刚刚发还的田庄位于潮白河边上,十顷共千亩良田,若是单论田亩数自然不算什么,可单个田庄就有这许多熟地,自然是分外难得。长房姐弟的父亲陈玮当初也是阴差阳错方才用低价吃下了这千亩良田,结果不多久就因为行为不检遭了祸事,后来丢了爵位继承权,就连这田地也给收了上去。
  这儿由皇家派人当成正经皇庄经营了好些年,修在一处小山坡下的庄院高大齐整,往日那庄头犹如土皇帝一般,此次因为皇帝旨意被调到了其他地方,这处庄院也就一块便宜了陈家。只新派来的张庄头是异常稳妥的人,他原是在真定府看着三处田庄,田亩还比这儿多些,如今只管这儿一处,却没有住进庄院里头去,而是另寻了一座两进宅子住下,把庄院收拾了一下,没想到今早的信,随即就迎来了前来养病的朱氏和陈澜姐弟一行。
  马车一停,张庄头便带着四个三等管事和庄上一些杂役小厮齐齐跪了下去,口中说道:“小的们叩见老太太,叩见三小姐四少爷。”
  朱氏让跟车的婆子将车帘挑起了一角,见面前二十多个人跪了一地,便点点头道:“都起来吧。这次我出来的匆忙了些,早上才打发人送的信,若是屋子不曾全部收拾好,先腾出一进来也罢。”
  “老太太,这庄院里头前几天我就让人打扫了一遍,早上得到消息,就赶紧把中间那座院子又收拾了一遍,笨重的大家伙也都擦洗干净了。好教老太太得知,这儿原先住的庄头是宫中一位公公的亲戚,因而倒是置办下不少好家具,中间那院子还是新起的,他还没住,这庄院就易了主,所以最是洁净不过。老太太住那儿最是相宜的。只是……”
  听着听着,又打量那座庄院,朱氏便知道张庄头所言不虚,这儿的规模甚至还要大过家中的几座别业。但越是如此,她就越觉得狐疑。老大当初占下的这片庄田是趁人之危,皇家收了回去做皇庄,固然是借着老大犯错的名义,可终究也是因为这儿的土地肥沃。而且,发还了田地也就算了,连这么老大一座庄院都一并附赠,这恩典就大了。想到这里,她不由自主地扭过了头,发现身边只有绿萼和玉芍,这才想起了陈澜姐弟还在后头的车子上。
  发现张庄头突然欲言又止了起来,朱氏不禁眉头微皱,旋即便淡淡地问道:“吞吞吐吐做什么,是有什么为难处么?”
  “回禀老太太,由于先头这些年这儿都是皇庄,每亩地收的钱粮是两石,所以如今还有好些佃户未曾缴清欠租,这些天那位先前的皇庄夏庄头天天派人来催讨,说是不缴清了他没法去新地方上任,所以常常有一两个佃户上门前磕头求恳,小的也不敢答应。”
  大楚的农田赋税并不算重,折合差役一块,民田亩产三石的话,大约也就是交上两斗的税,而官田则是根据地域和土地肥瘦,在民田税赋的两倍到四倍不等。然而,皇庄是皇家产业,那些佃户形同家奴,最初只是太祖打天下时俘获的蒙人贵族之后,但这么多年下来,则多数是朝廷安置的流民以及不在户籍黄册上的隐户,租子极其苛重。所以,这会儿朱氏听到,也不过是眉头一皱,只觉得麻烦而已。
  “你初接管这儿,只约束了这些佃户,别让他们闹大了就罢了。至于前头的欠租,毕竟是法不可免,你就不要管了……对了,那个夏庄头可是宫中御用监夏公公的亲戚?”
  “是,小的听说夏庄头是宫中夏公公的远房侄儿。”
  后头的陈澜虽没有打开车帘,但前头这番话却听得清清楚楚。对于朱氏的淡然处之,她虽觉得不安,可也只有在心中暗自思量,倒是旁边已经睡醒过来的陈衍轻轻拉了拉她的袖子。
  “姐,那个夏庄头既是账目不曾理干净,为什么就这么爽快地搬走了?还有,这既是咱们的庄子,他已经卸任,为什么还敢这么闹着来催讨,这几个佃户在庄院门口跪着恳求,莫非是逼着咱们替佃户出面?这些人古怪!”
  “你倒是长进了。”陈澜冲陈衍点了点头,思量片刻便低声说,“且先看看。我请老太太到这里来养病,一则是这里距离京城近,有什么事可以迅速得到消息,赶回去也便宜。二则是这毕竟是咱们的庄子,虽是楚家那四家都到了这儿,毕竟是初来乍到。张庄头虽看着可信,可我们总得到这儿亲眼看一看什么情形,这才能够真正放心。”
  
  
  第070章
放权背后,危机隐伏
  阳宁侯陈家新得的这座田庄名曰天安庄,正合着皇庄起名的规矩,取得是天下永安之意。而这座庄院则根据庄名起名为安园,虽是显得普通了些,可前任夏庄头只是翻过两本书不至于睁眼瞎,取这名自然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在外头看着安园占地极大,内中重重院落,可马车真正行了进去,陈澜方才觉得,原本在庄子外头见识到的,还仅仅是冰山一角。除了气派的大门之外,这安园四面都砌有高墙,而且大约引了潮白河活水入内,从正门进去,过了一段平坦宽阔的大路之后,前边竟然出现了一座小桥。看着那条铺着卵石已经冻住了,不知道蜿蜒到哪儿去的小溪,陈澜深深吸了一口气,扭过头来时,就只见红螺也露出了惊疑之色。主仆俩对视一眼,谁都没做声。
  陈衍则是还沉浸在刚刚陈澜的那番话里。他对姐姐原本就敬服,此时越想越觉得这次出来是一举数得,便轻轻捏紧了小拳头,直到芸儿连唤了他几声,他方才回过神。
  “四少爷!”芸儿笑吟吟地看着陈衍,又开口问道,“四少爷这回出来,怎么只带了檀香和露珠,会不会人不够使?早知道这儿这般宽敞,就该把春雨一块带来的。”
  “带这么多人干嘛,人一多话就多,听着头疼闹心,留着看屋子正好。”
  陈衍漫不经心地答了一句,突然发觉车稳稳停住了,他便上前把车帘掀开了来,见前头果然是一道垂花门,连忙就探出身子去,又二话不说跳下了车。见此情景,红螺连忙拉了拉满脸不得劲的芸儿,和檀香露珠先后下了车去。陈澜最后一个踩着车蹬子下来,打量了一下四周,就看到后方又是一座石桥,右手边不远处的小路尽头,是一座临水的亭子,而前方的垂花门内,赫然又是一处高墙。
  就连见惯了京城那些勋贵园子的朱氏,瞧着这光景也有些纳闷,但这已经算是庄园最深处了,张庄头一个男人自然不便跟进来,周围的几张熟面孔她隐约记得是府里那几户老家将家里的,因而也懒得再问,扶着绿萼的手就当先进了门。跟在后头的陈澜拉着陈衍一同进去,顺着那高墙往南走了一箭之地,这才看见了尽头。
  原来,坐北朝南的是一座穿堂,只那穿堂竟赫然是两层,两角还别出心裁地造出了两座小阁来。过了穿堂,方才是正堂,匾额却还空着,虽是三间五架,瞧着却比寻常民宅的屋子更轩敞高大,两个尚在总角的小丫头便在门前打着厚厚的帘子。一进门,一股暖意便扑面而来,将众人刚刚下车后走路这一程的寒气驱赶得干干净净,再见四周摆设家具俱是异常雅致,饶是朱氏素来最挑剔的人,此行已做好了将就的准备,也忍不住道了一声好字。
  满意归满意,但陈澜看着朱氏点头之后微微沉思的模样,心里也思量着这一座安园是否别有来历。奉着朱氏上前安坐了,见刚刚打帘子的小丫头不曾进来,而随着她们前来的大小丫头已经在屋子里整整齐齐站好了,她就瞟了木樨和芙蓉一眼。果然,下一刻,朱氏便淡淡地吩咐道:“澜儿住东厢房,衍儿住西厢房,跟来的丫头先去收拾,衍儿也别偷打呵欠了,先收拾出床来好好补一觉,澜儿在这陪我说话。”
  几句话分派了之后,檀香和露珠自是跟着陈衍先去了西厢房收拾,而红螺芸儿苏木胡椒也都退了下去,屋子里就只剩下了原本蓼香院的那几个丫头。朱氏只淡淡一点头,玉芍就给二三等的丫头都分派了洒扫收拾之类的差事,又亲自去管着,而绿萼则是依旧侍立在左侧。朱氏瞟了一眼满脸惧色的木樨和芙蓉,拉着陈澜坐下,这才冷哼了一声。
  “还不说实话?”
  举重若轻的五个字一落下,木樨和芙蓉便再也忍不住了,双双跪在了地上,连头也不敢抬。昨天晚上被关在蓼香院外,任凭怎么哀求也没人放她们进去,今天早上又在那冰冷的青石地上跪了一个多时辰,甚至差点就挨了一顿板子赶出去,她们原就已经是惊弓之鸟。所以,因三小姐求情而得以跟着出来,却被撂在了后头马车上,还得经受其他丫头的冷嘲热讽,一路上都不曾放下心合过眼,比起那最糟的结局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却是身材娇小的芙蓉先开口。她使劲碰了两下头,这才低声说:“老太太,昨晚上奴婢和木樨确实是去了翠柳居,可却不是为了别的……奴婢和木樨是姨表姊妹,咱们的舅舅早年因为侯府放家人,已经脱了籍,他又是心气大的,很少回侯府问安,所以和咱们府里关系淡了。他年前不合招惹了一桩案子,被下在了顺天府大牢里,对头使了计,他三天两头就被拖出来一顿板子,后来实在熬不住了,方才求了奴婢家里头。因老太太最讨厌家人忘本,奴婢和木樨不敢求老太太,所以……”
  “所以就去求了翠柳居?”朱氏勃然大怒,厉声喝道,“跟了我这么多年,便连这点规矩都没有,为了个不在府里不相干的舅舅,竟敢背主!”
  见朱氏怒火上来,两个丫头在地上只管磕头,陈澜看着不好,忙在旁边劝解几句,待朱氏好些了,这才喝道:“说话别只说半截,之后呢?”
  这次则是木樨接的口,却是一边磕头一边说道:“奴婢们哪敢对别人分说这事,是罗姨娘回来之后,不知道怎得竟知道了,许诺说能帮咱们把舅舅弄出来,只要帮她打探事情。奴婢和芙蓉知道老太太素来不喜她,不敢应承,就回绝了,谁知道昨天鹦鹉竟是带信来说,舅舅给放出来了,让咱们到翠柳居去一趟,还说不去就有大不是。奴婢们一时糊涂,所以就……”
  “巧言令色,这世上哪有这般便宜的事!”朱氏只是冷笑,又不耐烦地说,“我不想再瞧见这两个,既是带到了庄子上,就地打发了配人吧,也不用回府里去了。”
  “老太太!瞧在奴婢伺候了您六年的份上,您相信奴婢一回,奴婢真的什么都没说!”
  “老太太,奴婢真的冤枉!”
  听到这求饶,又看到绿萼虽满脸不忍,仍是咬咬牙到门边唤了粗使婆子进来,陈澜略一思忖,等两个人被架下去了,绿萼也跟着出去之后,她伺候朱氏吃了一盏茶,方才低声说道:“老太太,木樨和芙蓉都是伺候您多年的人,若是真的为了那么一位已经疏远的舅舅做那种见不得人的事,打发配人也没什么可惜,怕只怕她们被人利用,只是为了乱您的心。既然人都跟来了,直接关柴房也罢,撂在哪里也罢,先放着不管就好,咱们休养咱们的,只让人去暗自打听消息,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别让人暗地里笑话了咱们。”
  朱氏早在陈澜前一次求情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可刚刚听见芙蓉木樨的辩解,她便按捺不住火气。不管怎么说,此次避到通州都是她前所未有的屈辱,又哪里能容忍身边大丫头的背叛?更何况,陈瑛的杀手锏还仿佛时时刻刻在耳边回荡,若不是刘太医告诫说不能动气,她恨不得直接打杀了这两个无足轻重的丫头。
  “也罢,既是来休养的,这事情我就不管了,你处置吧!”
  说完这话,朱氏想起此前陈澜几次遇事都是不慌不忙,此次又是出了这样的主意,不禁又端详了她几眼,略一思忖就说:“我是来休养的,除非郑家的派人过来,其余庄上有什么事情,都由你料理,那两个管事妈妈也分派给你,有什么事情不妨支使她们。若有疑难,你自己斟酌不了的再对我说,也让我清净几日。”
  陈澜哪里不知道如朱氏这般常用心机的人,断然不会轻易说出清净几日之类的话,怕也是想看看她单独办事的能耐,想看看她的本心究竟如何,但这也是她如今最想要的,忙站起身恭恭敬敬应了一声是。又陪着说了一会话,绿萼玉芍便进了屋子来,她又见朱氏倦了,就和两人一块服侍人到东屋炕上躺下,等出来之后,她就对她们将老太太刚刚吩咐的话说了。
  “谢天谢地!”
  绿萼双掌合十念了一声,玉芍也舒了一口气,却是什么话都没说,又把陈澜送了出去。外头如今还冷,陈澜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刚到东厢房门口,就看到穿堂那边一个婆子探头探脑的,便站住喝问了一声。听到动静,东厢房的帘子一下子挑开了,却是苏木,而那婆子也一溜小跑奔了过来,又屈膝行了个礼。
  “三小姐,有二三十个佃户跑到大门口,全都跪在那儿求恳!”
  闻听此言,陈澜立时眉头紧皱。这安园极大,四周又有高墙,等闲不虞外间动静传进来,可若是就这么放任,难免小事变成大事。况且,那个夏庄头连如此大的一个园子都舍了,对庄户们逼欠租却逼得这么急,实在是蹊跷。还有,刚住进来还不到一个时辰,这么多佃户就紧跟着跑来求恳,这是不是太巧了?
  
  
  第071章
高门嫁女,低门娶妇
  什刹海前后海以及积水潭周边的地块有限,自然便是寸土寸金,除却达官显贵不能染指。这里遍地都是名苑豪宅,坐落在积水潭西边头条胡同的韩国公府并不是那众多深宅大院中最起眼的一座。由于天下太平,如今的韩国公张铭只镇守过宣府三年,之后调回来掌管过京营五军营,随即就调任左军都督府,一直做到了掌印大都督,并没有打过什么仗。只是,女儿成了晋王妃,他的位置就变得异常微妙了起来。
  虽说是在一个最招忌的位置,但张铭却是有名的好好先生,下属犯错只是语重心长责备几句,同僚争权视而不见,能不管的事情绝对袖手……为此,韩国公夫人陈氏也不知道和丈夫理论过多少回,他却依旧是老样子,闹得陈氏牙痒痒的。
  如今,二弟张铨从江南任上回来,他就更变本加厉了。元宵节长假一过,他竟是朝会之后,日日在衙门点个卯就走,御史弹劾了好几回,可皇帝听底下人说他回家之后便是拉着二弟张铨喝酒谈天,甚至有一次喝醉之后还被张铨硬是拉着下场舞了一回剑,也就压下了那些本子,任凭这位左军都督府大都督拿着薪俸不干活。
  这一日,张铭一大早去上了朝之后,午后就回到了家中。闻听陈夫人正在帐房听几个管事禀事,他也就懒得过去,使人知会一声就径直往二弟一家子的西院去了。才到正门口,他就听到里头传来了一阵叮叮咚咚的琴声,虽是有些艰涩,可他却阻止了要通报的那个丫头,竟是在那儿站了片刻,随即才笑吟吟地背着手进了门去。
  “是惠心在练琴么?”
  “大伯!”张惠心一看到是张铭,就立刻丢下琴站起身来,笑嘻嘻地上得前去,随随便便行了个礼就撒娇道,“大伯,您劝劝娘吧,让我再练也是四不像,到时候皇后娘娘听了岂不是笑话?再说,我准备的寿礼就是我当初在宜兴做的那把紫砂壶,岂不是比什么琴棋书画针线活之类的雅致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