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430

  交谈了一会,得知张越预备晚上留在这里,海寿也就不多说,交待周百龄一应都听张越的。因张越提起这里靠近皇城北安门,他便干脆说明日辰时二刻亲自来接其从北安门进宫,随即带着几个宦官扬长而去。他前脚一走,后脚进了营房的张越便对周百龄说道:“这镇守防戍的事情对于你来说是老本行,与其说是你一应听我的,还不如说我一应听你的。老周,咱们是老交情了,安远侯这次既然挑了你,你可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周百龄早在柳升挑中自己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准备,此时也不说什么谢字,只是拍胸脯重重点头:“侯爷信任大人托心,我定当不负期望。”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到下半夜就停了,然而,京师之内仍是一片银装素裹,地上最深处甚至积了半尺厚的雪。由于辍朝,群臣不用冒着风雪天上朝的苦楚,往日官员云集的长安左门和右门在一大清早就显出了几分寥落来。然而,洒扫杂役等处供职的宦官们却已经早早地起了床,沿着午门清扫积雪,即便是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依旧挥汗如雨。等到他们埋头清扫出了中央大道,大道那头靠近皇城长安左门处却已经陆陆续续有官员进来了。
  眼见一拨又一拨的官员从身旁走过,或是往文渊阁,或是往六科廊,或是往光禄寺去,在午门已经足足等了小半个时辰的那个年轻太监渐渐焦急了起来。虽说天上没下雪,但他脚下却尽是积雪,站在上头没多久,他的脚就完全冻僵了,这会儿甚至冷得连手都失去了知觉,薄薄的圆领衫根本抵御不了寒风。偏生在这种地方又是不能搓手跺脚取暖,因此他不得不硬挺着。从大清早一直等到中午,他愣是没等到那个自己要等的人,人都快冻成了冰柱子。
  直到晌午时分,他方才看到一身锦袍的黄俨带着几个随从走了过来。见到这么一个救星,他连忙一溜烟奔了上去,满脸的不忿和委屈,因低声道:“黄公公,那张越好大的胆子,小的在午门整整等了一早上,他却愣是没来!他居然无视皇上口谕,这一回什么借口也不用找就可以置他于死地了……”
  话还没说完,只听啪地一声,他就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痛,紧跟着竟是踉跄退出去两步远。见黄俨满脸寒霜站在那里,他就是再愚蠢也知道说错了话,但愣是不知道错在那里,只得怔怔地站在那儿,甚至都不敢拿手去捂发麻的脸。
  “天底下哪有你这样的蠢货!”看见午门那边好几个禁卫都在伸头探脑,黄俨也不想在这儿闹出太大的风波,因此厉声道,“别杵在那里,跟我过来!”
  出了东华门,沿着护城河走了一阵,直到行人渐渐少了,过了北花房,黄俨这才停住了脚步,盯着背后那个半边脸高高肿起的太监骂道:“蠢货,张越有几个胆子,竟敢不听皇上的口谕?人早就被海寿从皇城后头玄武门带进宫了,你这个蠢货居然一直在午门苦苦等,就不知道差遣个人回去问问?还有,咱家要他死做什么?咱家要的是一个活生生能攥得住的张越!原想借此机会咱家求求情保下他,顺便让皇上发个火把陈留郡主弄出宫去,省得她碍事,可你都干了些什么!要不是看在你是咱家干儿子,眼下就该把你扔进护城河喂王八!”
  得知事情竟有了这样的变故,那年轻太监不禁呆若木鸡,旋即便想到了最要紧的一条。眼看黄俨暴怒,他不禁噤若寒蝉地问道:“公公,那这次的事情究竟是海公公无心而为,还是他们已经知道,所以有心戏耍咱们?”
  “这事情咱家怎么知道!”黄俨咬牙切齿地一瞪眼睛,这才深深吸了一口气,“应该是不知道,这一大早海寿亲自去接的人,再说营地是在北边,由北安门从玄武门进也并不奇怪。你这半边脸肿着,我找人替你的差事,你安安分分躲两天再说!”
  此时此刻,黄俨深深后悔起了当日和张谦刘永诚等人一起去求了朱宁——那时候是为了抵挡皇帝的暴怒,可如今要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绕过身在乾清宫的她,真是何苦来由!
第三百八十七章
至亲和陌路
  乾清宫西暖阁。
  自从搬到了这里住之后,朱宁倒不曾挑剔别的,只是吩咐御用监在这里添置了一面靠墙的书架,将自己的几箱书全都搬到了这里。除了照料朱棣的饮食起居之外,其他的时候她便多半是看书写字画画,抑或是解解那些流传千古的残局,在旁人看来,她只是一个逍遥自在的郡主,仅此而已。
  此时,坐在椅子上的她盯着面前的黄花梨小几上的一盘棋局,手上拈着一颗洁白如玉的云石,心里却正在想着另外一件事。皇帝既然是召父王入京,那么自然是事情已经有所定论,说不定就是谋反的证据也已经一应俱全了。可是,开封距离京师并不算太远,为何非要明年二月才让父王入京?皇帝连告密者的身份都告诉了她,难道就真的那么放心她?
  “阿宁。”
  听到这一声唤,朱宁立刻回过了神,但仍是把手中棋子轻轻拍在了棋盘上的一个方位,然后才回过头,旋即慌忙起身行礼。见朱棣看上去心情还好,她顿时松了一口气,毕竟,她不是王贵妃,天天面对这么一个狂燥易怒的天子实在是力不从心。
  “来看你的时候几乎都是下棋,你都快疯魔了。”朱棣在围棋上头极其寻常,但闲来无事也常常找朱宁下一盘,倒是有输有赢,但这会儿却没这个兴致。盯着朱宁看了片刻,他忽然笑道,“那几个老货为了省事,竟是把你请了出来,这些天也多亏了你尽心。宗人府和司礼监选出来的那张名单早就给了你,你可选定了么?”
  因连番事故,朱宁早就把此事丢在了脑后,这会儿朱棣一提方才想起来。虽说她很想在脸上憋出一缕红色来,奈何实在是没有这等本事,只好直截了当地说:“多谢皇上关心,我之前早已经把圈定的那几个人的名单给了宗人府和司礼监。至于从中择定谁,那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事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我一个女人做主的道理。”
  雄峻威烈,不苟言笑。这是文官们对于朱棣这个皇帝的印象。
  身先士卒,横刀立马。这是武将们对于朱棣这个君王的观感。
  但朱棣慈和的那一面此时却显露无遗。看着面色淡然的朱宁,他不禁对周王朱橚生出了一丝嫉妒——他也有五个公主,为何就没有一个比得上朱宁?长女次女还是郡主的时候就嫁了,之后夫婿都封了侯,其他几个女儿也都嫁给了顶尖的勋贵。而据司礼监送来的那张名单,朱宁择的都是几个家境只能算殷实的国子监监生。恐怕就是周王朱橚自己择婿,所得的结果也比这个强,而且圈定名单的时候,据他所知,朱宁竟是信手而为一丝犹豫也无。
  “阿宁,朕的几个女儿都早就出嫁了,不如朕向五弟要了你来,你给朕当女儿如何?朕封你陈留公主,以后你就是出嫁了也可以常常进宫住。”
  即便是朱宁素来镇定,从朱棣口中听到这样惊人的消息,她也不由得愣在了当场。昨日从皇帝口中证实了有人密告父王朱橚谋反,又得知父王会在二月进京,她身为人女,自然是痛词陈情殷殷请罪,然而朱棣却丝毫没有露出怒容。那时候她就已经觉得很奇怪了,谁能想到,皇帝竟然会动这样的念头!
  这并不是没有前例的,当初太祖立国的时候,南昌王女和蒙城王女两个侄女就都封过公主,但如今可不比当年!
  电光火石之间,她便打定了主意。因这并不是众目睽睽之下,她便没有下跪,而是裣衽施礼,又换了称呼:“若是四伯喜欢,我自然可以把您当成父亲看待,但封公主还是不必了。家里是家里,国法是国法,您总不至于想别人说我不知分寸吧?我如今为您所做的事情,也正是在家里为父亲做的事情,原本就没有区别,何必为了一个名号大动干戈?”
  “好,好!真真是好女儿,老五有福气!”
  王贵妃尚未下葬,迁都诏也只是刚刚颁布,如今出了问题的恰恰是三个儿子的嫡长子,即便是并不信邪的朱棣,对于钦天监所奏天象不利于皇孙这一点也未敢全然不信。可以说,如今他的心情恰是前所未有的糟糕。但是,只不过和朱宁说了这么一小会的话,他就觉得那些阴霾竟然被冲散了不少,甚至觉得自己斤斤计较她的婚事很有些无稽。就在他心情正舒畅的时候,外头忽然传来了一个又尖又细的声音。
  “启禀皇上,提督东厂的陆公公有机密要事禀奏。”
  朱棣原本打算和朱宁下一盘棋散散心,听到这事顿时皱了皱眉。瞥了朱宁一眼,他便若有所思地沉吟片刻,继而笑道:“虽说那几个老货求你在这里照应,但你也不用成日里闷在这儿。朕连太医都赶走了,你也索性出去走走。张越刚刚奏完了事情离开,他这几天太忙,昨晚上朕让他回去,他居然回去了又抛下娇妻在军营里头住了一夜。你既然和他媳妇交好,索性去看看人家,唔……朕记得昨天尚膳监送来的那道水晶冻糕不错,你捎带一食盒去吧。”
  朱宁最初还以为朱棣只是随口取笑,待听到最后方才知道这是真心话。虽说她并不喜欢闷在宫里,但心里仍是有些不放心,忙摇摇头道:“东西我让人送去就好,您身边不能没人,我还是过两天再出宫……”
  “朕说今天就是今天!”朱棣不容置疑地摆了摆手,随即转身大步往门外走去,就在打起门帘准备出去的时候,他又停住了步子,旋即转头吩咐道,“半个时辰之后要是你不走,朕可就要派人赶你走了!”
  拗不过皇帝的一时起意,朱宁只得照办。虽说平日里她并不会擅作威福,但今天既然要出去,朱棣又说过那样的话,她少不得带着侍女去尚膳监走了一趟。吩咐过朱棣今日的饮食,她便挑了几样点心攒了两个捧盒,却只有一个格子摆了水晶冻糕。
  如今天气冷,杜绾又是身怀六甲,哪里能多碰这种冰凉的东西?不说别的,连那些刚刚做出来的山楂糕,她也摆手示意不要。多吃了山楂滑胎,这一点她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昨夜一场大雪让京师大街小巷全都积上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大道自然有专人负责扫除,但四通八达的小巷中甚至连马车都不那么容易行进。得知今天马车不好走,朱宁只好选了轿子,因雪天路滑,前后又多加了几个护卫。一行人离宫之后就只挑大道走,但即便是这些大道,也只不过清出了当中的一小段通路,走起来颇为艰难。虽说四个轿夫都是最稳妥的人,那轿子仍免不了颠簸。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昏昏沉沉的朱宁忽然听到了一阵喧哗。
  “什么事这么吵?”
  “启禀郡主,是前头也正好有仪仗车驾过来,仿佛是哪位侯爷。这路两旁都是积雪不好走,所以一时半会不好过去。”
  朱宁不禁将轿帘挑开了一条缝,遥遥望见那仪仗上头赫然写着富阳侯,她不禁挑了挑眉。富阳侯李茂芳如今已经是十八岁,早该到了婚配的年龄,但由于永平公主左挑万选却是找不出合适的人家,前些日子才听说和张輗家定下了婚事。结果张輗丧妻,热孝里头成婚的打算又被皇帝吓得完全打消,这位富阳侯还得再等三年。
  由于朱宁是郡主,又是长辈,因此那边浩浩荡荡一行人只得让开了通路。等到路过的时候,朱宁轻轻揭起窗帘瞧了一眼,看见这赫然是一顶公主凤轿,前头垂落着青销金罗缘边红帘,隐隐约约还听得里头传来女子的娇声呻吟,她不禁脸色一沉,有心想要开口提醒,最后仍是硬生生忍住了。永平公主不比其他公主,早年孀居,最是溺爱儿子,她不想多管闲事。
  太祖早有祖制,勋贵不问老少无特旨皆不得乘轿,况且如今什么时候,这李茂芳居然敢擅用公主凤轿,还在里头和侍婢胡天呼地,若是要安罪名,丧心病狂四个字就够了!
  等到朱宁这一行过去,正在和侍女狎玩的李茂芳感到轿子微动,这才没好气地冷哼道:“让让让,迟早一天你们都得给我让路!轿子抬快些,三舅舅还等着我呢!”
  两拨人分道扬镳,李茂芳这一行浩浩荡荡走了,朱宁也一路行到了张家门前停下。因她之前来过一次,门上自然认得,连忙将她迎了进去。这边张府贵客临门,西牌楼巷张越名下那座小院也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方锐的户籍如今也在英国公的帮助下迁到了这儿,万世节和夏吉如今散了馆日日住在这里,两人少不得轮流给方锐讲解功课。方锐原本就是心地实诚的人,自是更加发狠苦读,预备考入国子监和张赳做伴。此时被老家人匆匆叫出去,看到的却是许久未曾谋面的大哥,他他不禁显得很有些茫然。
  “小弟,赶紧收拾东西,跟我走!”
  直到手腕被人一把抓住,方锐方才反应过来,使劲挣脱之后便往后退了几步:“大哥,你有什么话就说清楚!我已经不是不懂世事的小孩子了,你不要事事都替我做主!”
第三百八十八章
知己,决意
  官不需高,够用就行;房不用大,够住就行;友无需多,仗义就行。万世节的做人原则素来很简单很实用,因此,即便在一群翰林庶吉士当中他看似和谁都谈得来,真正的好友仍是只有夏吉一个,但他并不认为这种日子有什么不好。如今选了兵部主事,他便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而其他的闲暇时光则多半是花在了方锐身上。
  免费住了人家家里的房子,他自然就应该教好那个懂事的小家伙!
  此时,尚未拐进这条巷子的万世节乍听得方锐熟悉的嚷嚷声,以为家里头出了什么事,顿时加快了脚步。来到门前,他只匆匆瞥了一眼门前那辆黑油马车,随即就三步并两步冲进了院子,看到方锐小脸涨得通红,正使劲从一个青衣人那里挣脱开了胳膊,他不禁恼怒地喝了一声:“光天化日之下擅闯民居,还对一个孩子动手动脚的,尊驾想要干什么!”
  “万大哥!”
  方锐一看到万世节,登时满面喜色,连忙径直跑了过来,死死抓住了万世节的右胳膊,这才感到心里安定了些。见万世节望着那边徐徐转过身的人,满脸的恍然大悟,他连忙低声解释道:“大哥忽然上门来,说是让我整理东西跟他走,可是……可是我不愿意!”
  最初见到方敬如此态度,方锐还觉得他兴许是年纪小一时糊涂,然而,当看到自己至亲的弟弟竟然拉着别人的手满脸信赖,而且竟然那么直截了当地说自己不愿意时,他原本伸出去想要抓住方敬的右手顿时停在了那里,整个人都僵住了。见万世节亲切地将方敬揽在怀里,他的手不禁渐渐垂了下去,继而忽然笑了起来。
  “好,好!想不到如今竟是连亲弟弟都不要我了……小敬,既然你喜欢过这样的日子,那我以后也不会再来了,你自己好好保重,只当没有我这个哥哥就是。”
  万世节正亲切地拍了拍方敬的肩膀,听到这么一番话,他连忙抬头,却看见方锐已是大步从身边擦过,头也不回地往大门那儿走去。低头瞧了一眼方敬,见其面上满是惶惑,他顿时反应了过来,冲着那瘦削落寞的背影大喝道:“方锐,你给我站住!”
  “你要来就来,要走就走,一会儿说要带走小敬,一会儿说让他以后只当没你这个哥哥,你把他当成什么人了!现在也是,当初也是,你从来就是自顾自地做事,什么时候考虑过你这个弟弟!你好歹是个举人,当初若是真的为弟弟着想,去英国公府投亲的时候就该把缘由解释清楚,男子汉大丈夫,连说真话都不敢吗?”
  看到平日里说说笑笑极其随便的万大哥竟然发这么大的脾气,方敬顿时愣住了,死死抓着那只袖子的手渐渐松了开来。然而,此时此刻的万世节却丝毫没注意到这一头,他甚至一连上前三步,声音更提高了三分。
  “那时候你还可以说是遭逢大变不得已,之后小敬搬出来,你好歹还来看过他,总算还像个哥哥。可是,你知道送衣服送食物,怎么就不知道陪他好好说说话,怎么就不知道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他虽说只有十四岁,可已经懂事了,你知不知道他夜里头常常在嚷嚷着大哥不要走,知不知道他常常和咱们说自己的大哥如何如何好,知不知道他心里头最担心的还是你这个大哥?你这会儿突如其来跑过来让他跟你走,又是一句交待都没有,你让他怎么跟你走,你让我们几个怎么信得过你!小敬可不是你一个人的弟弟,他也是咱们的弟弟!”
  “万大哥说得好,把我想说的也都说完了!”
  万世节一口气把心里头郁积了多时的话全都宣泄了出去,正觉得畅快得很,听到这一声不禁抬头望去。发现是一身青色官袍的夏吉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恰是把院子门口堵得严严实实,他不禁暗自高兴两人的默契。转头看了看背后的方敬,他便一把将两眼睛红红的小家伙拖了过来,没好气地训斥了起来。
  “没出息,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和小夏怎么教你的?赶紧,上去向你大哥要个交待!”
  哑口无言的方锐看到方敬疾步冲上前来,不禁本能地一把揽住了他,脑袋一片空白。能够从一无所有一步步走到今日,他凭借的固然是一股执念,但却有很大一部分缘由是为了相依为命的弟弟。可是,若真是按照万世节刚刚所说的,他都为弟弟做了些什么?他足足把弟弟丢在别人那里两年多,刚刚还奢望方敬跟他走……小家伙没有不认他就是一大幸事了!
  “小弟,大哥只是不甘心。我不甘心别人能坐享荣华富贵,咱们兄弟却连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没有。大哥从来都没想过抛下你,我只想做出一番事情,来日让人刮目相看……”
  眼见兄弟俩终于开始交换真心话,万世节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却也不乐意站在原地碍事。悄悄走到院门处,他轻轻一拉夏吉,两人便来到了外头那马车边,有意无意地向马车夫搭讪了几句。待得知对方不过是车马行雇来的,万世节还不肯打消寻根问底的念头,结果还是夏吉生怕他嘴碎丢脸,死活把人拉到了另一边的墙根边上。
  由于皇帝辍朝,各部院衙门事情不多的也都各自早早散了,所以夏吉也是早早地回来,此时此刻,他也没费神去听里头兄弟俩究竟说了些什么,而是郑重其事地问道:“万大哥你刚刚固然骂得痛快,我也觉得痛快,可是上回元节回来说起了江南的事,足可见小敬的大哥做的勾当不是好勾当。万一他再这么错下去,岂不是得连累了他弟弟?”
  “我就是怕这一点!”即便是浪荡不羁如万世节,这会儿也感到万分棘手,情不自禁地叹了一口气,“咱们瞒着小敬,就是不想让他成天担心兄长。他这么小年纪遇上了这许多事情,好容易安定了下来也不容易……可如今他大哥偏偏跑了出来要带他走!我当然也想直截了当把人骂走,以后不要这家伙上门最好,可毕竟人家是骨肉兄弟,我不忍心。”
  “唉,我也不忍心。”
  两个在同一屋檐下住了三年的知己兄弟你眼望我眼,最后同时苦笑了一声。皇帝对于翰林庶吉士不能说不重视,他们在翰林院这将近三年,学问等等也长进了很多——但是,对付某些人,学问什么的都不管用。就好比万世节虽说同在兵部,可面对张越如今的新差事,他非但什么忙都帮不上,反而被上司用各种琐事差得团团转。虽说他并没有一心往上爬的心思,但是这种使不上力的情形却让人觉得极其难受。
  “只希望方锐能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别连累了那么一个可爱的小家伙!对了,话说回来,咱们和小敬住在同一屋檐下,若是出了事情是不是也得一起兜着?不行,这家伙今天绝不能放走了,给小敬背黑锅咱们乐意,换了别人我可不干!”
  看见万世节风风火火又冲进了院门,夏吉顿时没好气地拍了拍脑门,随即也跟了进去。真不知道万世节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这种事情居然到现在才想到?
  张越轻轻松松借助海寿躲过了早上第一关,紧跟着又是有惊无险度过了朱棣那儿的第二关,接下来的时间便是按照皇帝的吩咐让周百龄将三千人每百户混编镇守,让他们一一把守住了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和午门。这三千人从防戍皇城一下子变成了镇守宫城,还未离开内廷的官员自然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惊惧,杨荣甚至是径直寻到了通政司。
  “东宫还没有消息过来么?”
  “北直隶早上急报,因昨夜暴雪,眼下官道驿路很难走,运河大约三四天之内都无法行船,东宫昨天早上才派人报了急信,今天应该没法这么快又来信使。”
  “让北直隶各州县加派人手,总不能让京师里的人变成聋子,什么都听不到!”
  虽说是傍晚时分,丰盛胡同孟府后门处沿墙根一溜小吃摊子却正生意红火,时不时有里头的下人出来买些糕团点心之类的东西。两个年长的仆妇各捧着一碟方糕进门时,正巧撞见一个头扎三丫髻身穿青缎小袄的年轻丫头从里头出来,连忙叫了声翠墨姑娘,等到人点点头从自己身侧过去,其中一个才嘟囔了一声。
  “她来了没多久四小姐就把红袖撵了嫁人,红袖哭着求了许久都不应,还不知是怎么撺掇的,真真好手段!”
  翠墨却顾不得别人怎么说,出门左顾右盼了一阵子,便看到那一溜小吃摊尽头有一个捂着大棉袄的中年汉子,连忙赶上前去。当看清了那人面目时,她顿时又惊又喜,脱口叫道:“爹,真是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4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