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校对)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430

  张越那天大获全胜回来的时候,方才得知自己的恩师大人居然亲身来到了青州,之后更亲眼见识了那大手笔,要说震惊也已经震惊得麻木了。相比他剿了那么一个小寨子,抓了那么数百人,杜桢出动青州卫军马累计数千人次,那下手深得稳准狠三字要诀。
  最最重要的是,他那位冰山脸老师丝毫不避讳什么藩王,竟是直接从汉王的两处田庄抓获了不少重要人犯,此外还在那儿起获了源自几个卫所的制式兵器!他绝对不相信杜桢轻身一个人到达青州就能查出那么多线索,那么这种情形就只有一种可能性。
  那后头必然有海量的情报网络在支撑着,而放眼整个山东,能做到此事的只有锦衣卫。
  “凌大人,我不妨和你实话实说。我这几日除了公务,私底下还不曾和杜大人说过话。”
  凌华那脸上顿时僵住了,脱口而出道:“这怎么可能!你可是他的学生!”此时此刻,他心里还憋着一句话不曾说——你可是他的准女婿!
  “他早就说过,公务繁忙,不谈私事。”张越苦笑一声,无可奈何地一摊手道,“别说是我,杜姑娘乃是杜大人的嫡亲女儿,这些天也还不曾见过他。他就是这个脾气,认准了的事情谁也劝不回来。不过如今该抓的都已经抓了,接下来就该是如何呈报朝廷了。”
  见张越虽说面露无奈,却显然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凌华顿时气急败坏地一跺脚道:“分巡山东的巡按御史已经把杜大人给告上去了,这是布政司传来的消息,绝对可靠,听说连你也捎带上了!我还以为杜大人既然是右布政使,肯定早就听说了,你也肯定心里有数,闹了老半天,你居然真不知道!”
  张越确实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当即就怔住了。待反应过来之后,他急忙把凌华拉到了用作休憩的偏堂,仔仔细细询问了一遍事情原委,待得知是布政司几个原本就不服杜桢的属官悄悄向巡按御史露了风声,那奏折已经送出去好几天了,他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张老弟你做的事情倒是没什么,放了那些人也能算作是安抚民心昭示朝廷仁德,朝廷上头的大人们两张嘴皮子一动也就轻轻揭过去了,可是杜大人……”
  凌华越想越后悔,心想自己就不该认为张越朝中有人消息灵通,毕竟,那位简在帝心的英国公张辅如今是上宣府练兵去了。见张越眉头紧锁脸色铁青,他只好把剩下的半截话吞了回去,苦口婆心地劝道:“总之,你得去见见杜大人,这功劳固然要紧,可也没必要把人都得罪到了死处。就比如这一次抓着汉王的死穴,朝廷也未必会深究,反而对他有害……”
  凌华接下来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张越听在耳里急在心里,最后只好谢过了他匆匆去后头官房中寻杜桢。然而,让他头痛的是,杜桢那两位忠心耿耿的书童竟说杜桢已经去了监牢审讯犯人,而他到了监牢却被挡在了外头,最后不得不悻悻回到了自己的公廨。
  如今已经是初夏,屋子外头已经换上了衬着夹板的翠竹门帘,隔着那疏疏落落的缝隙,隐约能看到屋子里有人。然而打起门帘入内,张越方才看清炕上西头坐着的乃是杜绾。她身上穿着余白色纱对襟衫子,底下是银湘色挑线光绢裙子,乌油油的头发上用一把银梳背拢起,收拾得虽利落,但脸上却别显焦虑。灵犀琥珀秋痕正陪在下首和她说话,却不见春盈和小五。
  见张越进来,杜绾便起身相迎道:“师兄,前衙的事情都处理完了?”
  “算是处理完了。”张越见杜绾满脸期冀的模样,干脆实话实说道,“只不过先生到监牢里去提审犯人了,我单独求见结果被拦了下来。算起来先生到青州府已经整整五天了,可我愣是没能和他说上一句私话,平日里除了公务往来,他根本不肯见我。”
  “连你都不见……”杜绾终于为之失神,喃喃自语了一句便倒吸一口凉气,“莫非他有什么事情非得把你撇清出去不成?”
  “若先生真是如此想,那他恐怕想错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不但我是这么看,世人也都会这么看,况且,人家已经把他捎带我一起都告上了。”
  张越在炕上主位坐下,将适才凌华转述之事一五一十道了出来,因苦笑道:“我还想找先生提一提这件事,谁知道根本就见不着人。前几天也是如此,我到书房,鸣镝说大人在办公;等到晚上我再过去,墨玉不是说大人出去了,就是大人不见客,大人在休息……就算如今只谈公事不论私谊,这是不是也有些过了?”
  无论灵犀还是秋痕琥珀都深知这位杜先生的古怪,先头还只知道杜桢步步高升,却不料当了布政使,这性情还是让人难以捉摸。这会儿秋痕便张了张嘴想要说话,话还没出口,她就感到背上被人轻轻掐了一下,微微一愣的时候,左右胳膊却被人挟住了,竟是不由自主地被架到了外头。直到那道翠竹门帘放下,她方才醒悟过来,连忙挣脱了那两双手。
  “灵犀姐姐,就算少爷和杜小姐说的是要紧事,咱们在那儿也不打紧吧?他们眼下都正烦恼着,兴许咱们还能出出主意呢。”
  “杜大人是少爷的启蒙老师,是杜小姐的父亲,他们俩说这事情,咱们是什么牌名上的人,杵在那儿算怎么回事?”灵犀没好气地白了秋痕一眼,这才语重心长地说,“杜小姐平日虽然从来不对咱们拿架子,可咱们也得自己有分寸才行,这种事情少插嘴。”
  “我不是什么还没说么……杜大人都已经是那么大官了,居然还和以前一样脾气古怪,有什么事情不和自己的学生商量,也得和自己的女儿商量,一味避开算怎么回事!”
  这边秋痕和灵犀低低地争执着,那边琥珀自顾自地去西厢房整理东西,那心绪却极不安宁。虽说她并不上外头胡乱打听,但张越有些事情并不瞒她,她也知道她那位堂兄至今仍下落不明。可眼见杜桢雷厉风行地捕拿白莲教余孽,安知下一个落网的人就不是他?
  杜桢可不是什么法网容情的性子!
  屋子里的张越和杜绾你眼望我眼,同时生出了深深的担忧。一边是老师,一边是父亲,他们自然知道自己所关切的人究竟是什么脾气,可越是如此他们就越是不安。沉默了半晌,两人几乎又同时开口发了话。
  “你不要担心,我再想想法子,先生总不能一味地避而不见。”
  “你不要着急,爹应该是心有成算,实在不行我向鸣镝和墨玉去打探打探。”
  话一出口,两人不禁对视一笑,但那笑意不过是一闪即逝,旋即谁也再笑不出来,都感到心头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破釜成舟的典故谁都知道,虽说如今的凶险比起那种血雨腥风的战场仿佛要逊色许多,但这世上不是有句俗话叫做软刀子割人不见血么?
  而杜桢却仿佛丝毫不在意自己一手掀起了怎样的风波,直到日暮时分方才悠然踏出了监牢。他信手将一份文书递给等候在外的鸣镝,言简意赅地吩咐了一句话:“连夜把这份本章送去京城通政司。”
第二百四十九章
生死荣辱
  靖难封侯者凡十三人,保定侯孟善位居第三。之后孟善镇守辽东七年,回归时须发皓白,不多久便去世了。如今嗣封保定侯爵位的乃是孟善嫡子孟瑛,虽说没有父亲善守整军的本领,但凭着父辈恩荫,为人处事尚属谨慎,又是张家的姻亲,圣眷也相当不坏。然而,自打过年之后,这座三间五架金漆兽面锡环大门的豪宅大院中却不太平。
  这天一大早,张晴跟着丈夫孟俊刚刚从公公婆婆那儿请了早安回来,就看到一个年轻的管事媳妇慌慌张张跑了过来。见此情景,她不禁眉头一挑问道:“怎么回事?”
  “大奶奶,三少爷和五少爷又来了!”那管事媳妇屈膝行过礼后便唉声叹气地说,“两位少爷在前头花厅坐着,说今儿个老爷要是不给个准话就不走,还撂下了好些难听话。他们还说,孟家是簪缨的公侯,若是对大老爷始终不管不问,若他们实在没办法,就只好去敲登闻鼓,到时候指不定谁没脸面……”
  “别说了!”
  孟俊这头牵挂着尚在锦衣卫中的大伯父孟贤,那一头还惦记着青州的那场莫大风波,闻听两个堂弟居然闹上门来了,脑袋顿时轰地一声炸裂了开来。
  厉喝了一声之后,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便对身旁的张晴吩咐道:“那两个小的是有理说不清,我实在懒得和他们再多费口舌,你再去好好劝一劝。另外,超弟和起弟仿佛为着青州的事情正在那儿商量什么,你得空了叫他们过来,好好嘱咐一下他们。唉,早知道如此,我就不该一时口快,该当直接去禀明你祖母的。”
  “我明白,你放心去都督府,家里有我呢。”
  满口答应了孟俊,又把他送到门口,回转身来之后,张晴立刻没了笑容,换上了一幅端庄的冷脸。她却没有先去前头花厅,而是到议事厅先把这天急需处置的家务先吩咐了下去,又盘查了一遍要紧的银钱帐务,这才带着两个丫头来到了花厅。果然,一进门,她就看到那兄弟两人气鼓鼓地坐在椅子上,那咬牙切齿的表情仿佛谁欠了他们三五百两银子似的。
  见两人谁都没看见她,她便轻轻咳嗽了一声。这时候,侍立在旁边的几个小厮方才抬起头来,看清来人慌忙跪了下去。而孟韬孟繁也立刻站了起来,齐齐张口叫了一声二嫂。
  “你们都下去。”把几个小厮都给屏退了,张晴方才端详着面前的两个少年,最后恨铁不成钢地叹了一口气,“我该说的都和你们说了,你们又何苦日日上这儿闹?你们二叔的脾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上次被皇上训斥过后,如今这节骨眼上怎么可能再去说话?你们大哥这些天一直都在打探消息,听说大伯在锦衣卫那儿并没有吃苦头,等到风声过了……”
  “可谁知道这风声什么时候才会过去?我们兄弟自然可以等三年,等五年,可是娘等不得了!”孟韬一口打断了张晴的话,忽然双膝一软跪了下来,“大嫂,我求求您了,您在二叔面前求求情,让他再想想办法!我和五弟也是才知道,爹爹被革职拿问之后,娘和四姐她们竟然是被赶出了山东都司衙门,还是越哥收留了她们,如今她们在那儿境况很不好。”
  孟繁凡事都看着兄长,此时连忙也跪下说:“大嫂,四姐打发进京的来风还说,娘的病情不过是拖一天算一天,如果让她含恨去了,咱们怎么对得起她!”
  张晴此时已经是苍白了脸,见两兄弟苦求不止,她只得把脸一沉道:“都起来!男儿膝下有黄金,若是让你们的父亲知道这一遭,就是出来之后也少不得一顿训斥!别说你们是俊哥的嫡亲堂弟,就算看在三弟的份上,我也不会袖手旁观,可如今……如今实在不是时候。”
  比起孟瑛和孟俊父子,孟韬孟繁兄弟对张晴这个大嫂向来信赖有加,这不但因为她是张家人,而且因为她处事公允,素来有一种让人信赖的特质。于是乎,盛气而来的两人就乖乖地被张晴一手一个拉了起来。等重新坐在椅子上,又听了张晴一番解释,两人方才面面相觑了起来,心直口快的孟繁更脱口而出道:“那岂不是说,越哥如今也有危难?”
  “你们说的不错。”
  “那可怎么办!”
  孟韬原本就和张越处得好,内心深处更隐隐期望张越能成为自己的姐夫,这会儿就连对父亲的焦虑也转移了不少在张越身上。思来想去,他再也坐不住了,在厅堂中来来回回踱了几步,旋即使劲拿拳头砸了砸巴掌:“四姐还写信来说,这一次多亏了杜家姐姐帮忙照应,若是杜大人真有什么不妙……这世道真是瞎眼了,为什么好人总是没好报!”
  见孟韬气急败坏之下竟是口不择言,张晴心里直叹气,少不得又安慰了两人一番。好容易把两人劝住了,嘱咐在北京期间一定要谨言慎行,最好在家里少出门,她又亲自将他们送出了垂花门。等到人瞧不见了,她方才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以前大堂伯张辅在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仿佛有底气,果然,那是所有张家人的主心骨。若是张辅如今还在北京,不论多大的事情总能有个拿主意的人,也不至于如现在这个样子。父亲张信不在,二叔张攸和三叔张倬也不在,张超张起又都指望不上。丈夫孟俊倒还是有担当的,可他毕竟是小辈,公公孟瑛连自己的庶兄都不能救,其他事情就更不用提了!
  “大奶奶!”
  听到这声唤,张晴不禁转过了身子。定睛一看,见门外不知什么时候跪了一个小厮,赫然是今早跟着孟俊出去的,她心中不禁一跳,遂急声问道:“出了什么事情,大少爷怎得打发了你回来?”
  “大少爷是在都督府刚刚听到一个消息,这才打发小的赶回来禀明大奶奶。听说是五军都督府刚刚和兵部议定了交趾换防事宜,听说是张攸张将军即将回朝任职。”
  “二叔?”
  张晴眉头一挑,竟是为之失神片刻。她自幼在南京长大,张攸却一直都在四处征战,因此她和这位二叔并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但毕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如今张辅练兵宣府,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这当口若是二叔张攸能回来,张家至少就多了一个掌事的人。
  点点头打发了那人回去,她便若有所思地往回走。到小议事厅又把剩下来的家务事都处置妥当,她便去回禀了保定侯夫人,带着几个丫头媳妇坐轿去了毗邻武安侯府的张家。一进二门,她便感到家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忖度片刻也没多问。及至来到北院顾氏的上房,她发现廊下几个小丫头都死沉着一张脸,心里顿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两个小丫头高高打起了帘子,她一进里头便发现屋里坐着站着都是人,母亲二婶和弟妹李芸都在,骆姨娘也带着张怡站在一边,却唯独不见祖母的踪影。她连忙上前一一见礼,待要开口相问的时候,冯氏却叹了一口气道:“晴儿你回来得正好,昨儿个晚上老太太受了风寒,如今大夫才刚刚走,说是要静养几天。老太太方才还念叨你来着,你进去瞧瞧吧。”
  张晴心中咯噔一下,勉强笑了笑方才赶忙来到里间。顾氏的屋子里向来收拾得朴素,角落的高几上摆着一只青瓷瓶,里头插着几样早上刚刚折下来的鲜花,百宝架上错落有致地摆着些各式各样的玩意。靠墙的紫檀木大床上挂着水墨画帐子,两个丫头正侍立在前头。
  她轻手轻脚地走上前去,对两人使了个眼色,然后就在床头坐了下来,轻声唤道:“祖母,我来看您了。”
  “是晴丫头?”顾氏微微睁开了眼睛,看清是张晴便笑了笑,“我老了,不中用了,不过是昨晚上贪凉少盖了被子,结果就兴师动众闹了这么一场。都说年过半百活一年少一年,我这把老骨头不知道还是否能撑到你爹回来的那一天……”
  “祖母别这么说,爹总能回来的,您也一定能看到那一天!”张晴使劲擦了擦眼泪,旋即便强颜欢笑道,“我还有个好消息告诉您呢,听说二叔要从交趾调回来了,以后应该就在五军都督府任职,到时候便能时时刻刻侍奉您!”
  “是么?原来老二能回来了……”顾氏失神了片刻,眼神中流露出了深切的孤寂,“你二叔一晃也在那地方呆了好些年了,当初要不是为了你爹,他原本早就该回来了……他生来便是倔强脾气,默不作声也不知道为家里分担了多少,倒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尽管是大白天,屋子里仍旧点着明晃晃的蜡烛,那昏黄的光照在顾氏斑白的头发上,折射出一种苍白得让人心悸的光。张晴本能地感到一种不祥,但仍是婉言又劝了几句。正当她想规劝祖母好好休息的时候,顾氏忽然又说出了一番话。
  “这大家族里头从来就做不到一视同仁,你爹这一辈三个人里头,我自然是偏爱你爹爹,你二叔其次,你三叔素来是个边缘人。到了你这一辈也是如此,长房二房三房便是一溜轮下来,只没想到偏在你三弟身上破了例。你四弟人倒是聪明,就是心气太高,日后哪怕继承了家业,少不得也要你三弟帮衬。昨儿个晚上英国公夫人打发了荣善过来,据说汉王的奏本也已经到了御前,生死荣辱,兴许就在一念之间……”
第二百五十章
长寿面,惊险来
  “先生还是不肯见我?”
  再一次在书房门口被鸣镝拦下,张越那张脸货真价实如同黑炭似的。他素来以为自己已经摸透了杜桢的脾气,不过是外冷内热四个字,然而直到现在他方才发现,这外冷两个字竟是犹如坚冰似的,除非人家愿意,他这个亲近的学生也会被隔在千里之外,想前进一步也是难能。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对鸣镝说:“那先生可曾有什么话让你转告的?”
  要是换成往常,看见张越这模样,鸣镝早就再次进去通融禀报了,这时候却只能苦着脸摇摇头道:“三少爷您就别为难小的了,老爷这回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他还是那句老话,如今他到青州乃是为了公务,公务之外不叙私谊,说是您已经做好了份内事,不用牵挂其他。若是有工夫还不如好好下乡安抚民心,防着白莲教余孽反扑动乱。”
  死死盯着那两扇关闭得严严实实的大门,张越仍有些不死心,又问道:“既然先生不肯见我,总该见一见绾妹吧?”
  “老爷说,大小姐要见的话还是等回济南府。”看到张越死沉着一张脸,鸣镝于心不忍,悄悄回头看了一眼,上前把张越拉到了一边,“三少爷,小的斗胆说一句实话,老爷这些天见的人不少,处理的事情也不少,天天晚上拖到三更天都未必能睡下,小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偏老爷从来不对咱们说正事。今儿个一早老爷不是出去了么,结果在山东都司衙门却被奚落了一通,那些武官仿佛对老爷深有敌意……”
  揣着鸣镝这一席话,张越一整个下午处理公务的时候都颇有些心神不宁。虽然他和知府凌华以及其他属官联名的折子已经送去了北京,这一篇他主笔,另一名同进士出身的推官润色的文章花团锦簇,只是能否糊弄朝中大佬和天子,谁也没有把握。
  若单单是卸石棚寨大捷,那自然是一丁点问题都没有,可如今事情闹得太大了!
  傍晚时分,张越方才从前衙回到自己的公廨。快到门口的时候,他却听到里头传来了好些人的说话声,有男有女,仿佛聚集了一大拨人。心中疑惑的他紧赶两步,才跨过门槛,就看到院子中两排男女冲着自己齐刷刷地屈膝行下礼去。
  “恭祝少爷福禄欢喜!”
  发现自己从北京带出来的所有下人此时都聚齐了,又听得这么一句,张越方才恍然大悟——这些天真是忙昏头了,今日可不是他的生日?还不等他开口说话,灵犀便领着一群人闹哄哄地围了上来,一时间竟是说了无数吉祥好听的话,下人们也是各自呈上了早就预备好的礼物。从汗巾子扇络子到石头镇纸之类的东西各色都有,不多时他就抱上了一堆。
  见他两手抱的满满当当都是东西,秋痕不禁扑哧一笑,旋即便上前来把张越往屋里推:“这长寿面早就做好了,来贺寿的宾客也都到齐了,就等着少爷您这个寿星翁。虽说不是整寿,可好歹又是年长一岁呢,待会别忘了给大伙儿发赏钱!灵犀姐姐可是早就吩咐人在花厅里头摆好了三桌酒菜让大伙儿乐呵乐呵,咱们自己房里也打算摆酒呢!”
  所谓的宾客指的是谁,张越心里自然有数。果然,撞开那翠竹帘子进门,他就看到炕上西头并肩坐着杜绾和孟敏。两女都是一色式样的玉色盘领右衽杭绢衫子,沉香色水纬罗裙子,就连发式珠钗耳环都是一模一样,瞧上去竟仿佛是一对姊妹,看得他不禁一愣。待到她们站起身齐声贺寿的时候,他方才反应过来,连忙一一厮见过了。
  “亏你们还记得我的生日,我自己倒是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4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