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缭乱/锦瑟华年(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85

  “十七娘,你可是在担心愿儿?”见凌波毫不掩饰地点点头,他的脸上便浮现出了一丝笑意,随即便负手仰望天空,“我当初和愿儿的娘亲相识的时候,她不过十六岁。我们都是流人,而且是哪怕遇到朝廷大赦都不会被放还的长流人。在岭南,世家子弟的身份什么都不是,我们不但要受人拘管,而且要自己用双手谋生。所以,在她怀着愿儿的时候,我拼命劳作,只希望能一个人干下两个人的活,只希望生产的时候能够母子平安。只可惜,这世界上有些事情并不是人力能挽回的。”
  凌波素来认为裴伷先和阿史那伊娜感情很好,然而,此时见他追忆亡妻,眼眶中尽是水光,心中不禁生出了一股明悟。一日夫妻百日恩,尽管当初那一对贫贱夫妻相依相守的时光并不算很长,但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所以,你如今人在长安,愿儿却远在西域,你们之间的夫妻离别之苦,我也能体会一二。说什么吉人自有天相,说什么勇冠三军无人匹敌,其实对你来说都不过是浮于表面的安慰。你只需保持一样东西,那就是对他的信心,信任他能够平安回来。我和愿儿分别至今已经有两年三个月零八天了,每一天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听到这番话,凌波终于悚然动容。她原以为裴伷先功名心太重,眼下却终于明白,世间没有不爱儿子的父亲,区别的只是他们表达这份爱意的形式而已。想到这里,她便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裣衽下拜道:“多谢公公指点。”
  待到起身,四目对视,她只觉心中忧虑一扫而空,连带着那夜幕中的几丝乌云也仿佛散开了去。就在她和裴伷先相视而笑的时候,她却瞥见夜空中的一抹夜景,登时失声惊呼了起来。
  “慧星!”
  裴伷先闻言大凛,立刻回头望去。当他瞧见夜空中那一道长长的星痕划过时,忍不住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好容易轻松下来的心情亦是一扫而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无比凝重的表情。眼看这些天李旦李隆基父子之间的关系日益缓和,突然又是彗星惊现,难道大唐天下就这样难以太平么?这天兆究竟预示着什么,别人又会把这天兆预示为什么?
  慧出西方的一刹那,并不是每个高官显达都会恰好站在院子中看到。然而,每家总有仆人会正好看到这令人惊奇的一幕,上下通报之后少不得会惊动主人。于是,无论是东宫还是太平公主第,抑或是天子李旦本人,甚至是那些在朝堂之中占据高位的官员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站在了夜空之下,用某种敬畏的眼神看着那奇景,心中却各自都有盘算。
  是日,太史令呈报:彗星出西方,经轩辕入太微,至于大角。而同样是这一天下午,凌波再次应邀前往宫中陪同豆卢贵妃和王贤妃一同赏花。这赏花才赏到一半,却是天子李旦不请自来,慌得三人很是忙乱了一阵。然而,才安顿好了天子,太平公主竟也是做了不速之客。于是,原本的两位主人豆卢贵妃和王贤妃都不知道该如何自处,陪着说了一会话,一个就借口说天气太热似乎有些中暑,另一个则前去相陪,把地方腾了出来。
  尽管心叹这宫中人人狡猾,凌波自己也想抽身而退,奈何李旦一直在那里和她唠唠叨叨说话,太平公主也在说着家里儿子媳妇的几件趣事,她竟是避无可避。李旦兴许是真的想来和她聊聊天,但太平公主似乎不会这么有空闲吧?
  当闲聊了好一阵之后,太平公主摇了摇手中的团扇,终于道出了一句话:“八哥,昨天晚上的彗星实在是出现得莫名其妙,如今太史局里都是些人云亦云的人,说出来的话不着三不着四,不如找一个真正术法精深的人卜算卜算,也免得朝臣中议论纷纷。”
  李旦对此的回应却是淡淡的:“也好,僧道之流你熟悉得多,此事便交给你了。”
  得到了这样的回复,太平公主虽没有立刻喜上眉梢,脸色却显得阳光灿烂。于是东拉西扯了好一会儿,她便起身去了。此时,如坐针毡的凌波方才觉得心头一松,见李旦面露疲惫之色,她略一思忖,便起身来到李旦背后,轻轻在他的双肩和背上揉捏了起来。不一会儿,她就听到李旦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话。
  “这彗星来得好啊!”
  凌波心觉莫名其妙,便随口问道:“舅舅,彗星主灾厄,有什么好的?”
  “有人借题发挥,有人诚惶诚恐,这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有什么不好?”李旦忽然反手在凌波的手背上轻轻拍了一拍,旋即笑着岔开了话题,“你这手艺不逊于贵妃和贤妃,想不到朕这个老头子也能和裴郎有一样的享受。十七娘,你放心,母后已经对不起裴家了,朕却决不会对不起裴家。既然人人都想利用这样的天赐良机,朕当然也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如此以后,朕便可以安心享福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能忘了过去
  “天上的扫把星挂了有好一阵子了。”
  “唉,好容易过了一年半载的太平日子,难道又要乱了?”
  “嘘,据说这彗星示警是说天子失德,应该让位给东宫太子。”
  “真的假的?要真是这样,大唐天下就有救了!”
  风言风语尽管只是在街头巷尾的角落中传播,但是达官显贵们见面的眼神交流和暗示却渐渐多了起来。于是,当一位在长安城赫赫有名的术士走进了立政殿的时候,大臣们仿佛看到了中宗年间僧道术士充斥宫廷干预朝政的往事,忧心忡忡的人越发多了起来。尤其是当太平公主频频出入宫禁,东宫太子李隆基受召见的次数反倒愈发减少,这更坐实了人们的猜测。
  莫非这天又要变了么?
  自从这彗星出现,李隆基几乎就没有在妻妾那里度过夜,成天都把自己关在书房中,不是忙着处理政务,就是和一群幕僚商议各种事情。姚元之宋璟的贬官去职对于他来说不但是一次重大的失败,而且还让他失去了两条可靠的臂膀。他可以通过兵谏和武将将自己的父亲推上皇位,又把自己送入了东宫储君之位,但是立在朝堂上只有武力远远不够。
  这一天,他召集了一群东宫臣属处理完政务,便独独留下了裴伷先。裴家曾经在危难时刻为他提供了巨大金钱助力,甚至父子二人都在最危险的时候亲自出马,裴愿更是他义结金兰的兄弟,因此裴伷先尽管在东宫属官序列中并不居前,但受到的信任却独一无二。
  此时,李隆基丢开了那一层在臣属面前淡然若定的面孔,颇为烦躁地问道:“裴叔,姑母使人四处散布流言,说是这彗星主天子失德,该当太子即位。我如今欲要自明心迹都不可能,我究竟该怎么办?”
  “太子殿下,太平公主放出这风声,自然是想要让陛下对您生出疑忌之心,想的仍然只是废东宫而已。只不过,陛下不同于寻常天子,昔日数十年父子情份必定不会轻易忘记,眼下情势未必一定不利。而且,太平公主已经把棋下到了棋盘上,落子无悔,眼见她威逼您到了如此程度,陛下做出的决定至少有七成于您有利。”
  裴伷先如此信誓旦旦,大大出乎李隆基的意料。他对父亲李旦原本是极有信心的,可坐上太子之位一年多以来,他只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有把握,进退越来越难,竟是似乎不知不觉走上了一条死路。就如同眼下这般流言,若是他认可,则无疑表明自己确实有取而代之的心思;若是他反驳,那么天子没有失德,失德的必然另有其人,除了他这个太子,还有谁能承担那两个沉甸甸的字?
  “裴叔你有如此信心,倒是让我安心不少。”
  李隆基终于选择了相信这番话,事到如今,他也惟有相信李旦对自己仍然有爱护之心。他和裴伷先又商量了几句别的事,忽然听到外面响起了一阵轻轻的叩门声,不禁眉头一挑。正在议事的时候,谁那么没规矩?
  “三郎,是我。”
  辨出是太子妃王宁的声音,李隆基这才面色稍霁,扬声示意人进来。很快,一身天青色衣裙的王宁便推门而入。她先是朝裴伷先微微点头,然后便对李隆基说道:“刚刚十七娘派人请了武承徽,说是应王贤妃和豆卢贵妃之邀去芙蓉园赏花游湖,我已经允了。另外还有一件喜事要呈报殿下,太医署的太医为赵昭训诊过脉,赵昭训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
  把一件看似无关紧要却极其要紧的事情放在前面,把一件看似大喜实则无关紧要的事情放在后头,裴伷先不禁赞叹起了这位太子妃炉火纯青的察言观色功夫。果然,对于爱妾的怀孕,李隆基只是少许表示了一番关心,却是一再追问了凌波派人来请陈莞的种种细节,最后方才满意地笑了笑。
  “如今正是芙蓉池上芙蓉花开的好时节,我看莞儿这些天郁郁寡欢,正好到外头走走。至于绯儿有孕在身,阿宁你就让人小心照料一些,我这些天只怕没功夫去探望她。对了,莞儿若是回来,你先让她来见我。”
  见妻子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没有多留便离开了书房,李隆基只觉得心中一阵轻松。王宁并不是那种一味会吃醋的女人,那一次的争吵过后她总算是弥补得很完美——而归根结底,那一次争吵非但无害于他和凌波之间的关系,反倒蒙蔽了外人。他瞥了一眼裴伷先,若有所思地用食指轻轻敲了敲案桌,仿佛问话又仿佛喃喃自语地说:“十七娘似乎很得豆卢贵妃和王贤妃喜爱,她这次把莞儿带出去,究竟是有什么要紧事?”
  芙蓉园虽是皇家禁苑,但自从武后移驾洛阳之后,这个地方便渐渐荒芜了下来。中宗即位固然很是修缮了一番,但还未整修完毕他便被鸩杀归西,如今这里却已经是重新焕发出了御苑气象。七月仲夏时节原本该是烈日炎炎燥热难当,此地满园树木,再加上烟波浩淼的芙蓉池,自是将暑热之气隔绝在外,营造了一片很是荫凉的天地来。然而,倘若那些大臣们看到了此时在这里兴致盎然游园的人,必定会瞠目结舌。
  号称因为彗出西方而避膳静修的李旦,竟是一身便服兴致勃勃地走在最前面!
  他忽然在一棵大槐树面前停下,上前用手摩挲着那粗糙的树皮,深深叹了一口气:“想当初朕第一次来芙蓉园时,曾经和三位哥哥在这里大肆玩闹,吵得父皇母后不得安生,如今想来仍然历历在目!那时候太平还小,却是男孩子脾气,硬是在宫人没看住的时候爬上了树,结果母后一气之下板子打得震天响……”
  李旦这么滔滔不绝地使劲回忆过往,豆卢贵妃和王贤妃不禁停下了脚步面面相觑,而凌波却在心里苦笑。李旦除了广为人称道的老好人性格之外,另一大特色就是尤其爱唠叨,她和裴愿已经领教过好几次了。此时,她便走上前去,瞅了个空子打断了他的话:“舅舅,这芙蓉园中的树好些都是神龙年间补栽的,如今都亭亭如盖了,您提到的那些树只怕都要有几十岁高龄了。您下次把太平公主爬过的那棵树找出来,然后挂上一个牌子,上头写上公主树三个字,岂不是芙蓉园中一大景观?”
  李旦原本有些伤感,此时却觉得心情一松,遂笑骂一声道:“你就是鬼主意多!还有,朕记得太平曾经说过让你直呼她姑母,你怎的还是公主长公主短的?”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凌波登时愣住了。想想太平公主确实很早之前说过这么一句话,但是她叫姑母的次数似乎屈指可数。于是,面对李旦戏谑的目光,她只得讪讪答道:“大约是公主煞气重,我看着总有些害怕,还是觉得叫公主更自在……”
  “说起来,太平从小都是男孩子脾气,确实是煞气重。”
  李旦哑然失笑,慢悠悠地朝前走了几步。忽然,他停下了步子,转头若有所思地瞧了瞧陈莞,仿佛刚刚才注意到这个跟在身后的东宫承徽。他没见过她几次,在东宫妃妾中,她并不是引人注目的一个,但若是说功劳,她却是极其突出的一个。想到这里,他的目光便温和了下来,旋即伸手召唤陈莞上前。
  “以往你跟着十七娘自由自在,如今憋在东宫大约是不习惯吧?若是闷了,便去和阿宁说,朕允你随时出宫去看十七娘。”
  陈莞这一路上时而想想丈夫,时而想想天上那颗灾星,时而想想今日被凌波带到这里的目的,原本就极其心神不宁,乍听得这样的好消息,她竟是被震懵了。她和那些世家千金原本就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不上什么话;而她和赵绯儿皇甫芮这样出身不高的女子又不一样,所以在东宫竟是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良久,她才慌忙拜伏谢恩:“臣妾……臣妾拜谢父皇!”
  “闲来无事,你也不妨到贵妃和贤妃那里坐坐,聊聊天说说闲话,打发日子就容易多了。”李旦含笑点点头,掐着手指头算了一算,又忽然加上了一句,“回头朕和宗正卿吩咐一声,晋你正三品良媛。朕和三郎父子都曾经受过你的恩惠,不能忘了过去。”
  不能忘了过去!凌波对于其他的话都没怎么留心,但听到这最后一句话却是心中一跳。结合那天和李旦说过的话,她隐隐约约产生了一个念头,一个让她不敢相信的念头。然而,李旦接下来冒出的一句话却把她的这些心思驱赶得干干净净。
  “十七娘,朕听裴郎说,你曾经给他唱过一首歌。朕还从未听你唱过歌,也唱一遍给朕听听如何?”
  面对李旦笑吟吟的目光和豆卢贵妃王贤妃期待的眼神,再看看陈莞那张惊讶莫名的脸,凌波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下去。
  该死的裴愿,这种事情居然也让李旦知道了,等这愣小子回来她非得好好教训一下他不可!
第二百一十三章
有情有义
  直到黄昏,陈莞方才回到东宫。出去的时候六神无主忐忑不安,回来的时候她却兴奋得满面红光,仿佛浑身都是力气。奉命等在嘉德门的陈珞看到她如此形状,不禁有些奇怪,但他们这一对兄妹如今已经分属不同的姓氏,在有外人在身边的时候却不好多做交谈。直到他陪着一起进了明德殿,没了闲杂人等之后,他才悄悄问了一句,得到的答案却让他大吃一惊,于是退下之后立刻便去寻裴伷先和徐瑞昌一同商议。
  “今日父皇居然也在芙蓉园,而且还亲口允你可以随时出入宫禁?”
  李隆基听了陈莞一番话,不由又惊又喜,这几日的烦忧全都扔在了脑后。他霍地站了起来,来回踱了几步,忽然转身上前按住了陈莞的双肩,仔仔细细凝视了她一会,这才将她抱入了怀中,口中喃喃自语着某些谁也听不懂的话。
  面对这难得的温存,陈莞甚至觉得整个人都飘上了云间,几乎不假思索地反手死死抱住了李隆基的肩背。她并不是那些成天花枝招展博取宠幸的女人,正是因为如此,她从一开始就明白,她看上的良人虽然风流倜傥,但骨子里最爱的却是另一样东西。哪怕此时他怀中紧紧拥着她,那份欣喜十有八九也只是因为她带回来的好消息。可是,她仍然无可救药地深深爱着他,一如从前。
  良久,李隆基方才松开双臂,轻轻拨弄了一下陈莞额上的一缕秀发:“莞儿,你今天辛苦了。你以前是十七娘的得力帮手,到了我这东宫只和那些妃妾一样,自然是委屈了你。朝臣如今对女子乱政颇为警觉,有些事情你不能插手。不过,父皇既然亲口封了你良媛,那么你便有了足可和外间打交道的名分。除了十七娘那里,其它人家你也不妨多多走动……包括姑母。”
  最后这四个字李隆基说得极慢,更额外加重了语气,而陈莞本就是玲珑剔透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这番话是什么意思,连忙点了点头。既然丈夫的心从来就不在自己身上,那么,做他身边某个比较重要的人,总比望门苦等或是独守空房来得好。
  当夜,东宫明德殿灯火通明,几个最受信任的属官在李隆基的书房中秉烛夜谈,一夜未眠。然而,一切的计划一切的谋算,却都在第二日早朝的时候化作了乌有。
  君临天下的天子李旦,竟然在所有臣子的面前表示天变表示除旧布新,所以他要禅位给太子。一时之间,别说站在左下手的李隆基震惊得无以复加,太平公主同样也给吓了一跳。在精心挑选的那位术士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李旦之后,她这几天也是在家里紧急召见己派的所有官员,已经布置好了接下来的所有步骤,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旦竟然真的提出要退位!
  难道她的八哥不知道,天家原本就没有什么父子,有李隆基这样一个强势的太子,他的皇帝宝座岌岌可危么?难道她的八哥不知道,一旦退位,他便名正言顺地将所有一切拱手让人?难道她的八哥不知道,她做的一切虽然确实有利己的因素,但大半都是为了他么?当初他们嫡亲兄妹虽然有五人,但李弘李贤李显比她年长太多,她和年纪相仿的李旦自然感情最深厚,而且李旦为人温厚,她性子跳脱,小时候她闯的祸几乎都是李旦担下来的。到了李旦由亲王而皇帝,又由皇帝而皇嗣的时候,她也在明里暗里照顾了很多。
  她绝不会像廷下那些臣子一般认为这只是李旦的试探。她很清楚自己这位八哥的性格,若是试探绝不会在这样的场合。他就这样铁了心,竟然根本没有想到和她商量一下,这才是让她最寒心的。
  大殿上赫然乱成一团,无论是真心赞成的人还是矢志反对的人,此时全都在劝李旦收回成命,而清醒过来的李隆基也是如此。于是,在乱糟糟的人群中,脸色怔忡的太平公主便显得鹤立鸡群,然而此时此刻,哪怕是窦怀贞崔湜等人,也丝毫没有注意到她。所有的人都被禅位两个字给吓住了,镇国太平公主的表情自然显得微不足道。
  和那些事先一无所知的人相比,凌波却早在几天前便隐约猜到了李旦的打算,却没有透露给任何一个人。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武后的四子一女,脾气性格便是截然不同,就好比老好人李旦本身便有一种温润的读书人气质。别人兴许会觉得李旦过于懦弱过于宽厚太会和稀泥,但她却认为李旦也一样有爱有憎,只是他更希望的是把分属不同阵营的人捏在一起,而不是希望针锋相对。
  “所以说,舅舅真的不适合当皇帝。”
  喃喃自语了一句,她便仰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这才发现此时已经下起了雨。那雨先是淅淅绵绵,渐渐却下得大了起来,在天地间形成了一道白幕。即使极尽目力,也不过能看到几丈远的地方。她可以听见仆役们的惊呼和咒骂,也能听到侍女们的娇笑声,但所有的声音都盖不住哗啦啦的雨声,直到寰宇间仿佛只剩下一个声音。
  “人家千金小姐喜欢的都是细雨霏霏,这大风大雨有什么好瞧的,偏生你就是古怪的性子。”
  这一句似曾相识的话把凌波从恍惚中拉了回来,她僵硬地转过脑袋回头一看,却见是久未谋面的云娘。她万万没想到云娘还会回来,于是便使劲揉了揉眼睛,待到确认自己绝对没看错,她方才纳闷了起来:“云姑姑不是说去游览名山大川了么?”
  “起初兴致勃勃,去了泰山嵩山华山之后,我就没兴致了!”云娘懒洋洋地打了个呵欠,缓步走到凌波身旁看着窗外的大雨,这才耸了耸肩道,“以往只以为有一身武艺,囊中又有钱,天下哪里不能去。结果出去一趟才知道,这世道已经是不像样子了。民间盗匪横行,官道上有人敢劫道,那些名山大川上就更不用说了,走一条小路肯定能遇着剪径的。那些大官还说什么太平盛世,我呸,要这是盛世,我也不会在这一个月内碰到好几拨不长眼睛的人!”
  凌波被云娘这番话说得哑口无言,然而她却实在难以相信这看似承平天下竟然会这样乱糟糟的,少不得多问了几句。于是,云娘便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把分别将近两年的种种情形一一道来,到最后火气上来的时候,竟是一巴掌把那木窗劈飞了半个。
  “总之,若是遇到什么独行大盗也就算了,偏偏都是小蟊贼前赴后继,气死我了!”
  好容易忍住了发笑的冲动,凌波便轻咳了一声问道:“那云姑姑如今打算怎么办?”
  “芳若回乡陪着侄儿侄女种地去了,我孑然一身没地方好去,也只能顾不上什么好马不吃回头草,眼巴巴回来重新投奔你这个主人。”云娘搭上了凌波的肩膀揉捏了几记,这才笑嘻嘻地问道,“十七娘你是好人,总不会不收留我吧?”
  我敢么?凌波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心想云娘若是去投靠李隆基,某人说不定会倒履相迎,可这一位居然又跑回了自己这里。不过,她还确实是和云娘极为投契,也乐得有这样一个能干的人物在身边陪着说说话解解乏,顺带充当一个最出色的打手和探子。
  “行了行了,云姑姑你要住一辈子都行,就算你老了走不动了,我也养着你,这总行了吧?”
  “啧啧,果然是有情有义的丫头。”云娘眉开眼笑,旋即便神秘兮兮地挤了挤眼睛,“我昨儿个就到长安了,顺带去看了一眼小高。他如今可是神气得很,再进一步就能穿紫袍了。他让我对你说一声,他如今是有主子的人,不好和你多来往。他还说,你如今和先前不一样,只有两边不偏不倚才能站得稳当。这小子果然是稳重了,说出话来一套一套,倒是很有些道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