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攻略(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357

  上官婉儿心中只有一个李贤,哪里会真的在意姚元之究竟是什么秉性,撇了撇嘴便把刚刚武后交待的话给复述了一遍。她话还没说完就敏锐地注意到李贤脸色耷拉了下来,不禁异常奇怪。都说李六郎天不怕地不怕,就是天塌下来眼皮也不会眨一下,怎么忽然这副模样?
  武后能够想到的事情,李贤当然也能够想到。事实上,他压根不担心自己那位老爹,因为李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武后的同类人,只是比较反复无常而已。至于李弘当太子的时候是标准的贤德太子,当皇帝之后是标准的仁德皇帝,反而这一关比较难过。
  这确实不是想忽悠就能忽悠过去的!
  处理公事之外的空闲时,李贤几乎都在考虑这件事,结果是思来想去不得要领。唉声叹气地跨进自家大门,走到半路上撞见那甜甜蜜蜜的一对之后,他总算是有了主意,招招手就把李令月和慕容复给叫了过来,板着脸端起了兄长的架子。
  “虽说那些规矩什么的实在没必要遵守,只不过你们两个也好歹收敛一些,毕竟洛阳刚刚死了那么多人,接下来还有一批要长流天南地北,你们老是恩恩爱爱地出现在街头巷尾,这不是作人家的靶子么?再过几天父皇五哥他们就得回来了,虽说母后已经首肯了你们的事情,但终究还得过那两关,到时候要是出什么问题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对于这种事情,慕容复只有点头的份,李令月却不答应了,赶紧上来死缠烂打。要说慕容复毕竟不是汉人,虽说大唐向来对番人番将很是优容,时不时将宗室县主嫁过去,但嫁公主的前例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文成公主和弘化公主昔日也是宗室女,并不是帝女。
  李贤满口答应帮忙游说,但同时亦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让李令月亲自出发去迎接正在回程路上的李治李弘等等一行。
  “一来你可以把你和慕容的事情先挑明了,二来你一直都在洛阳,最近这些事情你应该都清楚。我不管你是添油加醋还是怎么的,务必把事情解释清楚。”
  李令月眉头一皱,旋即恍然大悟,指着李贤的鼻子便嚷嚷道:“原来六哥你是担心五哥和父皇回来之后怪你杀人太多!哼,别的事情我没本事,这件事我一定办得漂漂亮亮,就凭那些人居然敢在老虎头上拔毛,让我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子,杀几十个算什么,我还想把他们都杀了呢!有我出马,六哥你就放一万个心好了!”
  看到李令月兴冲冲地把慕容复拉了走,仿佛根本没把自己刚刚的警告放在心上,李贤不禁深深叹了一口气。说起来这一对要是真的成了婚,他那个便宜徒弟会不会被李令月吃得死死的完全不能动弹?照如今这个情势看,那还相当有可能……
  当他看到自己那一大堆儿子女儿的时候,这些疑问很快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如今算是彻底明白了,倘若是有钱有势,这儿女还是多多益善,至少听那些温温软软的声音叫爹爹,绝对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最大的李嘉看上去已经是一个英挺的少年,最小的两个孩子还只是刚刚会爬,还有一个正在母亲肚子里还未降生的孩子。
  掐着手指头算一算,貌似他的儿女们已经光荣地突破两位数了。就像屈突申若说的那样,为了娇妻儿女们,杀人算什么?
  想到这里,他心情大好地上前抱起了末儿打了个圈子,把人放下地来之后就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一下子园子里尽是他爽朗的笑声,虽说莫名其妙,但一群已经不再年轻的女人们还是各自高兴了起来,就连孩子们也是嘻嘻哈哈的。
  愁眉苦脸的模样,果然不适合李六郎。
第七百五十八章
一个父亲的思量
  如果说初冬的天气是乍暖还寒,那么,初秋的天气无疑仍带着夏日的燥热,尤其是对于赶路的人而言更是一种莫大的折磨。从气候宜人的骊山脚下出发,在路上仅仅走了两天,李治就感到浑身上下都不舒服,犹如老小孩似的闹腾了很久方才睡下。安顿完李治,三兄弟便聚在了一起,李显和李旦对打双陆,而李弘则心不在焉地在旁边计筹。
  一连半个月,他都睡得不太好,而且眼皮子几乎天天都跳个不停。自从母亲那一天莫名其妙撇下他们匆匆回洛阳,他就感到事情不对劲了。不,应该说上一次母亲问他要走了一件常穿的黄袍,他就已经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一丝诡异的苗头。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在羽林军的严密保护下,几乎没法收到任何消息,再这么下去,那几乎就和软禁差不多……等等,他怎么会想到软禁这么一个词!正在懊恼的李弘猛然间警醒过来,却发现两个弟弟都在那里面色古怪地看着他,他连忙借口太累站起身来,说是要到外头走走。
  李显原本就是个粗心大意的,李旦也难得来了兴致,因此都没在意这些,起身目送李弘出去就双双坐下继续鏖战。他们并没有注意到,李弘走出去的背影中,萧然中带着几许落寞,那身形仿佛显得更瘦削了。
  天空中悬着一轮大大的明月,皎洁明亮,哪怕院子中没有点灯,也没有点上火炬,在月光下仍然是显得亮堂堂的。李弘在一棵槐树下头站定,仰头望着天空中的明月,忽地又转向了那璀璨的群星。自从懂事的时候开始,他就知道自己是太子,迟早有一天要挑起整个天下,因此早早地在太傅的教导下学会了看紫微星。
  虽然明月当空群星璀璨,然而,紫微星却光芒依旧,哪怕是紫微星旁边的那些个星辰,也和往日并没有什么区别,没有暗淡的,也没有大放异彩的。他实在不明白,那些善于看星象的人,为什么能够从这里面看到那么多玄奥的东西。
  七月十五乃是中元节,这原本乃是大唐最大的节日之一,此时洛阳城中必定已经解除了宵禁,百姓们必定都在祭祀亲人,不知道武后和李贤是不是也在祭奠荣国夫人杨氏?比起那些孤苦无依的人来说,他自然算得上运气极好的,即便是曾经以为疏远的母亲,仿佛自从他成年之后也逐渐亲近了起来。
  记得于志宁曾经对他说过,生在天家兄弟和睦几乎是一个奢望,但他这一辈的兄弟似乎是一个异数。他明白于志宁是什么意思,他异母的几个兄长是没有争的资本,而他那个唯一有资本也有能力争的六弟又似乎对争没有兴趣,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局面。
  立储以嫡长,他不正是因为占据了嫡长,方才得以君临天下?倘若他比李贤小几岁……
  “五哥,皇帝五哥!”
  正胡思乱想的李弘猛然间听得这么一声唤,差点给吓了一跳,回头一看立刻愣了。使劲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人,他方才奇怪地问道:“令月,你不是在洛阳么,怎么忽然跑到这里来了?等等,如今已经是未时,你难道刚刚还在路上赶路,六弟怎么这么大意,居然被你溜出来了!”
  “喂喂,五哥,谁说我是溜出来的,六哥把东宫卫率借给我一百人,我还带了慕容,这一路上有谁敢打主意!”李令月说到这里,忽然感到两股间钻心似的疼痛,要想忍却没忍住,顿时苦着一张脸抱怨道,“我这一路上紧赶慢赶,五哥你看到人家居然连好脸色都没有。”
  由于兄弟四个只有这么一个亲妹妹,因此李弘面对李令月的娇嗔毫无办法,只得赔了个不是。忽然,他想起李令月刚刚提到慕容复也一起跟来了,不免东张西望了一阵,却意外地没找到人,不禁追问了一句。
  “哎呀,母后和六哥都已经点头了,五哥你只要答应我认下这个妹夫,我立刻就让他来见你!”
  “这是什么话!就算我答应了,你还得过父皇那一关。我不知道母后那里你是怎么糊弄的,我至少得好好和慕容谈一次才行!等等,你这么风风火火赶过来,不会就是为了这么一件事吧?要真是这样,你也太心急了,等到我们回洛阳之后再说也来得及!你毕竟是金枝玉叶的公主,这种婚姻大事也该稳重些。”
  “稳重稳重……想当初是谁一个劲催着我嫁人的,找到一个看得顺眼的容易么……不说这个了,反正我风风火火赶来是有事情和你说,你明天要见他就见吧。现在先进去,我两条腿都酸死了,不想站在这里说话。”
  李令月赌气似的嘀咕了一句,旋即便一把拽住了李弘的袖子往里头拖。推门进去看到那边两个人正在鏖战不休,她顿时深深吸了一口气,把李弘抛在身后便疾步冲了上去,恶狠狠地大喝一声:“都给我出去,这里我征用了!”
  李显和李旦正战到关键时刻,闻言都有些不耐烦。前者压根没抬头,后者乖觉一点,一看见是李令月立刻瞪大了眼珠子站起身来,还顺带拉了李显一把。
  “令月,你怎么来了?”
  “令月,你不是应该在洛阳和慕容谈情说爱么?”
  李旦的问题李令月根本懒得回答,而李显的问题则是让她咬牙切齿。她也懒得和这两个惫懒的兄长多说什么,叉起腰就把人轰走了,旋即方才上去关好了门,把李弘殷勤地扶着坐下,那模样像极了一位标准的好妹妹。
  李弘从来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一时间受宠若惊。然而,等到李令月在对面坐下,把最近洛阳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对他说了一遍,他那张笑脸顿时僵住了,所有动作都僵住了,甚至连思维心跳仿佛都停止了一会。
  就只是他在骊山呆的这么一些天,居然已经天翻地覆了!怪不得他最近心神不宁,怪不得他眼皮一直在跳,原来……原来在他看不到的某些地方,阴谋与暗箭齐飞,杀戮和诬陷并举。他几乎是用尽全力深深吸气吐气,这才把心下那种翻涌的情绪压了下去。
  “是六弟让你来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李弘再次陷入了沉默。而在他的耳边,李令月却开始喋喋不休地说起了当日的险情以及道听途说的各种流言蜚语。他虽然都听着,但再多的惊心动魄,这时候却显得有些苍白,他只记得死了多少人,流放了多少人,黜落了多少人,败落了多少大家族——果然,从这种方面来说,他确实少了几分事到临头的果决狠辣。
  这一夜,李弘几乎都没怎么睡着。从洛阳城那场动乱的起因一直想到了上次上官婉儿从他这里要走的黄袍,再想到了之前的种种,越想他心情越乱,天刚亮,他索性叫来人换上了衣裳直接去了李治所住的院子,也没顾得上自己这位父亲还是睡眼惺松,就把他所知道的一切全都倒了出来。
  “反了,反了!气死朕了,早知如此,朕就该听媚娘的话,先下手为强!”
  李治狠狠地骂了一句,重重嘘了一口气,一抬头见李弘怔怔地看着自己,他的面色渐渐阴沉了下来。挥退了胆战心惊的王福顺和其他几个内侍,他便招手示意李弘在一边的锦凳上坐下。直勾勾地审视着这个一直以来就是当成接班人培养的儿子,他忽然又叹了一口气。
  父子俩的这番长谈足足用去了一个上午,随扈的羽林军多次前来催促盘问,却都被守在门外的王福顺三两句话打了回去。单单是刚刚听到的事情就足够让人心惊胆战了,要是再吵到里头两位至尊,那该会有多大的麻烦?
  下午起程的时候,李治便将李令月叫到了自己的车中同乘,再次详详细细问了这个谋逆未遂的案子。等到一切问完,他便笑呵呵地在爱女的肩头拍了拍,道出了一句举重若轻的话:“令月,你也终于长大了。既然慕容是你母后和六哥都看中的人,这次回去之后朕就让礼部操办你的婚事。只不过,你待会还得下车去跑一趟。你带人先走一步,告诉你六哥,就说他处置得很好,我和弘儿都没有异议,明白么?”
  自己最担心的事情有了着落,又替李贤解决了他担心的事,李令月可谓是双丰收,竟是忘记了自己还得在马背上颠簸一天,立刻喜滋滋地答应了。
  而女儿一走,李治就用手指轻轻揉着眉心和太阳穴,怀念起了昔日的时光。儿女们都长大了,为了外人而让两个最优秀的儿子之间产生嫌隙,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不会眼睁睁就这么看着。说起来,即便是有药王孙思邈诊治过,尽管有无数太医殚精竭虑,他的风眩似乎仍在日复一日地发作,但凡能忍的他就索性忍了过去。
  只不过,他好歹能重见光明看清楚这个世界,看清楚自己的孙辈们,这也就够了。尘埃落定的盛世,远远比危机四伏的盛世更让人安心。哪怕到了那一天,他也可以安心走了。
第七百五十九章
是皇帝也是兄长
  太上皇和皇帝的御驾回銮时,一切都是波澜不惊。
  定鼎门大街的两旁云集了不少围观的百姓,他们并不是官府征召来的,而是自发前来看热闹的。尽管比起从前封禅泰山出行时,如今不过是小阵仗,但恰恰是这种小阵仗让大家有了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没有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将他们和天子隔开,没有重重帷幔让他们用尽目力也瞅不见里头的人,他们可以在跪拜的时候肆无忌惮地抬起头小心一睹天颜。
  李贤这个储君亲自到定鼎门迎接,为了避免喧宾夺主,在一同进城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坐车,而是骑着高头大马在旁随扈,至于周遭的目光是崇敬还是敌意,抑或是愤恨,他实在没时间去理会。他甚至没有去担心是否会有人半路上挡在前头,来上一出御前喊冤之类的大戏。
  幸好从定鼎门大街直通天津桥的这一路都异常顺利。百姓只是安分守己地在沿途金吾卫的阵列后头翘首观望,官员们只是默默地在后头跟随,前来迎接的皇族们也是个个犹如立仗马,他注意看了一眼此次随扈骊山的霍王李元轨,发现对方仿佛对洛阳之事一无所知的模样,最大的心思也就放下了。
  进了宫城,颇觉疲倦的李治没有再接见群臣,而是言简意赅地把事情都交给了李弘李贤兄弟,就在武后的陪伴下回贞观殿休息去了。泡了一个多月的温泉,李弘的精气神大有好转,因此拉着李贤作陪,花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接见了一群宰臣和重要的办事官员。
  君臣之间仿佛有一种深深的默契,谁都没有提数日之前的那场杀戮。
  等到该应付的事情应付完了,只剩下了兄弟两个,这徽猷殿中的气氛反倒有些僵硬了起来。一向最会说话的李贤这时候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李弘则一味沉默地数着地上的青砖缝,始终一声不吭。直到最后李贤憋得胸口闷得慌的时候,他终于听到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六弟,你就一点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名声么?”
  僵局打破了就好办,当下李贤便晒然笑道:“名声算什么,有道是盖棺论定,活着的时候就是万民称颂,死后这史书却总是识字人写的,要说你暴戾无道那又有什么办法?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太宗皇帝杀的人少么,可民间更在乎的还是贞观之治。”
  对于李贤时不时吐出的这种奇谈怪论,李弘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此时惟有狠狠瞪了他一眼:“要不是父皇在路上开导了我一番,这一路上令月又叽叽喳喳给你说了不少好话,我这一回来非和你翻脸不可!我知道你是被逼无奈下狠手杀鸡儆猴,可那毕竟是二三十人,如今皇族之中剩下的零零落落,博陵崔氏清河王氏那些世家大族难道不会在背后拍手称快?”
  李贤如今算得上是货真价实的唐人,对于氏族志自然也是耳熟能详。虽说武后利用身为皇后的权利,把武家的姓氏提升到了第一等,但还是改变不了世家大族在整个朝堂中占据的位置。虽然禁止崔王卢郑等等世家互相通婚,但却禁止不了世家的继续扩充壮大。李唐皇族的人少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
  “人贵精而不贵多,那些死了的家伙不是名声极坏就是野心勃勃,留着反而是祸害。至于要钳制世家大族,只要提高朝中寒门出身官员的比例就好。”
  李贤不慌不忙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心中直叹气。要说自己那位老妈不曾变成那个空前绝后手段狠辣的女皇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很多法子不能用了。在史书上武后高举的屠刀之下,世家大族的力量被削减到了一个空前薄弱的地步,虽说对于那些死去的人很残酷,但对于后头上台的李隆基而言却无疑是一个异常有利的局面。
  李唐宗室死得多了野心没了,世家大族被打残了打怕了,天下被武后杀人杀怕了,于是不破不立,只要当权者有魄力,何愁没有盛世?唯一可惜的是,某人有始无终,生生把这大唐江山搞得七零八落。咳咳,当然如今这都是没影的事。
  “你倒是说得简单!”李弘当然不知道眨眼的功夫李贤就想了这么多,被他那轻描淡写的语气给气得咳嗽了几声,“这天下读书人几乎都出自各大世家,难道你不知道?这进士科一次十几个进士中,有几个是寒门士子?”
  “但五哥你要知道,书便宜了,就是识几个字的百姓也会随便买一本诗经,就别说那些想读书的人。俗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这种事情是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的事,谁说现在就要做的?再说了,母后不但喜欢任用背景比较少的官员,而且喜欢越级提拔,你难道不知道?”
  “你这只小狐狸,居然打这种主意!”
  李弘这时候终于明白了自己如今的处境,虽说像他这样掣肘重重的皇帝古今罕见,但他并不是那种想要推行新政,或是怎样锐意进取的皇帝,他希望的只是把大唐天下治理好,仅此而已。而这一次的事情,只要是知情者都不会算在他的头上,他可以说是坐享其成。
  然而,李贤这次可以杀二三十个,株连上百,那下一次呢,这家伙是不是会忽然大刀阔斧对世家开刀?羽林军中拥立的那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倘若有人借此事施加压力大做文章,再闹出什么更大的事情,岂不是又要引起震动?
  毕竟,这个天下的人是杀不完的!如今之际,还不如……
  “五哥,我家老大已经年满十五,再天天在东宫崇文馆浪费时间也没什么必要,至于现在建宅倒还太早了些,我那地方还大,他还可以继续住着。但他年纪不小,也应该开府了。我那东宫预备腾出一块地来让他早日熟悉政务,只不过我那里人手原本就不够,你若是有好的不妨给我举荐几个。”
  李贤家的老大……这是说李嘉?
  想起那个稳重大方的少年,想到那是自己唯一的儿子,李弘的脸上再也维持不住平静。自从上次李贤把人领过来,李嘉又向他说了李贤当初那番话,他自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只是,这其中的干系,李贤真的完全考虑清楚了?
  “这件事……先和父皇母后商量一下再定吧。”李弘艰难地把这个话题转到了一边,不等李贤打断,他便拉出了另一件事情搪塞,“令月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这大唐的公主从来就没有那么迟嫁人的,你回头还是赶紧先操办这件事,省得她和你纠缠个没完。不过既然成婚,慕容若是再去安北大都护府上任,是不是有些不妥?”
  “没什么不妥,当那丫头跟着去就是了!”李贤大手一挥,完全忽略了李弘的大惊失色,“那丫头若是再关在洛阳这么一个地方,只怕无数人要被她折腾死,还不如让她到那些天高地阔的地方去好好看看,兴许性子能变得柔婉一些也说不定。这件事母后已经答应了,父皇那里就交给五哥你了。”
  “你……我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是好!”
  气急败坏的李弘很想给李贤当胸一拳,但想到自己那力气根本奈何不了这个犹如是铁铸的家伙,只能恨恨地打消了这个盘算。忽然,他脑海中闪过另外一个人影,立时似笑非笑地问道:“我倒忘了,老上官找我不止诉过一次苦了,说是从没见女人不肯嫁人只愿意当官的,还说他孙女嫁鸡嫁狗也绝对不嫁给某人。这次婉儿为了你前后奔走,你究竟准备拿她怎么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