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282

  此时,她看着已经睡熟的儿子,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深深的忧容。辽东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朝中众人也绝口不提,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就再没有危险。据她所知,萧奉先萧嗣先兄弟虽然设法贬斥了那些矢志求战的人,但是,自己也在野心勃勃地希望再次求战以挽回面子,可是,国家大事又岂可儿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只要是一介读书人都知道的道理,为何皇上竟不能明白?
  “瑟瑟!”
  萧珑音一进来便发觉妹妹正在对着孩子发怔,而周围却没有半个宫人内侍,不由沉下了脸。唤了一声之后,见萧瑟瑟别无反应,她只得上前去拍了拍妹妹的肩膀。
  “姐姐!”萧瑟瑟一回头方才看见是姐姐,连忙将满腹思绪都放了下来,起身拉着萧珑音的手问道,“姐姐,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
  “这么大的事情,你还瞒着我!”萧珑音不由得狠狠瞪了妹妹一眼,见四下无人方才低声问道,“我问你,是不是内廷又有谁要生产?”
  “生产?”萧瑟瑟的脸色一片茫然,见姐姐不似在开玩笑,她更加觉得事情紧急,连忙问道,“姐姐,你也知道,我前些时日怀着额噜温,内廷事务一概不知,如今又要照看他,所以更不曾过问这些事。莫非宫里哪位贵人有了龙胎?”
  “你居然真的不知道!”萧珑音愤愤地一跺脚,这才低声道,“是赵贵人有了身孕,听说产期就在这两天。由于她并不受宠,住得又偏,所以太医很晚才诊断出来,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唉,你究竟想过没有,如今皇后没有一男半女,唯独你得了贵子,我们契丹族立后虽也讲究尊卑长幼,但是却没有准数,倘若那赵贵人生下孩子之后给皇后抚养,那么……”
  “姐姐你别说了!”萧瑟瑟闻言脸色大变,却连连摆手止住了萧珑音的话。莫说她得到消息已经太晚了些,就算早知道,她也不可能做任何事情。内廷之中以皇后最尊,萧奉先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在窥伺她的行动,倘若她贸然行事,只能是自寻死路。想到这里,她又徐徐开口说道:“皇上多几个子嗣也有好处,皇后还年轻,将来未必不能再生,即便萧奉先兄弟有意,她生来宽厚,不见得就会惦记区区一个贵人的儿子。姐姐,内廷中生育的嫔妃越多,我的危险就越小,你千万别做什么傻事,也别让姐夫和妹夫搅和在里头!”
  萧珑音闻言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坐了一会便去了,只留下萧瑟瑟一个人坐在那里出神。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朝堂之上,为何以大辽的人才如云,就没有多少人敢于犯颜直谏女真之危?难道他们都以为,坐定了天子之位就一定能够富有四海么?
  五月十六日,赵贵人产下一子,耶律延禧大喜之下赐名习泥烈,并进封赵贵人为赵昭容。
  不仅是辽主耶律延禧不以女真为意,就连远在西夏兴庆府的李乾顺也同样认为女真不过是区区小患。去岁一年,夏国兵败如山倒,整个横山竟几乎拱手送给了宋国,损兵折将不计其数,而党项贵族的抱怨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最高点。然而,在众多要求报复的声音中,作为一国之主的他却不能不考虑周详,因此在辽国自身也遭到了危机的时候,他选择了派人至宋朝纳表请求停战,而且顺利得到了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
  但是,尽管已经顺利地削去了那些党项贵族的权柄,但是,他依旧不能不考虑群情。尽管昔日的西夏铁骑中已经多了汉人的身影,但是,党项人依旧是绝对的主力,他需要一支铁军来保卫夏国,也需要一支铁军来震慑臣下,所以,即便再倾慕汉化,他依旧不得不战,哪怕只是为了挽回一点颜面也好。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正欲命人去召李察哥,却突然瞥见了门口的一个人影,脸色微微一变后便开声唤道:“是王后么?”
  门口的人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后便现出了身影,正是辽国成安公主,如今的大夏王后耶律南仙。尽管已经嫁为人妇,她却依旧如同少女时一般步履轻盈,三两步进殿后便欲行下礼去,却让李乾顺扶了起来。
  李乾顺凝视着自己的妻子,大夏的王后,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温和的微笑:“这么晚了,王后还不去休息?”
  “臣妾问过侍卫,得知王上还没有休息,所以就来这里看看。”虽然是辽国宗女,又被敕封公主,但是,耶律南仙始终记着自己乃是夏国王后,此时见丈夫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她便坦然回视了过去,“王上是否在想着出兵的事?”
  “你怎么知道?”李乾顺悚然一惊,目光不由严厉了一些,“莫非是宫里有人在传言此事么?”
  “王上自己都还未决断,旁人怎会胡言乱语?”耶律南仙并不惧怕,而是轻轻又向前了一步,“臣妾是听说王上最近召见过嘉宁军司和静塞军司的统军,而且似乎还调阅过地图,所以便这样猜的。王上刚刚这样反问,可是臣妾所言不差?”
  “王后不愧是大国公主。”李乾顺漆黑的瞳仁中闪动着一种深不可测的光芒,那丝笑容愈发意味深长,“那么,王后认为我国可有机会夺回横山?”
  “倘若只是袭扰,则我大夏必胜无疑!”耶律南仙见李乾顺并未为自己的言语所动,心中愈发确定了早先的判断,“但若是想要夺回横山,没有外力襄助恐怕必定遭受败绩。臣妾也曾经听人提过自章质夫起便为宋朝奉为法宝的进筑之术,只要宋国军队不贪功不冒进,一步步缓缓蚕食我大夏领土,那么,恕臣妾直言,我大夏要夺回故土很难。”
  “外力襄助?”李乾顺敏锐地抓到了其中的关键,眉头一挑便问道,“莫非王后的意思是让朕再派使节如辽请援?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当初上国贵使就已经在宋国遭了冷遇,那宋国小官家自恃力强,若是不能给他一点教训,恐怕他依旧以为自己的军队天下无敌!王后的好意朕懂得,只不过,这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而是势必去做的问题!”
  “既然王上这么说,那臣妾便预祝旗开得胜!”耶律南仙轻轻叹息一声,盈盈下拜便欲转身退去,还未走出几步便听到背后传来了一句话。
  “王后放心,朕还没有刚愎自用到那个地步。朕会让宋国看看,所谓袭扰的真谛在于何处!”
  耶律南仙闻言脚下步子一滞,然后又徐徐前行,却是一句话都没有答。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了殿外,李乾顺的目光中方才露出了激赏之色。
  他是大夏之主,娶妻自然也得为了国之大计,所以,他才会为了迎娶辽国公主一而再再而三地派出使节,所以,他才会在成安公主耶律南仙一行抵达夏国境内之后亲自率大军前去迎接,哪怕是真的娶一个无盐女,那也是他这个夏主的份内之事。
  “来人,宣晋王李察哥!”
  等到李察哥匆匆入见,李乾顺也不多绕圈子,把自己的用意解说了一遍,最后方才问道:“依你之见,倘若选用的将领得法,大约有几成胜算?”
  李察哥面色不变,心中却浮起了百般滋味。若是以前,他当然可以说西夏铁骑必定能够取胜,但是,时至今日,他却万万说不出什么保证。李乾顺即位这几年来,大力推崇汉化,逐步削减党项贵族手中的实权,使得夏国国力日渐恢复,但是,在国库渐渐充盈的同时,那支曾经无往不利的西夏军队却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锐气,难道这便是有得必有失么?
  思量再三,他终究还是咬咬牙道:“皇上既然有心,我军自然必胜!”
第十五章
昔日雏鸟已轻鸣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临近女儿读书的书房,高俅便听到了一阵清亮的诵诗声,正是诗经中的《芣苢》。从妻子那里得知李清照要教导高嘉的那长长一溜课表之后,他都情不自禁为之咂舌,要知道,就是那些自诩博学的士大夫,恐怕也不会去读那么多书。宋时风气比唐代要严谨许多,所以才会出现一批理学家,所以才会有那些对女子的禁锢。后世盛传李清照老时曾经欲将所学倾囊传授于崔氏女,而十岁的崔氏女却以此并非女子该学而加以谢绝,如今倘若自己的女儿能够继承李清照的衣钵,那也足可让才女感到欣慰了。
  由于是盛夏,因此书房的窗户半开着,他便悄悄站在了窗边凝望着里面的两个人影。只见一身文士服的李清照背手站在高嘉跟前,竟很有几分浊世佳公子的派头,而高嘉则在那里摇头晃脑地读书,谁都没有注意到窗外有人看着。
  “嘉儿,你要记住,诗词出自于心声,所以,应景所作的诗词大多为下品,唯有发自心声的诗词方才称得上是佳作。古往今来,诗词文士不计其数,却大多碌碌无为拾前人牙后,却不知能够开宗立派的,都是别有创新,为一代大家者,其名篇甚至可让愚夫俗子琅琅上口。”
  李清照见高嘉仰头目不转睛地听着,心中不由愈发欣慰,有心去抚摸一下她的头,却又顾忌着如今乃是教授的时候,只能勉强忍住了。
  “天分本是一条,但后天勤奋却更为重要,王荆公曾经作《伤仲永》一文,便是要告诫天下士子警醒。你天赋博闻强记,这是好的,但是,倘若自恃天分而不知勤学,他日天分才情自会湮没,这一点你要牢牢记住。从今日开始,每日背诗十首诵文十篇,每日认字五十,这都是定量,无论有什么事都不可有所减少。等到你认字过千之后,每天再临帖十张,一年之后,纵使那些家学渊源的男儿,也决计比不过你。嘉儿,你可自信有这样的耐心能坚持下去?”
  高嘉小脸激动得通红,狠狠点了点头道:“先生放心,纵使晚上不睡觉,我也一定会完成的!”
  看到这一幕,高俅又深深凝视了一眼李清照那优美的背影,这才悄然退去。此时贸然现身,不仅会坏了这师徒两人的兴头,也会带来一种不良印象。看来,当初高嘉抓周的时候抓到了那两样东西,还真的是谕示准确,否则,又哪里会那么巧撞上了一位一代才女作先生?
  他缓步走到中庭,却见高升快步走上前来,躬身禀报道:“相爷,连公子来了,小人已经带他到花厅等候,相爷是否要见他?”
  连烽?高俅眉头一挑,随即点头道:“你带他到书房来,以后若是他再来,只要书房中没有客人,你随时带他来见我!”
  “是!”高升答应一声,连忙一溜小跑地奔了出去。
  高俅回到自己的书房不多久,高升便领连烽进了门。他抬头随意打量着面前这个年轻人,见连烽一身天蓝长衫,身上别无一丝富商公子夸耀富贵的景象,一眼看上去仿佛一个寻常士子,不由在心底暗赞了一声。
  由于身上并无功名,因此连烽待高升离去之后不敢怠慢,毕恭毕敬地下拜行礼,却不料想竟被高俅亲自搀扶了起来,脸上便露出了受宠若惊的神色。
  随意指了一个座头之后,高俅便笑道:“我与令尊是多年旧交,虽然如今与当年不同,但私相见面的场合,贤侄也不必拘于面上的礼数,随意一些也就是了。”见连烽连道不敢,他便也不多寒暄,径直问道,“我让令尊去办的事情,如今进展如何?”
  “高相公,连家原本是泰州商户,但是,自从承蒙圣上和相公看重,在杭州和华亭都置下了产业,这才为江南商人所知。这一次办理相公托付的事,家父和我去拜访了不少商人,听说是高相公的意思,他们都很有意向,只是,不少人还有些顾虑。毕竟,先前我受高傑大人之命前去商谈海船和海图之事……”
  “这两件事不要混为一谈。”高俅轻轻摆了摆手,示意连烽不必再说,“海图乃是为了国之大计考虑,而另一件事却是财路。江南富商这么多,想必闲置的钱也不少,若单单只是放高利贷,不仅为朝廷正人所不齿,而且更不利于名声。这样吧,你先把人聚起来,到时就由你们连家代我去和他们商谈细则,你可以告诉他们,我这里可以拿出三百万贯。”
  三百万贯?连烽猝不及防之下,差点咬到了自己的舌头。他是知道高俅有钱,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会如此轻描淡写。如今连家海外贸易的暴利期已经过了,每年的毛利润也就四百万贯左右,除去税金和成本有二百五十万贯就顶天了,几方一分更是不剩多少。他出自商贾之家,当然明白所谓的饱和是什么意思。尽管如今连家依靠天然的优势力压以前独霸高丽和日本贸易的泉州海商一头,但是,利润也越来越薄,若是再这样下去,这条财路恐怕会越来越窄。
  “相公的意思我明白了。”连烽收摄心神,连忙欠身应道,“届时家父一定会全力以赴!”
  高俅微微点了点头,但是,从他的本心来说,实质上是更愿意亲自出面。但是,以他如今的身份,亲自见连烽还能说是当年旧情,若是见那些商人就很有些不妥了,尤其是在前期的谈判阶段,让连家出面才是最好。他随手从桌子上拿起一道手札,沉思片刻便递给了连烽:“之前我派人和你父亲谈过设想,但是,毕竟只是大体设想并不清楚,旁人若是质疑起来,恐怕你们也不见得能够及时反应。这是我这些天抽空写出的札子,上头除了一些条条框框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注意事项,到时你们把它吃透了,对付那些商人自然不在话下!”
  “是!”连烽起身接过手札,却并不翻看,直接郑而重之地放在了衣襟中,然后便正襟危坐等待着高俅最后的话。
  “事成之后,我估计大约朝廷也是有动作的,此事我已经向圣上奏明,若是连家在此事上能够尽心竭力,那么,连带着你们之前的功劳,圣上说不定会另有恩赏。”
  对于高俅的暗示,连烽自然是心领神会,又问了几句便起身告辞。出了书房,他的脸上立刻浮上了若有所思的神色。只看此事所需的巨大本钱,便知道不是小买卖,更何况还要联合那么多商贾。只不过,这种事情不似海上贸易的单纯,倘若朝廷真的插一脚进来,却得考虑到后果。要知道,先前四川商人的交子便是给朝廷学了去,然后将一项好生生的事情弄得天怒人怨,只希望高俅的一番好盘算别被人滥用了。
  连烽所担心的事情,高俅自然不会没料到,因此在上书赵佶的同时,他也已经给蔡京去了私信。尽管远离京城,但是,朝中的事情他却依旧廖若指掌,赵挺之的谋定而后动,刘逵的招招紧逼,蔡京的步步为营,全都逃不过他的耳报神。由于先前有他牵制着蔡京,不少臭名昭著的政令都没有推行,所以,赵挺之倘若要改崇宁之政无疑是直接抹煞了赵佶这个天子的政绩,步履自然是更加艰难。
  当初赵佶会用赵挺之,无非是因为这几年他远处西南,并不在朝廷政争之中,远远比那些争权夺利的人更值得信任。可是,一旦赵挺之位列宰相,那么,所有超然的立场就全都消失了,身在其位,当谋其政,任凭是谁当了这个宰相,也不可能容忍一个罢相之人依旧安居京城,甚至还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赵挺之能够容忍蔡京到现在着实不易,但是,让他一直容忍下去就不可能了。
  “既生瑜何生亮,恐怕赵正夫如今正想着这一点吧!”
  高俅微微一笑,突然自言自语道。倘若没有蔡京,那么,以赵挺之胜于一般人的政治智慧,很可能在相位上多呆几年,但是,比起蔡京的手段和党羽来,赵挺之还是逊色得多,更何况,赵挺之有雄心壮志,有与其匹配的冷静头脑,但是,唯独缺少了执政一个诺大国家的相应才能。而老到的蔡京却不同,在看清情势的基础上,他能够壮士断腕,能够虚与委蛇,更重要的是,在真正关键的场合,他能够一锤定音,而这就是赵挺之缺少的。
  他转身走到书桌前,深思片刻便开始奋笔疾书。不管怎么说,要想绕过赵挺之这样一个宰相都是不可能的,而既然不可能,那便不妨在其中设法取得一些好处,把水搅得再混一些。横竖自己在朝堂没有留下什么势力,那么,这两虎厮斗得越凶,他今后的路便会更好走。
第十六章
大相国寺探虚实
  罢相大半年来,蔡府的门庭愈发冷落,似刘逵张康国这等已经自立门户的人干脆不再登门。只不过,在表面的萧条之下,蔡京依然是闭门不出而尽知天下之事,甚至连宫闱隐情也逃不过他的耳朵。而无论外人怎么看,这位如今赋闲的宰相都是悠哉游哉,因此更多了几分疑惧。
  这一日,叶梦得照例空着双手一大早上门。他乃是常来常往的人,因此也不用蔡府家人引路,而是熟门熟路地转到了蔡京的书房,谁知竟是扑了一个空。见此情景,他虽然吃惊却也不着急,自顾自地坐下来看书,可等候了足足半个时辰却觉得不对了。
  “来人!”
  “叶大人有何吩咐?”
  见是往日时时在这里伺候的蔡平,叶梦得顿感心中一松,知道蔡京并未有什么不妥,于是便沉声问道:“恩相到何处去了?”
  蔡平闻言却只是一笑:“叶大人便是该早些问的,相爷一大早就去了大相国寺和智光大师下棋,临走的时候还吩咐说,若是叶大人不问便不许我们告知他的去向,非得等到叶大人问起才能说,所以小人刚刚不敢告知。”
  叶梦得闻言气结,搁下手中的书便站了起来。饶是他几乎算蔡京的心腹,此时也摸不透对方是什么意思,反复琢磨更是不得要领。随口吩咐蔡平收拾好他取阅的那几本书,他缓步出了门,一直到走出蔡府之后方才恍然大悟。
  蔡京罢相之后,赵挺之刘逵之流并未立刻清理朝堂,但这几个月来,两人也在不露痕迹间,将一些品阶不高的京党渐渐调离了京城,而叶梦得当日奉蔡京之命前去送高俅,又说了那么一番惊世骇俗的话,自然是更不能幸免。他原本已经做好了准备,谁知最后竟丝毫未受波及,这顿时让他暗自钦佩蔡京的手段。要知道,当日自己那句话可以说是当众削了赵挺之的面子,如今却依然能够在礼部任职,对旁人来说不啻是一个信号。
  看来,蔡京还真的是把自己当作了自家人!
  心中闪过这个念头之后,叶梦得不由微微一笑,举步便上了自己的马车:“去大相国寺!”
  马车一路到了大相国寺,他才发觉寺外已经满是杂耍摊贩,一眼望去热闹非凡,这才记起今日乃是十五。下了马车走进寺院大门,他便看到里面已经是挤满了无数举着香烛顶礼膜拜的虔诚香客,男女老少拖儿带口,隐约听去,大多数都是求富贵,甚至还有求功名的。
  他对于佛道原本就是无可无不可的,因此也不想随众礼佛,在大雄宝殿之外驻足片刻便退了出来。他来京城任官之后,平日还曾经到道录院走动,大相国寺却是不常来,更不用说后面单单留给达官贵人的禅院。思量片刻,他见几个小沙弥簇拥着一个身着袈裟的和尚自不远处走过,连忙快步走上前去。
  “大师!”
  那和尚五六十岁的年纪,法号名叫智远,也算是大相国寺有头有脸的僧人。见叶梦得不似平常香客,连忙喝止了一旁想要呵斥的小沙弥,合十问道:“不知居士有何事?”
  叶梦得顺势还了一礼,这才开口道:“大师,在下叶梦得,此地是为了寻蔡相公,不知大师可否指点一二?”
  蔡相公三个字一出口,那几个小沙弥顿时勃然色变,就连智远刚才那淡淡的神色也消失了。蔡京的名头固然是天下皆知,而叶梦得这个铁杆京党经过当日送别一事,却也同样是天下闻名。智远略带惊疑地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脸上渐渐浮现出了一丝笑容:“原来是叶居士,老纳智远。蔡相公正在禅院中和主持下棋,恐怕就是老纳指了路,叶居士一时半会确实难以找到。这样吧,横竖老纳有闲,便带叶居士过去如何?”
  “那就多谢大师了!”叶梦得也不客气,道谢之后便跟智远一起入了内院。一路上略略攀谈几句,他不由对身旁这个和尚刮目相看,对于未曾谋面的智光更是起了兴趣。要知道,陈王赵佖的眼光极高,能够独独将智光荐给天子,足可见与其人的交情。
  一路穿过诸多楼阁,智远便将叶梦得带到了一间环境优雅的禅院前,这才止步笑道:“便是此地了,外面还有小沙弥看守,叶居士但请报名进去也就是了。老纳不便入内,告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