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2

元镇,会是她的良人。
睿姬反复地这样告诉自己。
次日,定鼎门大街上,清心茶坊。
睿姬头戴帷帽,在彩云的陪伴下悄然走入。元家的茶坊管事忙来相迎,被一阵香云环绕,魂灵出窍似的,直勾勾盯着睿姬看了半晌,彩云一声轻咳,他方觉失礼,红了脸道:“这位娘子可是来买茶?今年的新茶尚未到,去年的还余下一些。”
“我来寻你家元公子。”
睿姬话一出口,听见的人顿时酥了,管事好半天才挪开步子,去寻元镇。元镇奔出院子,临到厅前又停步,徘徊不前。
彩云瞥见他的身影,掩口笑道:“元公子送诗时大方得紧,怎么如今会难为情?”
睿姬掀开帷幕,盈盈望去,元镇如牵线木偶,痴痴向前,走过来握住她的手。
“你终于来了。”
彩云不悦地插嘴道:“应该是你来见我家娘子才是。”
“我只怕唐突了睿姬。”元镇连忙说道。
“不必多说。元公子去燕子楼多次,我从无半分青眼相待,公子依旧不离不弃,睿姬心中感激。”她款款说来,吐字生香。
元镇引她入了厢房,把彩云隔在外面。
象牙席,芙蓉毯,金丝帐,山水屏。元镇亲笔的诗画,看来那么熟悉。睿姬忐忑的心顿时平静,秋水明眸,望向元镇。
“我的来意,你应该明了。”睿姬咬唇,轻轻说道。这是她初次私会情郎,只求探明他真实的心意。
“我连功名也没有,你选我为首客,太委屈你。”元镇叹道,情不自禁握紧了她的手。
睿姬从发间,拔下一支青玉孔雀簪。
“郎君何必自谦?你我以诗为友,胜过媒妁之言。我以此簪定情,但愿两不相负。”睿姬顿了一顿,她想要的,不仅仅是“首客”。她抬眼端凝,元镇沉醉在缭绕的香云中,忘情地朝她一笑。
“睿姬,在我心中,你早已是我元家的人。”
睿姬心中情动,嫣然一笑。
一阵风起,吹动案上诗篇,纷纷飘如花落。
“你是我一生知己,我绝不会辜负。如有违背,五雷轰顶,不得好死。”元镇喃喃而语,睿姬捂住他的嘴,他就势一牵,她倚在他怀中。
脚边,诗篇里传唱的绵绵情意,在两人痴痴的拥吻中流淌。睿姬抛开世间纷扰,只觉这一刻有脚踏实地的快乐,他宽大的怀抱和温柔的亲吻,让自己快要融化了似的,一直以来,她如白云无根地飘荡,终于,被这暖暖清风席卷。
无论上冲云霄,还是下落凡尘,她有了一个归宿。
“我等这天,等了太久。”元镇在她耳畔低语。
睿姬抿嘴轻笑,这些日子,起码看清他是个有始有终的长情男子。两人拥在一处,说些彼此思念的情话,不知时日漫漫,岁月几何。
良久,方才分开。
“睿姬,你身怀的异香,可有什么来历?”元镇嗅着芝兰芳香,如饮清茗,从头顶舒坦到脚底。
“我娘爱服食香花,生下我后,莫名就有了异香。”睿姬微红着脸,拨弄他的发丝,男人终日混迹茶叶堆中,有股淡淡的清香,很是好闻。
“你爱吃花吗?我会做些茶点,像是鲜花饼之类,配合茶汤同吃,别有种滋味。”
“好啊。”睿姬欣喜说道,“你亲手做什么,我都爱吃。”
元镇拿出一碟添加了玫瑰的小饼,上面印了吉祥祝语,放在案上。
“我传你的茶道,你还记得吗?”元镇含笑问她。
“请郎君一观。”
睿姬松开手,袅袅走到一边茶桌上,洗手烹茶。她举止曼妙得宜,一袭淡紫罗衫翻覆中,很快卷雪千堆,烟霞四溢。元镇拿起竹在汤水里搅动,水脉中现出一个如意同心结的模样,睿姬伸手用竹撩动汤纹,写就一个“元”字。
两人两手相缠,在茶汤上互诉衷肠。
“睿姬,这茶道,只传元家人。”
睿姬羞红了脸,轻轻应了一声,拈起一枚鲜花饼,慢慢咀嚼。
个中芳华,滋润心田。
“你既入了茶坊,我会遣人回乡禀明父母。”元镇继续说道。
睿姬忧心忽起,世人重门户,元家虽是商贾人家,未必看得上她这等伎人。她眉间忧思稍动,元镇看出不对,细心询问,睿姬挑明了心事。
元镇朗声大笑:“你不必担心,元家重的是性情德行,不重地位名分,你是乐籍,我是商籍,正好门当户对。”他凝视睿姬无双的容颜,喃喃说道,“其实该自惭形秽的是我。你精通琴棋书画,想必生于大好人家,若非落难至此,我哪里配得上你?”
元镇的一席话,令睿姬容色清冷,回忆起许多的往事。
她曾经锦衣玉食,曾经万人之上,曾经是口含金匙的天家贵胄,天之骄女,可是一场战事让她成为俘虏,没入教坊成为一个寻常官伎。大唐和她的故国是敌对关系,在战端纷起的今时今日,她不敢稍露身份,生怕有心人追查她的来历。
元镇说得没错,如果她仍是尊贵的皇族,她会嫁入大唐宫中,至不济,她的夫君也会是一位王。可如今,元镇肯娶她,已是她最大的福分。
睿姬按下纷乱的念头,深情地望着元镇,前尘过往就这样去吧,这是她定情之日,不要用世俗的眼光,扰乱了相聚的甜蜜。
她走过去,主动按住他,眉眼妩媚如丝,清幽的茶香裹住两人。
袖如回雪,发似云泻。春风吹得锦帐乱,楼外池塘,不知何时已是烟雨潇潇。相思树上,终结出合欢枝来,栖鸾舞凤,一枕好梦不愿醒。
一生一世,就这样多好。
第十六章
祸兮福兮
关闭坊门前,元镇送走了睿姬,三步一回头,缓缓走回茶坊。
街道上闪出一个精干的壮年男子,富贾华服装扮,随从一身绫罗,一副暴发户气象。那人朝元镇拱手笑道:“我乃东岛茶商,听闻元家雀舌名动京城,特来寻公子,谈一桩生意。”
元镇客气地还礼:“既是远道而来,且品一品我家的茶,再言商事。”
“元公子果然是风雅人,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元镇迎那人入内,坐定后缓缓煮水,随从好奇地凝视他示范茶道。那人望见炉火,眼中现出热切的光芒,元镇抬眼看去,分明有两团火焰在他双目中燃烧。
茶成,汤沫宛如堆雪,那人赞不绝口,用手在茶碗边抚摸良久。元镇笑道:“客官是个爱茶的人。”
“不错,公子可否让我来煮茶?”
“请。”
那人接过茶具,慢条斯理地调弄起来,动作有些生硬,却颇为讲究,显是学过。元镇守着礼节,并未出口纠正他不对的地方。那人抬眼看元镇,客气地道:“元公子是此道大家,我班门弄斧,见笑见笑。”
“不敢当。不知客官想谈的是什么生意?”
“来这里自然是买茶。”
“想买多少?”
那人微笑:“我愿出千金,求雀舌焙制之法,但求元公子割爱。”
元镇面色一冷,立即拒绝:“家传之法,概不出售。”
“元公子何必拘泥?生意人,只管在商言商。”
“皇贡之茶,不敢外传。”
那人脸色也冷了下来,“听说元公子为求妓女一笑,以元家茶道相授。对这焙制之法,又一味藏私,难道我等不如一个妓女?”
元镇语塞,按理,他的确不应私授睿姬茶道,但心之所系,哪顾得了许多?加上他一心为睿姬脱籍,只等清明后新茶上市,托人走太常寺和教坊的门路,从此与睿姬双宿双飞,把她当作自家人一般,就不管是否泄密。
“这是我家私事,与阁下无关。”元镇板着脸,有了送客之意,“买茶可以,其他免谈!”
那人的随从抽出腰刀恐吓,元镇无动于衷,那人皱眉,一字一句地道:“元公子不要后悔。”
“绝不后悔。”
那人目光中如有刺芒,虎狼之眼,令元镇心惊肉跳。他诡异地一笑,带了随从离开,元镇目送他们走远,急忙命管事紧闭大门,不得随意迎客。
如此过了十日,元家的清心茶坊歇业了两天,后又恢复营业,街坊并不觉有异。唯有睿姬不时请彩云送诗过去,却只得到一首绝句,诗意含混,略略提及身体有恙,就连一手行草也写得生涩。
睿姬牵挂在心,辗转反侧,次日急忙命彩云前去询问。彩云回来覆命时面有忧色。
“姐姐,元公子不在茶坊,听说是刚刚走的。”
“什么?”睿姬惊呼一声,险些碰落了茶盏。她扶稳杯盏,他说要与她一同品茗,要与她共度余生,为什么会不告而别?
彩云只是叹息:“茶坊管事霍义说,元公子往南冶游去了,他不知道去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