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8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0/3147

  赵宗实还在拖延。
  或是还有些顾虑。
  这是对赵祯和宫中的顾虑。
  沈安想清楚了此节,就说道:“此是大事,某不会推诿,这就去。”
  “好。”
  沈安一溜烟回到榆林巷,等见到赵宗实时,他正在吹唢呐。
  唢呐声里多了郁郁,让沈安不禁暗自佩服。
  哥从小到大听过的唢呐都是喜庆的,就你能吹出忧郁感来。
  老赵家不愧都有艺术家的潜质。
  一曲终了,赵宗实摇头道:“明年再说。”
  明年……
  赵祯要是在此期间有个三长两短,大宋可就乱套了。
  赵允弼他们看似偃旗息鼓,可沈安知道这只是等待时机而已。一旦出现机会,赵宗实不一定能压住他们。
  “官家的身体怕是……”
  这个理由够强大了吧?
  赵宗实摇头道:“上次见过官家,他的身体再活十年无碍。”
  这人竟然把自己当做是名医了,沈安没法,又回去找到了韩琦他们。
  “怕是得下诏书,请了宗室中的人来宣布此事,否则他会有顾虑。”
  韩琦一跺脚,说道:“走,一起去见官家。”
  沈安想溜,却被曾公亮一把拉住,说道:“跟着去。”
  一路见到了赵祯,韩琦说道:“官家,可是担心赵宗实吗?”
  你是不是忌惮立皇子?
  这话问的太过分了些。
  赵祯摇头道:“只要是姓赵就可。”
  只要是赵家人,赵祯都愿意接受。
  韩琦目视沈安。
  到你出力的时候了。
  沈安无奈的出来说道:“官家,名正言顺……”
  你前面的那次规制不够,赵宗实依旧有疑虑。
  而这个疑虑哪来的?
  就是他当年进宫后留下的阴影,这其中赵祯的功劳最大。
  想想,那时候的赵祯还年轻,接赵宗实进宫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只等自己的儿子一出生,就把他赶出去。
  这样的环境下,宫中人怎么会给赵宗实好脸色看?
  在宫中的那段时日赵宗实不愿意提及,由此可见一斑。
  赵祯茫然若失的道:“当年之事……罢了,拟诏吧。”
  韩琦行礼道:“陛下英明。”
  至此沈安才恍然大悟,原来赵宗实不进宫竟然是对的。
  名不正言不顺,没有相应的规制,赵宗实进宫也是受气包。
  韩琦去找人拟诏,稍后翰林学士王珪来了。
  王珪惊惧的道:“陛下,此事不是儿戏,外面会认为是宰辅们胁迫您……”
  赵祯的眉间多了黯然,指着自己的胸口说道:“此事乃朕独断,非大臣言。”
  王珪跪下道:“陛下能如此乃是宗庙社稷之福。”
  沈安在看着这一切,等诏书出来后,赵祯逐字核查,竟然半个时辰之久。
  他还是不舍!
  “传诏天下!”
  赵祯摆摆手,眉间的黯然浓郁的让人心惊。
  这个皇子也就是太子,简单宣布一下那算是什么太子?
  传诏天下才是规制!
  大事定矣!
  大家行礼道;“陛下英明。”
  赵祯的嘴角微微翘起,带着些讥讽的道:“速去吧。”
  没有谁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哪怕只是一丝一毫。
  而皇子进宫后,赵祯的身后就多了个追赶者。
  诏书旋即传达各处。
  沈安出去时,皇城外都贴有了。
  “人道亲亲,王者之所先务也……”
  “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宗实……”
  床榻边上,赵仲鍼低声念着:“……犹朕之子也,少鞠于宫中,而聪知仁贤……”
  赵宗实躺在床上,呼吸缓慢,不见动容。
  “……使者数至其第,来崇执谦退,久不受命,朕默嘉焉……”
  朕派人去请他好几次,这娃谦虚的很,不肯进宫,朕晓得他的贤良了哈……
  沈安在边上暗自笑了笑。
  “……夫立爱之道,自亲者始,固可以厚天下风,而上以严宗庙也,其以为皇子!”
  这是诏书的内容。
  赵仲鍼跪坐在边上,低声道:“爹爹,诏书明发天下了。”
  赵宗实依旧闭目不言……
  ……
  “再去!”
  赵祯有些急了。
  人就是这样,当想把某件东西送出去时会念念不舍,恨不能反悔。
  可等对方不愿意要时,他又觉得非要送出去不可。
  这种心理活动很有趣,但宰辅们却觉得没趣。
  他们再次去了榆林巷,赵宗实只有一句话:“非敢邀福,以避祸也!”
  宰辅们面面相觑,心想这位皇子对官家的怨气看来不小啊!
  赵祯是仁君,可这位仁君却让赵宗实觉得很危险……
  很尴尬的节奏。
  宰辅们出去和赵仲鍼问话。
  “为何会这样?”
  赵仲鍼无奈的道:“当年事吧。”
  当年赵祯可不怎么地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