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8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9/3147

  “若是官府强行推行,这一幕你看不到。”
  沈安对那些孩子笑了笑,然后低声说道:“他们看到了沈家庄的增收,所以愿意试试,这就是自愿。百姓只要自愿,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赵仲鍼若有所思的道:“等汴梁周边的农户增收的消息传出去,这天下的农户就会自愿去堆肥……而官吏,他们提供消息就够了。”
  这就是职能转变,当百姓自愿去干某些事时,官吏就成了辅助的角色,不添乱就好。
  进了村子,那些庄户见他们神态自若,也没人敢问来历。
  此刻麦子已经晒干收了起来,农户算是没事干了。
  “农闲时节得让他们找事做,不然手中短了钱粮,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要哭了……”
  说话间沈安吸吸鼻子,说道:“有味道,去看看。”
  他站在左边的人家外面喊道:“家里有人吗?”
  “谁啊?”
  一个妇人急匆匆的出来,见到他们几人后就闹了个大红脸,低头道:“贵人这是……”
  “不是贵人,只是想来你家看看那个金肥丹的作法,可方便吗?”
  妇人回身喊道:“官人,有人来了。”
  里面来了个大汉,沈安笑道:“打扰郎君了。”
  大汉挠头道:“小事小事,尽管看。”
  进了他家,就见墙边摆着两个大缸子,缸子上面还盖着盖子。
  大汉回身道:“就是这个,今年做两缸,若是好,明年就弄一间屋子来做。”
  沈安揭开盖子,先嗅了嗅,再回身问了加的东西,等得知无误后就说道:“隔几日要摸摸,若是里面微微烫手,就要记得翻一下,否则里面的发酵好了,外面的却还是生的……那就是夹生饭。”
  他拿过叉子叉了一下,满意的道:“堆料很稳,不松不紧。注意别急,这个发酵要彻底才好,否则你把金肥丹弄到地里去只会坏事……”
  他放下叉子,拍拍手上的东西,“发酵不完全,金肥丹就会二次发酵,到时候会烧了根苗。”
  大汉眼睛一亮,欢喜的道:“某正说不大懂这些,郎君一番话……小人全都明白了,多谢,娘子,娘子……”
  妇人出来,大汉说道:“去村头打一壶酒来,晚些请郎君喝酒。”
  沈安笑道:“不了不了,我等晚些还得回城,不麻烦了。”
  大汉又劝了几句,见他们真的去意坚决,就遗憾的道:“还想和郎君说说话的,可惜了。”
  他把沈安和赵仲鍼送出去,刚出门,就见到十余骑黑甲骑兵,顿时就被唬住了。
  “二位郎君……不,贵人,小人……”
  黑甲骑兵冷冷的看着他,然后策马过来。
  “无事!”
  沈安摇摇头,对大汉说道:“多谢郎君,告辞了。”
  大汉搓着手,看着他们远去后,回身喊道:“娘子,娘子。”
  妇人出来见他欢喜,就问道:“官人,是啥喜事?”
  大汉说道:“刚才来的是贵人呢!”
  “贵人?”
  有村民路过,就问了情况。
  “刚才那些黑甲骑兵进来,是邙山军呢!”
  “邙山军?”
  “是呢,邙山军。”
  大汉欢喜的道:“那位郎君岂不就是沈待诏?”
  他欢喜的道:“沈待诏方才来我家,还指点了某做金肥丹呢!”
  村民一听就艳羡的不行,等村老得知后,就埋怨道:“待诏平白给了金肥丹的制法,咱们得了偌大的好处。还有,前日那个救心丸的方子,大伙还误会了沈家,连老夫都背地里骂了几句,丢人啊!”
  几个村老一阵唏嘘,“最后待诏家里还出钱给医馆,配的救心丸不要钱的送,只要诊断是心疾家贫,一文钱都不收……多好的人啊!”
  另一人埋怨道:“沈待诏来了村里,为何不请他用饭?你家若是没钱,只管言语一声,村里凑一凑,好肉好酒也能弄出来。”
  大汉苦着脸道:“请了呢,待诏说有事回城。”
  村老骂道:“蠢货!那是托词。待诏是舍不得让你家花费。”
  “是个慈善人啊!”
  大汉用力的拍打着自己的脑袋,懊恼的道:“早知道先前就拉住他不给走。”
第548章
宰辅作死
  开封府接到了一份文书。
  贾黯没看,他板着脸问道:“沈安投来的文书?”
  小吏说道:“是。沈安说是开封府关于金肥丹的告示不详尽,和当初给的文稿相比有些文绉绉的,而且还删掉了些东西,应当重新发布。”
  他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一眼,见贾黯面色不善,就赶紧低头。
  这位贾知府和前面的不同,他行事不喜欢旁人干涉,更不喜欢建议。
  换句话说,这人有些刚愎自用。
  贾黯起身道:“他这是想插手开封府吗?”
  沈安不想插手开封府,谁也不敢插手开封府。
  京城之地,只能是皇帝的地盘,谁插手谁就是有异心。
  沈安才回家就被请去了中书。
  政事堂里,三位宰辅齐齐在等候,这个阵仗不小。
  沈安笑道:“这是三堂会审?”
  韩琦没笑,说道:“官家走路慢了。”
  “步履蹒跚。”曾公亮眉间多了黯然:“包拯不该去,这下让官家难过了。”
  包拯只是敦促赵祯勇敢些,至少为后继者做个姿态。
  这也能让赵祯颓然?
  沈安不理解这种想法。
  “包公没错。”
  他一开口就是为包拯辩护:“诸位相公宦海多年,自然知道大宋的底子,不变是死,死慢些。变了兴许能活,活的更好,更长久……”
  “可目前不是时机。”
  韩琦面不改色的在撒谎。
  他的自信心和革新的勇气早就在庆历年间被摧毁了。
  在他的身上只能感受到一股子暮气。
  沈安心中了然,说道:“可包公无错!”
  你们别想让我去劝包拯,压根不可能。
  韩琦抚须道:“和此事无关,只是那位皇子之事,差不多了,给他准备的宫殿也收拾好了,该进宫了。”
  曾公亮也帮腔道:“大宋不能乱,而皇子就是不乱的根基。”
  赵祯的身体说不清什么时候会出问题,继承人必须马上进宫。
  沈安诧异的道:“不是劝过了吗?”
  宰辅们轮番上阵去劝赵宗实,沈安还以为已经敲定了进宫的日期。
  韩琦摇头道:“皇子躺在床上说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