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7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1/3147

  这个潜台词让杨卓的脸都有些红了。
  少女有些羞恼了。
  你这是觉得我是痴呆文妇吗?
  她咬着红唇想了想,说道:“是了,现在多是幽怨之词,却看不到发人深省的文章,若是能包含了家国天下,或是针砭时弊,想来才是大才。”
  你说我是痴呆文妇,可现在的环境就是如此,官员文人们作词都是一副深闺妇人的幽怨模样,这怪谁?
  谁能站出来引吭高歌一曲,震震这股子风气;谁能写些家国天下、针砭时弊的好文章?
  曾二梅带着这话回到了家中,然后转告给了沈安。
  呃!
  赵仲鍼和王雱正好在,两人一听都乐了。
  赵仲鍼笑道:“就凭着这些话,这个嫂子某却是认了。”
  王雱打开折扇,也不嫌冷的扇动了几下,说道:“安北兄……莫要男不如女啊!否则日后怕是乾纲难振了。若是不行……小弟为兄捉刀写一篇文章如何?”
  这两小子肆无忌惮的在嘲讽着沈安,就等着沈安羞恼,然后才会帮他出主意。
  可沈安却笑了笑,说道:“有趣。家国天下吗?还要针砭时弊,如此也好。”
  王雱笑道:“要针砭时弊和家国天下,安北兄,那可要一大篇文章才行。”
  赵仲鍼想起沈安成亲后被妻子催促着做文章的场景,不禁就捧腹笑了起来。
  这年月男女之间的规矩并非那么死板,比如说赵明诚成亲后还在太学读书,每逢太学假期,李清照就带着钱和赵明诚一起去大相国寺游逛。
  这种类似于后世男女恋人去逛超市的举动,在此时很是寻常,礼教还未张开血盆大口吃人。
  所以王雱和赵仲鍼才能这样调侃沈安。
  沈安微笑道:“是啊!要不某就做一篇文章吧。”
  他突然想起了隔壁的事,就问道:“内侍不是去了你家吗?怎么还没准备搬家?”
  王雱也才想起了此事,就拱手道:“仲鍼此去宫中,再想出来怕是难了,若是有话只管交代,我等自然会尽力。”
  赵祯是干爹,赵宗实的日子不会太好过,所以赵仲鍼自然没法经常溜出来。
  赵仲鍼面色有些古怪的道:“此事……起复家父为泰州防御使,知宗正寺,只是家父方才婉拒了,说是身体有疾,不堪重用。”
  嗯?
  他竟然拒绝了?
  沈安觉得事情不妙,他担心赵宗实是不是老毛病犯了,把宫中视为监狱,不肯再进去。
  赵仲鍼干咳一声说道:“家父说……官家也不急。”
  王雱的眼珠子一转,说道:“是了,确实是不急。这时候急切了味道不对。”
  刚选中了你,你就迫不及待的想进宫,这是觉着朕快驾崩了吗?
  赵祯从登基到现在差不多四十年了,从未有过继承人追在屁股后面的紧迫感,所以还是让他缓缓吧。
  “家父说正好让某再肆意一阵子,过了这一阵,进了宫之后,那日子怕是……”
  沈安叹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不好过,熬吧。”
  他只担心这小子到时候下黑手,要是哪天听闻赵祯便秘或是腹泻不止,他就要准备带着果果跑路了。
  王雱好奇的问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安北兄,这是你新作的诗吗?”
  沈安想了想,“在想写个故事。”
  他前世时颇为无聊无趣,无事可做时就看看书,而四大名著自然是必看不可的。
  有一阵子流行红学,他也跟着赶潮流,就像是后来的追星族一样,很是钻研了一番红楼梦那本书,几乎可以背下来了。
  既然赵宗实不着急进宫,赵祯也不着急,那沈安也乐得能和赵仲鍼多待一阵子。
  他回到了书房里,坐在窗前,仔细的回想着。
  “多准备些纸。”
  上好的纸被裁切,然后写上编号。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作者自云,因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沈安来到这里后文事最多就是练字,或是写几首诗词压箱底,以备后来之用。
  写文章……不,写小说,这事儿还真让他有些兴奋。
  曹公,小子得罪了。
  他双手合十,冲着外面虔诚的默念着。
  然后他开始书写。
  开始他觉得做文抄公很容易,很爽。
  可渐渐的就有些晦涩起来,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才想到了问题所在。
  那么多字的一本书,他不可能完全记得住,这就要他斟酌填补那些缺失的地方,这就很难了。
  曹公,托个梦给我呗!
  才写了一天,沈安就想放弃了,只是想到妹纸的话,又咬牙开始了抄袭大业。
  第一天他就写了一章,那感觉就像是便秘,超级难受。
  他把几篇稿子丢在桌子上,然后看看天色,才发现已经是傍晚了。
  “哥哥,吃饭。”
  “来了。”
  第二天他睡了个懒觉,赵浅予来找果果玩耍,赵仲鍼顺便过来转转,就转到了书房里。
  沈安买了这个院子后,得了安身之地,就把后世的不少知识抄录了下来,不过却不是放在书房,而是放在了卧室里的隐秘地方。
  书房还兼了教室的功能,没啥可以保密的。
  赵仲鍼看到了桌子上的那几张稿子,就好奇的拿起来看了看。
  “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掐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
  这是什么?
  赵仲鍼觉得很有趣,以为是最近开始流行的‘说话’。
  说话又细分为小说和说史等四种。
  此时的小说就是白话文,只是故事不长,都是短篇。但已经有了些未来的雏形,主要的内容有两种,一种是爱情,大抵就是公子小姐,才子骚客什么的。而另一种就是破案,以破案为题材,若是故事紧凑,也能在勾栏瓦舍里赚的盆满钵满。
  这些都是在勾栏瓦舍里用说书的形势表现出来的娱乐内容,赵仲鍼看了一眼这第一回,觉得不大像是那种小说。
  “咦,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赵仲鍼一直站在窗前看着,许久才抬头,然后赞道:“安北兄大才!”
  他回了自己家,恰好赵宗实和高滔滔在后院晒太阳,就上前行礼。
  “去了隔壁?”
  赵宗实很是慵懒的靠在椅背上,他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闲暇时光了,所以能有多松散就多松散。
  高滔滔埋怨道:“你也别到处跑,有空就做做文章,看看书也好。”
  这可是我的儿子,未来的太子!
  高滔滔心中欢喜,就叫人去泡茶来。
  赵仲鍼却不喝茶,说道:“爹爹,孩儿方才在沈安那里看到了一首诗,很有趣。”
  “什么诗?”
  赵宗实此刻不想什么朝政和未来,只想把大脑放空。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1/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