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7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0/3147

  “是沈安叫来的?”
  高滔滔问道,见儿子点头,就说道:“倒是亏了他,等以后再报答罢了。”
  她的眉间多了些得色,见女儿和果果一起进来,就笑道:“我以前那些压箱底的东西今日都被翻出来了,好些我都不记得,你们快去,看中了什么只管说。”
  老娘都要进宫了,这些东西大部分都带不进去,不如散出去做个人情。
  赵仲鍼在嘀咕着‘要低调’之类的话,觉得自家老娘兴奋过头了些。
  沈安在门口看着这一幕,不禁喃喃的道:“这是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啊!”
  人多好办事,稍后洒扫完毕,接着就有各色商人来了,或是做新衣裳,或是新家具和各色用具,还有厨子……
  一阵忙乱,直至午后才消停些。
  到了下午就热闹起来了,各色人等来拜访,赵宗实早就知道会如此,只是托病不出。
  那些客人没见到他自然遗憾,有人顺路来拜访沈安。
  “……有人说待诏的文章……不堪入目啊!那等小人,可惜不知道是谁,否则某定然会打他个满脸开花……”
  这是一股子邪风,沈安觉得刮的不是时候。
  他刚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大目标,把被自己搅乱了些的历史进程再度扳回了原来的轨迹,心情舒爽之极。
  可就有人见不得他舒爽,于是谣言就来了。
  是的,沈安坚决不承认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好。
  “都是谣言!”
  等到了下午,赵仲鍼代表赵宗实来了,邀请沈安兄妹去赴宴。
  “这边感觉还行,至少不用装模作样。”
  赵仲鍼看来很满意新家,但更满意的是和沈安做了邻居。
  赵浅予带着果果去了后院,女人们自己开饭。
  沈安送上了自己准备的礼物,一个根雕。
  “这是……大鹏?”
  赵宗实看着这个根雕研究了许久,沈安点头道:“大鹏展翅。”
  这个寓意不错,不过在座的竟然有赵允弼,他也笑眯眯的道:“十三郎以后可不就是大鹏展翅吗,这个寓意好。”
  沈安瞥了他一眼,说道:“再好的寓意也得有人能承担,没有那个命就只能是妄想。”
  这个老家伙在中间搅合了不少事,今日来贺喜,多半也是暂时的蛰伏。
  随后就开饭了,大厨做出来的美食让人赞不绝口,赵允弼甚至还打听厨子可愿去郡王府做事,他愿意出高价。
  稍后有人回来禀告:“那厨子说了,小人只是待诏的弟子,当着待诏的面万万不敢说什么好厨子,至于去郡王府……多谢郡王,小人惶恐……”
  哥虽然是厨子,但却不肯去郡王府伺候人!
  哈哈哈哈!
  沈安的神色似笑非笑,但赵允弼发誓这厮一定是在暗中大笑。
  他心中微怒,就笑道:“老夫听闻外间有人说安北的文章……老夫当时就呵斥了那人。”
  他看了木然的赵宗实一眼,说道:“大宋文化鼎盛,这话不是在讥讽安北吗?而且还坏人名声,若是任由这般说下去,以后就……哎!”
  他惋惜的模样很是真实,连沈安都差点以为这人是个忠厚长者。
  赵宗实淡淡的道:“文章诗词……治国不在于这些,而是在于施政之能,千言万语不如一策。”
  欧阳修的文章好不好?
  好,好的呱呱叫。
  可这老汉一篇朋党论就把自家的队友给卖了。
  话是这么说,可赵宗实拉偏架的意思太过明显。
  赵允弼只是笑了笑,但那笑容里带着些讥诮。
  你会写文章吗?
  沈安只是笑了笑,说道:“文章……正如郎君所说,千言万语不如一策,有那功夫,某不如去琢磨些美食才是。”
  你说做文章就做文章,凭什么?
第455章
石头记
  第二天宫中就来了内侍。
  沈安在家中唏嘘着:“就为了住一宿,竟然就租了那么大的院子,还折腾来折腾去的,累不累啊!”
  他觉得没意思,正好杨妹妹的礼物来了,却是一首词。
  这是一首柳永的词,通篇都是无病呻吟。
  是的,沈安觉得老柳的词太哀怨了些,实在是让人不想看。
  “这不大好。”
  沈安摇摇头,身后赵仲鍼鬼鬼祟祟的靠过来,踮脚见到这首词就赞道:“一叶便舟轻帆卷……天际遥山小,黛眉浅……柳永的词,这字娟秀,好……”
  沈安回身,脸上多了狰狞。
  老子媳妇的字也是你能看的吗?
  这一刻他把破除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的重任给丢开了,一脚就踹了过去。
  赵仲鍼一溜烟就跑了,在外面嚷道:“果果,你嫂子来信了。”
  果果一听就欢喜,然后急匆匆的跑来:“哥哥,嫂子给我写信了吗?”
  沈安气得牙痒痒,说道:“不是,你嫂子……这是给哥哥的。”
  果果马上就瘪嘴不乐:“嫂子不疼我了……”
  女人都是这般不讲道理的吗?
  沈安不禁仰天长叹,然后把这幅字给了果果当字帖,写了一幅字叫曾二梅去一趟杨家。
  曾二梅丑,丑的让人安心,所以她一到杨家就受到了欢迎。
  “你家郎君让你来作甚?”
  阿青觉得沈安最起码不好色,否则家里的厨娘怎会找这么丑的,看着连饭都不想吃。
  一路见到了杨卓雪,曾二梅拿出一幅字来。
  “这是郎君给小娘子的。”
  杨卓雪打开一看,却是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这是很熟悉的一首诗,很干净清爽。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杨卓雪不禁痴了。
  这少男少女定下了婚期却不得相见,想着自己的另一半会是什么样的秉性,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这种情绪大抵是紧张中带着期盼。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我思念你呀,可却见不到你。南风若是知道我的心思,就请把梦中的我吹到你的梦境里去吧。
  杨卓雪心中欢喜,就问道:“你家郎君可还有什么话说?”
  现在他们俩是准夫妻了,所以李氏也稍微放开了些口子,让他们之间能鸿雁传书,或是令仆役来回传情。
  曾二梅板着脸道:“奴走之前听到郎君在嘀咕什么……哦,说柳永的词动不动就是愁断肠,或是拍栏杆……引得现在这些人作词都写拍栏杆。栏杆何辜,竟被这些人拍遍了。”
  柳永的词太酸了,而且多是幽怨,无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