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6/3147

  赵顼应了,跟着他进去。
  韩琦一脸懵逼,“这……我等呢?”
  这个是大捷啊!可官家竟然只召见了大王,把我等丢在了这里,这是啥意思?
  曾公亮却没有这个不满,他兴奋的道:“那些人说此战胜负未卜,总担心塞尔柱和大食报复,可如今我军大胜,海外就此安稳,此后商船出海贸易,水军护航,这万里海涛尽数属于大宋,壮哉!”
  韩琦抚须笑道:“此战之后,海路无虞,沈安当年所言,大宋需海路两条腿走路,如今算是成功了,老夫心中欢喜。”
  包拯说道:“老夫更欢喜的是大王征伐归来,越发的沉稳了。”
  韩琦点头,难掩欣慰的道:“大王远征大捷,这便是一个震慑,震慑那些心怀叵测的敌人,让他们畏惧,消息传出去,大宋上下将会欢呼雀跃,他们会觉着这个大宋将会拥有长久的盛世。”
  大宋孱弱百年,近些年才渐渐崛起,可百姓心中还是有些没底,担心这样的好日子随时会被外敌打断。
  现在未来的帝王远征大捷,这便是在告诉大家:安心,大宋的下一任帝王依旧能保护大宋的安全。
  这份安全感比什么都管用,能让大宋的革新越来越稳固。
  “老夫想知晓此战的详细,可……”韩琦看着宫中,恼怒的道:“去问问官家,为何还不议事!”
  赵曙现在没想着议事,在赵顼来了之后,他招手,“我儿,你且进来。”
  赵顼行礼,进去之后,赵曙说道:“给祖宗行礼。”
  赵顼依言行礼,赵曙站在边上说道:“列祖列宗,大宋至今百余年,已然有盛世之像,可汉唐盛世往往不长久,我以为与帝王有关。帝王晚年昏聩,雄才大略如汉武也不能免俗,可见一斑。”
  他行礼,然后说道:“帝王昏聩,往往会视太子如仇人,我也担心自己有一日会如此,于是就令皇子出征,果然大捷。如此皇子颇有威望,群臣赞许。此后我就算是昏聩……臣子也会支持皇子……”
  大宋的臣子不同于汉唐的臣子,他们一旦觉得某件事不对,帝王就别想强行推行。
  赵顼心中一震,不顾礼仪,抬头看向了父亲。
  赵曙虔诚的道:“盛世要延续,太子当为第一,不可前人革新,后人保守,如此盛世难以再续……今日在此,我有一事当告知祖宗,皇子赵顼……”
  赵顼行礼,眼中的泪水越来愈多。
  赵曙叩首,“皇子赵顼……可为太子,恳请祖宗庇护这个孩子,让他无忧无难……”
  “爹爹!”
  此次远征赵顼以为是历练,可此时才知道,原来是为了让自己积累威望。
  他叩首,“孩儿不敢!”
  “我儿,为父为你扫清了那些外敌,你可为圣君。”
  赵曙伸手摸了摸他的头顶,微笑了起来。
  赵顼抬头,泪流满面。
  ……
第1875章
王安石要飞升
  韩琦等人等了许久,这才得了进宫的许可。
  一路到了垂拱殿,韩琦见赵曙神色欢喜,而赵顼的眼睛有些肿,不禁就好奇的揣测了一下。
  莫不是大王被抽了一顿?
  想想也是,这一年多以来,官家上朝时经常会看向宰辅们身后的那个位置,也就是赵顼以往站的位置。
  这是牵挂了吧?
  是了,每个老父亲看似平静的面容下面,都隐藏着一颗闷骚……不,是隐藏着一颗细腻的心。
  叫你丫在外面浪!
  韩琦想到这里,不禁觉得很是有趣,就微笑了起来。
  赵曙觉得老韩有些古怪,就问道:“韩卿这是有喜事?”
  “没。”韩琦一怔,说道:“喜事也是大宋的喜事,臣想着水军出海远征,竟然能大胜而归,不胜欢喜啊!”
  “是啊!朕也是如此。”赵曙淡淡的道:“此战水军遭遇塞尔柱和大食联军,火炮起了大作用,让敌军胆寒。诸卿,当初火炮出来之时,朕想着这个东西以后会如何。可不管是北征还是出海征伐,火炮已然成了大宋的镇国利器。
  在此朕想说一件事,此后火炮要多琢磨,不可止步不前。”
  韩琦说道:“是啊!火炮此物原先是铜,如今却能用钢来打造,以后说不得会有些更厉害的变化。若是如此,大宋……”
  他眯眼想了一下,“那就要开万世之太平了。”
  怎么去开太平?
  教化是一手,武力是一手,两手都要紧紧抓牢了。
  “此战在击溃敌军之后,我军并未追击,随后传话商议……”
  赵曙最看重的是后续的事儿,“双方一番商议,塞尔柱和大食愿意从大宋购买兵器,随后向西征伐,大宋保证源源不断的把兵器和货物运送到大食那里,不再登陆……诸卿,海上之事……妥了!”
  “好!”韩琦激动的道:“征伐取胜固然让臣欢喜,可臣更欢喜的是能让塞尔柱和大食人掉头向西,这才是最要紧的。”
  “朕也是这般想的。”赵曙看了一眼儿子,倍感欣慰,“此后看着他们在西边厮杀,时机恰当,大宋再度出击,一举奠定这个天下的尊卑!”
  他拍着大腿,目光坚定的道:“这个世间,就该大宋为尊!”
  曾公亮出班说道:“陛下,此战大胜,臣以为大王功不可没。”
  老曾这是要示好。
  赵曙笑了笑,“此次皇子很是出色,沉稳,好学,让朕欢喜。朕想着祖宗也会欢喜。大宋百年,帝王数位,朕也想千秋万代,可终究知道那是梦呓。朕每每觉着小腹坠沉,生恐变成了韩卿这般……”
  韩琦双手捧了一下肚子,君臣不禁大笑。
  人到中年发福是常事,赵曙笑道:“皇子观政数年,深得朕意,如此……可挑选日子……册封为皇太子。”
  韩琦心中一震,无礼的直视着赵曙,沉声问道:“官家可是想好了?”
  赵曙点头,“此事朕想了许久,让皇子远赴海外远征,这便是看看他的本事。如今他大捷归来,朕再无疑虑。”
  “恭喜大王!”
  宰辅们躬身行礼,赵顼颔首,并不说话。
  历来册封皇太子都是一件艰难的事儿,帝王身强体壮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册封个太子没什么。可等他们渐渐老去时,看着身强体壮的太子就有些碍眼了。
  在权利的面前,父子都会变成仇敌,到了那个时候,帝王下手整治太子就成了常事,甚至还有直接弄死的。
  比如说一路逼迫,让你造反,随后镇压下去,再流几滴泪,随后帝王的权位稳固。
  宰辅们在史书里看多了这等父子相残的惨剧,所以才对立太子有些犹豫。
  赵曙深知这一点,所以起身道:“这世间……终究没有长生不老之人,太子仁孝,朕很是满意。”
  随后各自散去,赵曙去了后面。
  “立太子?”高滔滔觉得眼前的丈夫有些陌生,“您……”
  你没病吧?
  高滔滔当然愿意赵曙立太子,可这事儿她也知道是犯忌讳的。
  这是抽了?
  高滔滔真想伸手去摸摸他的额头,却见他神色从容自然,不禁就问道:“莫不是您想修道?”
  想到了修道,联想就不可抑制的冒了出来。
  这帝王修道,外面的事儿得有人管吧?所以就立个太子来挡着。
  想到这个,高滔滔就心急如焚。
  “修什么道?”赵曙坐下,淡淡的道:“道在心中,佛也在心中。你心中坦然,你就是道,你就是佛。”
  这话说的极为精妙,高滔滔竟然痴了。
  “我最近看了些佛道的书,这才懂了许多,何为佛道?人心就是佛道。”赵曙伸手拿起茶杯,见妻子痴痴的看着自己,不禁就笑了起来,“人生百年,来了,去了,于人而言漫长,可世间万物存了多少年?亿兆年,这天空有多少年?无数年。一生看似漫长,可于这些来说,只是弹指一瞬罢了。所以再多的权位有何用?”
  这话豁达,高滔滔不禁握住了他的手,有些不安的道:“可……可终究有百年。”
  “是啊!所以就这百年,我觉着该踏踏实实的过。”赵曙反握着她的手,柔声道:“忙忙碌碌的日子我也不喜,且等大宋稳固了,我便把朝事交给大郎做,你我每日喝喝茶,下下棋,四处转转,看看这世间美景,岂不是更好?”
  高滔滔嗯了一声,“臣妾觉着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嫁给了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