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5/3147

  “生了,前日就生了,某还去寻人取名字,可取来取去都不如意,干脆自己弄了个……”
  掌柜问道:“叫做什么?”
  “高俅!”男子得意的道:“都说这个名字好呢!”
  掌柜笑道:“是不错,俅哥,好听。”
  “是吧,某就说好听,回头某好生教养了他,等以后也让他进书院去读书。”
  掌柜好奇的问道:“不考进士?”
  “考什么进士,那么多人去太辛苦,某觉得还是沈国公的杂学好,学了是真本事,回头能养活自己。”
  掌柜唏嘘道:“这人啊!对自家的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着他能平安一辈子,温饱一辈子,这便心满意足了。”
  男子笑眯眯的拱手:“郑员外这话可是吉利,回头我家俅哥长大了,某就这般和他说。咱们也不求什么高官富贵,再说了,那高官一般人可做不了……”
  沈安端着酒杯在发呆。
  良久,他喝了杯中的酒,莞尔道:“就算是那个高俅,那就去做个球星好了。”
  他随后起身结账,掌柜笑道:“国公若是急也无事,某下个月要去汴梁,到时候去榆林巷拿也使得。”
  这是套近乎,回头去了榆林巷沈家,就算是认识了。
  沈安笑了笑,回家之后,他定然要好生休息一阵子,好好的陪陪家人,所以就笑道:“这个倒是不缺。”
  黄春过来,摸出个钱袋,里面全是纸钞。
  掌柜有些遗憾,边上的男子却欢喜的行礼,“见过国公。小人在此见到国公不胜欢喜,正好小人的孩儿刚出世,这缘分可是百年难遇,还请国公赐名。”
  这机灵劲真是没谁了,让沈安想起了历史上高俅成为赵佶宠臣的事儿。
  “不是叫做高俅吗?”
  男子堆笑道:“高俅高俅,就是个球呢!多难听,若是国公赏个字,小人的孩儿定然能平平安安的。”
  大宋不少地方都传说沈安杀人太多,浑身的煞气,鬼神不敢近。所以若是能得他赐名,孩子定然能平安长大。
  沈安笑了笑,“高俅这个名字某觉着甚好,真的不错。”
  就叫做高俅吧,等赵顼的女人哪天生个儿子,取名叫做赵佶时,沈安觉得这个世间就很奇妙了。
  ……
第1874章
显摆,太子
  后宫之中有个不大的宫殿,里面供奉着赵家的祖宗牌位。
  这里终年都是香火不断,有专人负责。
  陈忠珩就站在殿外,和负责这里的内侍低声说话。
  “这边没啥动静?”陈忠珩一直觉得帝王是神灵,那么仙去后就该显灵才是,“就没说个话?牌位没动动?”
  想到空无一人的殿内有人阴测测的说话,牌位无风自动……那内侍一脸想死的模样,“真没有。”
  这个问题问的人太多了,大伙儿都觉得帝王去了会下凡,蹲在牌位上看着大宋,看着子孙,可真的没有啊!
  但被问多了之后,每次他进去洒扫点香都觉得脊背发寒,总觉得那些牌位就是一个个死去的帝王,正在盯着自己看。
  牌位顺着辈分一路排列,粗大的香在缓缓燃烧着,俗世的烟雾在渺渺升起,烟柱笔直。
  “有人说仙去的人能享用香火,所以我令人每日都焚香,祖宗们若是享用不到,可托梦于我。”
  牌位摆放在大桌子上,前方是蒲团,供人跪拜。
  赵曙就盘膝坐在蒲团上,双手放在膝上,目光中全是自信,“皇城司的人奏报,说是水军一路出海,在大食遭遇了大食人和塞尔柱人的联军,我当时怕啊!就怕大郎出事……”
  “水军登陆就是厮杀,敌军被击退,可大批援军就在后面,大郎并未退缩,随后就是七万对三万的厮杀,祖宗们,这是大宋的三万啊!”
  赵曙的眼中多了自豪,“这是大郎指挥的大战,他击败了强敌,让敌军溃逃。大宋扬威于域外,这是第一次,我觉着不会是最后一次。”
  “塞尔柱……他们说是西边的强国,很是厉害,可大宋三万就击败了他们七万,我们的火器横扫一切,无可阻挡,若非是需要驱虎吞狼,此刻无数异族的俘虏已经在前往汴梁的路上了,这是什么?”
  赵曙抬头看着那些牌位,坚定的道:“这是荣耀!大宋百年的屈辱,就该用这等荣耀去清洗干净,如此,我在死去之后,也能安心去寻了诸位祖宗说话。”
  “有人问大宋将去向何方,我在想,大宋该往更宽的地方去,越走越宽敞,而不是在一条羊肠小道上去蹒跚而行……”
  外面,陈忠珩蹲在边上,说道:“你说这世上有没有鬼神?”
  那内侍说道:“怕是有的吧。”
  “嗯。”陈忠珩点头,“有人说人死如灯灭,某也信这话。”
  内侍好奇的道:“那您还说信鬼神?”
  “是啊!”陈忠珩感慨的道;“可每当看到了那些牌位,某就觉着祖宗必然有灵,沈安不是说这上千年就只有咱们才能做到传承不断吗?某觉着这便是祖宗的庇护,不管咱们遇到了什么大灾大难,总是能再度起来,这不是祖宗庇护是什么?”
  内侍想了想,“可某却觉着那些大灾大难咱们能熬过去,是咱们自己的骨头硬呢!一次次的被打倒,一次次的又自己站起来。”
  陈忠珩皱眉道,“也是啊!某最近在读史书,看到汉唐衰微后,异族入侵,惨呐!觉着咱们就要灭了,再无声息。可你看看,这没过多久,咱们又起来了,可见……沈安说什么?这是文明和文化,咱们有这样的文明和文化,根植于骨血之中,不管多难,总是能站起来。”
  外面来了几个内侍,看着急匆匆的模样,陈忠珩起身招手。
  几个内侍见状就跑了过来,脚步声不小。
  “……我这几年做的事,不说多,就新政弄了些。为何弄新政?就是因为大宋要衰败了,这个缘由……三冗是一个,这里面真宗皇帝……”
  赵曙拱手,冲着真宗皇帝的牌位说道:“真宗皇帝莫怪。”然后他才得意的道:“真宗皇帝在时,弄了许多冗官,后来荫官就成了惯例……可这些却不是大宋衰败的主因,我觉着大宋衰败来自于那些士大夫,他们太过贪婪……”
  “先帝也弄过新政,只是不够凶。”赵曙得意洋洋的冲着先帝赵祯的牌位拱手,“那些士大夫势力庞大,要想施行新政,得把禁军抓在手中,身边还得有敢动手之人。
  要敢用人,我就大用了韩琦,给他撑腰,于是他就跋扈了,整的那些士大夫们焦头烂额。我还重用了沈安,把杂学弄出去,让那些只知道文章诗词的士大夫们看看,缺了他们,我也能担起大宋!”
  赵曙肃然道:“他们怕了,北邙报碾压了汇英报,他们沮丧不安,可却不敢再逼宫,为何?因为他们怕我再往各处推行杂学。到了那时,就算是撕破脸,我也敢把禁军拉出来,一旦谁敢造反,全家拿下,赶到海外去种地!”
  他的目光锐利,情绪渐渐激动了起来,“你们定然要说我太冲动,说那些士大夫才是大宋的脊梁,可他们的所作所为哪里是脊梁?我看是拖后腿的强梁!
  怕什么?动就动了,他们此次再敢出手,我真就让各地的书院把教授杂学的时辰多加些,我手握禁军,看看谁怕谁!”
  他昂首,很是得意的道:“这才是新政的要点,不是我吹嘘,当年先帝若是大胆些,更狠一些,庆历年间的新政就不会失败的那么惨。”
  “陛下!”
  赵曙正在和祖宗们吹嘘的起劲,被打断了兴头之后,黑着脸回身。
  陈忠珩进来了,“陛下,大王回京了!”
  黑脸马上变成了红脸,赵曙欢喜的道:“快让他来!”
  陈忠珩看着这里,迟疑的道:“官家,这里?”
  这里是摆放牌位的地方,让大捷归来的大王来这里?不妥吧?
  赵曙骂道:“速去!”
  陈忠珩一路狂奔而去。
  赵顼已经进了皇城,宰辅们闻讯出来相迎。
  “见过大王!”
  赵顼的脸看着黑了不少,沉稳了许多,他点点头,说道:“官家可在?”
  回来先面圣,这是规矩。
  韩琦说道:“官家得了消息,晚些定然有吩咐,敢问大王,此行如何?”
  沈安那个缺德带冒烟的,在岳阳楼喝酒嗨皮,竟然也不知道派人来报信,让宰辅们的心中七上八下的。
  而官家竟然得了消息,可却不肯说出来,也不知道在弄什么。
  “此行大败塞尔柱和大食联军,两国俯首!”
  赵顼微微昂首,那微黑的脸上全是威严。
  韩琦一怔,“他们俯首了?敢问大王,此战如何?”
  “我军三万,联军七万,我军大胜!”
  他正准备详细说说此战的情况,陈忠珩狂奔来了,“见过大王,官家有令,大王且跟臣来。”
  说完他喘息了一下,然后恢复了正常。身后的那个内侍喘的和狗一样,发誓回头就苦练跑步,下次一定要争口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5/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