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2/3147

  你这个考虑的时间太长了吧?
  边上的人也觉得有些奇怪,有人甚至笑道:“某都想到了一篇文章。”
  这话暗示自己都已经想好了这篇旨意的写法,老王在干什么呢?
  但没人敢质疑王安石的才学。
  所以他们只是觉得奇怪罢了。
  王安石突然放下笔,然后坐下来,说道:“转告官家,铁钱不可骤然而废,杨靖安此举定然有情弊,臣不敢拟旨,还请缴还词头。”
  轰隆!
  值房里仿佛传来了一声霹雳。
  大家都傻眼了。
  缴还词头?
  大宋多久没这等事了。
  上次缴还词头还是什么时候?
  是先帝时吧。
  先帝赵祯在位时发生了几起缴还词头的事儿,就是富弼开的头。
  但那些缴还词头大多是涉及内宫职务,以及外戚职务。
  也就是说大伙儿缴还词头针对的是官家本人,不许他在宫中搞一言堂。
  但对于外朝而言,对于正经朝政而言,缴还词头还没有先例。
  今日王安石淡淡的一句缴还词头,让人悚然而惊。
  出事了。
  出大事了!
  来人慌了,说道:“王学士,此事再考虑考虑?还是拟了吧!”
  你老王缴还词头不要紧,某也会被牵连啊!
  王安石摇头,值房的几个官吏也劝道:“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王学士先拟旨吧。”
  大佬,你这一炮可是要震动汴梁啊!
  赶紧改了吧。
  王安石坐下,端起茶杯,此刻他心中再无患得患失。
  成败如何,某不在乎!
  来人苦劝良久,直至外面有人问道:“旨意呢?可得了?”
  事情瞒不住了,马上被报给了赵曙。
  “什么?”
  赵曙眨巴了一下眼睛,觉得自己怕是听错了。
  “陛下,王安石缴还词头。”
  赵曙觉得脸有些痛,“为何?”
  “他说铁钱不可骤然废除,杨靖安此举定然有情弊!”
  “情弊?”
  赵曙铁青着脸道:“他坐在汴梁就能知道益州路的事?还情弊,朕看他是执拗惯了,突然发了狂。”
  缴还词头只发生在先帝赵祯时期,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宋皇权衰微始于真宗,勃发于赵祯时期。
  帝王弱了,臣子自然就强了。
  “去问问他,问问他!”
  赵曙怒了,脑门上青筋直冒。
  韩琦拱手,“陛下,臣去问问。”
  老韩一路去找到了王安石,“介甫,你这是为何?”
  王安石起身拱手,坐下后说道:“韩相,此事杨靖安定然有情弊,铁钱存在多年,不可骤然废除。”
  “可百姓苦铁钱久矣!”韩琦觉得他大抵是有些执拗了。
  王安石的执拗他们都知道,所以韩琦没当回事,笑道:“赶紧拟旨吧,跟着废除交子铁钱的文书一起下去。”
  王安石肃然道:“除非下官身死,否则这份旨意万万不会拟。”
  “你这是疯了?”
  韩琦的脾气可不好,闻言就怒了,“好不好的事你非得弄砸了,你想做什么?想出名?还是想升官?”
  王安石木然以对。
  韩琦气咻咻的回去,“陛下,王安石执拗,不肯拟旨。”
  赵曙拍打着椅子喝道:“狂妄!”
  他此刻登基数年,威望渐渐提升,一般人哪里敢来触霉头?
  可王安石就生生的打了他一巴掌。
  这个恨啊!
  可知制诰缴还词头有先例可循,这事儿你没法处置王安石啊!
  消息顷刻间传了出去,吕诲找到了司马光,欢喜的道:“王安石这是发狂了,竟然缴还词头。”
  司马光上次和王安石来了一次单挑,结果被打的很惨。
  那次之后,他和王安石就翻脸了。
  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眉微微挑起,然后木然道:“此事再看。”
  吕诲叹道:“看什么看?那杨靖安推行新政不遗余力,此等人竟然被王安石压制了,可见他们内部也是狗咬狗。君实,这等喜事……”
  他是真的欢喜了,“他们内部闹腾,可见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咱们在边上看热闹,要不……给他们加把火,添点油?”
  司马光木然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此事你斟酌。”
  吕诲点头,起身道:“某这便去寻人弹劾王安石和杨靖安,定然要让他们自己咬起来。”
  当今官家登基以来,威严渐盛,一直没人去触他的霉头。
  可今日王安石就给了他一下,汴梁官场震动。
第1382章
簸箕下啄食的鸟儿
  王安石下衙回家时,天色还亮。
  今日宰辅们召他去谈话,都在劝他把旨意拟了,王安石坚决不同意,双方几乎闹翻了。
  明天才是决战!
  王安石知道,明日自己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回到家,吴氏不知朝政,依旧是喜滋滋的。
  王雱和他进了书房。
  “爹爹,此事别担心。”王雱自信的道:“孩儿建议……您上书辞官。”
  老夫……
  王安石觉得儿子疯了。
  但旋即他就明白了这个举动的用意。
  破釜沉舟。
  他一旦上书辞官,这事儿就再无回旋的余地,要么成功升官,要么失败下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2/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