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1/3147

  在这个一切都不明朗的时代,声誉还不错的朝堂开了个钱庄,你是愿意存在这里还是存在商人开的金银铺里?
  当然是存在钱庄里!
  “五十三万贯啊!”赵曙感慨的道:“谁能想到民间竟然有那么多钱。”
  “不止。”沈安说道:“陛下,许多人都还在观望,等钱庄运作好了之后,这钱只会越来越多。”
  “那就好啊!”赵曙欢喜的道:“钱多了,就有了本钱去放贷……话说借出去了多少?”
  有进有出才是王道啊!
  否则利息支出就会让人头痛不已。
  “二十一万贯。”
  “好!”
  韩琦兴致勃勃的道:“存钱给一分利,放贷是两分到三分,这借出了差不多一半的钱,利钱下来,正好能抵消利息,好啊!不用亏空了。”
  目前的借贷收支正好平衡,但沈安觉得他们小看了借贷规模。
  “这只是开始,随后借钱的人会越来越多……”
  大宋的高利贷为啥那么有市场,不就是融资渠道就那么一条吗?
  如今钱庄闯了进来,那些人会渐渐的转过来……
  “臣目下就担心本钱不够,所以……”
  沈安说道:“陛下,三司好些铜钱丢着在发霉,半点好处都没有,遇到雨季,出太阳了还得拿出来晾晒,多麻烦啊!要不让三司放些本钱进去……好歹年利有一分呢。”
  “好。”
  赵曙没考虑就答应了。
  这个事儿真的不错啊!
  三司把钱存进去,一年有一分利,相比扔在三司里发霉强多了。
  “钱庄的开头不错,你辛苦了,唐仁也不错。”
  作为领导,在下属办好事儿之后,要学会夸赞他们。
  人是喜欢被肯定赞许的,越多越好。
  韩琦就忍不住赞道:“这钱庄眼看着就要挣钱了,真是万万没想到啊!”
  包拯欣慰的看着沈安,“目前只是开始,随后钱庄就会挣钱,越来越多……陛下,以往提及高利贷,君臣都齐齐头疼,无可奈何。为何?断绝了高利贷百姓就找不到借钱的地方,那怎么办?如今开了钱庄,臣发现一个妙处……那就是借了百姓的钱来,再转借给那些缺钱的百姓……”
  赵曙眼睛一亮,不禁恍然大悟,“朕这几日一直在琢磨钱庄挣钱之事,你这么一说朕就明白了。这个大宋有人有钱,有人穷困,钱庄的目的就是把有钱那批人的钱给借过来,然后转手再借给穷困的百姓、差钱的商人……只是转个手,可几大难题却迎刃而解,果然是妙啊!”
  一群……没文化的君臣啊!
  沈安想起了后世银行赚的盆满钵满,每年年报一出来,社会上就是一阵惊呼的时候。
  哎!
  咱们的事业这才刚开始啊!
  他很认真的道:“陛下,这才开始,以后大宋各行各业都会需要借钱,到时候钱庄开遍大宋各地,每年能挣到的钱会很多很多……陛下,钱庄能挣大钱,您要不……入点股?”
  他发誓这是一个好建议。
  入股之后的皇室不差钱啊!
  想想以后赵曙吃饭都是烤两头羊,一头吃,一头看,多嘚瑟啊!
  可赵曙犹豫了一下之后,说道:“罢了。”
  哎!
  这是个没福气的帝王。
  皇家不入股,那么钱庄就完全是公有制,三司有福气了。
  以后的三司使会感谢我吗?
  沈安觉得不一定。
  但他已经埋了个坑,算是提早的报复。
  哈哈哈哈!
第1311章
杂学伟大的一天
  沈安和宰辅们出去时遇到了韩绛和王安石。
  “韩相好。”
  沈安笑眯眯的打招呼,看着很是纯良。
  韩琦看了嘀咕道:“这小子许久都没这么笑了,老夫怎么觉得有人要倒霉呢?”
  韩绛笑眯眯的道:“钱庄极为稳妥,那些书院的学生更是不错……”
  我去!
  韩绛这是要去找赵曙要人的吗?
  瞬间沈安就内疚了。
  自己给三司挖了那么大一个坑,对不住韩绛啊!
  但转念一想,他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宋。
  韩相,您就多担待吧。
  “沈安在弄鬼!”
  韩琦觉得沈安的笑容有毒。
  这小子在坑人呢!
  他想坑谁?
  韩绛和王安石一路进宫,见到赵曙后,就说了来意。
  “官家,邙山书院的学生这几日都在钱庄里帮忙,他们精于计算,臣说句实话,三司派去钱庄的小吏,他们计算都比不过那些学生,官家,臣想……能不能弄些学生去三司……”
  三司最缺什么?
  最缺的就是精于计算的人。
  “官家,三司每年最多的就是各种计算,让人头疼。”
  王安石是来帮腔的,顺带韩绛也不能单独面见赵曙,他来撑个人头。
  赵曙没见过那些学生计算,就问道:“果真这般厉害?”
  韩绛赞道:“真是厉害,他们人手一把算盘,啪啪啦啦的声响真是清脆,就像是夏季的夜雨,听着让人心旷神怡。又像是冬雨敲打着残荷……”
  这是君臣奏对啊!咱能正经点吗?
  王安石觉得韩绛把君臣奏对变成诗词大会不妥当,“韩相……”
  韩绛尴尬的道:“臣一时忘形了,不过那些学生真是厉害,算盘打几下,那些结果就出来了,而且他们还根据那些结果弄了个什么表格,说什么……汴梁的钱才刚进来,若是坚持下去,光是汴梁一地,钱庄少说能吸纳数百万贯的钱。”
  数百万贯啊!
  赵曙都心动了。
  “他们是怎么算出来的?”他很好奇这个。
  韩绛看向了王安石,“这个介甫知道,他家的大郎管着书院呢!”
  邙山书院沈安很少去,日常管理都是王雱在做。
  这个不显山露水的王雱……
  “说说。”赵曙笑着。
  王安石说道:“犬子说……数据不会骗人,数据会说话,臣不懂这话的意思,他就计算了一下家中的每日花销,随后弄了个表格和什么曲线,只是看一眼,竟然把采买的仆役给抓住了……上个月有三日,家中的采买曲线波动……那个什么曲线臣也不明白……”
  朕也不明白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1/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