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9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0/3147

  “是何事?”
  王雱婚期临近,整个人都处于一种焦躁的状态,但眉眼间却能看到欢喜。
  “废除岁币之事重大,其间涉及到宋辽两国的大势,可好还有一样,某一直没告诉别人,今日在这里……子瞻,想什么呢?”
  时光流逝,这个小团体越发的稳固了。而沈安用自己的表现告诉这些小伙伴们,做事某最靠谱。
  所以他要说话,大伙儿都会仔细倾听,可苏轼却在那里不安分。
  “安北,某来猜一猜,莫不是废除货币还能……”苏轼挑挑眉,说道:“某听闻萧观音深爱石头记,她得知了是你写的,会不会……”
  “哈哈哈哈!”
  众人不禁都笑了起来,连王雱都是如此。
  “扯淡!”沈安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别扯这个,某说个事,你等可知道什么是资本吗?”
  众人点头,苏轼说道:“家产就是资本。”
  沈安点头,“小到一家,资本可为家所用,发家致富什么的,过上好日子,为家人谋福利……可若是一国之资本呢?”
  “一国之资本?”
  “对。”沈安微笑道:“一国之资本能做些什么?”
  苏轼说道,“造福一国之百姓吧。”
  赵顼微微后仰身体,思忖了一下,“我看该是统筹。一国之事繁琐,不管是民生还是军队,或是权贵官吏,这些都要统筹……”
  “元泽怎么看?”沈安问了王雱。
  “一国之资本……”王雱说道:“某以为当是利器,可削弱权贵,可控制军队,可让官吏忠心耿耿……”
  沈安微微点头,说道:“一国之资本,当内用于国。外用敌国……你等可知道资本可颠覆一国吗?”
  “什么?”
  三人愕然。
  沈安侃侃而谈,“资本包罗万象,咱们就说个简单的,钱财和贸易这两样,大宋断绝了和西夏人的榷场,让他们苦不堪言,手中握着盐巴却无处贩卖……这是贸易手段,打击了西夏的百姓和财政……”
  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三人不禁压住了呼吸的频率,仔细倾听着。
  沈安平静的继续说道:“比如说此次废除给辽人的岁币,不但打击了辽人的嚣张气焰,让大宋上下的精神为之一振,百年屈辱得以洗去……许多人会转为站在革新这一边……这便是对国内的好处,可对于国外呢?”
  “对于国外,一直屈服了百年的大宋竟然废除了岁币,这是杀手锏,也就是逼迫,是在告诉辽人,大宋不再屈服,若是有胆只管来。”
  沈安轻蔑的道:“可耶律洪基敢大举南下赌国运吗?某断言他必然不敢!”
  “他既然不敢赌国运,那么辽国的民心士气自然会跌落。”沈安突然振眉道:“百年来大宋的民心士气一直在跌落,如今换了辽人,你等可知道这是什么?”
  三人神色振奋,王雱一拍桌子,说道:“国运逆转了!”
  “没错。”沈安同样很兴奋,“这便是逆转了宋辽之间百年的国运,从此后,大宋渐渐上升,而辽国却会一步步的下滑,直至被大宋扫进垃圾堆……”
  赵顼笑的很自豪,“咱们要夺回幽燕之地!”
  “那是肯定的。”苏轼说道:“到时候某去军中,好歹再杀几个辽人。”
  沈安突然说道:“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取消岁币让辽国财政入不敷出……可支出不可少,耶律洪基会怎么办?”
  正如同大宋一样,每年辽国的财政支出只会越来越多,不可能减少。所以一旦财政收入缩减,辽国就要过苦日子了。
  “加税!”王雱毫不犹豫的就找到了答案。
  沈安赞许的点点头,“加税之后,辽国百姓会怨声载道,国中的矛盾会越发的突出,这是什么?”
  他缓缓起身,说道:“这就叫做……资本战争!”
  “资本战争?”苏轼皱眉道:“用资本去开战吗?”
  “没错。”沈安说道:“两国相争涉及颇广,在和平时期如何去削弱对方,让对方无法察觉,这是一门学问,而某今日要告诉你们的就是这门学问……资本战争!”
  王雱眼睛一亮,问道:“安北兄,大宋和辽人开榷场,可最终是大宋挣得多……这也是一种资本战争吗?”
  “是。”沈安笑道:“大宋有禁令,许多东西都不许在榷场贩卖,而且……不管是香露还是水晶镜,这些东西对国计民生可有好处?”
  三人摇头,赵顼说道:“这些东西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豪绅、权贵、宗亲……买来了只会自己用,于国于民无益。”
  “所以某大多在国外贩卖。”沈安不是不想在大宋贩卖,只是想先收割了国外的钱财而已,“至于国内……那些豪绅权贵的钱财,不挣白不挣。”
  王雱点头,赞道:“安北兄此言大善,某以为该严查这些人的赋税缴纳,发现违规的,十倍处罚,定然要让他们闻声色变为止。”
  十倍处罚……
  沈安笑了笑,心想若是真要如此,这个阶层估摸着差不多都被毁掉了。
  “比如说货币……铜钱。”
  沈安看着这三个人,特别是赵顼和王雱那里。他深知大宋的未来还会有许多莫测,需要无数人去为之奋斗。
  赵曙是未来的帝王,他需要让这位未来的帝王知道这些知识。
  王雱是个聪明绝顶的家伙,让他知道这些,以后能想出更多歹毒狠辣的主意来。
  “比如说以前外藩商人喜欢用货物来套大宋的铜钱,为何?”沈安问道。
  “大宋的铜钱值钱。”苏轼的答案很标准。
  “大宋少铜矿,采矿冶炼不易,价值很高,被套走之后,不说本身价值,大宋缺钱的窘境就是一种攻击。”
  沈安需要让他们知道这些道理,如此以后他们才会看到旁人看不到的那些层面。
  我的伙伴,他们应当也能领先这个世界。
  沈安是如此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苏晏南下时,某建言官家,禁止外藩商人套走铜钱,苏晏去了之后,很是打压了一番大食商人,如今市舶司那边不但不出铜钱,还时常能有结余,这便是反套对方的货币……长此以往,对方国中的货币短缺,就会生出种种弊端来。”
  大宋铜钱匮乏,导致蜀地用上了铁钱和交子。
  这便是……
  “这些货币往来,能直接打击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沈安淡淡的道:“这便叫做……货币战争!”
  ……
第1219章
屠龙术,船队归来
  闻小种在书房外边盯着,全身几乎动都不动。
  按理在沈家没有这个必要,但他依旧习惯性的保持了一个刺客的行为准则,直至花花跑了进来。
  沈安先前交代过,不许任何东西进来。
  闻小种看了花花一眼,心想花花不算东西吧?
  花花一溜烟跑进来,站在闻小种的身前昂首看着他,狗眼中有些迷惑之色,然后吐出舌头,转身跑去了书房外面听了一会儿,这才大大咧咧的回去寻小主人。
  书房里很安静,所以沈安听到了花花喘息的声音,以及刨门的声音。
  他端着茶杯没有喝,只是感受着茶水的温暖。
  王雱在沉思,不时皱皱眉。
  赵顼也在沉思,却近乎于发呆。
  苏轼大抵是觉得自己已经领悟了其中的奥妙,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此事……”
  他一出声,王雱就清醒过来了,起身拱手道:“多谢安北兄教授小弟此等秘技,小弟仔细想来,只觉着眼前豁然开朗……此等秘技堪称是……”
  他是真的很感激,觉得这等学识能传授出来,沈安对自己的情义真挚的让人感动。
  他看了赵顼一眼,“这便是屠龙之术吧?”
  屠龙之术?
  赵顼抬头看了他一眼。
  本朝所谓的屠龙术并不是后世传说的那么厉害,大抵就是个传说,后来黄庭坚还作了一首诗,里面就有屠龙术,暗指不切实际的本事。
  可在这里的除去苏轼之外都是人精,特别是王雱说这话时,眼中多了异彩,让人知道他这个屠龙术暗指的是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