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4/3147

  但最后的一脚却让他也傻眼了。
  卧槽!
  苏轼这货竟然变得那么阴了?
  呯!
  “啊!”
  辽使的腿间中了一脚,嘴巴张开,发出了短促的一声惨呼。
  有人大抵觉得人的要害被踢了一脚就会马上惨叫,但这因人而异。
  辽使就是被剧痛把惨叫憋了回去,他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剧痛驱散了,想马上跪下去。
  但他知道不能。
  使者是国家的脸面,宁可丢头,也不能丢人。
  所以他的身体在颤抖,却不肯跪下缓解疼痛。
  围观的人此刻竟然无语。
  没人欢呼,没人赞美。
  因为撩阴腿对于男人来说实在是太阴狠了,一般打架斗殴都很少见。可苏轼这么一位文名远播的文官竟然使出了撩阴腿,这真是……
  太特么爽了啊!
  这一刻大伙儿就像是酷暑天喝了一杯冰水般的舒坦。
  而辽人却像是吃了一颗老鼠屎,有人怒道:“弄死他!”
  众人准备一拥而上,可苏轼身后的人群被推开,沈安就像是个流氓地痞般的当先走过来。
  他看看辽使,用那种感同身处的难受姿态问道:“贵使这是怎么了?蛋疼?”
  “是沈安!”
  辽人的冲势戛然而止,沈安笑道:“没想到沈某的名声竟然这般凶恶,这不妥,极为不妥啊!”
  辽人的确是忌惮他,特别是麟府路一战沈安做了最后收割利益的渔翁,用火药罐子击溃了辽军的重骑之后,辽人就开始总结这厮的过往经历,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就是一个老阴比!
  有人喊道:“苏轼和他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咦!是啊!
  辽人那边不禁恍然大悟,合着苏轼也是沈安的套路,下手从不讲究什么光明正大,而是怎么能赢就怎么来。
  沈安心中一怔,这才发现了这个事实。
  是啊!苏轼变了,变得不那么热血了,竟然学会了阴招。
  这是……
  不关某的事。
  这一刻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先贤经验都被沈安无视了。
  他觉得气氛不够好,就喊道:“好!”
  众人正在暗爽不已,就缺一个人打头叫喊,此刻沈安喊了一声好,顿时引发了海啸。
  山呼海啸!
  山呼海啸般的呼喊!
  “好!”
  “苏御史干得漂亮!”
  什么撩阴腿的阴损此刻都被选择性的遗忘了,百姓们欢欣鼓舞,为大宋文官喝彩。
  苏轼负手而立,一首豪爽的词在脑海里渐渐成型。
  某的诗词文章无敌就够寂寞了,可现在连某的拳脚都如此……
  这个世间还有什么能难住我苏轼的?
  飞快赶来的张八年见到战果也不禁倍感意外和震惊。
  “苏轼竟然赢了?”
  有皇城司的人目睹了全程,“都知,苏轼用了撩阴腿。”
  “什么腿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元旦的前一日大宋不能输。”
  皇城司从不讲究手段,只求出结果。
  若是手下使出美男计去获取辽国上层的消息,张八年只会叫好,只会给他记功。
  “沈安在那!”
  手下发现了沈安,此刻的沈安正在得意洋洋的冲着辽使开喷调侃,真是小人得志啊!
  “沈待诏,陛下召见你。”
  沈安本想奚落辽使一番,兴致却被打乱了。
  等一路进宫见到司马光也在时,沈安笑了一下,看着竟然是欣慰。
  “官家,苏轼刚才和辽使吵架,辽使挑战,苏轼应战,击败了辽使……”
  张八年的禀告很简洁,却让赵曙有些懵逼。
  “苏轼竟然能击败辽使?”
  张八年眼花了吗?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赵曙深知张八年的本事,那双眼睛看着恍如鬼魅,可眼力却极好。
  可苏轼究竟是怎么击败了辽使?
  “辽使那边如何?”
  “还好,因为是他主动邀战,最后被击败也无话可说。”
  这个……
  赵曙的眼中多了狐疑,但帝王不能当众太好奇,否则容易被臣子看轻。
  他目光转向沈安,语气中多了些严厉。
  “为何要私发钱票?你可知道这是大罪吗?”
  钱币的发行权一定是要掌握在朝中,这是历朝历代的教训。
  前汉的刘濞就是占据了盐和铜矿的便宜,最后才有资本造反。
  赵曙觉得沈安太贪心了些,言语间就多了些严厉。
  他在等着沈安的狡辩。
  沈安从容的道:“官家可知暗香每年的钱财进出有多少吗?”
  他伸出三根手指头,“暗香的各项生意加起来,每年的铜钱过手大约有三十万贯左右。敢问官家,若是不弄钱票,那么多铜钱怎么交割?汴梁可会因此而闹钱荒?”
  汴梁是大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每日都有巨量的货物和钱财流动。
  每年三十万贯的钱财流动对于汴梁来说有影响,大宋的铜钱本就紧张,再加入这三十万贯的铜钱流动,汴梁商界大抵要头痛了。
  不过赵曙却有些吃惊于这个数目。
  “三十万贯……”
  “对。”
  沈安说道:“臣数次想出了挣钱的法子,甚至还和大王商议了一番合伙之事,可最终却停住了。为何?就是因为钱荒。”
  没有钱怎么做生意?
  此刻的大宋正处于一个经济的高峰期,各地对铜钱堪称是饥渴,沈安再来几个大生意,比如说玻璃……
  那会是什么情况?
  钱财会进一步往汴梁集结,然后各地官员和商人会叫喊着没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4/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