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523

只不过雷洛肯定没有那个能力的,他充其量也只是个退休在家养老的前总华探长,再加上又有不少黑历史,肯定不会向总督推荐自己当个什么太平绅士。
如此想来,也就只有周希年爵士了,他不仅曾经是太平绅士,还拥有英国颁发给他的爵位。
可就算是周爵士有这个能力,但二人除了基金会外,并没有太过深交,霍耀文又有些怀疑。
想了很久,在想不出个所以然时,霍耀文把这事抛出脑后,反正现在霍官泰既然答应推他一把,就静等好消息就行,不过在此之前,倒是可以把基金会早先制定好在三月初统一拨款资助学生的事情给提前了,这样也好为自己增加一点筹码。
此时已经快下午五点多了,霍耀文也没有急着回学校,今天晚上学校会举办圣诞晚会,他也懒得去凑这个热闹,参加了四届一直都是老花样,看也看腻了。
...
等刚回了家里。
霍成才就忍不住朝着正在拖鞋的霍耀文说道:“耀文啊,我今天跟你阿母阿嫲她们去九龙塘看了,看了好几栋,相中了其中一个,要不明天我们一块过去再看看?”
“哦?已经相中了?”
霍耀文瞥了一眼刚从厨房出来的阿母,问道:“阿母上午看别墅看的怎么样?”
阿母迟疑了几秒,说道:“看了,就是有点贵。”
霍耀文把公文包随手扔到桌上,走到阿母的跟前,笑着说:“先不提钱的事情,老豆说你们相中一套别墅了,感觉怎么样?”
阿母想了想,点点头说:“挺好的,三层高,有六间屋子,还有花园和游泳池,位置也挺不错,距离细妹的学院也就一公里左右的路程。”
“那还不错,要价多少?”霍耀文一听阿母满意,转头朝着父亲霍成才看去。
霍成才说:“连地契一起,一共四十八万。”
“那也不贵啊。”
霍耀文笑了笑,“既然都看中了,那就买那套,阿母等明天你就跟老豆去把那别墅给买了。”
阿母吃惊道:“这还不贵?四十八万都够我们买这套房子,七八套的了。”
四十八万一套别墅在霍耀文看来的确不算贵了,虽说现在一套高层的千尺豪宅也只需要七八万就能买一套,但跟独门独院的别墅价格肯定是不一样的,现在四十八万买下来,几十年后最少价值几个亿。
“要按你这么算,四十八万还能在新界直接盖一栋楼呢!”
看阿母一脸心疼的样子,霍耀文苦笑了两声,扶着她坐在沙发上说:“阿母你就放心吧,钱我这还有不少,现在公司也在盈利,要住肯定就住最好的,以后指不定我们一家都要搬到太平山的山顶去住呢。”
“那…那好吧。”阿母看儿子坚持,再加上她的确是挺喜欢今天看中的那套别墅,想了想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霍成才看老婆答应,也是面上笑呵呵的,不过一想到以后要搬到别墅去住,就忍不住想起新别墅那么大,以后打扫家务恐怕又的忙了,不过这话他现在可不敢说,生怕老婆又变了主意。
霍耀文看了一眼屋内,“对了,阿嫲呢?”
阿母道:“你阿嫲到舅公家去坐会儿,应该快回来了。”
“那我明天我早点把存折拿过来,到时候你跟老豆就去九龙把别墅给买了。”
“行,都听你的。”阿母她既然刚刚都张口答应了,心里也就没有要反悔的意思,在她看来买这套别墅的主要目的,就是给霍耀文当婚房用的,等以后耀文结婚了,她就跟霍成才和阿嫲搬回来住。
...
第205章
一千个成功的故事
翌日,霍耀文早早起了床,在宿舍厕所洗漱一番后,回寝室换衣服的同时,也是把藏在床铺底下的渣打银行存折给拿了出来。这张银行存折自从开办到现在,霍耀文都没怎么用过,除了偶尔去银行看看里面有多少钱外,基本上一直是放在床铺下面藏着。
里面具体有多少钱,霍耀文还真不清楚,不过大致也是估算有八十多万,英国泰晤士出版公司打来的两次钱,都存在了里面,就一开始的时候用过里面的一笔钱。
趁着今天上午没课,霍耀文开车先去了一趟渣打银行,查清楚账户里总共有八十三万块后,转道回了家里,把存折交给了阿母,让她中午的时候跟霍成才俩人一块去九龙塘那把看中的别墅给买下来,至于剩下的钱,就用来翻新翻新屋子,买一些新的家具之类的。
本来霍耀文是想陪着家人一块去看看那九龙塘豪宅的,可是考虑到下午有课,怕到时候坐渡轮的可能会耽误时间,在把存折交给了母亲后,他就又回了学校,在宿舍里开始填坑,把《大唐天魔志》又写了一点。
等下午上课结束后,霍耀文回寝室时,楼下的管理员王伯跑上来敲门,说是有电话找他,匆匆的下了楼接起电话,是姚文杰打来的,说《青少年读物》周刊第一期内容已经选定排版好了,目前正在印刷当中,首印的册数不多,只有五千册,都已经跟港岛和九龙的各个报亭老板联系过,印刷好了就能直接铺货发行。
霍耀文公司出版的《青少年读物》的主题是以青少年为主,本着服务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爱好,周刊编辑部的员工也大都是年轻人,不少都是刚刚从各个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虽说已经毕业,但也才刚刚步入社会,至少还能摸明白一点青少年的喜好问题。
两天后,霍耀文就收到了姚文杰派人送来的样品书,封面是一张年轻男女的背影,正遥望远处的青山绿水,采用的是油墨画的风格,很漂亮也很吸引人,除了最顶部五个大字“青少年读物”外,旁边也有很多小了不少字号的字。
其中最吸引人的一行字:香港知名作家浮生专栏《一千个能令你成功的小故事》。当然一千只是个虚数,至于能写多少,那就看霍耀文的心情了,不过这个专栏标题换成现在的说法,那就是一千碗鸡汤,足够这些年轻人喝的五迷三道。
周刊的页数不多,只有三十四页面,定价是四块五毛钱,这个价格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了,最早霍耀文的那本《甜蜜蜜》在香港的零售价格就是五块钱,定这么高的价钱,主要是因为周刊有不少页面是采用的彩色印刷,纸张材质和油墨同比出版的书籍来说还要好不少。
特别是封面的材质是最好的,不同于别的杂志薄薄的一张纸,这本杂志的封面采用的是硬质纸张,不仅很厚,摸起来还很有质感,总体来说四块五的价格有点偏高,但也不是卖不出去,就看香港的年轻读者是否喜欢了。
元旦的前一天,印刷厂那边总算是把首印的五千册全部整理好,派人一一送往了港岛和九龙的各个报亭内,在元旦当日正式发行。
元旦是香港除了除夕之外,最为盛大的中国节日,每年元旦天后庙街那一块基本上都被围堵的密密麻麻,再加上各个小学中学大学都在放假,无数的学生趁着假日走上街头游玩。
...
九龙天后庙内。
一对兄弟俩拿着长香依次排队走进了天后庙内,弟弟老老实实的跪在天后娘娘面前,闭上眼睛默默祈祷了几遍后,刚站起身子,就注意到哥哥正跪在蒲团上一脸的不耐烦,忍不住张口说道:“哥,出门前妈让你好好烧香,求天后娘娘保佑你今年顺顺利利的找个好工作。”
“行了,我知道了。”李孝乾敷衍了几句,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跪拜了三次,心中默念着求天后娘娘保佑之类的话。
等兄弟俩从天后庙出来,正准备去看看庙街举办的各种民间活动时,李孝乾说道:“你先去看吧,我到处转转。”
“哦。”弟弟不疑有他,点点头,转身欢乐的跑去看表演去了。
李孝乾无趣的走在人满为患的路上,望着行人各个脸上露出热情洋溢的喜悦,他的心里莫名的有些烦躁,从书院毕业已经快半年了,一直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还在家里吃父母喝父母的,这让他头疼的同时也很心烦。
兜兜转转,李孝乾路过一家报亭,闲来无趣便走过去准备找几本武侠书看看,刚到报亭边,他便朝着里面忙碌的老板问道:“老板最近有没有什么好的武侠小说?”
报亭老板探出头看了一眼李孝乾,点点头道:“有好几本,有古龙的新作《蝙蝠传奇》,还有卧龙生的《十二魔令》《镖旗》,金镛的《笑傲江湖》合集等等。”
“笑傲江湖早在报纸上看过了,给我来本古龙的《蝙蝠传奇》。”李孝乾是个资深的武侠迷,看过的武侠小说没有几百本也有一百本,笑傲江湖在明报连载了两年多,去年中旬的时候刚刚完结,他早就在毕业前就看完了。
“行。”报亭老板在里面翻翻找找总算是找到了古龙的《蝙蝠传奇》,这本书其实就是楚留香传奇,不过跟古龙写的陆小凤一样,都是一个故事为一本书。
李孝乾拿着《蝙蝠传奇》翻了几页,看到里面的内容是楚留香后,这才点点头问清了价格,把钱给了以后,准备离去的同时,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连忙又追问道:“老板,明报的《大唐天魔志》有没有新内容?”
“没有。”报馆老板摇摇头,他也是武侠小说迷,同样非常喜欢看《大唐》,所以苦闷的说道:“断了一两个月了,前不久才重新连载,我以为会连载很长时间,谁知道又断了。”
“唉。”李孝乾跟着叹了口气,《大唐》这本书是他看的最过瘾的一本武侠小说,里面的宗师动不动就是刀劈山石,一力破千军,要多爽有多爽,可惜的就是这作者浮生太坑了,写了一点内容又给断了,偏偏是卡在了主角修炼《长生诀》的紧要关头,这搁在谁身上恐怕都受不了,为此他还写了一封信邮寄到明报,催促明报的人赶紧更新。
催稿的人不止李孝乾,还有许多《大唐》的书迷,每天都有几十封信邮寄到明报,这一两个月下来,明报的储物室都快被这些催稿的信件给堆成山了。
看李孝乾准备离去,报亭老板忽然记起昨天晚上新拿到的一批周刊,连忙挽留道:“对了后生仔,昨天夜里面我收到一批新的周刊,似乎里面就有霍耀文写的新书。”
说话的同时,报亭老板从小小的窗口递出来一本周刊。
“青少年读物?”
接过周刊,李孝乾眉毛一挑,这个杂志似乎没听过。
报亭老板随口说了一句:“这是新出的周刊,你看封面上就有写霍耀文在这个杂志上开辟了专栏。”
闻言,李孝乾低下头看着封面,上面的确是有写“香港知名作家浮生专栏《一千个能令你成功的小故事》”。
一千个能令你成功的小故事??
李孝乾皱了皱眉头,他本以为是武侠专栏,却没想到是这么个奇怪的标题,不过奇怪归奇怪,他还是决定买一本看看,如果写的不好,他认为很有必要再写一封信给明报,让霍耀文不要去写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容,专心写《大唐》就好。
“多少钱?”
“四块五。”
“这么贵?”李孝乾诧异。
“你看看这周刊的材质就知道了,比一般的出版书都好的太多。”
“行吧。”
李孝乾虽然觉得这个价格有点贵,不过还是把钱给付了,等刚走出报亭没几米路,他就迫不及待的翻开了《青少年读物》,一页页的翻过,他发现里面的纸张的确很棒,居然有十几页都是彩色的,这可不多见。
一页页的翻开,不看内容,很快就找到了霍耀文的专栏,只在第十八页上,上面的标题除了《一千个能令你成功的故事》外,下面有描述作者浮生以往创作的书籍和个人简介。
“《废纸的故事》”
“一家公司在报纸上招聘员工,小明想要去应聘,他通过了电话初试,前往公司参加面试的时候,发现还有另外的三个竞争者,和他同应聘的三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
但既来之,则安之,小明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废弃的纸团……”
这篇鸡汤文在后世流传的甚广,几乎很多人都看过这个故事,也对此嗤之以鼻,感觉没什么多大的用处。
特别是在故事的末尾,霍耀文各种鸡汤挥洒,什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眼中无小事者,难成大器;所有的大事往往都是从小事开始;千秋伟业,细节开始……
通篇五千多字,除了开始的小故事一千多字不到,剩下的字全都是各种各样味道的鸡汤,让人沉迷在鸡汤的芬芳之中,难以自拔的同时,又醉倒在了这无尽的鸡汤灌溉的海洋之中,仿佛喝干了霍耀文给予的心灵鸡汤,就能够成为一个成功人士,走上人生巅峰。
这一系列的鸡汤金句,在李孝乾的眼中,似乎是醍醐灌顶般的点亮了他的脑子,让这位毕业大半年一直没有找到好工作的年轻人,感觉自己就跟武侠小说中的乞丐,陡然获得绝世秘籍,对未来闯荡江湖行走天涯有了极大的信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