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523

本来霍官泰是约好霍耀文27号的时候见一面,但是马上要到年底了,他的航运公司还在忙着结算年账,比较繁忙,趁着圣诞节这天没什么事情,就约了今天见面。
...
第203章
同祖同宗
港岛中环干诺道文华酒店的一间包厢内。
“霍会长闻名不如见面,果然是一表人才啊!”
霍官泰看着面前只比长子小一岁的霍耀文,那笔挺的身材和英俊的面容,以及其这短短一年所创造的成就,忍不住心中感慨一句,不愧是名门之后!
霍耀文面露礼貌微笑,不卑不亢地谦虚道:“霍老先生您客气了。”
霍官泰笑了笑:“叫霍老先生就太客气了,你我同姓,又同是香港霍氏宗亲会的,我年纪同你父亲相当,叫我一声霍伯伯就行了。”
霍耀文也不客气,跟着笑道:“那霍伯伯叫我耀文即可,家里人就是如此称呼我。”
霍官泰点点头:“好好,就应该如此,我们霍氏自古人丁稀少,比不得那些李王大姓,你我都同是一个祖先,理当多亲近亲近。”
一旁的霍震霆也是在仔细的打量着霍耀文,一想起之前查到的资料,也不难怪父亲会骂他没什么出息。
“父亲,霍先生,我们坐下来聊吧。”
霍震霆连忙上前招呼父亲和霍耀文坐下。
等三人寒暄以后,纷纷坐下来,霍官泰用看晚辈的目光看着霍耀文,一脸笑容道:“不知道耀文你是霍氏那一支脉的?”
霍耀文道:“家父霍成才,祖父霍宗雄,祖籍广东中山,源自南海(广州)霍子衡一脉。”
“霍子衡一脉。”
先前不说话的霍官泰此时面上一喜,哈哈笑道:“我祖上也是源自南海霍子衡一脉,如此算来,你我也是同祖同宗啊,这伯侄关系那也是有名有实。”
霍耀文一笑:“那看来我跟霍伯伯您也是有缘,在香港出南海霍子衡一支脉的人可不多。”
“是啊。”霍官泰点点头,香港霍姓不少,去年霍氏宗亲会登记的男性大约有四千多人,可这四千多人有很多都不是源自霍子衡一支脉,大都是福建的比较多。
聊完了同一个祖先,霍官泰又开始聊起霍耀文的祖父霍宗雄来,“说起来,我在广东番禺的时候,就听过中山霍家的大名,特别是耀文你的祖父霍宗雄当年也是广东响当当的大人物啊。”
对于霍宗雄,霍官泰了解的实际上并不是很多,不过霍宗雄在中山成名的时候,他还在老家那打渔呢!
在霍官泰十六七的时候,就常听人说中山霍宗雄变卖家财投军报国,与打败俄国大力士的天津霍元甲,被霍姓一族称之为霍氏文武。
民国时期霍氏之间流传有这么一句话:武有天津霍元甲,文有中山霍宗雄。
对于霍官泰夸赞自己祖父的事情,霍耀文倒也不便多说什么,只是笑呵呵的说道:“虽说我出生时,祖父亦然舍身殉国,但我阿嫲常常跟我提及我祖父嘴上经常叨念的一句话,那就是保家卫国,驱除日寇,自是我等中华儿女的责任。”
说到此,霍耀文面带钦佩之色道:“说起来霍伯伯您当年不也是顶着英国人的巨大压力,多有报国之举吗?”
霍官泰闻言,心里倒是欣慰的很,微微一笑道:“比不得霍老先生上战场舍身忘死杀鬼子,我也只是敬一份绵薄之力罢了。”
二人聊着祖上的事情,寒暄了好一会儿。
霍官泰这才把话题拉了回来,说道:“听震霆说,耀文你最近成立了一家慈善教育基金会?”
“不错。”
霍耀文一听正事来了,也是坐直了身子道:“香港近些年来的经济虽说比前十几年好了不少,但还是有很多吃不饱饭,上不起学的贫困家庭。在物资资助上,香港有很多的慈善机构,但是在教育资助上却是一家都没有,所以成立了慈善教育基金会,资助贫困学子上学读书。”
霍官泰竖起大拇指,诚心诚意的赞誉道:“好,耀文你这可是大善之举啊!这要是搁在十几年前,可是要为你立碑的。”
这话倒不是说假,五几年的时候,内地富商名流因为一些原因带着家财来港,为了增加自己在当地的名望,打响自家生意的名号,大都会出资去修桥修路修建学校,当地人为了感谢,也都是纷纷为其立下石碑,纪念其所行之善举。
只不过近些年来,港岛和九龙两地立碑的事情倒是少了很多,但如果在新界那边做善事的话,还是会有人立碑的,主要因为新界那边大都还是保留着较为传统的习俗,不像九龙和港岛逐渐现代化,失去了很多过去好的传统习俗,宗族观念也日渐衰落,比不得住在新界的人那强烈的宗族的情感。
霍耀文谦虚道:“霍伯伯过誉了,要不是靠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我一个人也支撑不起慈善教育基金会的。”
“谦虚有礼,好……”
跟霍耀文的这十几分钟的谈话,让霍官泰对其有了一个比较鲜明的好印象,因此他面上也是一直带着笑容。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教育基金会的事情,讨论了一下目前香港的教育问题,霍官泰瞥了一眼儿子霍震霆,朝着他不留痕迹的使了一个眼色。
霍震霆会意,立马起身道:“霍会长,我那边还有点事情,恕我不能多陪。”
“无碍无碍,霍先生有事就先去忙。”霍耀文跟着起身道。
婉拒了霍耀文想要送送他的想法,霍震霆匆匆的走出了包间。
此时,包间内只剩下霍官泰和霍耀文二人。
霍官泰端起桌上的茶壶给霍耀文添了一点水,又给自己的茶杯内倒满后,放下茶壶,端起茶杯微微的吹了一口气,自顾自的喝了一口,等又放下杯子时,他道:“耀文你可知太平绅士?”
霍耀文先是一愣,随即带着满腔的疑惑,点点头说:“知道一点,太平绅士由总督委任,主要是维持社会安宁的一个衔头……”
“不错。”霍官泰沉声说道:“虽说这几年太平绅士渐渐沦为了没有职权的虚衔,但顶着太平绅士在香港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霍伯伯您的意思是?”霍耀文也不想跟霍官泰兜圈子。
“再过两月,就是总督委任太平绅士的日子,虽说委任太平绅士是不看时间的,但是近些年为了避免一些繁琐的流程,除非是重大事件,都会在每年的一二月份由总督统一委任去年一年对香港作出巨大贡献之人。”
霍官泰停顿了几秒,继续说道:“最近,我倒是有听到一些消息,说有人准备向总督推荐耀文你……”
剩下的话,不用霍官泰多言语,霍耀文都能猜到是什么,只是他心中十分的惊讶,居然有人推荐自己当太平绅士。
第204章
顺水人情
一般总督委任太平绅士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香港社会有贡献之人,二是有其余太平绅士的推荐,如果这两个条件都达成的话,基本上是妥妥的能混个太平绅士的衔头。
看霍耀文不说话,霍官泰沉思了几秒,继续说道:“耀文你既然叫我一声伯伯,又都是同祖同宗,我肯定是会推你一把的,就是不知道你是什么意见?”
此刻霍耀文的心跳比往常快了许多,他成立教育基金会的初衷不就是为了混个太平绅士的衔头!
不过有霍官泰的帮忙,那可就会欠下不小的人情。
霍耀文看了一眼霍官泰,见他面露笑容,仿佛在等自己的回答,微眯着眼,思虑片刻,点点头沉吟道:“那这事就有劳霍伯伯了。”
听霍耀文答应,霍官泰脸上的笑容更甚,“你我伯侄关系,何谈有劳二字,耀文你且放心,我在香港还是认识不少朋友的,推你当个太平绅士还是可以做到的。”
太平绅士这个头衔,不等香港回归的话,霍官泰这辈子是不可能混到的,子孙也不可能混到,这主要还是源于早些年帮衬内地偷运各类药品的缘故,不被港英政府打压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会委任他当太平绅士?
不过霍官泰在经商二十多年,谁人不知他的名号,再加上现在家大业大的,也不太需要这么个虚衔,倒是如果能顺水推舟卖一个人情给这位同姓同宗颇有前途的后辈,推他走上更大的舞台,往后在香港商界也是能多一份助力,这何乐而不为呢?
...
“霍先生有劳你相送了。”
霍耀文站在车门外,抱拳朝着霍震霆笑道。
霍震霆道:“霍会长太客气了,就如刚刚我父亲所言,你我同祖同宗的,你又称呼我父亲为伯伯,我年纪比你痴长一岁,叫我一声大哥就好。”
霍耀文也不推辞,笑了笑说:“好,那霍大哥你直接叫我耀文或者阿文就行。”
“行,既然阿文你认了我这个大哥,往后在香港有什么事情摆不平的,直接联系我,这是我的名片,背后写有我家的电话号码,一般我不是在公司就是在家里。”
霍震霆似乎早有准备,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了霍耀文。
接过名片,看了一眼,霍耀文就把名片珍重的收到了西服内袋里,笑了笑说:“那下次有空,我就约霍大哥出来饮酒。”
“没问题。”霍震霆笑着点头。
...
不一会儿,目送霍耀文开车离去,霍震霆转身回了酒店的包厢内。
霍官泰看儿子回来,问道:“耀文走了?”
“是,我亲自上上车的。”霍震霆点点头。
“那就好。”
霍官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抬眼看了看霍震霆,放下茶杯沉声道:“震霆,往后可以多跟耀文亲近亲近,别整天跟人在夜总会争风吃醋。”
霍官泰的几个子女中,霍震霆是最为外向的一个,也是最活跃的一个,经常跟人在夜总会争风吃醋,甚至是大打出手,但不管在外面如何,在家里对于霍官泰他却是非常的恭敬,一听他发话,立马点头道:“知道了父亲。”
...
霍耀文开车回去的路上,倒是一直在思索着霍官泰之前说的那句有人要推荐自己当太平绅士话。
在香港霍耀文认识的朋友很多,可大都是如金镛、古龙这样的文人墨客,除了寥寥几个商界人士外,相熟的并不多,算一下,也就是周希年接触的比较长,当然如果雷洛也算的话,那就是两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