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523

霍耀文他们作为香港大学校方派遣来的人员,自是算做在团队之中。
第三天的上午八点多,霍耀文就跟在张承颐,卢克教授,乐品淳等人后面步入了维也纳金色大礼堂之中。
金色大礼堂,专名为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又称黄金厅、维也纳爱乐厅。这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维也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厅之一,共有1744个座位,300个站位。
能来这参加哲学大会的人,几乎都是以团队或者知名哲学家为主,其余的人早就分配到了各个学校的礼堂或者大型的教室之中。
金色大礼堂。
霍耀文一身得体的西装跟在卢克教授等人的身后,得利于卢克教授在英国哲学界颇有名望又是伦敦大学的哲学教授,他们倒是混到了一些席位,不过霍耀文和安娜作为年轻后辈,也只能是混了个站位。
十几分钟过去,会堂里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此时站在讲台上的是举办方邀请来的法国著名哲学家让-保罗·萨特。
让-保罗·萨特浅笑着走向讲台前面,看着台下和二楼三楼的两千多人,面带微笑的说道:“先生们女士们早上好!”
“啪啪啪……”
一些认出他的人,纷纷鼓起掌来。
让-保罗·萨特笑道:“我从1938年参加了法国巴黎世界哲学大会至今,已经参加了整整六届,每一届都会有人提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问题,今天1969年,第十四届奥地利维也纳的世界哲学大会,举办方热情的邀请我来当这位开幕式的开场嘉宾,我心里其实是拒绝的。
但我去年到美国耶鲁大学参加交流会的时候,听到有一些学生,询问我当今哲学和过去的哲学有什么不同?在如今科学、技术、人类飞速发展的时代,哲学到底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有什么价值?
我来这里不是给诸位普及这些知识的,因为我想在座的诸位都比我有智慧,都比我了解,所以我就不在这里卖弄什么。
延续之前的话题,维也纳举办方此次跟往届不同,邀请了超过三万名哲学家哲学爱好者来此,所以为了能够表明主题,举办方以科学、技术、人这三样为探讨点……”
让-保罗·萨特讲话结束以后,列奥·施特劳斯,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诺姆·乔姆斯基等诸多世界知名的哲学家纷纷走上了讲台。
霍耀文站在那听着台上的演讲,开始还是有滋有味,毕竟他接受了原主的记忆,很多东西都能听得懂,但到后面就有些索然无味了。
一边的安娜却是眼都不带眨的,默默聆听着上面这些很多只在课本中才能看到的大师所发表的演讲。
最后一位上台的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分析哲学创始人伯特兰·罗素,这位年近百岁的老爷子可了不得,杵着拐杖,晃晃悠悠的就走到了讲台上。
1872年出生的伯特兰·罗素,在1900年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哲学会议,同年与各国哲学家联合创办了世界哲学大会,是世界哲学大会的创始人之一。
“我的天,罗素先生居然也来了!他都已经快一百岁了!”安娜捂着嘴满脸的不可思议,作为英国知名哲学家罗素,她在读书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
霍耀文在看到这位,也是满脸的惊愕,要知道最近他一直在学习伦敦哲学系的教材书,其中有不少篇幅就是讲这位的。
“科学,技术,人,这三样是本次世界哲学大会讨论的点,但当今世界科学高速发展,但很多人已经偏离了最初制造这些工具的目的,美国政府利用强大的武力,肆意侵略其他国家……”
快100岁的伯特兰·罗素,走到了讲台边,那苍白的头发,干瘪的脸,难以掩盖其双目之中的锐利,令他看起来十分严肃,说话的声音虽然有些底气不足,但还是铿锵有力。
不过终究是年纪太大了,只是说了一段就被举办方给请了下去,除了不敢让这位老爷子在大会开幕上出现什么闪失外,剩下的就是不想把哲学大会牵扯到政治。
67年,美越战争爆发,伯特兰·罗素和第一位演讲的让-保罗·萨特一起成立了一个被称为“罗素法庭”的民间法庭,以揭露美国的战争罪行。
这次不顾高龄来参加哲学大会,有八成是为了来宣扬自己这个罗素法庭,好拉拢更多哲学界的人,来共同揭露美国的战争恶行。
政治上的事情,是很多人所热衷的,这件事情被伯特兰·罗素在大会上公开披露出来,在往后几日的大会讨论中,一直都是话题的焦点所在。
就连美国来的一批哲学家都毫不客气的跟一些朋友或者来自世界各地的哲学家们,来共同抨击美国政府的战争罪行。
但哲学大会毕竟不是讲政治的地方,没过几日,这个风潮就渐渐的褪去,来维也纳参加这届哲学大会的数万人,有近乎九成的人,都在讨论两个思想问题。
其中一个,就是霍耀文之前跟餐厅那几个鬼佬争辩的“电车难题”,另外一个是以霍耀文安娜他们在同伦敦大学派来的团队交谈过程中,无意提出来的“缸中之脑”!
第147章
黑客帝国
作为伦敦大学的教授,现在又是香港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卢克教授就担任起两所大学此次交流的桥梁,邀请来了伦敦大学此次带队的哲学教授詹姆斯霍华德,希望两所大学能够约个时间共同交流一下。
这事情,校长乐品淳自然是高兴的答应下来,中文大学那边的唐君毅也是带着牟宗三等人跑过来凑热闹,想要参加这次的交流会谈。
到最后是三校共同找了个地方,来探讨此次哲学大会举办方所提出的三个主题:“科学,技术,人!”
张承颐,卢克教授他们本来是想带霍耀文和安娜一块去的,但考虑到二人年纪不够,只能把他们交给了此次过来的伦敦大学哲学系的学生,让他们这些年轻人交流交流。
酒店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围坐着五位伦敦大学此次派遣过来的年轻学生,其中一个女孩子热情的抱住安娜:“安娜,好久不见了!”
“是啊好久不见了梅里斯!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香港大学的哲学教师埃文。”
安娜跟她拥抱了一下,这才跟霍耀文介绍道:“埃文,这位是我在伦敦大学时的好朋友梅里斯。”
霍耀文笑了笑,同她握手道:“你好梅里斯!”
“你好埃文。”
梅里斯礼貌的点点头,随即转身朝着剩下的四个朋友道:“我想安娜-伊莎贝尔我就不用介绍了吧,作为哲学系的知名人物,大家就算没见过也早有耳闻。”
威廉走到安娜的跟前笑着道:“当然不用,伊莎贝尔小姐可是伦敦大学哲学系最漂亮的女士,虽然我没有见过,但在学校毕业生名单中早就看过照片了。”
剩下的亚历山大,查尔斯,哈维三人,都是纷纷走上前进行自我介绍。
有美女在,威廉几人都是尽可能的想要表现出自己智慧和才华的一面,就着这次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科学,技术,人”来探讨所延伸而出的各种问题。
霍耀文虽然没有主动的交流,但在安娜的带动下,也是配合着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聊到最后,渐渐的偏离了主题。
从科技到人类,再到整个世界,又辗转到了无尽的宇宙。
就连霍耀文也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脑洞,只是随便讨论讨论,就把这次主题给扩展到了世界,到宇宙。
到最后,居然又谈论到了哲学中的两大派别,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亚历山大皱着眉头,反驳威廉的话:“在我看来唯物主义才是能够让人知晓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一切,从中世纪以来我们开始了解到各种科学的诞生,它缔造了我们现在的科学世界。”
威廉摇摇头:“我不这么认为,你怎么知道你所了解的科学物质的世界,就是你真正认知到的世界呢?”
“难道不是吗?”
“难道是吗?”
两人聊到最后,已经不是在讨论,而是在争吵,两人彼此瞪眼,都试图想要说服对方。
但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开始拉拢周围的人,试图找人一块来说服对方,安娜是偏向唯心主义,查尔斯几人则是偏向唯物主义。
威廉看支持亚历山大的人比较多,皱着眉头,看向了一边默不作声的霍耀文,张口问道:“埃文你认为呢?”
对于物质在先意识在后,还是意识在先物质在后,这两个观点,霍耀文其实没有太多的想法,这两个派别在哲学界已经讨论很多年了,那么多的大师都没有争吵出个所以然来,他就算说了也没有意义。
不过看安娜盯着自己,霍耀文想了想还是说道:“我认为对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是否存在,作出肯定和否定的说法,都是不对的,是同一个错误的两个面。”
霍耀文说到这,停顿了几秒,又道:“我说个我一直在构思的一个科幻故事。”
科幻故事??
怎么好好的扯到这上面来了?
威廉,亚历山大,查尔斯他们一脸的惊讶。
旁边的安娜说道:“埃文是一名科幻作家,他写的书在美国卖的很好。”
这下,威廉和亚历山大等人默默的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继续听着霍耀文所说的话。
“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计算机吧?”霍耀文看了一眼几人。
梅里斯皱着眉思虑了几秒,带着不确定的语气问道:“你是说美国研发的电子计算机?”
“没错,在我的构思的故事中,未来世界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了人类的方方面面,有一个叫里奥的计算机博士在维修计算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端倪……”
霍耀文以一个能让大家都能听懂的方式,把后世看过的黑客帝国给简单的讲解了出来,不过就算在怎么用简单的语言来阐述这个故事,安娜威廉等人都是一脸茫然。
他们不懂什么叫虚拟世界,只听到霍耀文提到了机器人,便以为是跟一般的科幻小说一样,机器人侵占了世界。
威廉笑道:“埃文,你这个故事似乎不怎么样!我也是个科幻迷,看过很多科幻小说,机器人占领地球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
“不不,或许你们没有听明白。”
霍耀文摇摇头,沉思了一下,说道:“这么说吧,假设有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对一个人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
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
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
这个大脑甚至可以被输入各种指令,“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听我讲述这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故事。”
虽然计算机和程序这些东西,威廉,亚历山大和查尔斯等人不太懂,也没有去了解过,但故事中这个被切下来的大脑,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甚至是不知道自己只剩下一个大脑,因为在大脑的意识中,他感觉自己是个正常人,正在一个正常的世界中生活!
这个看起来有些荒唐而又虚假的故事,但深思下去,却令人细思极恐!
让在座的几个伦敦大学的高材生,背后汗毛竖起,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惊悚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