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帝军(校对)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1650

  他蹲下来看了看:“多了不少小物件,但看起来颇为实用,你刚才说他们的斥候居然敢直接出手,这就是不对劲的地方,渤海人的斥候见到大宁的斥候第一反应就是跑,绝对不会贸然出手,他们的胆子突然之间大了起来……”
  须弥彦摸了摸自己脖子,上面还有淡淡的血引没消。
  “很准,而且很稳。”
  须弥彦道:“虽然武艺上差了些,可他们似乎并没有害怕,不是我不小心,如果换做别的兄弟可能已经被吊上去了。”
  “有人在帮渤海人训练斥候?”
  “会不会是黑武人。”
  “不是黑武人的套路。”
  孟长安摇了摇头:“黑武人的斥候渤海人的斥候我都接触过太多。”
  他刚要继续说,外面有亲兵跑进来:“将军,出事了……刚刚留下继续巡查的几名斥候兄弟被人偷袭,五个人全都死了。”
  孟长安眉角一抬,侧头看向沈冷。
  沈冷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以往的话,渤海人的斥候肯定已经跑远了,可这次居然敢回来偷袭了断后的大宁斥候,这不是以多攻少的事,大宁的斥候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一个五人队配合默契,就算是面对百名渤海边军的追击最起码也能撤回来,哪怕有伤亡也不会全都被杀。
  “这个人熟悉大宁斥候的行动方式。”
  孟长安看向沈冷:“这似乎不太对劲。”
  “是啊……”
  沈冷往外走:“看看尸体。”
  报信的斥候摇头:“别去看了,死的兄弟们被砍了太多刀,血肉模糊。”
  沈冷的脚一停,拳头逐渐握紧。
  孟长安拍了拍沈冷的肩膀:“渤海人对我们大宁的仇视还在黑武之上,仇恨的由来,只是因为大宁的生活比他们好太多,所以恨,我和渤海人打过,他们对宁人不留活口。”
  沈冷点了点头:“我记住了。”
  与此同时,渤海大营。
  面容阴沉的年轻男人回到自己的营房,他没有人让任何人打扰自己,站在山崖上的时候他看到了那个年轻的宁人将军,他猜测有可能是白山关守将孟长安。
  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孟长安此时应该在苏拉城,为什么会突然回来?
  也有可能是猜错了。
  他希望是猜错了。
  如果他是个渤海人的话,他一定会提醒这次率军前来的渤海国将军朴万书,可他不是,所以那个人是不是孟长安他才不会去管,如果是的话更好,因为他渴望杀了如孟长安那样的宁人猛将,那样的话,他将扬名天下,就算不扬名天下也是值得骄傲一辈子的事,因为他不喜欢宁人。
  就在这时候外面想起敲门声,年轻人起身去把房门打开,渤海国将军朴万书看了他一眼:“我听说你这次带人出去损失了几十个?”
  年轻人皱眉:“战争有生死,那是天术,没有生死的战争,那是儿戏。”
  朴万书对他的态度很不满:“陛下请你来,不是让你来拿我们渤海国的精锐士兵送死的。”
  “精锐?”
  年轻人看着朴万书的眼睛:“如果精锐的话看到宁人就跑?最后宁人留下的一个五人队又发现了你们的斥候,五人队追着几十个人跑,如果不是我回去接应,你的所谓精锐数十人就会被宁人的一个五人队杀光。”
  朴万书脸色似乎是微微红了一下,哼了一声:“这些我不管,陛下许以重赏让你来练兵,你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给我一个满意的交代。”
  “我不需要给你交代。”
  年轻人看着朴万书的眼睛认真的说道:“我是你们渤海王请来的,要给交代,我给他交代,至于你……你的级别太低了。”
  他坐下来:“你那么生气,要不然你杀了我?”
  朴万书眼睛骤然一红,手握着刀柄,却终究没有抽出来。
  这个人是渤海王请来的,桑国人,据说是第一批去大宁学习的人,只不过他在大宁只停留了一年就因为桑国战事吃紧而被调了回去,也是迄今为止,第二个活着从宁国返回的桑人,另外一个如今正在桑国领兵作战。
  “记住我的名字,菅麻生,以后你会感谢我的。”
  年轻人摆了摆手:“不送。”
第六百一十六章
赏罚
  从沈冷和孟长安到了白山关之后的十几天的时间,最直接的是双方斥候的较量,而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大宁的斥候不再是一边倒的压制,最初的时候因为轻敌甚至被反杀了两次。
  这近半个月的时间,双方的斥候在白山关外的峡谷里林子里各处都有遭遇,每一次都厮杀的极为惨烈。
  而这更让沈冷和孟长安确定,渤海国军队里有一个了解大宁军队的人存在,这个人不是宁人的话,那么就只能是从四海阁里出去的。
  廷尉府的调查随即展开,只是消息从长安往返回来要数月之久,可能会长达半年。
  对渤海国开战的时机只有三个月而已,沈冷他们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推迟计划,况且计划本来就不在白山关这边,是渤海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这罢了。
  六月中,孟长安留在白山关继续和那十五万渤海国军队对峙,给渤海人造成错觉,让他们以为宁人绝不可能两面作战,在息烽口对面可还有数十万的黑武大军压在那,不管怎么看宁人都没有能力双线作战。
  沈冷则率领水师舰队三万六千余战兵离开,配合闫开松的两万刀兵,战兵辅兵总计十万余,历时二十天入海,从渤海国的南边发起攻击。
  这是早就制定好的策略,沈冷和孟长安一直都在等渤海国的大军到来策应北方的黑武野图大军,只要渤海国的军队到了,那么水师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绕到渤海国南侧猛攻,渤海国虽然号称可以随时挥军百万,可那不过是发给了武器的民夫而已。
  暴君统治之下的渤海利在于渤海王之令无人敢质疑,而弊则在于因为对渤海王太过畏惧所以领兵的将军不敢战败,一旦战败必死无疑。
  战败,也不敢报。
  这计划的关键就在于,渤海国基础落后,军队运转自然远不如大宁国内那般道路通畅行动迅捷,况且渤海国内多山,军队从北方再调回南方根本来不及,沈冷和孟长安推测,渤海王调集来策应黑武国的军队必然是其精锐而非拼凑起来的民勇,而之前闫开松杀入渤海屠民三十万,烧毁数座大城粮仓,对于渤海国力打击巨大,本就穷苦缺粮,几座粮仓的损失若是对于大宁来说不过九牛一毛,可对于渤海来说那是供养军队的关键。
  打渤海,沈冷和孟长安制定的计划归根结底就一个字……快!
  不需要去想什么一城一地的争夺,长刀直入。
  七月初,沈冷和闫开松分兵两路,一路攻打渤海国南方重镇翰城,另外一路继续向北推进直奔渤海国最大的粮仓所在之处应崖山。
  七月末,在白山关外的渤海军队开始撤走,一夜之间营帐就空了。
  孟长安代领白山关一万战兵,夏侯芝两万战兵,出白山关从北往南进攻,势如破竹,几万人的战兵队伍,黏在渤海国十五万大军后边追,渤海国的军队停下来他们也停下来,只要动他们也动。
  东疆大将军裴亭山率军三万进驻白山关坐镇后方。
  九月初。
  皇帝坐在肆茅斋的书房里看着窗外已经熟了的蔬菜,想起来那日沈冷在菜园里翻地的样子,不由自主的勾起嘴角笑了笑,那个家伙身上有一种憨厚,偏偏又有些不要脸,还有些升斗小民的市侩,然而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让人觉得讨厌。
  算计着日子,那两个小家伙要过生日了,时间真是快的令人无法把握,一转眼小沈继和小沈宁都已经两岁了。
  皇帝有些发呆,不知不觉间,从第一次见到沈冷至今已经数年过去,那个小子如今正代表大宁代表他征战渤海,昨日刚刚有消息从东北边疆那边传回来,说是沈冷的水师已经从渤海国南海岸登陆,消息走的速度很快,可也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估摸着那家伙已经打进渤海国很深的地方了吧。
  皇帝有些得意。
  虎父无犬子,况且老子是皇帝。
  当年他可以杀入黑武,他相信沈冷早晚有一天也会如此。
  就在这时候看到珍妃和茶儿带着那两个小家伙又来御园玩,皇帝起身迎了出去,抱抱这个抱抱那个,越看越觉得这两个小家伙像自己,眉眼都像。
  就在这时候又有军报到,东北边疆那边的军报一天一份,可见宁军推进的速度有多快。
  内阁次辅赖成手持军报快步过来,俯身见礼之后压低声音对皇帝说道:“沈将军似乎要有麻烦了。”
  “嗯?”
  皇帝微微皱眉:“什么事?”
  “刚刚收到从东北边疆送来的军报,沈将军和孟将军两个人一南一北两面夹击,推进速度快的让人不敢相信,可是他们的打法……内阁诸位大人都颇有微词,说是有辱陛下仁慈声誉。”
  “说。”
  皇帝看了赖成一眼。
  赖成把军报递给皇帝:“从军报上来看,沈将军和孟将军的打法太狠,攻破一城屠一城,所过之处青壮男人杀绝,而且除了留下大军所需的粮草之外,抢夺的粮草都付之一炬,渤海国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
  “不然呢?”
  皇帝眉头一皱:“没有这一仗,渤海国每年饿死的人还少了?”
  他哼了一声:“朕仁慈的声誉?朕什么时候对敌人仁慈过!一群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人却在这说仗不该这么打,好啊,朕现在就下旨把沈冷和孟长安调回来,你回去告诉内阁的人,朕每人给他们发一把黑线刀一套锁子甲,让他们去渤海国打。”
  赖成被噎的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会儿试探着说道:“这仗,不应该是稳扎稳打吗?打下来一座城稳住一座城,安民养田,徐徐图之。”
  “放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1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