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647部分在线阅读
1938年4月,爱德华·达拉第第三次组阁,宣布实行非常法令,增加税收。法共举行总罢工以示抗议,但在强力镇压下最终失败,人民阵线由此走向终结,左翼执掌共和国政权的努力失败,曾经被取缔的保皇党和法西斯集团重新粉墨登场,继续闹事。达拉第虽然不失为果断的领袖,但其才智平庸,面对咄咄逼人的希特勒,法国节节退让。
慕尼黑协定签定令其国际形象大大受损,在国内却公然无视宪法,逮捕法国社工党议员,解散社工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自第三共和国建国以来从未停止努力的共和制敌人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借口,在一个适当的时刻,给危如累卵的共和国最后一击……”共和40年2月《新公民日报》,《历史的必然:第三共和国的灭亡》。
维希,位于法国南部小城,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以矿泉水著名,是驰名欧洲的温泉胜地,也是旅游疗养的胜地,现在更是法国政府所在地。42年年末德军全面占领法国,尽管表面上维希法国仍然存在,但事实上,赖伐尔的维希政府只是德国人的傀儡,在维希街头巡逻的德国军人即是佐证。
皮尔斯站在小街中间,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面无表情看着街道上不时经过的德国巡逻队,作为维希法国议员,其它议员和官员的奢侈生活与皮尔斯无缘,在维希他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老头。但在维希,皮尔斯的倔强人人皆知,即便德国人和执政赖伐尔都对他的倔强深感无力,他曾在国会上为犹太人主持公道,亦曾在德国人面前据理力争。
“我唯一忠诚的就是法兰西,唯一使命就是与法国人民在一起。”尽管小老头让德国人感到不快,但显然需要人来展现证明德军的宽容,因此对皮尔斯敬而远之,甚至连地下抵抗军,也知道他是位爱国者,至少人品正直。而这位特殊的爱国者,却一直是法兰西元首贝当最亲密的顾问。
过去几年,贝当合作者在德国人压力下,一个接一个离开元帅,皮尔斯和医生梅内特勒博士,对贝当有相当影响,这才是德国人宽容的真正原因。
“你好。”两名妇人从皮尔斯身边经过,皮尔斯微笑着与两名妇人打招呼,皮尔斯声音沙哑低沉,像个老小孩,表情严肃。
头戴礼帽的中年人,走到皮尔斯面前,摘帽行礼,“你好,皮尔斯先生,可以请你喝杯咖啡吗?”
“不,谢谢萨雷,欧洲咖啡都是人造的。”皮尔斯委婉的拒绝。
“我说的是天然咖啡,产自挪威。”萨雷礼貌十足的邀请皮尔斯。旁人听到他刻意压低的话语,肯定会大吃一惊,咖啡是热带作物,挪威显然不可能出产咖啡。
“如果那样,真应该尝尝。”对方回答并未让皮尔斯怀疑,反而接受邀请,尝试北欧咖啡是个新奇的选择。遮阳伞下,圆桌边两人对面而坐,咖啡杯冒着热气,黑色而苦涩的人造咖啡是绝大多数欧洲人在过去数年中,唯一可以享用的美食,即便如此,同样受到配给限制。
“更麻烦的是,二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根本不把律师出身的总理雷诺和第三共和国政府放在眼里,他们觉得正是因为被马克思主义者腐化的政府,才导致当年之败。从一开始,法国就应该按照老将军老元帅的步调行事。”坐在咖啡桌前,皮尔斯和萨雷侃侃而谈,外人看来,似乎是一个爱国的老头对六年前战争的感叹。
“贝当和魏刚是保皇党军事领袖,对第三共和国政府极端蔑视,不愿为不值得尊重的政府牺牲军队。海军司令达尔朗支持贝当,总埋雷诺势单力薄,束手无策,事实上已经被架空,心力交瘁的雷诺被迫辞去总理职务,贝当理所当然继任。那天,法兰西共和国107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会议只开了半小时,所有人一致高呼:毫不迟疑请求德国政府停止敌对行动,不等德军回应,贝当就公开号召停止抵抗。”
“不仅如此,还有英国人的原因。”品着像焦炭和药混合的人造咖啡,萨雷道。
“没错,正因英国人的过错,才会导致法国失败。元帅才会觉得趁未亡国之际,尽快休战是对法国最好的选择。”用匙子搅动杯中苦涩的咖啡,皮尔斯点头赞同。六年前战争中,法国盟友英国表现并不厚道,也是法国失败原因之一,至少,法国存在这种争论。
对英国来说,法国只是一道防线,法国后面还有更值得信赖的英吉利海峡。紧要关头,英国甚至可以撤到加拿大,在美国支持下继续抵抗。英国没有理由将宝全押在倒霉的法国战场上。后来,英军主动放弃战略要地阿拉斯,法军只好全线溃退。
“但是,扼杀第三共和国的罪魁祸首,是对共和制度不满的政治势力控制的法国议会,以完美,符合法律程序的方式,修改宪法,将第三共和国送入坟墓。”皮尔斯不无遗憾。
“1875年宪法曾使法国成为自由的国家。它的消亡,与其说是自身缺点,不如说是负责保卫和管理者过失。”萨雷得到需要的答案。
贝当政府与同盟国合作势成必然,即便德国人也无法阻止。英国担心贝当的反英情绪,显然没有任何必要。法国人把输掉战争,视为机会,并不是耻辱。魏刚在第三共和国灭亡后,曾得意洋洋地说:我虽打不赢德国人,至少打赢共和制。
“那么,那位太子呢?会不会因局势变化而变化?”放下咖啡杯,萨雷提到另一个问题。第三共和国崩溃后,代之而起的是“元首”贝当的个人专政。贝当在法国大溃败形势下登台执政,而且他又是凡尔登胜利者,在法国颇具威望。因此,贝当的个人权威和专政,是维希政府的重要支柱。
当时,维希政府文件是以君主政体格式开始:本人,菲利普·贝当,以法国元帅,法兰西国家元首名义宣布。这句话明显表明贝当政权的性质,贝当为加强个人权力,实行效忠宣誓制,军政大小官员都分批宣誓效忠贝当。根据贝当颁布的第四号制宪法令,赖伐尔成为贝当第一继承人,自然也就是萨雷口中的太子。
“他的政策基于同德国和解,在他看来,没有和解,就不可能有欧洲和平、法国和平乃至世界和平。他确信德国人定会获胜。但是,即使德国战败,他的对德政策也是如此,因为这是获得和平唯一可行的政策。”皮尔斯嘲讽。如果贝当是为保全法兰西,赖伐尔则是彻头彻尾的卖国贼。而且说出臭名昭著的“我祝愿德国胜利”的话。
尽管赖伐尔解释,是为制造让德国相信法国的气氛,但天知道。早在停战协定前,赖伐尔便认为,法国命运同德国命运紧密结合,法德合作是欧洲和平前提,即使按照纳粹条件,对于挽救包括法国在内欧洲各国也是必要的。停战协定签定后,为了使德国人少不了他,赖伐尔竭尽全力慷慨,公开出卖祖国利益,目的在于表明全心服务德国。
“所以……”萨雷点点头知道盟军反攻法国本土后,维希政权将进行一次政治大清洗,政治短视的赖伐尔离开德国人什么也不是。
“军团之友!”皮尔斯看到不远处树荫下有几名身穿法国旧式军服,却没有军衔的人。萨雷同样把目光投向他们,那些人是德国占领维希法国后,法国唯一武装力量:法兰西民兵。
维希的弱点在于与民众没有有机的联系,便组成民族革命联盟委员会,谋略弥补这个缺陷,委员会寿命很短而且毫无成就。但是“战斗人员军团”却卓有成效,贝当一道命令把所有退伍军人协会合并成法国退伍军人军团,组织是等级制的,全部军官由上级任命。1941年10月前,首长一起是格扎维挨·瓦拉,他后来负责反犹运动。
较早时,军团作了些有益社会的行动,诸如照料获释战俘、难民,帮助战俘家庭等。1941年冬,贝当任命洛尔将军为他驻兵团私人代表,军团职责便扩大了。41年底军团拥有了新名称法国民族革命志愿军与退伍军人军团,在法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并建立军团之友和青年军团两个附属组织。军团成员享有很大特权,例如:额外食品和衣服配给,以及医药补助等。
所有日报上都为军团开辟了专栏,还拥有自己的刊物《军团人》,到第二年年初,销量已达100多万份,军团总人数达到120万,军团之友40万。尽管它在占领区遭到查禁,又遭到马塞尔·戴阿的大肆攻击,但它的组织并没有干过臭名昭著的罪行,除了支持贝当个人。协会主要任务是不遗余力的支持贝当。
它开展广泛的社会工作来赢得草根阶层的欢心,例如为法国俘虏家庭提供帮助,给穷人老人提供社会福利。随着法国抵抗运行兴起,军团部分人感觉必须变得更加军事化与暴力化。后来纳纳德在协会下成立了新部门:维持治安军团,维安团的誓词是:我发誓与民主作斗争,与戴高乐作斗争,与犹太人作斗争。
由于贝当在镇压抵抗运动方面与德国貌合神离,在希特勒支持下,赖伐尔出任维希政府执政,贝当成为徒有虚名的国家元首。赖伐尔执政后,维安团向准军事组织转变。三年前,维安团改名“法兰西民兵”,由达纳德掌握实际领导权。达纳德出任内政部长后,在他领导和发展下,内政部掌握35万民兵,36000武装警察,14.5万宪兵。
达纳德疯狂镇压地下抵抗力量,是认为与背叛法国的戴高乐作战,地下抵抗组织是叛国者,而不是法兰西保卫者。达纳德只效忠贝当元帅。正因如此,与党卫军密切合作的法兰西民兵是贝当手中王牌。维希城德国驻军不到3000,却有1.5万名法兰西民兵和武装宪兵,还有数千警察。
“大多数民众对巴黎合作分子,比赖伐尔和维希更憎恶,真正法奸在巴黎,叛国者在伦敦,爱国者在维希散步。”皮尔斯感慨。贝当是民族英雄和国家元首,在法国受到广泛支持。两年前,德国人允许贝当访问巴黎,出席盟军轰炸死难者追悼仪式,表明德国人确信贝当已经受到控制,但元帅受到的欢迎却让德国人惶恐不安,也让英美看到贝当的价值。
正因如此,英美才会选择贝当而不是戴高乐,盟军在北非的行动证实,如果争取到贝当支持会事半功倍。维希支持者把戴高乐视为英国帮凶,穷凶极恶图谋消灭法兰西。戴高乐在法国并没有获得广泛支持。盟国如果冒险支持他,会失去法国民众拥护,这是盟国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贝当成为占领者和法国人之间盾牌,每天在维希不带警卫,安静散步,赖伐尔却不得不在严密保护下才敢外出。
“我明白。”萨雷点点头,自始至终追随贝当的顾问皮尔斯比任何人都清楚贝当想法,该与盟国达成什么样的协议。他再次选择保护法兰西,赖伐尔将会成为替罪羊,而元帅与德国人合作的污点,不过是保护法国人民和战俘的伟大牺牲。
英美抛弃将军选择元帅,元帅将仍然是具有伟大情操和自我牺牲的爱国者,抱残守缺的坚守法国。至于戴高乐将军,不过是个临阵脱逃,可耻的将法国出卖给英国的政治野心家,不对应该是叛国者。结束谈话,萨雷恭敬行了个礼后,便起身离开咖啡桌,作为一名皮鞋商人,他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咖啡杯旁,他还需要去瑞士购买制鞋需要的皮革。
中调局获得的维希法国内部情报,让司马坚定了先前决定。
“流亡海外的戴高乐与抱残守缺的贝当,在人民心目中谁更可憎无关紧要,我们只需要法国。”司马说笑容满面。几天来,司马心情很不错,抛开国防军攻进德意志帝国本土这个大喜事,也有一件小喜事,法国特使侄女伊莎贝拉是翰翔初恋情人,随叔叔返回中国后,令消沉至极的翰翔瞬间恢复。
司马对一手毁掉儿子政治前途心存歉疚,现在,有爱情抚平创伤,让司马欣喜不已。
“法国,或许是天意。”司马对石磊笑道,过去司马与中国都忽视了法国,在中国眼中,法国不过是个破落户,重要性甚至及不上新独立的亚洲国家,但现在,维希法国进入英美视线后,中国第一次意识到法国重要性。
“法国从贝当执政,就不再是共和国了,第三共和国早已灭亡,贝当是元首之名的皇帝,可以指定继承者、制定法律等等,自由、平等和博爱早在法国不复存在,维希法国是欧洲独裁政权。”司马扬扬报纸,“流亡海外的戴高乐则是共和、正义象征,戴高乐在法国声望无法与贝当相比,但不乏支持者,所以法国将会出现共和与独裁对立局面。”
“老板,戴高乐是法国人,不会冒法国被分裂的风险,与贝当决裂。他曾不惜与英美作斗争,确保法国利益,我们不可能控制他。”石磊提醒,不要对戴高乐过于乐观,戴高乐过去经历早已说明,戴高乐不是甘受别人控制的角色。
“是的,戴高乐是法兰西主义者,而且绝不妥协,尤其向维希。在北非,如果不是迫于英美压力,他根本不可能接受阿尔及利亚委员会,法国解放委员会,实际上是两个组织,一个在北非,一个在伦敦。戴高乐坚持,卖国贼必须受到审判,法奸必须受到清算,自由法国和维希之间,戴高乐和贝当之间矛盾不可调和。对于我们而言意味机会,而且……”
走到地图前,司马在法国地图上划了一条线。
“英美支持维希,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与中国抢夺欧洲大陆,一旦我们明确对戴高乐支持,英美将毫无顾忌抛弃自由法国。我们目标是帮助自由法国控制半个法国,美国不会坐视我们支持戴高乐控制法国,同样我们也不会接受维希控制法国。在大国左右下,法国分裂势成必然,造成分裂原因是……”
“英美为了利益,强暴了的欧洲民主与自由。”司马注视法国之邻德国。
“现在,只要计划实现,欧洲就是我们的了。”
第310章
无药可救
“六年前,德意志帝国再次向全世界宣战,法国、比利时、荷兰、波兰、中国一个又一个国家都无法阻挡德国的脚步。六年后,战争形式发生变化,但泽失守,中俄联军势如破竹进军柏林,亦无人阻挡他们的脚步,1946年5月29日德意志帝国本土遭到进攻。”1946年7月23日,哥尼斯堡德军二等兵威廉·加里森。
谷仓前集合的纵队,大都是少年,身上穿着并不合身甚至不带军衔识别的军装,纵队指挥库茨克军士长,声音低沉发,“到我们完成使命的时刻了,为德国存亡,必须守卫西里西亚。”库茨克是残疾老兵,曾在东线受过伤。现在,他和另外两个残疾老兵奉命率领孩子们加入战斗。很快少年将与敌人拼搏,现在,是每个德国人接受考验的时候了。
“敌人是中国人、俄国人、波兰人。”左手柱步枪,一只手指着村庄方向。
“他们只想干掉你们,你们只有杀掉他们才能活命。他们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不好对付,必须竭尽全力,并证明你们是不屈不挠,坚定不移,更英勇的战士。”库茨克表情冷酷平静。战斗不再是为德国的生存空间,而是为德意志的生存,西西里亚是德国领土。中俄联军侵入德国。
“同志们,两翼将有3支装甲坦克分队支援,而且还有两个连步兵跟随其后,我们并非孤立无援。你们很年轻,不应该出现在战场上,但已别无选择,我希望你们为帝国增光,为了德国。”
“为了元首。”少年兴奋的喊道,没有注意到库茨克听到这句话时,眉头微皱。作为一名在东线苦战三年的老兵,感觉如果没有元首,德国根本不会失败。
望着从未接受过训练的花季少年,库茨克黯然神伤。他们归坦克旅管辖,装备便携手握式火箭筒,带有可击穿坦克装甲的火箭头,必须近距离攻击坦克。在进攻前只花了很短时间来学习如何使用火箭筒。按照进攻计划,库茨克要率领他们迅雷不及掩耳袭击村庄,占领并夺回阵地。如果中国人有坦克掩护,少年就要用反坦克火箭击毁中国坦克。
出发时,海森伯格感觉胃开始抽搐,早上大家伙还没有吃早饭。记得以前读过一战期间士兵生活的书,他们的口头禅是,“只要早餐吃饱吃好,能叫敌人鬼哭狼嚎。”现在,胃里空空如也,手上攥着一块硬邦邦的配给干粮,让海森伯格回想起从前,参加野外生存训练的经历。几年前,他会为自己那组人在野外生存训练中获胜而沾沾自喜。
对于行军打仗,海森伯格最初体会来自《康尼特·克利斯托弗·瑞克生平》。他以为就像夜以继日骑马的马夫生活。这本小说以炽热笔调娓娓讲述一个战士的故事,他将军旗挂在敌人军刀上,高举旗帜冲锋陷阵。这样的战斗场面只会发生在200多年前的战场上,然而,这个史诗般传奇故事深深打动海森伯格,主人公的死荣耀而富有传奇色彩。
两天前晚上,大家在帐篷里谈论,只有仪仗队才佩带军刀,军刀不会出现在战场上。不过,还是配备刺刀,可以装在STG45突击步枪上,与敌人肉搏。破晓,黎明前最黑暗的时间,防守小镇的中国军队很难发现海森伯格和战友逼近,除非派出野外侦察小分队。但与中国军队打了几个月的交道,任何一支德国军队都知道,中国军队擅长打夜战。
夜晚防御时,中国人会小心谨慎布设警戒雷和警戒哨,但鲜少部署侦察分队,更擅长集中力量,而不是将力量分散。尤其在夜晚,行进前方看不见敌人动静,坦克分队在海森伯格刚出发时并没有跟随,如此,行动才能尽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稍后,坦克分队会从两翼包抄。海森伯格和战友沿崎岖小路缓慢前进,排成三角形列阵。
库茨克和海森伯格在最前头,库茨克猫腰跳跃前进,海森伯格紧随其后。天色大亮后,第一声枪响从海森伯格身后传来,而不是前方中国人占领的村庄。背后枪声让库茨克低声大骂,“蠢货!”
很快,从东南翼传来坦克轰鸣,应该支援自己一侧的坦克怎么没跟上?海森伯格疑惑不解。
突然,枪声四起,机枪声大作,一切开始的太快,还未待他们反应,密集的炮弹落了下来,大地摇晃、震颤。库茨克捂着肚子倒下,海森伯格也一样。炮弹在他们周围落地开花,子弹从海森伯格耳边嗖嗖飞过,弹片四散飞溅。出于求生本能,海森伯格爬到库茨克身边,大喊,“长官,暂时避一避,让他们白白浪费子弹吧!等坦克部队跟上来,再前进。”
但坦克根本没有跟上来,敌人火力越来越猛,中国军队在教堂塔顶上安排了狙击手。一枚炮弹在海森伯格身边爆炸,冲击波把他重重推倒在地,头撞在积雪覆盖的硬地上。海森伯格左腿上传来火辣辣的锐痛。用手探试伤口,手上沾满鲜血,“倒霉,被击中了。”库茨克匍匐到海森伯格身边,一把将他拖到一棵大树后。
“你留在这!”然后他继续向前爬。
时间好像静止不动,防守村庄的中国军队火力越来越强。海森伯格试着在地上挖坑,以便躺入散兵坑,泥土凉凉的,但海森伯格的脸却火辣辣地烫手。中国人射击更加疯狂,子弹不断从他头顶飞过,根本无法还击,视线里看不到敌人影子。携带急救包的下士无影无踪,在震耳欲聋的炮火中,海森伯格听到受伤士兵的惨叫,距离不远躺着很多伤员。
尽管库茨克命令海森伯格呆在原地,但海森伯格却不能停下来,必须把受伤战友拖到隐蔽的低洼地带。海森伯格懂得急救常识,知道最要紧是包扎好伤口。海森伯格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割下一片衣服,但受伤战友看似没有伤口,根本看不到哪里被打中了,血从口中涌出。另外一个受伤的战友被炸掉一只手。
“忍住。”安慰受伤战友时,海森伯格用割下来的衣服做成根止血带,牢牢绑住他的上臂,希望能够止血。接下来十几分钟内,海森伯格把几个伤者拖到一条小沟里,直至完全没有气力。沟里躺了好几名受伤的战友,其中一个在胸前画十字,然后闭上眼睛。望着战友动作,海森伯格突然想到上帝。
“上帝不可能时刻看顾所有人,上帝无法控制子弹射击方向,也不能削弱炸弹或手榴弹威力。”念头一闪而过。海森伯格抬起头,看到钟楼上一个敌人隐隐约约的身影。敌人在窗台上架起狙击步枪,瞄准海森伯格战友射击。狙击手成为海森伯格第一个目标,海森伯格举起步枪,扣动扳机,“该死!”没有打中目标。
发现敌人向自己瞄准,海森伯格连忙趴下。伤口还在流血,海森伯格只好放下枪,用手按住伤口。此时,他觉得左侧身体好像裂开拳头大小的洞,身边土壤都被染成红色。
“轰!”又一枚炮弹落在海森伯格身边,他的头再次撞到草地上,尖叫声变成呻吟。尽管海森伯格身受重伤,但并不想等死,求生意志让往前爬行。
前爬过程中,他再次检查大腿伤势,破烂的裤腿已经被血浸透。此时,前方升起阵阵浓烟,村庄里的房子着火了。海森伯格头晕眼花,失去平衡,疼痛迅速传遍全身,不过他还是忍痛爬行,时不时停下来喘息。终于,炮火减弱,只有零星枪声,两边仍在交火。海森伯格伤口越来越痛,一瘸一拐往前挪动。
村庄离海森伯格越来越近,十几座房子在燃烧,熊熊大火伴随阵阵浓烟。中国人撤退了,海森伯格身后伙伴纷纷倒下。躺在海森伯格面前的是一具中国士兵尸体,被炸得血肉模糊,脑浆飞溅。为什么没戴头盔呢?海森伯格恶心欲吐。海森伯格强忍住喉咙中泛起的酸水,紧紧闭上眼睛。伤口痛苦,眼前惨状让他眼前一黑,一头摔倒在地。
当海森伯格醒来时,看到自己躺在一辆马车上。此时,天已大亮,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马车是当地农民拉煤的,车板上还落着一层黑灰和几块媒渣。两个不像医生的士兵收拾伤亡士兵,将受伤士兵和尸体重重摔到马车上,像在扔沙丁鱼。海森伯格意识一片模糊,望着尸体,忍不住幻想,倒下的士兵会因曾为祖国战斗上天堂吗?
又一个士兵被抛上马车,打断他的白日梦。
“上帝!”海森伯格认识这个英俊的金发碧眼少年,是好友迪特·海因里希,身上看不到伤痕,但已经死了。
“迪特!”面对好友英俊苍白的脸,海森伯格哽咽起来,为了抑制住想哭的冲动,海森伯格紧紧咬住嘴唇。希特勒青年团的孩子不可以哭,自己是个士兵,但海森伯格内心充满绝望。
接着扔上来的士兵脸被炸掉,眼珠没了,眼眶中流出丝丝血水。海森伯格恶心感再次被加重。在马车上呕吐起来,脏东西落在身边两个战友身上,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还活着,嘴里不时发出呻吟。虽然受过很多锻炼,但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令人憎恨恐怖的战争。海森伯格为手足无措感到羞耻,而且还是马车上唯一一个面对残肢断臂呕吐的人。
没有毯子裹住血淋淋的头,海森伯格面朝下躺在煤灰里,不停咳嗽和呕吐。最后,十几个士兵被抛到马车上,至少5个已经死了。除迪特,另外两个身上没有伤,但面部僵硬。海森伯格胃彻底呕吐空了,但身体不住颤抖。受伤的士兵被送到改建成急救所的当地旅馆,死亡士兵确定身份后运到墓地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