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81部分在线阅读
“根本不可能。”巴玉藻不假思索,绝无一丝可能。
“石油公司一年根本不可能提供3000万吨航空油料给轰炸机部队。即便能提供,也不可能造出那么多飞机。一年380万吨炸弹,需要多少轰炸机?至少需要5000架轰炸机,一架H-39需要836万,即便量产后,也需要800万以上,空军未来三年能采购多少?5000架轰炸机,全中国军费都不够。”
“所以,想靠战略轰炸赢得战争,非常不划算。”
“如果真要这么打,根本别想赢。”
“战略轰炸机的作用是威慑,中国的绝对国防圈,正是以战略轰炸机作战半径为准划定的。除非空军有新玩意,否则连一个中校心知肚明的事情,更何况是空军参谋,肯定知道。”
“没准空军真有什么新玩意,也不一定,是不是?”
共和29年年初,结束“小玩意”试验后,工程负责人张凤阳春节前,回到西北市,前脚刚接触机场地面,一辆汽车就早早等候在那。之所以回到西北,并不仅仅是为过春节,而是总理要求他立即就工程作当面汇报。国防部轿车并没有直接驶入国务院,也没有进入国防部或陆军,而是沿实业大道,拐进距离国务院大厦并不远的一个“大院”。
是张凤阳非常熟悉的地方。当年来到这里时,张凤阳不过是个讨生活的流民,现在却身居中将。张凤阳绝不会忘记初来公司的岁月,公司区的一切,都埋藏在记忆深处。过去公司区,张凤阳来过不知多少次,但再次来到,感慨万千。久已盼望的蘑菇云终于升起来了,在公司区三层小红楼老板办公室,向总理汇报详细情况,总理专注听着,笑容满面。
临了才开口问道:“凤阳,小玩意成功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老板,小玩意只能解决原子弹发明问题,要使之武器化、实用化,还需要很长时间。”
“我不是问这个。”总理将一份文件扔到桌子上。
“我说的是氢弹。”
“氢弹?”张凤阳并不知道什么是氢弹。
“就是核聚变炸弹,费米博士的报告中曾提到过这玩意。”
“目前没有任何进展,聚变炸弹必须要原子弹提供引爆能量,尽管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它比原子弹更复杂。”
“是呀,所以我们得加快氢弹研制。氢弹的事,抓紧办吧!还有,尽快完成原子弹武器化,我们不可能永远把它摆在铁架子上炸。”
张凤阳默默点头,没多说话。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就始于不起眼的沉默与点头之中。
同一天,大洋彼岸白宫,罗斯福在一份报告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美国第一次拨款10万美元,用于原子弹研发。
圣诞颂歌夹杂醉话和铁轮子的咔哒咔哒声传过来,颇为刺耳。奥本海默不喜欢俱乐部专车,圣诞颂歌叫他很别扭,可他需要喝酒。雪夜,快车一路怒吼着奔向马萨诸塞州,他愁容满面。1年前第一次参加“铀计划”,奥本海默在工作中得出一个结论,必须将分散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试验室集中在一起。理论物理学家、实验学家、数学家、军事专家及辐射化学、冶金、爆破和精密测量等各行专家都要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建议在秋天,一经提出,就得到全力支持。自己不只是建议发起人,而且在康普顿眼中,是位卓越的组织者。康普顿就将最高试验室领导责任交给自己。一月前,陆军部长助理约翰·麦克洛埃签署征用洛斯阿拉莫斯的命令。几天后,第一批挖掘工人到达,挖掘“技术地带”车间地基。在军方的主持下,基地建设工作进展迅速,但却有一个最大问题,人。
如果不能说服物理学家来沙漠边缘的秘密实验室工作,一切便都是空谈。在基地动工兴建当天,奥本海默只有强打精神,在全国到处奔波,说服物理学家同意来到洛斯阿拉莫斯工作,签署一项受限制的合同,在战争期间不能离开洛斯阿拉莫斯,连同家属一起将与外界隔绝。而且说明生活条件也不是非常舒适。
尽管招募人手时,奥本海默并没有隐瞒困难,但招募行动还是获得成功。对于某些物理学家,用:德国人可能制造成功原子弹,中国人已经造出原子弹,来激励,对另一些人就夸大新墨西哥的景色。总之,千方百计通过细节上观察说服他们。
“不对,应该再换一种方式,他的性格是……”奥本海默再次在心中调整说服一位辐射化学专家的方式。
尽管飞机很快,但奥本海默的“猎头之旅”仍然选择火车。一方面因为是一次从西至东的猎头之旅,另一方面则是在火车上有充足时间,让自己反复斟酌说服他人的方式。听到旁边削瘦老头自言自语,一旁两名军方派来的安全人员彼此对视,暗笑不已。虽然早已经习惯了奥本海默的自言自语,但偶尔仍然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服务员,请给我添一杯威士忌。”隔着几个坐位的一位中年绅士叫服务员。偶尔他会将视线投向两个年轻人,“只不过是普通士兵罢了。”数分钟后,正享用威士忌的中年绅士从两个年轻人的举动中,得到答案。看来没错,格罗夫斯非常反感“胡佛风衣”,严禁联邦调查局介入他的范围,所以联邦调查局在这一区域没有任何势力。
尽管早从情报资料中获得情报,但出于谨慎,每次行动时,他都会谨慎小心远距离观察,以确定绝对不发生意外。作为一个清理专家,想在这个行当里永远生存下去,谨慎必须放在第一位。
奥本海默用完晚餐起身离开时,隔两个座位的中年绅士同样起身朝餐车外走去,一前一后,当中年绅士经过奥本海默身旁时,右手戒面不经意的触碰奥本海默手面。
细微刺痛,让奥本海默眉头一皱,并没有在意。此时,中年绅士已走出数英尺,碰到女士时,还会轻轻点头致意。一个半小时后,奥本海默在波士顿火车站下车,随后径直去了一家酒店。无论是奥本海默或他身旁两位业余“保镖”都没有留意,他们在车上碰到的绅士,下车后,仍跟着他们。
凌晨,一辆拉警笛的救护车驶入酒店,一名高烧病人被紧急抬上救护车。街对面,一位站在雨中,打伞的中年人,面无表情地看着远离的救护车。四天后,波士顿邮报不显眼角落里,登出一则新闻:知名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于昨天下午在波士顿医院,因高烧引发肺炎,造成心力衰竭抢救无效去世。
此时,在火车上和奥本海默有错肩之缘的那位中年绅士,已经离开波士顿。随后几天,美国各地医院先后接治十几名症状相同的病人。
第231章
以血摆脱贫困
“在此地,不会重演敦克尔刻的历史。如果必须撤退,就得杀出去,决不会选择投降或溃退。”蒙巴顿。
印度沙漠属于世界上最小的沙漠,而且普通土沙漠连沙丘特征都不明显,但真正来到此地完全能够感受到缺乏水源的干旱状态,大面积稀疏植被给人苍凉感,沙漠上空不时有成群秃鹫盘旋,表明它们下方有尸体。入夜,沙漠中一派寂静,一个个蠕动的身影似乎正在工作。
“我宁愿吃枪子儿,也不愿意干等。”甩出一铲沙土后,疲惫不堪的斯图尔塔靠在铁锹上。
“我可不这么想,伙计,要是不挖这玩意,你我都很难活过战争。”
“活过战争?只要举起双手,就可以安全活到战争结束。”体斯说,用铁锨平面拍新战壕工事上厚达两米的沙土。
“蒙巴顿,那个混蛋根本不会打仗,从因帕尔中逃出来时,只带回3000人,德里、斋埔尔、阿杰梅尔、焦特布尔、科塔……这些城市都是在他手中丢掉的。”
“接着挖吧,伙计。”勃尔特摇头叹息。
“不论怎样,现在是蒙巴顿指挥战斗。”
“哈普,说点儿什么吧!”卡蒂尔达咕哝。
“如果必须撤退,我们就得杀出去,决不会选择投降或撤退。”幽暗中,帕西冲他一笑,张开嘴,惟妙惟肖模仿蒙巴顿。几码外,所有人发出嘘声,要帕西闭嘴,现在正处于不得有任何动静的戒备状态。
“上帝,如果再等下去,我会疯。要么把我们消灭,要么现反攻,我受够了。”勃尔特叹息。漫长的等待无疑是折磨。
中国军队打进沙漠后,并不急于进攻,消灭英印军最后武装力量。三十五万英印军,被压缩到面积不到1万平方公里的沙漠边缘,长达半年。蒙巴顿信誓旦旦向世人承诺,“卡拉奇正在顽强坚守”时,一座又一座印度城市沦入中国军队控制,即便士兵,也猜测出,为什么中国军队会把英印军残余压缩在卡拉奇海岸和沙漠之中。
中国海军控制海权,英印军不可能完全撤出印度或得到充足援助。另外,中国人需要一个敌人,勒索印度人,尤其是试图建立独立国家的印度人。围困于此时,一个又一个陌生国家出现在印度大地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孟买人民共和国、锡克共和国、海德拉王国、克什米尔王国……
独立国家先后成立时,中国人却牢牢控制这里。一星期前,他们看到开坦克、端步枪冲锋的印度士兵,是海德拉王国部队。也许中国军队已经承诺将卡拉奇割予他们。由于中国军队白天骚扰主要靠狙击手,因此,守卫卡拉奇外围阵地的官兵干脆把生物钟完全颠到。晚上9时30分开始吃早餐,午夜时分,吃中餐,黎明时分,则共进晚餐。
躲躲藏藏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跑进伪装起来的地下掩体中,官兵常常用骆驼刺树枝把留在身后的脚印轻轻抹去,以免中国轰炸机根据道路痕迹找到地下掩体位置。坚持战斗的英印军官兵不仅要与敌军进行殊死战斗,而且还要与枯燥、乏味、白间酷暑、夜晚严寒、虱子、沙蚤和痢疾作斗争。
“这套鬼把戏真他妈讨厌,我会动手杀人的。”卡蒂尔达嘶哑嗓子喊道,伸手就去抓刺刀。
“看在上帝份上,安静。”少校低声命令,“是哪个该死的傻瓜喊?”
“帕西!”六七个声音一齐说,一阵表示肯定的哄堂大笑飘过战壕,少校压低嗓门不堪入耳的臭骂制止了笑声。
马洛伊瞄了一眼手表,9点53分,“早餐”后23分,绝大多数英国士兵已用完早餐。
数百门中国人大炮和榴弹炮一齐开火,大地在跳动。中国人动用所有火炮瞄准卡拉奇前沿深达数公里布雷场,忍受炮火煎熬的英印军士兵,可以想象十数公里外,汗流浃背的中国炮兵以最快速度射击,发疯地填装炮弹,持续炮击令炮管变热、烧红。打了一年仗后,英印军官兵,从落弹密度上,判断中国炮兵退弹和装弹时间越来越短。
这时,一发炮弹呼啸而来,在战壕内爆炸了,原本还在聊天的休斯被一大块弹片削去一只胳膊和半个身子。延伸射击开始后,原本依在战壕里的英印军官兵,逃出防炮洞,像无头苍蝇四处躲避炮击。夹杂大量沙粒的尸体,一再被炮火扬上天空,远处,一条条火龙飞上天空,一道道雷场不断发生剧烈爆炸,10点30分,炮击突然停止。
海德拉王国第一师官兵从战壕里跃出,在空无人迹的沙漠上冲锋。手中李氏步枪安上刺刀,换好子弹夹,打开保险,检查水壶、军用干粮、手榴弹和钢盔。检查鞋带是否系好,检查支放重机枪地点。密集炮火中,被高温熔成玻璃的沙子里,很容易被发现。但他们与敌人间的尘幕,使他们安然无事。此时此刻顺利到达一片布雷区边缘,停下等待。
晚10时,海德拉王国一名军士把哨子放在唇间,尖锐的哨声在队伍里忽起忽伏,头系硕大包布的少校命令前进。哨声响起,第一师突击部队踏进布雷区,身后大炮又开火了,炮弹在他们前面几十米爆炸。接下来每隔三分钟,炮火向前延伸百十米,地雷已经被大炮炸的无影无踪。倒霉的土著士兵会踏上未爆炸的地雷,将人炸成碎片,和着沙土炸上天空。
空气中传来凄厉的尖啸,是中国火箭炮的声音。一群穿黄碣色作战服的士兵呼喊着,任由残存地雷和英军炮弹在身边爆炸,一味向前冲。剧烈爆炸,黄碣色肉体被炸成碎块,一只胳膊炸飞上天,飞出百余米,落在沙地上,胳膊残存布料上,是一面白底太极图,一名随军记者连忙按下快门拍下断臂,以及断臂上韩国国旗。
“长官,韩国第十三师伤亡超过13%,海德拉王国第一师损失亦超过27%。”
“我需要的不是伤亡数字,而是现在攻到什么位置了?”指挥所,长官冷酷的回答。对于极重视官兵生命的国防军,漠视生命口吻难得一见,不过这确确实实是国防军作战指挥部。不,也许用国防军指挥部并不贴切,是亚洲同盟军第三军司令部。
亚洲同盟军是一支联合作战部队,由中国、兰芳、韩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马来亚及新独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海德拉王国、克什米尔王国等十六个亚洲独立国家派出军队组成,旨在争取亚洲独立的联合国军。尽管是一支联合部队,但指挥权均受国防军参谋部指挥,而新建的十个军中,以中国军队为核心,由中国军官指挥。
“推进24.5公里。”听到参谋汇报,黄百韬趴在沙盘上,拿比例测量。
“知道了,通知部队,休假结束,争取打到卡拉奇过年三十。”
对于海德拉人、韩国人伤亡,黄百韬没兴趣,甚至一个连海德拉兵或韩国兵还不如一辆装甲车值钱。更何况抚恤,也是自己支付。尽管司令部一直要求:要顾及它国家军官感受,但黄百韬始终认为,他们性命关我鸟事。更何况进攻时,已经给予最强大火力支持。如果白天,甚至会呼叫空中支援。
英印军前沿是纵深达13.85公里密集雷场,英国人战壕前后左右都是密集雷场,黄百韬不会拿坦克推,更不可能让中国士兵强攻,相较之下,只有“四毛五士兵”最合适。四毛五士兵是私下说法,亚洲同盟军是各国出兵,但中国却需要以军事贷款、租借等方式承担物资供给、人员薪饷。士兵每天薪金两毛,外加两毛五战地津贴和伙食,正好四毛五。
“国防军每阵亡一名士兵,保险公司需要支付2.5万元保险金。政府需要支付阵亡抚恤金、海外勤务津贴及功勋奖励费一万元左右。阵亡将士配偶每月可得到63元,如果有子女,每个孩子还可得到27元遗族补助,直至死亡或再婚。这笔钱还会根据每年通胀率调整。此外,阵亡将士家庭可享受3年免费医疗保险、大学津贴,林林总总每牺牲一名士兵,未来数十年间政府需要支付10万元以上抚慰遗族,而一辆24式坦克造价16.5万元。总之,唯一解决渠道,是战争亚洲化。”
战争亚洲化,是降低战争成本的途径。尽管政客口口声声:亚洲解放当由整个亚洲民族承担,用鲜血凝固成亚洲不可分割的友谊与情感。但战争亚洲化根本原因,不过是为降低国防军伤亡,降低阵亡抚恤金。同时,与其用金钱抚慰官兵家属的悲痛,不如把援助折成他国军队军费,利用贷款、援助、租借诱使独立国家派出军队,分担部分国防军任务。
“命令韩国第一师休整,第十三师接替第一师防务。通知朴植少将,明天我会亲自为英勇战斗的韩国官兵授勋,感谢他们勇敢付出。”黄百韬命令。他的变化在参谋长于乐看来,再正常不过。尽管黄百韬打心眼里看不起韩国人,但他却不会吝惜激励韩国人。
十数公里外一处堆巨大沙墙的“院落”内,整齐分布一大片帐篷,帐篷中央升起一面红卍字旗,帐篷上同样标有白底红卍字,是一座野战医院。野战医院内还有一面太极旗。一座半开大型帐篷内,一排行军床床头边坐着几十名伤兵,为了给重伤员留出躺卧地方,腿部或肩部负伤的轻伤员,只能靠床头坐着。野战医院中斥血腥味和伤兵呻吟。
昏暗灯光下,军医护士不断为新到的重伤员做手术。卡车、吉普车仍源源不断送来伤员。军医处理完一个伤员,马上转向另一个。
伤员伸出胡乱缠绕的左手,颤抖的指着身边一个伤员,“长官,看看此人,说不定已经死了。”
军医翻开那人眼皮,用小手电观察瞳孔,默默无语走到刚才说话士兵身边,“已经不行了吗?”军医没说话,开始处理他的伤口。
乘吉普车到来的朴植看到战地医院惨状忍不住摇头叹息,第一师抵达缅甸半月,尽管仍然保持1.78万人规模,但前后却补充了3.65万名新兵,等于从上到下换了两遍。自从配属中国国防军第103师,同第十三师、越南国民军第7师、兰芳国民军第十二旅、俄罗斯皇家近卫军37坦克团组成亚盟第九军,韩越三个师一直承担最危险、最繁重战斗任务。
尽管内心有怨言,但作为第一师师长,朴值明白战争对韩国的意义。韩国上下都对战争充满热情,甚至愿意承受牺牲。卢正熙三年前发动军事政变掌握政权,两年前脱下军装,以微弱多数当选总理,执政地位还不牢固,战争是他摆脱困局唯一选择。
随中日邦交正常化,韩国亦紧随其后开始韩日邦交正常化,但却发生反对韩日邦交正常化运动,掌权不稳的总理面对自独立后最大规模民众抵抗,甚至有演变成革命倾向,韩国政府氛围到了谈韩日邦交色变的地步。紧要关头,中国同意韩国使用军事力量宣布戒严,才稳住局势。多年来,中国虽然一直对韩国提供经济援助贷款,但却有意缩减军事援助。
韩国先后多次军变,但包括卢正熙在内,任何一个军变总理,都从未完全掌握军队,对军部控制更谈不上。卢正熙想通过参加战争,获得新式武器装备,扩大军队规模,扩大军官编制,稳住并掌控军部。另外,中国并不喜欢军变,尽管军变大都是在中国默许下甚至参与下发生。
但卢正熙发动军变时,并未得到中国许可。三年前军变后,他的一举一动就在中国严密监视下,中国甚至对青瓦台进行窃听,卢正熙需要迅速取信中国。韩国民众之所以对战争倾注极大热情,是对中国利用欧战“特需”实现经济复兴历史记忆犹新。欧战,使中国这个几近亡国的国家,一跃成为强国,进而跻身世界头等强国,有了与欧美竞争的资本。
战争刚一爆发,上至议员、下至平民,无不认为,应该与中国交涉,让韩国军队参加到这场伟大的战争之中,同时提供军需物资,利用战争“特需”搞好经济。最好,争取中国经济援助。
“以血摆脱贫困,为了创造繁荣乐园,必定要流血牺牲。当你们在前线牺牲、流血时,韩国数百万工人,在努力生产。当你们离开韩国时,韩国一穷二白,当你们回到韩国时,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将生活在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度。”想到郑里发来的元旦贺电,望着伤员朴值轻轻摇头。
出兵参战的确给韩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战地物资和人力全部从韩国国内调拨,韩国对外出口迅猛增长,但韩国人的命运呢?
依在警戒塔边的郑泰士望着一望无际的沙海,眼中尽是迷茫。一年前,经韩国国会批准,中韩联军司令部命令,韩国国民军第1、3步兵师组成韩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参加伟大的亚洲民族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