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30

  为了建设这家医院,司马可谓是不惜工本,很多材料都是直接从后世的现代社会运来,甚至为了盖这座楼,还专门买了两台卷扬机。
  这家医院里的大多数的医用设备,像化验室里的设备、X光机、手术床、手术用无影灯等等大都是司马从后世购买,然后直接去掉了铭牌。就连医院内像听诊器之类的大多数的医疗器械都是司马从后世购买。为了凑齐像X光机和心电图仪这样的设备,司马可以托了几家中介公司几乎是用了三个多月,才凑齐三台50年代国产的三种类型有心电图仪。
  可以说这家医院,除了医院的门窗、医生的办公桌椅、病床之类是公司自己制造的之外,几乎全部的医用设备、医疗器械、甚至于包括部分建材,都是特意从后世选购。总而言之,为了医院这一切,司马可谓是煞费苦心,可是医院的硬件好解决,花钱买就行了,但像医生这样的必不可少的软件却非常不容易解决。没有办法,经人介绍后,司马当初用着半骗半哄的方式,才把王平这个霍普金斯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从他自己开的诊所里哄过来。
  当王平签了合同之后,那可是连想反悔的机会都没有了,如果不是王平心里也期待着,把这么一家从设备上来说应该是全中国最齐全、最先进的医院,办成全中国最好的医院的话,估计别说签了合同,就是签了卖身契王平也会找机会逃跑,而不是呆在这里。
  就这么半哄半骗中又是你情我愿的王平成了西北公司附属医院的院长,刚一上任时,除了手下的几十名医院的杂工外,整个就是个光杆司令的王平,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医院里即没有护士,更没有医生。一般的勤杂护士倒好解决,至少在这种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王平亲自把关,从公司的职工子女里挑选了几十个年轻的女孩子当护士。
  当然培训这些护士,显然也需要王平亲自出面,幸好王平原来在京城开的那家诊所里也来几个护士,再加上王平的妻子也是中医家庭出身,培训护士倒没有什么问题。整个医院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足够医生,也许用足够来形容并不对,准确的来说,这么一家有八百张床位三十多个门诊科室的医院,现在只有王平两口子,还有王平岳父三个医生罢了!
第129章
化工研究所
  一个医院如果没有医生,那么这个医院哪怕就是设施再先进,恐怕也谈不上是什么医院吧!作为一个对医疗上面完全就是个外行人的司马,显然不可能给王平太多的帮助,当然司马给了王平一个最有力的支持,就是经费上的支持,每个月三万元的医生工资。按照这个额度,王平完全有可以从口内招来百名主治医生,以及几百名实习医生。
  有这一项强有力的支持就足够了。当然,如果这么大的医院建在口内的任何一家大中城市,估计光是毛遂自荐来医院求职的医生都能把医院的门踩破,可是在口外这种地方呢?并没有多少医生愿意来口外这种荒原,几乎没有任何娱乐场所的地方,就连王平也是因为有院长这个职位,以及把这里建成全中国最好的医院的野心,两个愿望交织在一起,王平才决定留在这里。
  但是对于其它医生呢?想让他们来到这家医院,需要用什么办法,一时之间王平也没有招,用职位?用最好的医院,显然这一些方法都不太合适。就这么苦思了几天都没想出什么办法。最后没有办法的王平只得在老丈人的指点下,出了一个下策。骗!
  用哄骗的方式把医生先哄过来再说,办法很简单,就是王平息己提供周围认识的医生的联系地址,然后以公司的名义请他们来这里治病。在邀请信上许诺如果他们来了一定重谢之类。同时还随邀请信附上路费。有着西北公司这么一家公司的招牌在那,再加上路费和可能的仪金。
  果不其然就有那么几十个医生被这么王平给哄了过来,哄过来之后,王平并不急着带这些人去看病之类,而是成天带着他们在医院里打转,还有公司提供的小洋房。总之就是一个目的,就是先让他们自己先动心思留下来。最后王平等人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礼。邀请他们一起把这么一家设备全国最齐完的医院办好。
  如果说这个时代的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以及和后世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恐怕就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充满着热血,而不像后世那般。不到两月的功夫,王平硬生生用治病这个理由哄来了近百位医生,最后其中的三分之二愿意留下来。
  而公司医院里近百名实习医生,则是王平通过和京城、天津两地的医学院良好的关系,让他们以学校的名义分配到这里实习,当然工资比起他们的同学们一个月八块钱的工资而言,他们一个月二十六块钱的工资,足够他们把汗水洒在附属医院了。
  虽说医院建成了。可是在大多数时候,这里都显得很是清闲,相比与较为繁忙的外科,内科则是再清闲不过,以至于医院里的大多数医生,平日里大都是靠着借读医院里的大量的医学专著来打发时间,同时补充一些新知识。
  在医院的南角,有一间大房间,这里就是医院的图书馆。相比于国内的其它任何一所医院、医学院而言,这个图书馆里存放着数万册医科类书籍,足以让医院成为国内医科藏书最为齐全的地方。
  尤其是上万册英、德原文医科书,甚至于发行时间大都是在近年左右的最新的专业用书,其实医院之中不少医生都是冲着这里充足的专业书而选择留下来。医院图书馆一直都是众多医生打发闲时间的去处,毕竟这进而头有着全中国最丰富的医科图书。
  “子玉,你看这本书怎么样,咱们这医院可真够怪的,初办时没有几个医生。可是这医科书,恐怕全国的都加在一起也没有这里的多吧!你看这些原文书。估计办这个图书馆里,光是为找这些书肯定费了不少苦心。”
  站在书柜旁边的王朝梁,从书柜中拿出一本英文原文医科书对身边的李子玉说道,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院校毕业的西医,大都可以直接看懂原文书,这也是这里有这么多此类书籍的原因。
  王朝梁可还真的说对了一件事,为了找这些书司马可谓是费尽了心机,特意找人到很多从事医学教育的专家那里以写一本书的名义,甚至还求助了一些外国医学院校,以收集从1900到1915之间的医科书的书名资料。有了这些书的书名和出版社,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许多,也许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想办收集这些书并不容易,可是在共和四年时收集这些书相对到容易许多。
  司马所用的办法就是汇款到中国在美英等国的民间商会,同时用电报发出书名,让他们按书名帮忙购买这些医科书。虽说简单,可是花费是巨大的,别的不说光是发电报、买书、邮费,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更何况还需要向这些代购书的商会工作人员支付部分劳务费。因为现在的欧洲正处于战争之中的缘故,以至于花费更甚耗时更长,购书至今都过了大半年之入,可是仍旧有大量的书籍并没购齐。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从中先挑出一些书,把他给译成中文,给学校送回去,这里的大多数医科书籍,都是欧美最新书籍,如果能译成中文,那就是仅只是我们摹出原文送回学校,相信学校的老师和学弟们也会从中获益匪浅。”
  李子玉拿出一本德文外科类书籍对王朝梁说道。刚从京师大学医学院毕来,被老师推荐到这里实习的李子玉在最初刚来到附属医院的时候,还以为之所以会被推荐到口外的医院实习,是因为自己性格太孤傲的缘故。
  可是自从李子玉来到这家所谓的公司附属医院之后,李子玉才知道自己是大错特错了。设备如此之全、之精良的医院在中国可谓少见,同时还有大量的医科书籍可供医生借阅。与其说是在这里实习,倒还不如是在这里学习更准确。
  “不是吧!子玉,你没犯神经吧!你想翻译这些书?我的个天哪!这些书要是想翻译出来没有几十年那行,等你翻译出来估计也早都落伍了。子玉你是不是闲出毛病来了!”听到李子玉说要翻译这些书籍,王朝梁差点没被他的这个想法给吓死,这个设想太伟大了,伟大的根本不可能实现。
  “我没说我一个人行。医院里来治病的人并不多,来得也大都是外科多些,我是想咱们大家一起做。等译出来出之后,大家的母校都可以得到一份。一年一个人译一本的话,咱们一年也就能译出近百本。这里头地书大多数都是学校里没有的。再则在译文的同时还能提高你我的外文水平。朝梁你说是不是?而且翻译出来的书,还可以整理出版,也可以接济你我生活不是吗?怎么样,我们一起干吧!先去劝说别人。”
  李子玉在那劝说着王朝梁一起投入自己认准地翻译大计之中,在李子玉看来,如此利已利人的好事。岂有就此放过的道理。
  “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也别译书了,你要是想不妨把这些中文版的医科书,抄写一份以后给学校送去,我想这些内科、外科、眼科这些诸类书籍对学校的老师还有学弟们的帮助会更大一些。要是想发财的话,还是拿这些去出版吧!真不知道那些书是谁编的,确实不错。”
  听李子玉如此这般劝自己,王朝梁便指着另外几排书柜说道。那几排书柜里摆放的都中文版的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之类的书。相对于翻译这些外文书出版送给学校,那些配着大量照片的中文医科书,反而更适合送给学校。实际上相比这些原文医科书,那些印制精美的中文书反而更吸引像王朝梁这些医生,除了没有文字障碍之外,更重要的其中教授的很多专业知识,都是更新的专业知识,再加上其中还配有大量印制异常精美的图片。
  王朝梁所说不假,这些书如果拿到学校里给他们的那些学弟的确是很有帮助。要知道这些书可都是司马找专职人员在后世的医科书中删解一些太过朝前的知识之后,又配上了大量的图片。然后找打字员一个字一个字重打、重排版、重校对。其后再转换成繁体字,再用快印设备印刷总装定成册。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图书馆里头的这些中文版的医科书,其上面专授的医学知识至少比外界先进十数年,尤其是关于外科手术和内科病理的资料。
  “哎!行了你!别乱扯了,你有没有感觉,那些像王院长那样从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在这都有一种身在象牙宝塔的感觉。咱们这医院的设备也太先进了一些吧!用王院长的话说,就是美国第一流的医院,估计设备也不会比咱们这医院好多少。”李子玉听到王朝梁这么涮到自己,于是开口说道想借此转移一下话题,“象牙宝塔”这个外号是众人口中用来形容医院的代名词。
  在这里些医生的眼中,西北公司附属医院和他的图书馆就像“象牙宝塔”一样,里面的宝贝总是会让人们不时为之一亮。医院的各个科室,种类繁多的医疗器械,尤其是像国内所未有的X光机、呼吸机、心电图仪以及其它各类的价值昂贵的医用器械,总是会让初来都为之惊叹。整个医院的仪器设备,质量在国内绝对是超一流的,就连数量都达到一个让人感觉有些奢侈的地步。图书馆的藏书无论数量或是质量也更是国内第一。正是如此现在的医院,才成了大家口中的象牙宝塔。
  “管他是象牙宝塔,还是别的什么宝塔,最重要的是咱们能在这里接触到这些先进的仪器,还能学到更多东西就行。”对这些东西王朝梁根本就没有想过多少。在王朝梁看来与其想这些东西,倒不如利用在这的时间,多学点东西,谁知道以后这医院在自己实习期满以后愿不愿意聘请自己留任。
  就在王朝梁在那里考虑着自己会不会被医院留用的时候,在距离医院并不远的一座红色的三层楼,其建筑特点和医院的那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倒是非常之相近,只是规模稍显小不少。这座楼和医院一样,都位于一个独立的大院之中。
  大院内的绿化甚至于不比绿化最好的医院差多少,虽说建筑的规模相比医院小一不少,可是相比之下仍然比公司办公楼还是要大上不少,由此可以见公司对这里的重视程度。这个独院就是公司目前唯一的一家研究所,刚刚成立不到两个月的化学工业研究所。
  说是成立,倒也不尽然,准确地来说,这家化学工业研究所是由西北公司和天津的实业家范旭东先生的久大精盐公司两家合作开办的这所中国第一家专职化学工业研究所。之所以设立这家研究所,完全出自于司马和范先生两人意外在国货展上相逢,然后司马和其深谈后,知道了范先生想办一家化学工业研究所。以打破欧美化学工业界对华的技术封锁。
  虽说有这么一个好想法,可是却苦于没有资金,当时司马连想都没想就决定两家公司一起合作办这个化工研究所,化工研究所是以久大精盐公司化验室为基础扩建。研究所成立以后被称为“西圣”的孙颍川博士,毅然辞去英办开矿务局总化验师的高职,来到化工研究所出任所长,而学识渊博的张子丰出任副所长。
  除了有这么两位专家投身化式研究所之外,还经两位的介绍和范旭东本人的邀请,不过才一个月的功夫。化学研究所就汇集了国内最优秀的十多名曾留美、德、英、日的化工科博士,以及数十名化工科大学生。
  化工研究所在最早成立时,是设在天津临时租用的房子作为研究所,直到一个月前这座中西合璧的化工大楼建成之后,才从天津搬迁过来,对于搞技术的人而言,在什么地方从事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试验室里的设备最好齐完,试验的经费要有保障。当孙颍川向司马提出试验室的要求时。司马只说一句话:“你们列个清单,需要什么设备都写在上面。只要是你们需要的,我保证购齐所有的设备,经费没有任何问题,只是研究需要,公司在财务上都会尽全力支持。”
  当时见孙颍川对自己话显然有些不大相信,司马当时还补充到一句“如果说你们列出的清单中,有我没买到的设备,你大可把我的办公室砸了泄愤!只管列出需要的设备清单,一切设备,只要是研究所需要地。”为了防止研究所因为庞大的购置清单而意外夭折,孙颍川特意准备了两份研究所需要的设备清单,之所以准备两份清单,就是怕司马别到时候被一份庞大的采购清单给吓到,然后导致研究所夭折,备了一份非常简化的试验设备采购清单。
  当拿着两份试验设备采购清单的孙颍川,把第一份厚达数十页的试验设备采购清单放在司马面前以后,就坐在司马的面前注意着司马的表情,让孙颍川跌破眼镜的是,司马只是翻看了几页之后,就随口说道。
  “就只需要这些试验设备吗?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是否列好备用的采购份数。如果没列,最好多写几份,以防到时这些设备意外损坏不是。给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内我尽量会把这些设备购齐。以后研究所有什么需要,只管随时来找我,需要补充什么设备尽管提。”
  听到司马如此慷慨大方的就答应购买这份庞大的试验设备清单,孙颍川根本不敢相信这一切,自己没有说一句话,对方就答应了下来。这一切也太顺利了。孙颍川如果早知道这个司马这么看重化工研所的话。估计在一年前这西北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恐怕就会跑过来让司马投资成立化工研究所了。
  司马之所以会如此重视研究所,其实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技术,如果司马需要化工技术的话,完全可以直接从后世的直接拿过来。远比靠研究所研发更快,更便捷。可是司马却没有选择这么做,就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在后世,也曾不知道多少次被政府和有识之士大声地唱响,可是当后世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些积重难返了。
  那就是自主创新,在后世的那几年不曾一次的被人提起。而自主创新就像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伤疤一样,当国人意识到高科技是不可能买来的时候,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被早期的依靠技术引进实现现代化给冲击的不成样子,到后悔的时候,已经晚了。
  正是因为有了后世的中国这么一个“后”车之鉴。才使得司马在依赖着从后世带来技术图纸的同时,仍然不惜工本的去发展自主研发体系。而建立自主研发体系,首先就需要建研究所,受困于当前的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司马想像中的系列化的研究所,显然不甚现实。而当范旭东提出建立研究所的建议之时,司马就怎么可能会在这上面犹豫。
  “在自主研发上投资一万元,其得到的回报也远胜于花一百元引进的技术,引进一个技术只需要几名技术员,而研发一项技术需可以培养一个技术开发团队。同样自主研发能力还决定着技术引进的水平。”司马记不清是在什么地方听人们说过这句话,但是司马至少知道这一点,同时也知道要尽可能的避免重蹈覆辙,犯下和苏联人一样的错误,核心不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而负责研发技术的研究所正是工业发展的生命线的根基和生产技术水平的营养液的培养皿,如此重要的机构,司马当然会尽最大的努力,来保障其所需。更何况现在整个公司上下仅只有这么一家技术研发机构,和一个完整的技术研发团体。司马对其如此看重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虽说自主研发无论是于国于企而方都是一件好事,但是也要区分对待,在共和五年的中国,国内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再加上又面临着技术人员匮乏、技术资料不足的局面。再加上中国此时的技术实际上已经落后于世界数十年,如果再死抱着自主研发的时候。那么最终吃亏受损的依然是中国自己。
  而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大量引进成熟技术,就是成了必须要走的一条捷径。只有走这条捷径,才能先从技术水平上奋起直追欧美,最后打下工业的底子之后,才能够谈什么自主研发,如果连工业基础都没有,那么还空谈什么自主研发?
  相比于这个时代的被广泛受到技术封锁的国人而方,司马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后世得到大批的各类业已成熟的技术专利成果,其所需成本却非常有限。后世的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每天都各类工厂开工建设,虽然作为加工厂没有自己研发的能力,可是相对的各种成熟的专利技术,就成了这些工厂在开工之前必须要购买的,同样刺激了这么一个出售生产专利技术的产业,虽然其中大量为老旧专利技术。
  再加上从国内一些工科大学的图书馆之中收集的大量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化工技术资料,在化工研究所建成的时候,司马就已经为化工研究所建立一个资料完整的技术资料库。而其中相当多的资料在化工研究所一投入使用,就开始提供给了所内的技术人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专利技术资料的提供,才使得研究所在目前全中国最优秀的化工专家们,少走了许多弯路。
  “听说没有?陈德元、王小徐领导的那个制碱小组用苏维尔法制出纯碱了,相信再过了多长时间,公司就会投资兴办纯碱厂了。”在研究所的二楼的一间试验室里马明池对正在专心试验的同学申礼说道,之所以马明池会有些激动,原因就是这自从欧战以来,洋碱来源受阻。而中国的纯碱市场全部被英商卜内门公司垄断,外商乘机抬价达七八倍,甚至捂住不卖,制造有行无市,严重影响我国纺织印染、玻璃、矿冶炼等许多工厂的生产和民用。
  也正是因为纯碱是国内目前急需要的重要化工原料,才使得化工研究所在一成立之后,就成立了制碱小组。而现在化工所搬到此处不过一个月,就已经利用技术资料成功制出纯碱,由此打破外国垄断,再加上这是化工所第一项重大突破,无论从那个方面都是让人非常高兴的一件事。
  “别打扰我,我发现了一个非常之有趣的事,还记不记得早先我们小组,试验合成的对基苯磺,后来又把它制成了红色染料,两天前我不小心把装着染料溶液的容器给打破了,手上沾了不少染料。你看我的手!”申礼有些兴奋地对马明池说道,同时伸出左手到马明池面前,“你的手不是前些时候受伤化脓了吗?有什么好看的,怎么没系绷带。”马明池推开申礼的手随口说道。
第130章
试验、意外
  “你仔细看一下,现在手有什么不一样。”见马明池并没有看自己的手,于是申礼有些激动对马明池说道,这么大的一个发现,如果是真的话,那么这个发现将会改变整个历史。
  “有什么好看的……啊!这……怎么不是化脓了吗?怎么现在好了?”马明池打量着申礼的左手,原本的很浓的那种化脓所产生的腥臭味已经消失,红肿的左手明显已经消肿,除了伤口还没完全愈合之外,马明池根本看不出,申礼现在的左手就是几天前的那支泛着腥臭的左手。
  “这……这怎么可能,不是说你的手链球菌感染,很难好吗?如果不是你坚持的话,恐怕医院早都要给你做截肢手术了。怎么现在几乎全好了!这……这是怎么回事。”看清申礼的手之后,马明池有些语无伦次地说道,不是马明池咒申礼,而是因为实在是太让人吃惊了。
  “哈哈!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的手肯定是没问题了,头两天见轻时我都不相信,今天到医院换绷带时,李医生也被吓了一跳,说我太幸运了,竟然好清了。伤口处的链球菌感染也消失了。李医生追问我的手有没有碰过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可是这几天除了那天手上沾满了百浪多息,手上的绷带都被浸透了之外,别的好像真没什么不一样的,所以我思来想去觉得,也许……也许一切秘密,全部都在这种百浪多息染料里头。”
  申礼拿出标写着百浪多息染料的容器,在申礼看来,想要知道自己的手为什么能好清,恐怕只能从这里头找答案了。
  “申礼!你确定自己没记错,这是染料!不是药!怎么可能。染料怎么可能能制病。”虽然对申礼的手能好清感到很高兴,但是马明池显然不太相信申礼的推测,在马明池看来,马明池更愿意相信,这是因为申礼足够走运罢了,和手上沾过这种染料没有任何关系。
  “明池。虽然我现在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关系。到底是我幸运,还是说是这种染料治好了我的手。可是如果我错过这种发现的话,估计以后我会后悔一辈子。要知道这是真是它治好了我的手,要知道是链球菌啊!这将是一件足够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的事。足以扬国名以海外。”
  申礼有些憧憬着未来地说道,正是因为自己的手被链球菌感染化脓几近截肢的地步,才使得申礼会找资料查看关于链球菌的资料。从医生的口中和医院的资料里。申礼才知道感染上链球菌根本就是无药可治,而它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产褥热以及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病等,正是因为它是常见细菌,甚至于人们可能因咽喉感染而导致死亡。
  可见其致命性,正因如此才使得每年全世界都有近百万计的人死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申礼可以想像的是,如果真的是这种染料拯救了自己的手,如果他真的可以杀死链球菌的话,那么这个发现会救多少人,会有多少人因此而活下来。
  “你真的确定,就是百浪多息治好了你的手?而不是其它原因。”马明池看着满脸坚持的表情的申礼,于是开口问道自己的老同学,对于这个老同学的执着,马明池再了解不过,他认定的事,就不会改变。
  “这个我还不敢确定,我们必须要进行试验才能知道,到底是不是它救了我,只有试验以后才能知道准确答案。不过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见马明池这么问自己,申礼相信自己的这个朋友被自己说动了,看来接下来想让他帮忙的事,恐怕就不困难了。
  “给你,这瓶棉棒是小云从那个咽喉感染的病人的喉咙处蘸取的,还有这台显微镜是我找小云帮忙问医院借的,都已调好了,行不行就看你的本事了,回头你可得请我客啊!”马明池提着一个装着显微镜的木箱放在试验室里,又从口袋里头取出了一支装着几根棉棒的试管,交给了申礼。
  “谢谢!谢谢兄弟了!以后等我扬名后写回忆录时,我一定会重重的写到,如果没有我的毕生好友马明池先生的大办协助,我想这种奇药就不会在我的手中被发现,发生这种奇药具仰赖马明池先生之协助。当然马明池先生能够向我提供帮忙,又全靠其自由恋爱之女友安云小姐的帮助,总之没有他们两口子的帮助,就没有我……”见到自己要的东西马明池帮自己弄到以后,申礼一把握着马明池的手,在那里开着玩笑,之所以让马明池帮忙,是因为马明池的女友是医院的护士,能帮忙弄到链球菌和显微镜。
  “得了吧你!别在这贫了!赶紧忙你的去吧!”这见申礼这会又拿自己和小云开涮,于是一巴掌朝申礼的头顶上拍去,笑骂道。可惜申礼感激的话没说完,就被马明池一把打断了。
  “这怎么可能?怎么会!怎么可能没有效果!”申礼通过显微镜观察着从试管里取出的浸有百浪多息的棉棒,依然活跃着的链球菌,径真出现在申礼的面前,申礼有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地说道。
  “这怎么可能?难道说我从一开始就错了?但是我的手怎么会好?不可能的!”满怀信心的试验结果却遭受了失败。显然有些不太相信会是如此结果的申礼从显微镜前站起身来,看着自己已经将要愈合的左手喃喃的自语到。
  “难道说自己真的错了?可是……这是?”申礼看着左手喃喃道,同时细细地打量着自己左手,这时申礼才注意自己的伤口周围好像有什么不一样,皮肤好像变红了,仔细看了一下,明显不是染上去的,而像是从皮肉之中透出的红色。
  “难道是……”申礼看着自己的伤口附近的红色,这些渗进皮肉之中的颜色是上次残留的,记得那次纱布上浸满了百浪多息的溶液。好像之后因为工作太忙,直过了几个小时之后,自己才有机会去换的纱布,那会是这个百浪多息通过伤口渗进了自己的体内呢?
  申礼开始怀疑起用百浪多息溶液在试管内试验很有可能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也许百浪多息只是在体内有效,当然这时的申礼显然没有之前那么自信。
  “要不去试一下?可是到那里到愿意试验的人呢?要不然……”忽然之间申礼心里头有了一个疯狂的设想。申礼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么做的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但显然这时什么后果并不重要,在申礼的心里更重要的只有这个惊天的大发现。既然心里有了想法。那就要付之行动,取出一个小容器取出一些百良多息之后。申礼便把容器装进衣袋后,提着装着显微镜的手提箱离开了试验室。十多分钟之后。提着手提箱的申礼来到了距离化工研究所不远的公司附属医院,申礼是来还显微镜的,顺便做一些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