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4/730

  “好了,如果美国人关押华人,中国人同样可以关押美国人,无需争执。但现在,当务之急是确保美籍华人资产,数百亿美元想让美国放弃不可能。少川,我们能接受的底线是冻结资产,至于出售,告诉美国人,如果逼急了,我不介意让菲律宾5万美国人灰飞烟灭。”
  司马怒不可遏,苦心经营,最终却落得一无所有。在人和钱之间,只能选择后者。
  “冻结吧!早晚有一天,全部都得给我吐出来。”司马心中赌咒发誓,同时也是安慰自己。想到在美华人华侨即将失去一切,司马黯然神伤。接回来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妥善安置。
  “华裔美国人是中国鬼子!”
  “土生土长的美籍中国人,比中国侨民更危险!”
  中美宣战后,美国各大报纸头版充斥类似宣传。一夜之间,中国再也不是美国的天然盟友,世界民主典范,更不再是美国人友好的邻居,而是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好战分子。
  纽约遭到轰炸后,全美国谣言四起:是渗透到美国的华裔“第五纵队”向中国空军提供了准确情报,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因为飞机是从纽约唐人街上空飞过,才使中国空军得以对纽约海军造船厂准确轰炸。曾经人来人往的超市,门可罗雀,超市门口被人涂上油漆,写满恶意诅咒的字眼。
  收银台前赵阿旬愁眉苦脸,四个月来旧金山华人担惊受怕,超市经营一落千丈。除贪图便宜的美国人外,很少有美国人在华人超市购物,即便贪便宜的美国人,也会小心翼翼,生怕被人发现在“中国鬼子”的超市里购物。
  连贪图漂亮的洋女人,都违心发誓不穿中国丝袜,不用中国化妆品、不穿中国时装。而且各个城市纷纷举行仪式,女人一脸肃穆,由礼堂排队而出,手中各执丝袜、化妆品、时装,扔入垃圾桶,尽管脸上犹有泪痕。
  “哎!难啊!”赵阿旬轻叹道。二十年来,一直挂在店里显眼位置的五色旗早就收了起来。今年三十年首义纪念日,唐人街没有举行庆祝会,更没有挂出国旗,只有少数人在互助会会馆内举行秘密庆祝活动。
  “砰!咣啷!”一声枪响,赵阿旬连忙扑倒在地,随即是玻璃碎裂声。接连不断的枪声,吓得赵阿旬面色苍白。
  “中国鬼子,滚出去!”
  “滚出去,中国鬼子!”一连串咒骂声、叫喊声。直到警笛响起才算消失。
  听到警笛声,赵阿旬站起来,一辆警车停在超市外,白人警察朝超市扫视一眼,充满不屑和仇视,随即离开。该死的中国鬼子被人杀死,也同他们无关。
  惊魂未定的赵阿旬瞅着被子弹打碎的玻璃窗和东倒西歪的货架,恨恨吐了一口痰,“狗日的洋鬼子!”
  在赵阿旬整理超市时,一个头戴礼帽的外国人走进来,“哈喽,赵先生!”
  “哼!”赵阿旬瞥了一眼进屋的洋鬼子,轻哼一声。
  “你的超市在四个月被砸12次,你会破产的,卖给我们是……”乌米笑眯眯的环视一片狼藉的超市,中国人在超市选址上眼光独到,华人互助会有专业人员帮助选址,战前每月营业额有上万美元,而现在……
  犹太人的幸灾乐祸让赵阿旬火冒三丈,砸店者定是犹太人雇佣的流氓,目的就是自己的超市。
  “该死的犹太佬,即使超市关门,你也别想从我手里得到它,别说2000美元,20000美元也不卖。”
  乌米不以为意,四个月来,很多坚持绝不卖店的中国人,最后还是把超市卖给了自己,可惜加油店是连锁企业,否则自己获利会更多。
  “别生气,赵先生,现在把超市卖给我,还能拿到2000美元,等罗斯福总统签署9066号行政令后,别说2000美元,200美元也别想,届时,你只能提着行李回到中国。”
  “犹太佬,店就算便宜罗斯福那帮混蛋,也不会便宜你。犹太猪别他妈的得意,早晚有一天,等国防军打到耶路撒冷,把你们的哭墙还有他妈的犹太教堂给炸了,趁火打劫的王八蛋!”
  赵阿旬对卑鄙下作的犹太人深恶痛绝。一想到美国报纸曾用东方犹太人形容中国人,顿觉恶心,至少中国人知道“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犹太人永远唯利是图。中国救了十万犹太人,可犹太人却第一个站出来游说美国陆军西海岸防卫司令约翰·德威特将军向美国政府提出将中国侨民迁出太平洋军事区,还勾结黑帮,强买华人超市、影院。
  这时,收音机内的新闻,让两人脸色大变,只不过一人喜,一人忧而已。
  “根据罗斯福总统行政命令,为防止中国军队入侵和西海岸各州颠覆威胁,从即日期起对西海岸各州华裔居民实施‘宵禁’及登记聚居。根据西海岸防卫司令部命令,从即日起,唐人街之外的中国企业必须立即关闭。”
  “赵先生,该来的总要来,不是吗?只要你在合同上签字,就可以得到2000美元,从而避免企业被美国政府没收。”乌米从公文包内取出一份合同放到收银台上,同时还取出一叠20美元面值钞票。
  赵阿旬一把将收银台上的钞票和合同扫到地上,“犹太佬,我是不会签字的,不用枉费心机了。”
  在中国之外,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人互助会”的身影。1916年法国、俄罗斯先后成立华人互助会后,以“互助友爱,相互扶持,彼此守助”为宗旨的互助会,便成为凝聚海外华人、华侨的纽带。手手相结圈鼎标志,成为华人团结如一的象征。
  旧金山唐人街西海岸华人互助总部,挤满被美国士兵、警察、联邦特工赶到唐人街的华人,在被赶出家门时,每个成年人只允许携带150磅重的行李,资产被“全部冻结”并且没有上诉或抗议的权利。他们从各地被赶进唐人街,在唐人街外美国军人拉起铁丝网、建起岗哨、立上了机枪。唐人街成为圈禁中国人的“集中营”。
  只携带随身行李的华人,在唐人街只能依靠互助会和同胞间的帮助,勉强维持生活,所有人都在等待“撤侨邮轮”的到来。中美两国已经达成初步共识,中国将租用中立国邮轮,将在美华侨华人悉数撤回国。作为回报,中国政府将准许美国撤出在华及在亚洲美侨。
  “叭!”一声清脆耳光声在唐人街互助会内响起。
  “该死的畜生,王家脸让你丢尽了!”一个年过五旬的长者咆哮道,而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捂着脸,怒气冲冲的抗议,“阿爸,我做错了什么?当兵有错吗?我是美国人。”少年直视父亲,倔强的申辩。
  移民第二代生于斯,长于斯,歌唱星条旗永不落。父母却教他们要热爱中国、要说中文、要唱中国国歌。
  中美宣战后,第二代移民最为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少年显然选择了一条自认正确的道路,尽管他被征兵局拒之门外。
  “但你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炎黄子孙的血,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祖国效力。”一个戴眼镜的少年,不屑的接茬说。
  “好了,王老弟,小孩子一时想不通,等回国后,就会知道,中国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我们的根在中国、家在中国,回到家后,他就明白了。”另外一个长者用言语宽慰气得浑身颤抖的男人。但对少年的迷茫,仍然感慨万千。
第158章
几个普通人
  翻开共和早期的历史影像资料,会惊讶的发现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甲申后异族奴役、1840年鸦片战争,一次又一次磨难和屈辱,将高傲、尊贵的华族精神一次又一次打翻在地。清末的腐败无能、列强侵略、共和初期政局混乱,让曾经数千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的中国始终与混乱、饥寒、耻辱为伍。
  共和六年崛起的民族复兴运动成为挽救中国最后的希望,沉沦两百八十年的华族精神中尚武、奋进、热血开始复活,爱国主义是民族振兴的源泉,也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当民族自立的号召出现,人们毅然决然跟随它奋勇向前。爱国主义一旦成为信仰与道德,祖国就成为不可侵犯的圣物。
  人们找到了力量的源泉,精神支柱。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国家强盛的使命,使每个人的情操得到升华,生命获得新的意义。在那个岁月充满集会、旗帜、宣誓、演习、责任、战争、付出、牺牲,那是一个歌颂服从、忠诚,崇尚战争、意志,悍卫自由、追求死亡、履行使命的“付出年代”。共和30年8月25日。
  滨海省库页市新杨树村,张家农场。张致远望着送自己走出家门的母亲沉默不语。
  “蒋远,一定要回来!”母亲饱含热泪的叮咛,张致远重重地点点头,“娘,放心,我一定会回来。”张致远轻轻揉了一下母亲身旁小妹的头发,“哥,一定要给我写信。”张致远点点头,捏捏方妮的小脸蛋,“小妮,要听妈的话。”
  一辆大众皮卡车驶过来,开车的张家旺在儿子上车时,用大拇指拭了一下眼角。将行李扔上车,张致远看到父亲的表情一如既往的严肃。
  “爹,对不起,地里还有很多活,但战争……”
  “不要说了,我知道!”张家旺发动了汽车,“你是个好儿子,也一定会是个好士兵!”破旧的大众皮卡调头朝农场外驶去。
  “活着回来!”张家旺挤出四个字,张至远轻嗯了一声,父子两便再也没有什么言语。
  皮卡驶上狭窄的乡间公路,朝城中开去,透过车窗张致远贪婪地看着田间翻开的黑土,这片自幼生长的土地,想把一切都印在脑海里。
  ……
  李剑扬站在被告席上紧张地看着法官。陈法官李剑扬很熟悉,半年前,就是他判自己服刑半年,缓刑半年。
  “被告,我已经见过你一次,上次你因为销赃,被判入狱半年,缓刑半年,根据档案显示,这是你第四次成为被告,此次你涉及更为严重的控罪。”
  “尊敬的法官,此次并非都是我的错,当然我也做错了一些事情。”
  “你承认对你的指控,是吗?”法官扶扶眼镜反问。
  “法官大人,我的朋友的确让我搬一些东西,但我发誓,我并不知道当时是在抢劫,真的。”
  “你的意思是,你不知道商店正在遭到偷窃,仅仅是帮助朋友搬东西,是吗?你要知道,偷窃罪足以让你在监狱服刑三年。”一旁的记录人员,哑然失笑,这厮把人都当成白痴了,如此借口,智商有限。
  “尊敬的法官大人,被告已经认识到犯下的错误,但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当时的行为,只是因为愚蠢,犯了错误而已。”原本一直在旁边整理卷宗的律师,急忙发话。律师是法院指定律师,并没有多少律师愿意在“义务案件”上浪费精力和时间。
  “律师,被告面对的指控并不是你用一个漂亮的故事就可以掩盖的。”
  “是的,法官大人,但李剑扬坚持并不知情,当然他的行为的确是偷窃行为,而且也在法庭上予以承认。尊敬的法官,我有个建议,可以节省法院宝贵时间。”律师表情诚恳,丝毫不见“吸血鬼”的模样。
  “被告会为他的错误做出补偿,并愿意作出补偿,以代替惩罚。李剑扬先生是国防军后备军一员,案件审理阻碍了他为国效力、弥补过错的机会。”
  “什么?你妈的在做什么?”李剑扬难以置信地盯着律师,这是什么该死的建议,自己从未想过去该死的陆军服役,动员令下达后,自己甚至还庆幸在警察局拘留室内,错过这次,在下一次动员前,自己不需要加入军队。
  “听着,你已经第四次了,谁也救不了你,要么在监狱关三年,要么从军,离开法庭,不用接受惩罚。至少在军队,是自由的不是吗?相信我,这对你最有利。”律师扭头提醒李剑扬。根据国防动员法案,法官有权力决定轻刑过错犯,是否具有继续响应国防动员令的权力,这是个完美的解决办法,当事人不用服刑,自己也可以快速了解这该死的案子。
  听到律师的建议,法官犹豫一会,被告是偷窃案中的从犯,既便服刑也不过半年到一年时间。
  “那么,李剑扬,你愿意到国防军服役吗?”
  “我……我愿意!”李剑杨无奈地点点头,该来的总会来,当年自己通过二类后备军征选,根本没想到有一天会打仗,只不过是为了讨女孩欢心而已。
  “很好,根据新修改法案授予我的权力和辩护律师的提议,你必须在今天下午到本地防卫区报到,立即到国防军服役,祝你好运!”
  ……
  “去死吧!英国佬!”听到咒骂,汤仁杰颇感无奈,加油站附近人都知道自己是英国移民。
  “先生,一共一块二毛。”
  “给你,一块二。”车主从口袋里拿出零钱丢到汤仁杰手中。发动汽车时,像想起什么,拿出一份报纸啪的拍到汤仁杰胸前。
  “看看报纸,英国佬,好好检讨罪行。”
  “英国殖民统治者在南洋罪行!”展开报纸,汤仁杰看到头版标题。
  “我不是英国人,我是中国人。”汤仁杰冲扬尘而去的汽车大吼一声。
  共和30年12月22日浩浩渺渺密密匝匝长满柚木、棕榈、芭蕉、毛竹及茅草荆棘的热带丛林,天空乌云翻滚,雨水淅淅沥沥,更增添凄凉、肃杀的气氛。大雨已连下三天三夜,缅北河流泛滥成灾。静寂的雨林内,一队身披插满枝条、树叶、杂草伪装网的士兵,艰难行进。张靖远所在侦察班泡在水里行军,但他们已完成任务,把礼希到邦纽一带地形和英军布防侦查的清清楚楚。
  缅印边界一带绵延的那加丘陵东部帕特恺山中,英军把营连级别的兵力逐路布防,层层设卡,使防御能尽量发挥缅印边界地形优势,复杂的山地丛林地形,仅有几条可通骡马的小径位于山涧,地形有利于防守,但层层布防却容易被各个击破。张靖远等人在地图上详细标注行军路线、地形河流及合适空投场,一直到达钦拉河和奈柯河交汇点后才返回。
  侦察班一行十六人在张靖远带领下冒雨前进,雨水滴在宽大的树叶上,发出扑扑的声音,远处不时传来鸟鸣,所有人都已经被雨水淋的通透,脚上军靴更是拖着厚厚的红泥,历时一周的丛林侦察,令侦察班官兵筋疲力尽。
  已经累得走不动路的李剑扬骂骂咧咧,“这种地方,也就是土著杂碎会要,还是旱季,旱季一下雨就半个月,内裤都臭烘烘的。”
  丛林间警戒队形左翼的战友接话道:“你内裤什么时候香过,味都能呛倒三里外的缅甸女人,幸好没碰到英国鬼子,要不然光味就把英国鬼子吸引过来了。”哄笑声在大雨中响起。
  众所周知,李剑扬出自大城市,懒的出奇,洗衣服,用配给品让缅甸娘们代劳,如果没有缅甸娘们帮忙,就坚持一个原则,绝不换洗。也算是军队一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4/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