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730

  “不!不是的!……”善解人意的女孩让刘桂阳心头一颤。下定的决心,随着她嫣然一笑,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云珊嫣然又一笑,伸个懒腰,一支玉臂从刘桂阳脸前荡过。
  嗅着空气中的残香。刘桂阳感觉蚂蚁爬过心头一般,身体微微一震,痴痴盯着身边女孩那双漂亮的眼睛以及略略张开的嘴唇,半露的洁白牙齿、白腻的颈脖、隆起的酥胸,刘桂阳心中顿时骚动不安。
  女孩似乎看穿他的想法似的,轻轻依靠在自己的肩头。但想到收回关东州外交努力失败,也许战争不可避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自己绝不能拖累她,她应该拥有更好的生活。
  “云珊,我……”依靠在男人肩膀上闭着眼睛的李云珊伸出一支嫩笋般的指头轻轻作悄声状,显然她很享受这种感觉,似乎又在给身边男人某种暗示,以至俏脸微红。
  此时李云珊呼吸越发紧张,闭着眼睛的她静静等待男友的“袭击”,但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身边男友却没有一丝动静。
  “我……我要回队了!”努力说出这句话,刘桂阳恨不得抽自己大嘴巴,但也很庆幸,或许这对自己和云珊,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李云珊一愣,显然没想到刘桂阳这么说。
  “我……云珊……我送你回去吧!”尽管早已下定决心,但话到嘴边又咽下。
  李云珊嗔怪地看着男友,失望的不停绞着手帕,李云珊甚至怀疑自己变丑了,要不然为什么……
  公园内鹅卵石便道上年轻的海军军官和一个漂亮的女孩静静的走着,谁也没有开口,都在想着心事……
  透过车窗,陈寿亭看到街头行人中,时有急匆匆跳上公交车的水兵,更多的是和亲恋人道别的水兵,幕色将至水兵要赶回海军基地,陈寿亭脸上露出憨笑。
  作为一个商人陈寿亭对丘八有天然的反感,但自从第一次在青岛看到国防海军阅兵和后来多次和水兵偶然间接触之后,陈寿亭喜欢上这些水兵,而在这个海军城,不可避免的可以经常看到舰队的水兵。
  猛地急刹车带着前冲打断陈寿亭的思绪,回过神来的陈寿亭赫然看到车前一个失神的海军军官。
  被突如其来的轿车刹车声惊醒的刘桂阳抬头看了眼红灯,苦笑了一下。把云珊送回学校后,自己就是这般模样,还是名军人吗?看着车外失落魂但瞬间又恢复正常的军官,陈寿亭很难将这个年轻人和充满斗志的海军联系在一起,难道他碰到什么难事了?尽管还有事要办,但陈寿亭并不介意先把这名军官送回基地,再帮他一把。
  “兄弟,是不是有什么事?回基地吗?我正好顺道,要不我送你一程吧!”
  “谢谢了!前面有公共汽车,而且……”刘桂阳礼貌的拒绝了车里这个中年男人的好意,朝正走过来的警察指了一下,自己还需要接受闯红灯的处罚。
  ……
  商会,古来有之,过去各地商会不过是头商把持霸市之所,而现在商会更是协管机构,由各行业推选行业商董,共商行规,以规范行业,一旦出现欺行罢市恶性竞争,皆由商会出面管理制裁。正是新式商会的团结,使得中国商界在商会的压力下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甚至舆论认为正是中国各地商会通力合作,使中国实业界摆脱停战后的诸多难题。具购国货正是商会倡议,虽显排外,但却挽救了中国实业,而更重要的是,具购国货之议议于民间,不至引起国际纠纷。
  青岛饭店三楼一间会议室内气氛沉闷,今天是青岛总商会例会,数十名各行业行董们彼此热络的打着招呼,互相招呼着卷烟,随着卷烟点起,整个会议室内一片烟雾。
  “张会长,寿亭来迟,还请见谅!”一进会议室,陈寿亭连忙抱拳冲张之洛道歉。
  “没事!没事!陈经理,今个没什么大事。”张之洛热络的和陈寿亭客套了两句,尽管张之洛嘴上这么说,但陈寿亭还是能看出,他心里似乎压着什么事,当众人的面又不好问,只能坐回自己的座位。
  见商会的人到齐,张之洛喝了口茶:“今个约大家其实也没有旁的事,只有一件事和大家商量一下。”随后话声一顿,包括陈寿亭在内的所有人都竖起耳朵,想听听张之洛邀请大家来商议什么事,这又不逢初一也不是十五的,就招呼大家开会,难道说盛祥银行碰到了难题?来时大家都听说了,张之洛把市里的三处宅子都抵给中介行了。
  “想来诸位已经知道,昨天,外交部再次向小日本提出关东州租借地到期谈判之事,日本的态度一如既往,又拒绝了!”这并不是新闻,从早晨八点钟,号外都喊破天了。
  “大家都知道,小日本占着青岛时咱们可没少遭罪,看这意思小日本是想占着关东州不给。还有不到四个月,关东州租借地租约就到期了,到时候……”张之洛扫视大家一眼,语气平缓地说道。
  “不还,到时候就打!”
  “就是,小日本就是欠打!”
  商会里商董们慷慨激昂,陈寿亭吸着烟一言未发,思考张会长到底什么意思?
  “按理说,兵国大事,我们做生意的,不应掺和。大家都是从前清开始做生意,这些年大家都明白一个理,就是国家弱了,咱们做生意的都跟着遭罪,国家强了,生意也好做了。套寿亭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就一定有希望。”说话时张之洛朝陈寿亭看了眼。
  青岛很多人都知道大华印染公司老板陈寿亭,这个要饭花子出身的陈六子,在共和七年年底将工厂迁至青岛时,开业时对诸同仁说过的话。或许正应了其当初预言,五年后,国家的确有了国家的样子,政府也有了政府的样子,而中国工业不仅是有希望,而且发展之快超过每一个人的想象。
  “张会长,可别寒惨俺,六子就个叫花子出身,话也就是感慨之言。张会长,您约大家伙来这,肯定是有大事相商,只要有用到六子的,张会长尽管言语就是。”被捧起来的陈寿亭连忙站起身摆摆手,显然不愿被会长捧着,连忙把话题扯回正轨。
  “既然寿亭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再玩虚的了。这几年大家都看到了,胶州湾里北洋兵舰一天比一天多,北洋水兵成天玩命的训练,大家伙看在眼里,那是累死人的活计,水兵为啥拼命,就是为了打败小日本。大家都知道,海军造的两艘大兵舰,一艘还在美国,至少要等三年。日本商界给海军捐了三艘几万吨大兵舰,日人尚且如此,我国人岂能坐视,张某不才,愿意倾助海军购舰,但盛祥和张某资本有限,所以才招大家伙商议商议。”
  张之洛话音方落,议室内鸦雀无声,与会商董们被张会长的话给惊呆了,商界捐款造舰,主意虽好,但……
  “张会长,不知此事是我青岛商会一力而为,还是……”烟草行会的孙崇茂稍做犹豫,打破会议室内的死寂。
  “我青岛系为中华大工业城之一,想我青岛商界一万三千余同行,应可独力捐舰,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张某已将市里三处宅子悉数卖去,所得现款加之张某和张家三位不成气的兄弟,另外凑28万共计五十万。”
  青岛商界自行筹款捐舰一艘,一艘兵舰多少钱?整个日本商界才筹款捐造了三艘兵舰,这……玩大发了。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交流意见,捐款造舰大家伙不反对,可按照张之洛的做法,是想把大家家底都掏空,张之洛之父甲午战死于胶东,今个举家捐舰可是家仇国恨一块报,可大家伙不能都赔了这身家当,不是……
  “张会长,捐舰一事兹关体大,我们是不是再议议……”
  “张会长爱国之心,众人体谅之,亦有之,然……”
  见众人的反应果然二弟所料一。张之洛心里长叹一声,闭眼皆是父亲所留血书之言,因情绪激动,双臂不由自主的颤抖。
  一直默不作声的陈寿亭望着失望至极的张会长,再环视一眼或交头接耳或默不作声的众人,强压在心中的三分土气涌上心头,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会议室内众人被陈寿亭的举动吓了一跳,显然没想“陈叫花子”竟会如此失态,这可不是陈六子的作风。
  “诸位,六子我蒙大家抬举出任青岛印染业商董,六子虽不过是一个要饭的出身,可也知道一个理:国家没了国家的样子,政府没有政府的样子,咱们做生意的还指望啥?要是真打起来,海军败了,只怕国家还真没了样子。真咬人的狗不叫,其实爱国也一样,过去读书人说:做个口头革命者很容易,做实事难。如今,做个口头爱国者也同样轻松,可咱若只是把爱国搁在口头上,可就真连亡国奴都做不成了。”
  “六子虽说比不上张会长家大业大,可前些日子刚筹笔款子准备建大华四厂,不多,也有二十多万吧!我凑个整,再挤出些,捐三十万吧!新厂晚建一年半年的,不打紧,可咱们国要是败了,只怕咱们就只能做亡国奴!小日本还像前两年一样,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撒尿,那种日子我过够了。山本那东西过去对我说过:‘国家弱,个人再强,终究要吃亏的。’我就不信邪了,咱们这么大的中国,打不过他小日本。”
  大家都被陈寿亭的豪言惊呆了,而更多的人却在认真思考六子说的话:“国家弱,个人再强终究是要吃亏的”。早几年和日商打交道时,对此言可谓深有感触。
  陈寿亭刚一落座,静陪末座靠着门边的李老三站了起来,穿着一身粗布衣,腰别烟袋的李老三在这群绵衣绸面的商董之间无疑显得另类。
  “张会长,过去碰到洋鬼子的大兵舰,若是来不及掉头,只有船翻人亡的份,洋鬼子水兵从来没拿咱当人看。这二年只要有一条船在海上出事,不论是北洋舰队,还是海岸警备队都拼命要把船找回来,想方设法救人,从来没要过公会一分钱。做人念德,您也知道渔业公会里头没几个富人,不逼到这份上,也不至下海打渔,打渔利薄众所周知,渔业公会这二年倒也攒了几千块余款,原本准备年前祭神时热闹些……到时兄弟们再凑点,凑三四万应该没问题,钱不多,买兵舰肯定不够,怎么也够买两发炮弹不是,还望张会长别嫌弃!”
  “谢谢!”看着满面皱褶的李老三,激动的张之洛连声称谢,不住向李老三打躬。在总商会之中最穷当属渔业公会,渔业公会不过是胶州湾渔民所组公会,出海打鱼是九死一生,是从海龙王嘴里讨食吃,能拿出三四万已经是渔民的极限了。
  “明年轻岛给渔会贷款不低于100万,用于定购钢壳渔船。”青岛银行业商董青岛银行经理王启先承诺。
  “谢谢王经理!谢谢王经理!”纯出于报恩的李三没想到一番话竟会给渔会换来100万贷款,激动不可自抑,不住向王启先道谢。
  “张会长,诸会商董,知义虽为青岛银行商董,但银界捐款多寡非知义一人所能决定,但请张会长放心,不计他行,青岛银行认捐之额绝不低于三十万之。”相比于陈寿亭的冲,王启先无疑冷静许多。在王启先看来捐款购舰是好事,但这钱名皆应由银行承担,而非个人。如果说陈寿亭将此看为国事,李老三将此看为报恩,在王启先眼中,这无疑是一个生意,以钱谋名的生意,和过去向教育界捐款并没有太大区别。
  有人开头,在坐众人无疑不能不有所表态,不过相比于李老三代渔业公会做出认捐三四万元的承诺不同,与会行业商董大都是以自己的公司认捐,他们虽为行业商董,却没有权力替整个行业商会作出承诺。
  “四百一十三万三元!”看着商会商董认捐名贴,尽管数字之大超出张之洛想象,但距离购舰仍有较大差距。听到张会长的叹气声,散会后并没离开的陈寿亭连忙走过去。
  “张会长,咋的,这钱不够?”
  “我问过人,要买一条大兵舰,至少这些……”张之洛向陈寿亭打手势比划了一下价钱。
  陈寿亭看清手势,吃惊不小,原本还以为这些钱,再加上回头各行认捐的,至少能订购一艘军舰,但现在……。
  “我的个娘来,嫩贵!”
  “你可记得海军在美国定造的大兵舰是多少钱吗?31265万!寿亭,这次我莽撞了!”张之洛摇摇头,二弟说得不错,自己心太大,碰到这事只想着父亲的遗言,却从未想清楚,光靠青岛商会一己之力,无疑痴人说梦。可被逼出三分土性的陈寿亭,泥脾气一发作,绝不愿意就此认输。
  “张会长,青商会肯定凑不出这么多钱,给山东总商会打电报,我回去就让家里那口子去金行把她的首饰当了,我就不信了,咱山东商界再加上四千万父老,就捐不出一条大兵舰来。”
第267章
决心
  共和12年1月5日,农历11月19日,尽管距离春节尚有一月,城市的街道上已经呈现出浓浓的年味。按几年来形成的惯例,元旦后,全国各城市,开放街道集市,曾经的人行道、便车道到处都是摆放整齐的摊位,摊位前挤满人头攒动的百姓,人们脸上挂着安逸的笑容,今年一定又是一个好年。
  共和九年、十年五省大旱在政府得力救助下罕见的没有饿死人,而共和11年是个好年景,鲁省各地基本上风调雨顺。九年、十年抗旱保产时国防军帮助打下遍布鲁省的机井和良种的应用,更使11年各地的收成迈上了新台阶。年关将至,口袋殷实的各地百姓纷纷提前置办各类年货,准备过个好年。街道上到处都是小商贩们的吆喝声,这才开市五天,商贩们就发现今年老百姓花钱显然比往年大方许多,虽说讨价还价还和以往一样,但明显不像过去压到死价才罢休,腰包鼓了,花钱自然也大方了。
  “至共和十二年元月,日本帝国海军拥有主力舰13艘,其中萨摩级战列舰两艘(19370吨排水量,两座双联305毫米舰炮,六座双联254毫米舰炮),河内级战列舰一艘(20823吨排水量,六座双联305毫米舰炮)、金刚级巡洋战舰四艘(26330吨排水量,四座双联356毫米舰炮)、扶桑级战列舰两艘(30600吨排水量、六座双联356毫米舰炮)、伊势级战列舰两艘(29900排水量、六座双联356毫米舰炮)、长门级战舰两艘(33800吨排水量、四座双联356毫米舰炮),另有十余艘旧式装甲舰、大型战舰数艘。”
  “而反观我国海军仅有六艘吨位不过17000吨排水量,武备不过九门254毫米炮的定远级袖珍战列舰,海军虽为加强武备已于美国定购一艘大型战列舰,然距其服役仍有数年之久。辽东半岛到期收回一事,已引得日本不惜以战争相威胁,要求据我国土。一旦中日战起,我共和海军战舰吨位、数量、火力皆不如人,何以为战,仅能以水兵血肉之躯迎击敌国战舰。”
  “甲午黄海硝烟刚弥,今日战火之危重起,我国人当何计!唯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捐款购舰,补海军之弱,助海军赢以战事,保我国不重沦他国鱼肉之境……青岛商界愿倾其所有,为海军购舰一艘,然胶商资本有限,所筹之款不足购大兵舰一艘,山东商界响应其倡,倾力捐战舰一艘,我鲁省四千万民众,共和三年受日寇祸达七年,今日国难临头,我鲁省民众怎容坐视。献金购兵舰,不作殖民奴;财富千千万,敌来化浮云;万民捐钱物,为保我国土;不畏饥与寒,雪耻最为主;万民血泪哭,赤诫复国土;流血作警钟,同胞齐御侮;民众献金多,热烈如荼火;各皆如是,一定能救国……”
《山东日报》报社主编李玉先仔细检查号外稿样,在获得山东总商会正在开会商讨响应青岛商会之倡,捐一艘大兵舰给海军后,李玉先即第一时间赶回报社,心急火燎的分派报社众人拟稿、组版、校样、开印……整个过程不过数分钟,一厚摞已经印好的号外即送到了李玉先的面前。
  “诸位同仁,大家全部上街叫卖,今日号外所卖之款全部捐于海军,我个人另认捐一千元!”拿着厚厚一摞尚散发油墨味的号外,环视报社同仁一眼,李玉先凝重地说道。
  关东州谈判破裂,日本以战争相威胁,要求继约,摆在国人面前只有一条路了——打!
  “号外!号外!买号外!日本战争相威,意割我辽东,外交失败,战事将起,捐款购舰,卫我国土!”
  大街上熙熙攘攘,喧嚣的街道随着报童竭力吆喝而安静了下来,人们纷纷从报童手中抢购号外。辽东!两个月来一直牵动国人的心绪,而此时号外中喊道的捐款购舰再一次挑动了国人的神经。这一天,山东各地报童稚嫩的叫卖声立刻震动了整个鲁省,号外虽比巴掌大一点点,却承载着鲁省民众爱国之情,这消息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在整个中国炸响……
  ……
  一大清早,西北大学学生们早早来到共和广场布置会场,学生们用数辆卡车以及书桌搭成简易献金台,在台右侧摆上一个硕大的红色募捐箱,台两边插满各校学生带来的国旗,墙上还贴着旅顺大屠杀照片,下面用毛笔写着一行大字:决不能成为第二个甲午。一些路人能从字上看出来,这是国务院总理司马的亲笔。
  捐款购舰虽起自山东,但仅过一天,捐舰之风便吹遍全国,甚至连新疆各界亦开始募捐活动。尽管人们并不知道,即便是购买现舰,海军亦不可能在短短三个月内训练出足够舰员,操纵军舰。但当爱国的情绪永远是盲目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尽管在过去几年中,海军基金会不断收到各地捐款,但如此大规模向单一军种捐款,即便是在世界范围内亦属罕见。一个国家总会在不经意间迸发出超人想象的团结。
  八点钟不到,冬日朝阳便驱散城中雾气,把整个西北市照得明晃晃的,各社会团体和普通民众陆续赶到各个募捐点,但更多却是来到共和广场,这里很快就汇集成人山人海。
  献金台上,不断有社会名流慷慨激昂的讲演。台下献金人流则排着长队依次把钞票或金银首饰丢进大红纸箱。对于捐款数额较大的,在一旁维持秩序的童军们会要求他们留下姓名,然后转抄在墙上光荣榜上,但更多人则婉拒了少年的要求,急匆匆离去。
  “甲午年水师败了,台湾同胞们深受其害。甲午之耻未雪,辽东尚为敌据,今日人再逼,我等同胞怎能坐视,我们应该怎么做?癸亥年决不能成为第二个甲午。”街道一个四方台上,穿着预备生军服的青年大声疾呼。不过一天,西北大学7万余名学生即在校园内募集100余万元捐款,现在只不过把校内募捐扩大到校外而已。
  上午十点钟左右,四名身穿黑色短大衣保镖在拥挤的人群中开辟出一条通道,其后跟着三位举止高雅,年轻漂亮的女人,走在中间的女人还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婴儿。突然间,广场上掌声和欢呼声响了起来,人们一眼就认出来,走在中间个子最高、身材最苗条的女子,正是当今中国第一夫人,总理夫人陈婉云,只见她抱着婴儿朝募捐台走了过去。
  此时陈婉云显得颇为紧张,作为总理夫人陈婉云如过去一样,经常参与各种慈善事业,但走向前台还是第一次,陈婉云不禁后悔,不应该听琳琳的劝说来这里捐款,原本三人不过是从城外庄园回城路过,而琳琳却非要来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