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730

  这列从张家口驶来的特殊专列,从张家口车站出发以来,这不知道是经过的第几个市镇,每一个市镇都可以看到当地民众自发披麻戴孝等在铁路两侧,还有建在路边的路祭棚,在经过车站专列放缓速度的时候,站在车站边的铁路护路队或者政府军警,都会对着火车行着持枪礼。
  “兄弟们,到家了!”身上穿着军礼服的李山林端坐在车厢中,看着火车驶过铁路桥,看着车外鞭炮燃起的硝烟,知道即将到达目的地济南后,于是便戴起了白色的手套,然后站起身端整着军装,以让自己看起来不会有损军风。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李山林打心眼里并不愿意承担起现在自己所执行的这个任务,看着车厢中身着礼服、持枪端坐在地的战友,李山林知道没有战友,没有任何人想要承担现在这个任务,如果永远都不需要执行这类任务,那该会有多好。
  这列被报纸上称为“英灵列车”的专列,上面的乘客除了奉命执行葬礼仪式的西北军官兵外,就是专列上军棺中186名山东籍第七旅牺牲官兵的骨灰,因为他们并没有留下遗嘱,所以按照西北军规定,他们将会被运回家乡安葬。
  因为司马个人决定,所以在西北军中形成了一种观点,国家应该承担安葬阵亡军人的责任,军人葬礼是庄严而神圣的国家义务。一面中国国旗覆盖于灵柩之上,象征着这位阵亡军人曾为国家服役,为国家利益付出自己的生命,阵亡军人的葬礼在西北军也有一套专门的法定仪式。
  当这列搭运着阵亡将士的列车驶离张家口后,得益于报界的宣传,全国上下都知道了这列专列上特殊乘客的特殊身份,在铁路沿线市镇的民众,自发的为这些为国尽忠的将士搭了路祭棚,尤其是在山东。第七旅官兵有六成出自山东省,打响这场卫国战争第一枪的第九营,除了五名西北军补充军官和军士外,更是从营长至士兵都是山东人,在买卖城战役期间,有1864名山东籍官兵阵亡,占买卖城一战中第七旅阵亡官兵半数之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现在这么一列被称为“英灵专列”的出现。
  “回来了!”
  “他们回来了!”车头前悬挂着白花的火车缓缓驶入济南火车站的时候,早早就等待在车站外的人们,立即大声呼喊道,声音中带着一种压抑的痛苦,这些在三千公里外为国尽忠山东健儿们的英灵,今天终于回家了。
  “呜炮!迎卫国英灵返乡!”在火车缓入车站的同时,随着穿着整齐长官的口令,在站台边排列整齐的六门37毫米克虏伯行营炮,立即在操作官兵操作下,鸣炮迎接他们回家。
  “咚!咚!咚!”在礼炮声中,这列搭载着英灵灵柩的专列缓缓地在济南火车站停了下来,随即火车拉响汽笛,伴着礼炮声的汽笛声久久不能停息,始终回荡在济南火车站天空中。前来迎接英灵的人们看到先前两节客车车厢中上百名西北军官兵先行下车,这些西北军官兵,都是穿着军礼服,表情肃穆,下车后便立即自觉排成队,每十二人一队,六人持枪站立在后货车车厢门旁。
  “哗……”货车厢铁门被拉开的瞬间,迎接英灵们回家的家乡人望着车厢中密集的灵柩,整个站台立即哭成了一片,站台被前所有未有悲哀所笼罩着。
  “士兵们!您的功勋将永远被后人铭记,您用生命忠诚实践了您的诺言!西北军以您为荣,祖国以您为荣!现在……你们回家了!”在车厢被打开的时候,李山林冲着车厢内第七旅阵亡将士灵柩行着军礼,同时大声地喊道。此时济南火车站,被一片肃穆气氛所笼罩着。
  ……
  位于色楞格河和其支流楚库河交接河口处,色楞格河和楚库河冲积三角洲的克斯格鄂要塞,是一座始建于17世纪末的要塞城市,两百年前,一百多名俄罗斯士兵正是从克斯格鄂要塞出发,在当时的边境处,建立了恰克图商城,两百多年来,一直扼守着色楞格河通往下流城市的上乌金斯克水陆通道。
  克斯格鄂塞距离恰克图约9公里,距离上乌金斯克约一百二十公里,作为通往上乌金斯克最为重要的水陆枢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舰队第二海军陆战旅到达上乌金斯克之后,立即乘船进抵克斯格鄂塞,以城中的克里姆林为核心,在这片冲积平原上构建了数道防御工事。
  几天来,第二海军陆战旅六千多名俄国士兵和上万名征调的布里亚特劳工,利用从附近森林砍伐的大量木料,将整个克斯格鄂塞修建成为了一个二十世纪野战克里姆林。用大腿粗的木料和厚实的覆土建成的种类繁多野战工事分布在克斯格鄂塞城内外每一个角落,甚至于连同野战炮,也被陆战旅士兵们像在海岸防御时一样,将其安置在坚固的野战工事之中,而从河边开始密布的铁丝网更是成为了死亡陷阱。
  第二海军陆战旅的官兵想把这里变成第二海参崴,或者说第二个旅顺,尽可能迟滞中国人进军脚步,为上乌金斯克援军到达争取时间。如果不是数小时前,第二海军陆战旅侦察兵和唐努乌梁海师尖兵发生了冲突,恐怕现在他们仍然在努力尝试着把这里变成海参崴。
  “报告旅长,我们电话线和电报线都被剪断了!”在克斯格鄂塞用巨大石块建成的克里姆林之中,俄军通信兵向正在制定着防御计划的旅长格列斯基报告道。
  “中国人来了!”格列斯基对着身边军官和参谋们说道,电话线和电报线被切断,意味着中国军队已经到达了克斯格鄂塞,他们随时有可能发起对克斯格鄂塞的进攻。
  “诸位!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里变成色楞格河的203高地!让中国军队在这里停住他们的脚步!”格列斯基看着眼前的军官们说道。尽管知道目前进抵克斯格鄂塞的中国军队,是西北边防军精锐的唐努乌梁海师阿尔泰旅,兵力大约一点四万人左右,约是自己的两倍,火炮数量也远倍于第二陆战旅,但是格列斯基仍然坚信,依靠几天来拼命修建的防御工事,第二旅一定可以阻止中国人的脚步。
  “铁丝网、机枪碉堡、联络壕、炮击掩蔽所、预备壕,果然不愧是海参崴要塞防御陆战旅,这才几天功夫,就修建了这么完整的防御工事,难怪老毛子自信在这里放一个旅就能挡住咱们!”从望远镜中看着眼前克斯格鄂塞,高建怀对身边参谋长王明说道,这座两百年前的克里姆林,经过这些俄国水兵四天的努力,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二十世纪克里姆林,看着那些坚固的工事和阵地前铁丝网,高建怀明白为什么他们会自信到只在这里放了一个旅。
  克斯格鄂塞位于色楞格河和楚库河冲积三角洲中,四周被河水环绕,西北方是宽达三百米的色楞格河和东面是两百多米的楚库河,而后方和另一个冲击三角洲中间隔着百米宽的河道,这三道水障为克斯格鄂塞提供了天障,就是在克斯格鄂塞正面,六米宽的河道,仍然阻断了进攻道路。
  而俄军更是在克斯格鄂塞所在冲积三角洲不到六公里的河岸边,构建了由铁丝网组成的障碍物,甚至于就是在河道边,俄军也构建了半入水式的三角形铁丝网,而其后是沿河岸构建了宽为一米,高约0.9米,内部为凌乱螺旋形的屋顶形铁丝网。在屋顶形铁丝网后,是一片设置比脚踝稍高的低位铁丝网,如果不是因为铁丝在阳光中反射的光芒,恐怕很难看到这些用于阻拦士兵前进的低位铁丝网,而后大约二十多米外,一道网形铁丝网和栅栏形铁丝网组成了第三道障碍,随后才是俄军构建完整的曲折型战壕。
  “乖乖!老毛子这次是下了血本了!这一圈下来整整六公里三道铁丝网障碍,估计这些铁丝网原本应该是从日本进口的要运到欧洲战场,现在倒好,他娘的德国人没轮上,咱们碰上了。幸好咱们早在月前就停止了对俄贸易,要不然这些铁丝网要是咱们西北生产的,咱们可不得恼的吐血。我说旅长,咱们旅好像在训练场上练习过进攻这种堑壕防御体系吧!成绩好像还成吧!”望着俄军构建的防御工事,阿尔泰旅副旅长刘东峰微皱着眉头说道。
  在刘东峰看来,克斯格鄂塞俄军构建的这些堑壕和铁丝障碍组成的防御体系,说好听了是在考验阿尔泰旅官兵堑壕攻坚战术课的成绩,说难听了,是在准备把这里变成阿尔泰旅的绞肉机。对于这种在欧洲被称为死亡阵地的堑壕体系和铁丝网障碍体系组成的防御体系,刘东峰当然知道他的恐怖之处,尽管在训练场上西北边防军士兵,需要攻占比这更为复杂得多重铁丝网组成的防御体系,而且有一整套攻克铁丝网障碍的战术可用,但是这可不是在战术训练场上,俄国人的机枪是能打死人的。
  在边防军战术课上,刘东峰没少看从欧洲运来的西线堑壕战纪录片,那些在铁丝网中挣扎着前进,然后被德军用机枪收割着生命的英法士兵,此时浮现在了刘东峰脑海中,现在那些英法联军士兵所面对由多重铁丝网组成的防御体系,摆到了阿尔泰旅官兵面前。
  “还有这条看着只有五、六米宽的窄河,俄国人把三角形铁丝网布设到了河边,咱们就是强登上去,光是这炸开这些位于河道中三角铁丝网的功夫,就能让俄国人用机关枪像割麦子一样成群扫倒,这个格列斯基是不是从欧洲前线调过来的,才四天的功夫,就把这些铁丝网应用的几乎是滴水不漏。可惜,如果这几天咱们航空队要是在他们修工事时,可尽的炸这里,估计咱们也能轻松一些。”
  现在王明倒开始佩服起这个海军陆战队第二旅旅长格列斯基了,四天功夫就建成了这么一个能评上中甲的防御体系倒也不容易。如果航空队在他们施工时进行轰炸,估计格列斯基就算再是一个土工防御专家,也别想把这工事建起来。
  “航空队!他们在恰克图和买卖城扔的炸弹,都是用飞艇运过去的,他们在恰克图和买卖城炸了个痛快,结果这几天只能开展对敌侦察,航空队炸弹数量不足,他们一出动,都是几十吨、上百吨地扔炸弹,让格列斯基这孙子捡了个便宜!等到航空队缓过来的时候,这里的主体防御工事已经建好了。”
  提到航空队高建怀忍不住笑了一笑,航空队这支蓝天骄子,这次在恰克图和买卖城用疯狂的轰炸,展示了他的威力,但是结果是炸弹供应跟不上消耗,再加上为了准备轰炸上乌金斯克,所以克斯格鄂塞俄军在修建工事时,就侥幸未遭受任何攻击。当然这也和当时边防军司令部要求暂缓攻击的命令有关,因为种种不太清楚的原因,在恰克图俄军投降后,边防军司令部即电令在恰克图的部队原地固守暂缓攻击,包括航空队也得到了只能进行纵深侦察的命令,而不能擅自对俄军目标实行轰炸,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个修得和铁乌龟一般的克斯格鄂塞。
  “铁丝网和土木工事问题不大,一切照着战术操典来就行了,先想想这条小河吧!这是咱们最大的难题,不把这条河解决了,咱们就只能选择传统强攻,到时这里可真就成了咱们阿尔泰旅的绞肉机了。”看着那条只有数米宽的窄河,高建怀收了笑意皱眉指着地图上一条黑线。这条小河才是真正的难题,不解决这条河的问题,所有一切都回到原来的轨道上,除了抢渡强攻之外,阿尔泰旅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
  “旅长,我倒是有一个主意!不知道可不可行?”看着地图上这条保护着克斯格鄂塞的天障小河,科布多团团长祝镇军开口说道。在从达里冈爱来这的路上,祝镇军留意到路边一种设备,昨天在恰克图,祝镇军看到了随工兵部队来的那种设备,也许这种设备可以解决这条河的问题。
  在距克斯格鄂塞数百公里外的库伦前进机场,此时这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异样,一直以来那些总是笑容满面飞行员们,此时面色大都凝重起来,从他们眉目可以感觉到一丝从未出现的悲伤。
  “……李念慈,江苏南京人,今年18岁,系江苏陆军派到西北学习飞行的飞行员,月前从西北航空学校飞行系毕业,战争爆发后奉令进入第六联队服役,这是他第一次单独执行任务。”在前进机场指挥所内,第六联队联队长张锐向端坐在那的副总队长汇报道。
  自从数小时前,接到调查部驻库伦情报处转来的情报,终于确定了已经十个小时未返航的李念慈的消息,他的飞机被俄军击落了。在上乌金斯克,俄国人为了安抚民众稳定军团,公开展示李念慈06033号战机撞地爆炸后的残骸,还有李念慈的降落伞,包括李念慈的证件。
  调查部特工用了几个小时时间,从那些护路队第三旅俄军口中确认了李念慈在迫降后,持枪击毙伤六名俄军士兵后,为避免俄军生俘,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殉国的消息。
  “中国无被俘之空军!”看着从调查部情报处转来的情报中提到李念慈在自戕殉国时的吼声,郑培林想大声为李念兹叫声好,但是却根本说不出来。中国无被俘之空军,这句话郑培林记得是在航空队离开西北时,主任到航空队视察为大家送行时,面对着航空队飞行员们说出的话,现在李念慈用生命去实践了这句话。
  “副总队长,这是李念慈上士的遗物,是现在给他家人送去,还是等到李念慈上士归殓后,随骨灰一起送返他的家乡。”见副总队长在那里沉默着张锐便开口问道,尽管俄军已经将其安葬,但按照西北军惯例,一定会把李念慈上士的遗骸重新收殓,以安葬在国家公墓之中或运回其家乡安葬。
  “通知他的家人吧!把情报中提及内容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儿子的英勇事迹!把这份情报提及的内容在航空队进行通报,告诉每一个人,中国无被俘之空军!”看着桌子上纸盒中的遗物,纸盒中有几套军装和几本书,郑培林特意交待道。郑培林知道在这场战争中,李念慈只是第一位为国尽忠的飞行员,绝不会是最后一个,现在这场战争只是刚刚开始。
  济南国家公墓,这座坐落于济南城北占地三百多亩的公墓,是特意为在买卖城战死殉国的山东籍将士兴建的,公墓由山东省政府出资兴建,济南士绅无偿出让土地,因为时间仓促,从筹划到现在不过只是几天时间,到现在这座公墓还未建成。此时天空中飘着细雨,在刚刚建成的公墓那座石质基石处,已经站满了1864名山东籍第七旅牺牲官兵的家人,他们是来为自己的儿子、丈夫送行的,在外围有数万名前来为将士们送行的民众。
  在用泰山石制成的正面刻有北方军军徽,两侧刻有西北军白虎徽章,高为两米石灰色方形基石两侧,分别站立四名身着礼服的西北军士兵,两名士兵单手持旗,身边站立的士兵持枪行持枪礼,位于左侧士兵旗杆上悬挂着一面五色国旗,而在右侧旗手的旗杆呈60度下倾,西北边防军那面红色白虎铁血旗低垂着。
  在基石前用石块拼成的场地两侧,则并排站着一百名持枪列队的西北军官兵,随着长官的口令,持枪列队的士兵们,便把步枪以45度指向了天空,他们按照西北军集体葬礼的方式,在为自己袍泽兄弟送行。
  “预备放!”
  “砰!”枪声随着长官口令声响起,虽然听到枪声的时候,这些悲伤至极的家属和前来送行的民众,忍不住颤抖了数下,那些站在前排,靠亲人的搀扶才能站起的妇女,大都已哭哑了嗓子,但仍然发出悲痛欲绝的抽泣声。
  “嘟……嘟……嘟、嘟……嘟、嘟……”当枪声结束之后,面对基石前用松枝编成的花圈,军号手拿夹在腋间铜质军号吹响了葬礼号,在花圈两侧两名军官持着花圈左右行着军礼。此时公墓中只能听到低沉而肃穆葬礼号声,号声缓慢而庄重,其中带着无比悲哀的韵味,那些在周围执勤维持秩序的山东陆军士兵,总是不时用一种带着羡慕的眼神,朝公墓望去,在这个吃兵粮当炮灰的时候,他们从来不知道士兵死去之后,可以得到如此荣耀,这一刻他们倒有些羡慕那些阵亡的同乡了。
  “子贞兄,现在我算是知道为什么西北军打仗时悍不畏死了!死后得此荣耀,死亦何妨!”当一切结束后看着周围久久不愿离去的人们,孙建业对身边穿着一身北方军将军制服的山东省督军张怀芝开口说道,西北军对于阵亡将士的厚待,远超过了孙建业想象,对阵亡家属的厚恤和阵亡官兵死后的荣耀,总算是让孙建业知道西北军的不同之处。
  “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志马革裹尸还……得此荣耀死亦何妨!死亦何妨!我这山东陆军的心,被这个西北军弄走了!”望着那些眼神中带着羡慕的部下,张怀芝明白了为什么司马当初会特意发电报和自己商议在济南建立国家公墓的事情,当时自己以为他是有钱没地花了,想帮他省两个钱好打俄国人,现在看来,他花这笔钱花对了地方,只不过自己没弄明白他的意思罢了,白做了好人,让司马那小子落得便宜,收尽了人心。
  古语有士为知己死之说,在现在可也不是,看着自己那些带着羡慕眼光的部下,张怀芝知道他们是在羡慕那些阵亡同乡,这样的葬礼即便是大总统、将军恐怕也不外如此,能得了这样的荣耀,就是死了又有可妨。西北军用这种葬礼,是在收那些当兵的人心。
  “这面旗帜,以一个感激的国家和西北边防军的名义,献给您!用来感激您的儿子为祖国做出的奉献、忠实而可敬的服务,谨以这面旗帜表达整个国家以及西北边防军对他的感激之情。”这时张怀芝听到一个西北士官向失去了儿子的老人献上国旗的声音,看着那个穿着灰袍老头有些激动的接过国旗,怀抱着国旗的模样,张怀芝相信也许这个老头也没想到自己儿子可以在死后得到如此荣耀吧!
第38章
飞猪
  距离恰克图二十九公里外的恰克图码头,这座俄罗斯军队在两百多年从上乌金斯克乘船逆流而上的登陆点,最初这里只是一座天然泥码头,经过两百年多来俄罗斯商人的努力,这里已经是一个设施完善的内河码头。在二十年前,这里曾经是北方茶叶之路上最为重要的一个码头,码头上完善的设备和石质的码头都在无声的向人们诉说着这座码头曾经的辉煌,不过这段辉煌的历史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开通而变得冷清起来。
  一周前恰克图被西北边防军占领后,这座码头驻守的百余名俄军在西北边防军到达前,就破坏了码头上的设施和仅有的几座商船,和码头上的俄罗斯平民一起乘船逃离了这座拥有两百年历史的码头。随后这座码头被西北边防军接管,随着西北边防军的接管,这座码头又立即变得热闹起来。
  尤其是在三天前,从西北赶来的千多名工兵部队到达之后,从西北用汽车运来的轻型塔吊被安装在码头边,取代了被俄军破坏的木铁混合结构的塔吊。而在码头附近的修船厂内,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沸腾景像,数百名工兵用各种机械修复着被俄军炸毁的修船厂船坞,同时将其改造成混凝土船坞。而在另一侧,数台挖掘机和推土机,正在建设着另外几座船台。
  按照后勤处的计划,恰克图码头将会成为西北军在北方最为重要的一个物资中转站,用机动筏运载的物资在运抵恰克图之后,将在这里转运到载重量为百吨以上的商船上,而俄军和俄罗斯平民在撤离码头时,已经带走了全部的蒸汽船。除了两艘上乌金斯克华人商行,在接到通知后悄悄将所属两条载重百吨的商船,逆流开到了恰克图码头外,西北军再也没有可用的商船,所以想利用色楞格河下游的水运,西北军必须要自己制造内河运输船,原本就有修船厂的恰克图码头,就成为了建设码头的首选之地。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工兵部队赶到之后,除了恢复码头使用之外,就是要在短期内建设一座小型造船厂,除了修复被破坏的巴里耶夫修船厂的泥坞外,还在泥坞附近建了几座简易船台,在这里正在施工的同时,从葫芦岛、天津、上海等地调来的船厂工人和技术人员,正在朝恰克图来的路上,所有的一切,必须要在他们到达之前结束。
  为了赶工期,工兵部队可以说几乎二十四时不停加班,以抢他们到达之前,将一切建设完毕。在恰克图码头旁有一座俄罗斯风格的红砖建筑,这座建筑原本属于恰克图码头海关办公楼,现在这里是西北边防军第六工兵团团部所在地,自从工兵六团进驻后,这座属于俄罗斯官方建筑理所当然被六团征用……。
  “不可能!别说是想借三台推土机,就是一台我这也抽不出来。骆雨老弟,不是我不卖你面子,你看看我这的工程进度表,现在工兵团兄弟都是拼了命的在赶班,你一来就张口要走我三台推土机,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吗?不可能!没得商量!”在二楼原本海关署长办公室内,已经两天没合眼的邢柯看着眼前一脸乞求色的马骆雨,连想都没想,就直接毫不犹豫的拒绝道。
  马骆雨刚来到码头时,邢柯见自己这位半年多没见的老乡上门了,虽然忙的脚不着地,但是还是抽时间准备和马骆雨聊一会,毕竟马骆雨是在野战部队,要是有个万一……这恐怕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了。可邢柯没想到这小子来自己这,竟然什么话都没说,直接问自己要三台工兵团的推土机,他是在开什么玩笑!现在工兵团任务赶的这么紧,整个工兵团一共只有六台推土机,他到好,张口说想要走自己三台推土机,别说是他,就是他们阿尔泰旅高旅长亲自来,自己也不可能把推土机借给他,自己这里不能按期完成任务,到时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邢大哥!帮帮忙,我来的时候可是和旅长说了,回去肯定能把推土机带回去。咱们两可是老乡,当初来西北时,可还是我带你出来的,我记得春节时你把嫂子和孩子接过来时,你对我说,有机会一定报答我还我这个人情,现在只要你把这三台推土机借给我,咱们可就两清了。”见邢柯连犹豫都没犹豫就拒绝了自己,马骆雨还是赔着笑脸好声好气商量着,马骆雨知道这几台推土机对阿尔泰旅意味着什么,若是没有这几台推土机,恐怕到时弟兄们真的只能拿命去堆那条窄河了。
  “骆雨,我这也是没办法!工期紧,我拖哪怕一个小时的工期,到时军事法庭都会进行调查,你也别难为你哥哥我成不!你那份人情,我以后一定还你你看成不。”见骆雨这般模样,邢柯有些为难的解释道,在西北军中一旦命令下达,如果不能按时完成,没有任何客观理由,西北军军事法庭会立即介入调查。
  先前的唐努乌梁海师增援买卖城时,因为下雨和路况原因耽误了,虽然知道是什么导致的,军事法庭仍然介入进行了调查,冷师长也因此接受了询问。邢柯知道如果自己耽误了工期,恐怕就不是被军事法庭调查组询问的问题,很有可能被直接调回西北接受全面调查。对于军事法庭那帮冷面客,邢柯可不认为他们会念在自己是保安队出身的份上,能放过自己。
  “实在是没办法?邢柯!你若是想看到我们阿尔泰旅兄弟们在那条小河前血流成河,你就他妈的没办法!你不借是不是,要是你不借,我可动手抢了!”见邢柯还是一副爱莫能助的模样,马骆雨一着急那三分土性子上来了,一拍桌冲着邢柯大声吼着,马骆雨可不想看到自己兄弟们的血,把那条窄河河水给染红,没有这推土机到时弟兄们只能拿命去堆!
  “……把野炮营布署到653.7高地,从那里他们可以俯视整个克斯格鄂塞,俄军工事从那可以一览无遗,一旦阵地构建完成,就让他们照着训练时那样,给俄国人的工事除名吧!格列斯基把克斯格鄂塞的工事修的不错,可是其水平太差了,只想着据险死守,把附近全部高地,都平白让给咱们,野炮营不好好表现一下,可对不起格列斯基这么厚道的主!”
  在623高地上临时指挥部内高建怀指着地图上距离克斯格鄂塞不到两公里653.7高地笑着说。653.7高地是克斯格鄂塞南一处小山丘,高出克斯格鄂塞海拔一百一十多米,将野炮阵地设在那,可以鸟瞰克斯格鄂塞全貌。在高建怀看来格列斯基虽然把堑壕土木工事和铁丝网防御障碍体系弄得不错,可是这战术水平实在太过一般,楚库河东岸高地可以解释为地形复杂,不利于防守,可是在克斯格鄂塞对面这个653.7高地,却因为受到自己力量限制而未加以利用,根本是愚蠢至极。
  “呵呵!他忘记了十二年前正是因为203高地失守,才导致旅顺俄军投降。这些俄国人,就是没长记性!不过这格列斯基也是没办法,兵力有限嘛!想来物资也受到限制,一个海军陆战二旅,其规模也就比俄军一般步兵团规模稍大,兵力不过只有四千多人,按照其准备依托工事死守的打算,在653.7高地构建工事前置兵力,虽然可以占据高地,依防御工事迟滞阿尔泰旅的进军速度,但是653.7高地和克斯格鄂赛之间,那段一点八公里的开阔地带,就是653.7高地的死穴。除非格列斯基以653.7高地为核心用铁丝网、堑壕将高地和克列格鄂塞防御工事连为一体,否则海军陆战队二旅,就自己把自己切割成了两部,到头来两者皆不保,还不如将兵力收缩到有河道作为天然障碍的克斯格鄂塞,修建坚固的防御工事利用复杂的铁丝网死守,反而可以最大限度阻滞我军,可是……他忘记现在是1918年,而不是1904年!”
  王明虽然在嘴上笑着说,可是也知道格列斯基放弃653.7这个山丘高地的原因,兵力不足、物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收缩兵力,倒也无可厚非,没有任何可指责之处,分兵是死,不分也是死,只不过是快慢的问题。
  “格列斯基把克斯格鄂塞四个小岛,变成了一个用堑壕、铁丝网构建的死地,他想用这些东西拖住我们,可也困死了他自己,海军陆战队是俄军最精锐的部队,这一次咱们要连海军陆战第二旅军旗一起夺了,一场完美的歼灭战,咱们阿尔泰旅这次可是要出风头了!”站在指挥掩体内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克斯格鄂塞上那些可圈可点的工事、铁丝网,刘东峰开口笑说道。此时阿尔泰旅指挥所内气氛并没有一丝战前的紧张,这种轻松是从上至下的。
  “中国军队果然把炮兵阵地设在了653.7高地!”从望远镜中看着那些中国炮兵在653.7高地上构建起了炮兵阵地后,格列斯基自言自语道,同时打量了一下自己头顶用粗大的圆木和覆土建成的土木工事,格列斯基对自己设计的土木工事信心十足,作为取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的格列斯基而言,构建足够坚固的土木工事自然不成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格列斯基才会没有一丝犹豫放弃了653.7高地。
  在653.7高地山顶开阔处,阿尔泰旅野战炮兵营的官兵此时正在这处开阔地带构建着野炮阵地,尽管在西北边防军中75毫米野战炮地位已经被五式105毫米榴弹炮所取代,但是作为西北边防军步兵战术重要构成部分的75毫米野战炮,并没有因此而淘汰。毕竟按照西北军攻坚战术中,75毫米野战炮担负着伴随进攻,利用直射火力拔除敌军火力点的任务,这种野炮伴随战术,随着西北军训练场上的训练,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而现在面对着克斯格鄂塞俄军构建了大量坚固的土木工事,同样需要利用野战炮直射火力将这些土木工事一一拔除,在西北军中称它为点名式攻击。在构建炮兵阵地的同时,炮兵引导员则通过炮队镜搜索着克斯格鄂塞俄军土木工事和掩体,并将其方位标定在图表之中,中型火力掩体、微高出地面防炮击掩体,高出地面近两米如房屋一般明显的炮兵掩体,克斯格鄂塞上俄军的一切。
  在653.7高地都被引导员无一遗漏的标注在图表之中,只待得到命令后,即可摧毁这些俄军费尽心血建成的土木掩体。
  “目标俄军003号掩体,距离1865米!开火!”数十分钟后随着一声口令声,伴着数声巨响,布置在653.7高地炮兵阵地上的75毫米野战炮炮身随之向后一顿,炮口喷吐出一团橘色火焰,野炮营十六门野炮发射的十六枚六点八公斤重的榴弹随即以580米的速度,飞向早已瞄准的目标。
  “炮击!”躲在土木工事内的俄军看到从653.7高地升腾出的几团烟雾之后立即大声地吼道,吼声刚落炮弹破空声立即传到战壕中或工事内俄军耳中,距离野战工事最近的俄军慌慌张张快速躲进了野战工事之中,以躲避中国人的炮击。用数十厘米厚的覆土层和粗大圆木构建的土木工事可以在炮击和轰炸中最大限度保护工事内的士兵,这一点没有任何一名军人会怀疑。
  也正是因为如此,柯列斯基才会在克列格鄂塞周长6公里的三道防线中,构建了超过一百处用圆木和覆土构建的土木工事,但是这一切有一个前提,就是炮弹千万不能直接命中!
  “哧……!”带着破空呼啸声的75毫米榴弹在击中俄军工事后,因为采用延时的关系,并没有立即爆炸,高速榴弹穿过了数十厘米厚的覆土,撞碎了腿粗的木梁,在工事内俄军几乎都能听到炮弹穿透土层后,木梁被撞击变形产生的木裂声。
  “轰!”伴着一阵有些沉闷爆炸声穿透覆土层和木梁的炮弹在工事内部爆炸了,原本看似异常坚固的土木工事覆土和木梁被内部猛烈爆炸抛向了天空之中,掩体内俄军残骸也被抛至十数米高的空中。
  在野炮营向俄军工事进行直瞄炮击的同时,第七旅其它炮兵部队也没闲着,团属榴弹炮连、旅属榴弹炮营,也同时冲着事先标定的目标发起了猛烈的炮击。按照西北军军事操典,面对固守敌军,必须集中全部火炮,通过猛烈炮击摧毁其表面工事,以为进攻扫清道路,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曾经有一名西北军军官计算过,西北军阵亡一名士兵军队需要支付500元抚恤金,保险公司需要支付800元保险费,如果阵亡士兵有老婆孩子的话,政府每个月还需要支付相当于西北最低生活保障金1.5倍的军遗补助,也就是每月14元。而一发75毫米榴弹,仅仅只需要7.5元,一发105榴弹仅需要12.5元。最后这个军官得出一个结论,一名士兵的生命等于至少200发75毫米炮弹,所以在西北军中人绝对比炮弹更值钱,而且两百倍以上,正因为如此,西北军在作战时绝对不吝于发射各种规格的炮弹。
  在旅团属炮兵在那里拼命向俄军工事发射着105毫米榴弹的同时,团、营、连所属迫击炮兵也纷纷向俄军阵地倾倒着铸铁弹雨,一时之间,俄军阵地上空被一片诡异的炮弹破空呼啸声笼罩着。连属六零迫和营属八二迫的声音较小,炮弹带着“咝……”声,一二零迫击炮发出“日……”的润响,“呜……”是阿尔泰旅使用的从俄军手中缴获得9.45英寸迫击炮破空声音,75毫米野战炮直瞄射击的声响是“哧……”,105榴弹曲射破空声是“嗖……嗖……嗖……”有些尖锐的破空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