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1395

  去年十月在运动会中屈居亚军的“国际联队”显然是吸取了上一场失败的教训,再也不敢使用时下欧美流行的八个前锋两名后卫的疯狂阵型,以严密的组织和充沛的体力与“雄鹰队”打了个旗鼓相当,开赛才几分钟,各自的球门就有数次险状出现,让观众们惊呼连连。
  上半场双方均无建树,休息片刻就在全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中易地再战。下半场进行到二十五分钟时,“国际联队”队员们吃喝嫖赌被掏空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无比生猛的安家军将校们的轮番冲击,只见快如闪电的顾长风接到安毅妙传,轻松摆脱国际联队最后一个体型壮硕的挪威后卫,几步杀进禁区,对德国门将汉克把守的大门左侧做出个拔腿怒射的动作,全场表现出色左扑右挡封住十多次雄鹰队必杀机会的汉克全力扑救,顾长风挥动的腿突然变向,轻轻一趟飞速变向,把皮球轻松推进空门内。
  全场顿时欢声如潮,锣鼓震天,“虎头将军”的大名再次被齐声称颂。
  球门告破的“国际联队”队员们急躁不已,为了迅速扳平比分,几乎所有队员都忘记了阵型和防御,结果不但没能取得任何进球,反而在最后的十分钟里被“雄鹰队”连下两城,最后以零比三的悬殊比分再次告负。
  裁判吹响了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国际联队”的队员们在全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与对手握手致意,接着全都坐在球场上,艰难地喘息着,而安家军的球员仍然无比轻松地向全场观众鞠躬致意,在长久不绝的欢呼声中列队退场。
  主席台上的一众洋人不禁为安家军将校们的高超球艺和充沛体能击掌称叹,当得知参加比赛的“雄鹰队”中有六名将军、十一名校官时,洋人们一个个感叹连连,终于明白声名远播的安家军,无论是在战斗精神、战斗技巧和组织训练各方面,均远远地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这样一群雄姿英发充满朝气的将领们所统率的军队,拥有的勃勃生气和战斗力,无疑是非常可怕的,放眼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洋人们从未见过如此特殊的军事领导集体。
  安毅领衔的球队与“国际联队”之间的足球比赛,在精彩程度和风头上全面压倒了头一场参加比赛的英军战俘队和国际红十字会联队,美国人所期望获得的舆论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被许多人称之为一场闹剧,而安毅却从比赛门票、观众进场时放进十二个募捐箱里的慷慨捐助、各大企业和商会的支持、艺术家们的作品拍卖等方式中,筹集到了七百五十余万元的巨额资金,这笔钱将分文不少地送到滇军保安部队将士们手里,让倍受紧迫财政困扰的滇军将士渡过眼前的难关,为国牺牲者能够获得必要的抚恤,负伤者有所补偿,有功者有所奖励。
  另外,安毅还以叙府行营、川滇湘黔边绥靖公署和安家军司令部的集体名义,送给詹焕琪部五万套新式夏季迷彩服和钢盔鞋帽、五万顶蚊帐、五万只军用铝制水壶和五万条混纺军毯,以表示自己对老兄弟和滇军将士保家卫国无怨无悔的崇高敬意。
  球场上的良好气氛或许能够给谈判带来不少的帮助,但是却仍然改变不了谈判的实质……中英双方在国土和利益等方面的分歧。
  接下来的几天,安毅依旧很忙碌,每天都得与国际红十字会官员举行会议,研讨英、缅军战俘的善后问题,有两个下午还陪同这群先生女士们,视察了叙府市区的四家大型医院、荣军休养所和福利院。
  这群来自世界各国的官员对自己看到的一切既惊讶又感动,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贫穷落后连起码的生存都无法保证的中国,川南地区的人民生活却如此的幸福,到医院看病只需要交纳两角钱硬币的挂号费,多大多重的病此后将不用自己支付分文,尽管医院熙熙攘攘看病的民众需要排着长队,不少虽然不太严重但仍需留在医院做观察治疗的病人由于病床位严重不足,只能在医生们开出初步的诊断治疗方案之后拿着医院免费开出的药物回家去静养,但丝毫无损于所有民众对丰厚福利制度的交口称赞。
  国际卫生组织的官员从访问中得知,来到叙府、泸州、昭通城区各大医院就诊的外地病人,几乎都是川南下辖各县镇医院无法治疗的病人,一些常见病和感冒发烧等病症在本地就可以得到免费的无偿治疗,无不对川南完善的医疗体系刮目相看。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两个不和谐的声音,对如此巨大的免费医疗体系惊人的开支来源心存疑惑,但是他们不敢直接问安毅,安毅也不会回答他们,有道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干你鸟事!
  由于国际红十字会的官员无权染指国家之间的谈判,这些深受重托的白人只能通过私下联络情感的方式,与和蔼友善的安毅举行了数次秘密商谈,以促进中英间消除战争隐患。
  三月二十一日,再次传来英国掌玺大臣艾登在下院正式发表“永不承认满洲国”的严正宣言之后,安毅巧妙地通过一次饭后散步的机会,与国际红十字会负责人麦科特谈起了英国政府的宣告以及中英两国正在扯皮的战俘问题。
  听完麦科特的再一次请求,安毅终于给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答复:“我的朋友,昨天晚上我与中央政府行政院的汪精卫院长、云南省主席朱培德将军和滇军前线总指挥詹焕琪将军,分别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电报联系,云南方面基于人道主义立场,以及英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少有的公正严明态度,决定率先释放一批战俘。这批战俘的数量比你要求的还要多一倍,初步决定释放战俘中伤后未愈、生病和营养不良的四千五百名缅军官兵、三百八十名英军官兵。”
  “想必你也清楚,滇军官兵自己的生存条件都极为艰难,战俘营所消耗的药品都是从我们叙府紧急空运过去的,包括我们军队的一个野战医院也长期驻扎在保山,如果英国政府在谈判中仍然坚持那些极为荒谬的无理要求,事情就很难顺利解决。这次释放近半的战俘,算是表达一下我们的诚意吧,我希望由你来促成此事,如果需要,我派架军用专机给你,协助你飞一趟南京,再飞往昆明。”
  麦科特精神一振,非常激动地紧握安毅的手:“感谢你,我的朋友!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此刻的兴奋和感激之情,安,我会记住你的深情厚谊的……这样吧,我立即返回宾馆召集所有人举行会议,并向仍然滞留在此地的六国领事官员传达喜讯。明天一早,我立即飞赴南京,与英国大使和贵国的汪院长都见个面,请英国人在边界那边做好战俘的接收工作。让红十字会其他人员和六国官员先一步赶赴云南,我办完事立即从南京飞往昆明。亲爱的安,你觉得这个计划如何?”
  “很好!”
  安毅笑了笑,接着说道:“麦科特,见到嘉德甘先生之后,请转达我对他的衷心问候。可能你不知道,他的女儿和我妻子是剑桥大学时的同窗好友,要不是我的妻子怀孕在身,早已在嘉德甘先生来到中国上任之时,我们就一起去拜访他了,请他多包涵吧。”
  麦科特惊讶地望着安毅:“安,这事为何我们不知道?”
  “估计嘉德甘先生早已知道了,他的女儿不会在父亲启程前往中国任职时不对他提起在中国有这么个好朋友的。我在我妻子的照片集上,看到过嘉德甘先生女儿的照片,很漂亮!”安毅露出个灿烂笑容。
  麦科特非常振奋,又和安毅说了几句玩笑话,立即告辞,坐上安毅的专车返回岷江宾馆。
  沈凤道继续与安毅在西餐厅后花园漫步:“把几千病恹恹的俘虏送走也是件好事,每天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惊人,让英国佬去头疼总比让焕琪负担好得多。”
  “是啊!不过每一个俘虏的治疗费、食宿费都得算清楚,英国人想赖账都不行。”安毅心情极为愉快。
  沈凤道点了点头:“要是英国人坚决不支付这笔巨大消耗,怎么办?”
  安毅自信地说道:“他们不敢,如果他们真敢这么无赖,我们自然有办法对付。首先,我会让焕琪以滇西战俘营条件太差、不堪重负为由,将剩下的英军俘虏全都送到叙府来关押。其次,将六千余名身体健康的缅军俘虏,当成扩建公路的苦力使用,昆明到路西的公路去年雨季前刚修出个毛坯,又在雨水和过度使用中毁坏无数,按照云南建设厅和中央建设部两百余名专家的勘测结果,仅仅是把这条六百多公里长的公路修成砂石路面的标准两车道公路,就需要三千多万元和十万人三年时间的投入。”
  “由于有了初期的毛坯路,扩建的话估计快一些,也节省不少材料和人工,但是真要动工就难了,不像我们的滇南公路建设舍得不计成本地投入,只求争时间抢速度,滇西多山川河流,施工条件极为困难,人心也不齐,想做出点成绩还是很艰难的。”
  “既然这样,那就让俘虏承担这个工程吧……白养着几千人可不行,要是真把英军俘虏送到叙府来了,也要按照当初上海抗战期间对待长江中上游俘虏的日军标准,让俘虏们自食其力。”
  “这是自然的,英国人不是最爱面子的吗?看他们愿意花钱还是愿意掉面子,哈哈!”
第1026章
权宜之计
  英国政府基于自身利益否定东三省的伪满政权之后,中、英政府间的谈判不时传出令人鼓舞的消息。
  三月下旬的最后两天,第三批获释的英缅军战俘三千二百人,在国际红十字会和欧美各中立国官员的监督下,排着长队走过英缅军队再次用原木搭建起的九谷桥。至此,英缅军被俘官兵七千二百五十人获释,保山和叙府战俘营中只剩下最后三千八百二十余人,一旦中英谈判协定书签署完毕,即能尽数释放。
  消息传出,世界各国都对中英之间和平解决争端表示乐观,唯独日本政府和军队大失所望,进而恼羞成怒。
  三月三十日,日本关东军突然出兵占领古北口,再一次野蛮挑动中国军民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正在上海与张治中等将领一起,准备迎接新一任德国军事顾问福根豪森的安毅,得到消息后非常震怒,可是又没有半点儿办法,只能匆匆写出建议书,派人火速送达蒋委员长手里。
  目前是何应钦、黄郛、宋哲元、商震等人主政华北,根据中央军委和中央政府的命令,任何对华北军政事务提请的议案,都必须获得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的批准方能开会讨论,安毅空有军委委员、中央监察委员的实权,也只能把相关报告尽快转到蒋介石手里由其定夺才行。
  欢迎仪式结束之后,安毅没有继续在上海停留,带上要去服侍怀孕女儿的丈母娘乘机飞往南昌,随后让飞机直飞叙府,自己则留了下来。
  由于中美合资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德合资的欧亚航空公司连年亏损,经过半年多的商谈之后完成资本重组,于四月一日宣布合并,规模和航线从此超越安毅的川南航空公司,一跃而成为全中国最大的民用航空公司,但是因为合并后的诸多航线需要重新规划安排,一周内全国的大部分航班都受到影响,因此安毅只能用自己的专机把丈母娘和两个三姑六婆(冯洁云的母亲和亲戚)送到叙府,同行的还有从德国留学归来的三个军工人才。
  安毅到南昌时,剿共前线打得正激烈,蒋介石安慰安毅,说是黄郛不日即从北平赶来,到时召开专门的军委常务会议,各部将领一起坐下来好好商讨华北问题。
  满腹焦虑的安毅只好耐着性子等候,每天不是在南昌行营各厅局转悠,就是到老南昌与留守的劳守道、孙小旺等人一起喝杯小酒,商议如何跟随在中央军身后,尽快恢复赣南几个富集钨矿区复产事项。
  四月六日,黄郛风尘仆仆地赶到南昌,结果他在常务会议上一亮相,就让安毅按捺不住:黄郛没有提及古北口的任何消息,反而是拿着日本人提出的要求东北与关内恢复通车通航的要求,交与大家一起讨论。
  安毅顿时脸色青紫,第一次在众多军中重将面前,向自己一贯尊重的前辈黄郛质问古北口的问题。
  黄郛显然是有备而来,淡淡一笑轻松回答:日军并没有占领古北口关隘,而是在关隘之外的诸高地屯兵威胁,没有违反之前两个签订的停战协定。
  安毅扫视一眼会场,对蒋介石和众同僚的反应终于彻底失望了,所有人都接受了黄郛这个似是而非、自欺欺人的牵强说法,这让安毅彻底寒心了。他清楚地知道,蒋介石和在座的所有军政委员一样,把全副精力放在了剿灭共产党红军上面,对日寇的飞扬跋扈忍气吞声,就像一群把脑袋埋进沙里的鸵鸟一样,可悲而又可叹。
  接下来的两天里仍然是没完没了的会议,已经趋向于麻木的安毅由始至终一言不发,与会者也都知道他的心思,没有谁敢主动招惹他。
  就在举行会议的两天之内,已经紧急赶往太原和张家口,为处理蒙古事务竭尽全力的黄绍竑连连发来急报:日军组织的陆军军官团深入蒙古腹地,煽动民族仇恨和蒙古独立;关东军一个联队悍然开进,并占领地方军阀亡命丢弃的察哈尔东部和北部地区。军事统计局和安毅的第四厅自天津发来密电,日军天津驻屯军在郊外至唐山一线宋哲元部驻守的地区,悍然进行军事演习。
  直到九日中午会议散去,三十余名与会者没有一个人愿意提及华北和热察地区的深重危机,原本在长城抗战中威风八面、深受国人爱戴的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这回竟然连个起码的抗争都没有,主持华北军事的何应钦仅仅发来两句话的电报,也不再提起此事。所有人都对日本人的步步紧逼,持冷漠观望的态度。
  安毅苦笑不已,他终于明白日寇为何如此嚣张地得寸进尺了。
  尽管安毅从日本国力到关东军和天津驻屯军数量与战力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认为日军绝没有做好全面大战的准备,这个时候只要以强硬的姿态勇敢地迎接挑衅,就能灭掉日寇的嚣张气焰。可是,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安毅的说法缺乏起码的依据,指出中缅边境危机尚未完全解决,剿灭共产党红军的战斗如火如荼,胜利在望,这个时候如果再让战火燃遍华北,数年来所有的努力将会尽付东流,国家民族必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四月九日中午,散会的安毅对盛大的招待宴会看都不看一眼,也没有和任何一个人告别,直接驱车前往机场,登上等候在那里的专机,直飞叙府。
  安毅回到家里就闭门不出,晚饭也不吃,谁也不让进书房,把一家老小急坏了。安毅听到门外连丈母娘都出面劝慰了,无奈之下只能强忍悲痛,装出一副笑脸,打开门说没有什么事,强迫自己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完晚饭,这才洗澡更衣,以开会为借口跑到蒋云山的城南山庄喝闷酒。
  经过蒋云山、祁老先生等人半个晚上的开解,心里这才好受一些。
  次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果然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通电全国,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新进攻告民众书”,号召全国各界发起民族革命战争,在反帝统一战线之下,不分政治倾向,不分职业与性别,共同联合,对日绝交作战,停止进攻苏区,反对对日妥协的腐败懦弱的国民党……
  安毅拿着情报处长刘卿送来的通告全文,在数十名与会的军政要员面前幽幽长叹:“国民党必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全国无数的爱国人士和青年学子,将会从这一刻起,对南京政府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离心离德,国民党自己种下的苦果,将来只能自己吞了!”
  众人听了大感惊讶,杨斌低声问道:“司令,不会这么严重吧?”
  安毅苦笑道:“恐怕事情远比我预料的更为严重,你们想想看,多少爱国青年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关头,在国家民族看不到希望之后,能不走极端吗?两位这样的老军人都感到悲愤莫名,心灰意冷,何况是热血澎湃的爱国青年?”
  蒋云山赞同地点了点头:“司令说得极是啊!近一段时间,叙府各所大学师生都在议论纷纷,不少年轻教师和学生代表在时局讨论会上,提出了许多非常尖锐的观点,对中央政府深感失望。我们川南通讯发达,各高校逐步实行宽松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展开理性讨论,学风日盛但各种思潮也随之涌动,教师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啊!”
  “这个时候学校千万不能乱,如果学校一乱,数年来形成的良好秩序恐怕将毁于一旦。这样吧,这一段时间我们这些将军有时间的话,尽量到各大学参加师生们的讨论,尽量从军事角度来谈一谈可能随时发生的中日大战,以鼓励为主,务必使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秩序,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安毅担忧地说道。
  蒋云山笑道:“还好,上个月及时展开的大搜捕效果显著,不少急进的教师和学生都在我们友善的欢送下离开川南,否则还真不知道会发生多大麻烦。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平津地区教育界和各高校很快会有反应,我们尽量把工作做在前头。”
  叶成想了想建议:“我看能不能这样,从本月开始,提前进行各高校的学生军训?而且我建议把一个月时间延长为四十五天,尽量贴近军队正规训练,如果能从中发现些有志从军的好苗子,不妨立即吸收进士官学校第七期,既能培养尚武之风,又能让学生们在艰苦的训练中,知道军队打仗的不容易。相信经过几十天的艰苦军训,还有我们军队特有的政治教育,学生们考虑问题会成熟很多的。”
  “我赞成叶参谋长的意见,我们的江防部队刚刚结束为期半年的特训,目前也没有什么战备任务,愿意接收一两千学生进驻受训。”副司令路程光立即附和。
  杨斌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把愿意报名前往滇西野战医院实习的女学生,分批送到滇南和滇西去轮训,效果可能更好一点儿。”
  董泽川笑道:“如果能有部分学生干部分到警备部队更好,到武隆、南川、万盛警备部队去,协助我们的技术专家小组和县级政府搞人口普查和农业推广,如有可能,把暑期的实习也算在一起,就把军训、支农和社会实践糅合在一起实施,搞上三个月都没问题。”
  众人觉得非常可行,纷纷献计献策,很快,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川南各高校军训、支农、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庞大计划展现雏形,为安毅集团的管理者们去掉了一块大心病。
  这一本是无可奈何之下的权宜之计,最后发展成为川南各大学的一种良好传统,对安家军和整个川湘滇黔地区的未来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这是一群始作俑者谁也没有料到的。
第1027章
惊心动魄的游戏
  散会后,安毅和大家一起吃了个简单的工作午餐,便要龚茜陪着自己去看望一下从美国回来的那批专才。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五十名留学生纷纷来到叙府报到,然后分配到了各个研究所、政府和金融等部门。
  其中彭佳莲如愿以偿担任了石化研究所的所长;丁墨兰承担起组建电磁研究所的重任,只待特斯拉从美国回来就退位让贤,展开系统的研究;秋明轩进入机械研究所从事发动机研究;张茹怡进入川南制药厂担任主任研究员;朱玉宁进了枪械研究所;还有机床天才韩成富则直接进入机床厂担任工程师……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专长,分配到了最合适的岗位上,绝不浪费一个人才。
  刚刚走出大楼,沈凤道靠了上来,低声禀报说周崇安和何京从上海过来了,此刻正在西园家里,想向安毅汇报此次白银操作的事情。这段时间安毅虽然对白银市场有所关注,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中英争端和日本人的妄动上面,听到周崇安和何京专程赶来,便知道事情可能已经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结果。
  安毅抱歉地向龚茜说明了情况,看到她不以为意的笑颜,想了想干脆让龚茜跟自己一起回家,听周崇安和何京解说一下,也好让总管情报和科研机构的龚茜对自己的家底有个清晰的认知。
  龚茜没有拒绝,实际上对待安毅的要求,她从来都不会说“不”。一起回到家里,安毅向周崇安和何京问候完毕,便把二人请到了书房,和龚茜一起倾听这一个多月来惊心动魄的白银操作经历。
  二月底,美国街头开始零星出现手持现金,以超出市面一成价格疯狂求购白银首饰的游商,才过了几天,不少嗅觉灵敏的人也加入进来,没过多久街头巷尾便随处可见蹲在地上、面前的纸板上标示“银饰收购”的人,随后有广播电台在其新闻节目中披露,国会有意通过一条促进白银涨价的购银法案,各大新闻媒体迅速跟进,证明确有此事,很快芝加哥、纽约和伦敦的期货市场便做出反应,白银价格迅速上涨一成五,直逼39美分一盎司的多年银价高位。
  与此同时,中国的工商界人士大多从一月份开始出现的银荒中窥得一丝端倪,纷纷抢购囤积白银,随着美国的新闻报道传入中国,白银囤积成为一股巨大的风潮,上海、杭州、南京、南昌等城市纷纷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商铺……银元店,只要你有现大洋,进入商铺后就有专人以超过市值一成五的外币向你兑换现洋,而这些兑换出来的美元、英镑、日元等经过各大银行验证,全部货真价实,于是很快地,国内的银价突然溢价近两成,白银上涨似乎已成无法抵御之势。
  与白银上涨相对照的是,长江流域和沿海省份物价急速贬值,一些工厂、房地产、田地等固定资产纷纷被抛售,以套取白银,工商业面临的危机突然变得严峻起来。在东北和华北等地,由于关东军要保持军票的信用,强制压低白银兑换军票的比例,导致白银从南向北的趋势得以迅速逆转,一批见钱眼开的军阀和投机商人,纷纷在这些地区搜集白银转往南方谋取利益,日本人辛苦囤积起来的白银,突然开始减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