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8/1395

  蒋介石看到这个身穿一身洁白暗花长裙、亭亭玉立犹如出水青莲的女孩似乎很面善,但一时间又没想到在哪儿见过,正诧异间,坐在对面沙发上的劳守道已经乐呵呵地介绍起来:“委座,这孩子姓冷名月,祖籍陕西米脂,民国十七年(1928年)独立师二次北伐时,她便来到我们身边,安顿下来之后进入老南昌的童子军校,是最早那批孩子中的一个。前年下半年,她转入刚刚落成的川南理工大学附中,今年八月初毕业。今天开幕式上鼓乐队的指挥就是这孩子。”
  “哦,我说很面熟,原来是你啊……”蒋介石含笑点头:“小丫头不错,当时把我都看呆了,你们彩排了很久吧?”
  大厅里一片低叹,一众尊长对羞得脸色发红的女孩赞不绝口。
  女孩紧张地紧捏着手,呐呐地道:“也没多久,都是平日练过的,临时集训一下便行了,没费什么功夫……”这时女孩恰好看到安毅下楼走了过来,如遇救星,快步上前,紧紧地拉着安毅的手,有些羞涩地低下头:“爸爸,下午兄弟姐妹们都去看足球赛了,可是没看到爸爸上场,都很着急……晚饭过后,就让孩儿作为代表来向爸爸请安了。”
  “哦?由咱们二十四军和警备部队足球队组成的雄师队赢了国立四川大学队几个球啊?”
  安毅亲昵地摸了摸女孩的脑袋,拉着她一起走到预留的空位,坐下后指了指一侧宽大的沙发扶手,让女孩坐下,正好位于蒋介石的旁边。
  冷月看到尊长们三三两两,低声聊天,不再望向自己,心神一松,捂着小嘴悄悄吐了吐粉嫩的舌头,这才低下头,细声笑问:“爸爸,你怎么知道要赢的,而且一赢还赢几个啊?难道你就不担心咱们的雄师队打平或者输掉吗?”
  安毅摇摇头,自信满满地说道:“雄师队是我看着组建的,云集了军中几乎所有的踢球高手,这点儿信心还是有的。爸爸敢说,放眼全中国,能打赢咱们雄师队的足球队,一个都没有,就算洋鬼子来了也不行。”
  “嘿,还真让您说对了,三比零,一场完胜。这还是夏俭叔叔和丁伯伯他们暗中谦让的,爸爸和沈伯伯、顾叔叔都没上场就打成这样了,没什么看头,倒是那个‘八国联军’挺厉害的,赢了金陵大学队五比一,咱们叙府三所大学的师兄师姐们都在为金陵大学队加油,可惜他们就是不争气,跑到后来,一半人都抽筋了。”冷月无比崇拜地望着安毅,娇媚的笑脸惹人怜爱。
  安毅灿烂一笑,就此打住不再谈论球赛:“来,月儿,你叫过蒋爷爷了吗?”
  冷月连忙站起来,向蒋介石深深地鞠了一躬:“蒋爷爷好!”
  “好、好!坐吧,不要拘束,小孩子就是要活泼大方才可爱。”蒋介石含笑点了点头,转向安毅,低声问道:“下午我看到小杏花也非常漂亮懂礼貌,你认了几个义子义女啊?”
  安毅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不怕校长笑话,至今为止,大概有一千八百多个了,估计以后还会增加。”
  “什么?”蒋介石非常惊讶,一度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
  安毅解释道:“是这样的,冷月和她的一千八百多兄弟姐妹一样,都是前几年国内大战、西北旱灾和山东水灾幸存的孤儿,学生和将士们把他们领养之后,成立了专门的童子军校,让他们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掌握一些必要的生存技能。后来孩子们都管我叫父亲,几次纠正也不改口,我也就由得他们了!”
  “冷月是首批童子军校的学员,是其中最聪明、成绩最为优秀的一个,和她那一批同期收养的四十几个兄弟姐妹一样,学习非常刻苦,五年来以优异的成绩连跳两级,今年提前从理工大学附中毕业,本月中就要和三百名哥哥姐姐一起,前往欧美各国留学。”
  “另有高年龄段的四百余人去年已直接进入川南的三所大学就读,还有四十多身体健壮、立志从军报国的孩子,前年从童子军校直接选拔进入士官学校学习,去年毕业后分配进入各个部队,其中一个牺牲在了思茅垦殖专区……唉,孩子们都不错,个个胸怀祖国,勤勤恳恳,数年过后,相信他们都会成为建设国家、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才!”
  “好、很好,到底是年轻人,有前途啊!”
  蒋介石含笑称赞,看着一旁散发着动人魅力的可爱女孩,心里非常震惊。他知道安毅每一年都会收留成百上千无家可归的孤儿,小到三岁、大到十三四岁甚至十四五岁都有,全部送到童子军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和训练。但是蒋介石一直不知道,如此多的孤儿把安毅当成自己父亲看待。
  这个情况非常重要,也很令人震撼,这些从小就接受安毅那种独特的思想教育和全方位培养的孤儿们,心中对安毅的忠诚和感恩之情,恐怕会彻底地融入其血脉里,数年甚至十数年之后,这一批批数以千计的孩子成长起来,将会是一股多么巨大、多么恐怖的新生力量,这些出自童子军校、从小接受军事训练的孤儿所迸发出的能量,恐怕不在自己的黄埔学生之下,因为这成百上千的孩子,不单只进入军校这一个途径,比起黄埔学生所获得的教育更为先进,更为系统,将来很可能遍布社会的每一个领域。
  安毅不知道蒋介石在想些什么,看到冷月起身站起来,连忙挽留她说这一段时间没顾得上去童子军校看望孩子们,既然毕业后就担任童子军校辅导员的冷月来了,正好了解一下,看看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旋即听冷月说只是想上楼看看楚妈妈和小弟弟时,不由莞尔一笑,指指楼梯让她自己上去。
  安毅转向正在与虞洽卿低声交谈的蒋介石,等他说完话,低声请示:“校长,学生这里有一部反应中缅边境惨案的纪录片,实地采访拍摄,内容非常客观,不带任何虚假的成分,也没有配上解说词。”
  “我们政治部技术科在新成立的西南电影公司专家的大力协助下,连续干了四天三夜,刚刚制作完毕。考虑到前几日校长在庐山的指示,以及可能引发的政治影响,学生犹豫再三,没有同意公映。校长如果想看的话,我们就在这里放映,学生家里有一套美国朋友赠送的最新式放映设备。”
  蒋介石一听直起腰板,快速点头:“很好,我正想看看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以便在三日后的中英秘密谈判中,让外交部把握好力度和分寸。有这样的纪录片非常好,省去了很多麻烦。你让人通知一下外面侍从室和副官处的将校,都进来一起看看,让大家也有个清晰的认识。”
  “是。”
  十五分钟后,在外面聊天散步的二十余将领和一众莺莺燕燕纷纷到来,宋美龄坐到了蒋介石身边,接到通知的张静江也来到劳守道和欧耀庭中间坐下。
  大厅里的水晶吊灯和壁灯逐一熄灭,大厅正北墙上挂起的银幕上,开始出现一行硕大的红黑字体:滇西惨案!
  画面一开始,是个居高临下的远景,在缓缓的俯瞰移动中,出现两个大字“南坎”,画面突然转换,变成满目焦黑、墙垣坍塌的南坎镇正街,随处可见全副武装、脚步匆匆的滇军保安部队巡逻官兵,身穿各民族服装、神色惊恐悲愤的百姓三五成群,跌坐在自家的废墟前,一声声悲凉的哭泣渐渐响起……
  四十分钟后,放映结束。大厅灯光再次点亮,满堂已是一片低声哭泣声。四十分钟前,还是风花雪月浑然不知身外俗务的闺秀们,个个哭得双眼红肿,满脸泪痕,包括葛敬恩、顾祝同在内的将校们,也都虎目含泪,义愤填膺。
  蒋介石紧紧地握着宋美龄发抖的手,脸色铁青,一言不发,望着洁白的银幕,目不转睛,双眼潮红。
  张静江、虞洽卿等人实在忍受不了对民族自尊心的强烈践踏,缓缓站起,摇着头,无比伤心失落地返回房间,整个大厅气氛凝重,一片悲愤。
  安毅轻咳一声,和气地说道:“校长,诸位,这部四十五分钟的纪实影片,其实是从五百多分钟胶片中剪辑下来的,其中大量的血腥场面都还没有放进去,包括一些遇难妇女和孩子们的惨状。”
  “大家在画面上看到的俘虏的暴徒和英军少尉,有几段话及系列令人愤怒的行为,也没有放进去,那些话及挑衅行为,很伤国人的情感,我不愿重复了,要是统统放进影片并进行公映的话,我很担心全国所有的英国领事馆都会被无数愤怒军民摧毁,担心英国侨民和被误会所连累的洋人恐怕很多会毙命街头。”
  “可以说,英国人指使的暴徒施展出来的种种十恶不赦的手段,比起东北的日寇和淞沪抗战期间崇明岛上的日军暴行,毫不逊色。”
  蒋介石轻轻点头:“安毅,你做得对……这部纪录片有没有拷贝?”
  “有,我们一共制作了四部,其他三部在政治部机要室里。”安毅如实回答。
  蒋介石站起来:“给我一部带回去。”
  “是。”
  安毅向副官梁子晏点了点头,梁子晏立即带两名侍卫上前取下影片拷贝,小心翼翼地装好,然后搬走放映机。
  蒋介石在宋美龄耳边低语几句,向安毅点点头走出大厅。
  安毅连忙跟了出去,和蒋介石并肩走在洒满银辉的寂静院子里。
  “军情紧急,明天一早我就得赶回去,军马场就暂时不去了,下次吧。你师母还会留下几天,你帮我好好照顾她,另外替我向欧美各国财团的代表说声抱歉,就说事务繁忙,我不得不提前回去。”蒋介石低声吩咐。
  安毅点了点头:“学生明白。”
  “我回去之后,会亲自召见英国驻京大使,把影片给他,让他拿回去好好看看,什么也不和他们谈,让他们自己来找我。要是他们还是那么飞扬跋扈、横行霸道,我会给你下一步指示的。在国家民族的利益上,我绝对不会轻易让步!”
  蒋介石真的动怒了,纪录片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撼,让蒋介石对数年来一直向他指手画脚、肆意评论和抨击的英国人失去了所有的耐心和好感。
  “遵命!”
  “走吧,再陪我走走,很多事情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的责任范围,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川南……”
第957章
外松内紧
  上午八点,护送蒋介石的车队,从航空兵司令部大门进入机场,蒋介石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身份,检阅了安毅的航空兵部队,随即又与前来送行的云南省省长朱培德、湘西绥靖公署主任张弘栾、黔西绥靖公署主任石珍和身为地主的安毅举行了四十分钟的秘密会谈。
  会谈结束,蒋介石在数十将领的簇拥中,走上跑道。他望了一眼东面一号跑道上川南航空公司正在起飞的客机,又转向西面两条军用飞机专用跑道和停机坪,对岷江机场的总体规划非常满意,赞扬说这是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为齐全的机场,比起刚刚扩建竣工的南昌机场好得不是一点半点。
  安毅谦虚地解释说本想在对岸再建一个民用机场,把这个条件优越的机场转为航空兵专用机场的,但考虑到投资太大、距离城区太远,最后只能选择放弃了,为此在西面特意增建了两条航空兵专用跑道,基本上能够满足军民的不同需要。
  蒋介石点点头,走向一群送行的将领,逐一握手告别。
  临上飞机前,蒋介石叫过安毅,低声吩咐:“有个情况你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听说之前你的川南治安很好,从没有发生过共产党非法集会和鼓动民众举行反党反政府的游行示威等事件,但是,共产党无孔不入,在你的川南还是存在的,而且正在发展壮大。”
  安毅微微吃了一惊,顺着蒋介石的目光望去,很快看到站在后排送行将校中的中央党部特派员刘琨。
  安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收回目光,凑到蒋介石耳边低语几句,蒋介石满意地笑了笑,随后走向朱培德、张弘栾和石珍三人,再次握手之后,从容地登上了飞机。
  顾祝同走到安毅身边站住,紧紧握着安毅的手,低声致谢:“小毅,大哥不说什么俗气的话了,以后有什么事你就和大哥打个招呼,我一定倾尽全力相助。”
  “谢了,大哥,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我会开口的,请多保重。”安毅笑着回答。
  顾祝同点点头:“有件事你得替大哥准备准备,三个月内,为大哥准备好一个加强团的武器装备,一万套新式作战服和迷彩钢盔……记住,我不要你们警备部队配备的那种标准装备,我要二十四军教导团最新的新式装备。”
  安毅一下子乐了:“大哥,你知道小弟的教导团有多少人吗?”
  “顶天了也就两千五百人,我猜得对吧?放心,大哥估算了一下,所有装备加起来三百万元应该够了。”顾祝同自信地回答。
  安毅微微摇头,左右看了一眼,凑近顾祝同低声说道:“小弟说了大哥可得给我保密啊,二十四军直属教导团下设有一个炮营,装备最新仿制成功的克虏伯120mm榴弹炮八门,75mm野炮和山炮各十二门,全都是重型军用卡车牵引;另有一个五百人的特务营、两个突击营、一个工兵营,一个六十辆军卡组成的汽车连,一个迫击炮连,一个警卫连,一个通信连,一个卫生队。总人数高达三千八百人,相当于我中央军一个旅的编制,但火力至少是寻常一个旅的三倍以上。大哥你说说看,三百万能建立这样一支部队吗?”
  顾祝同愣了,想了想还是不愿意割舍组建这样一支精锐之旅的诱惑,小声说道:“这样吧,就按照这个标准替大哥准备好,多少钱你说句话就是,一旦大哥收回原来那几个师,就按照你的教导团标准增建一个独立旅。好了,我得上飞机了,记住了啊!”
  “等等大哥,你哪儿来这么多钱?”安毅拉住要转身的顾祝同。
  顾祝同冲着安毅神秘一笑,推开他的手,昂首走上飞机,留下一句“关你屁事”,让安毅倍感无奈。
  满载蒋介石和二十余名心腹将领的两架大型运输机,先后起飞,在叙府上空东北角与护航的安毅航空部队三架战机汇合,以编队方式飞往南昌。
  送行的将领和中央各部大员,与安毅打了个招呼,随即络绎乘车,前往江东的博览会主会场参观游览。安毅与总参议蒋云山商量了一会儿,送蒋云山上车离开后,这才回到自己的专车旁边。
  “属下奉命等候,请安长官训示。”
  中央党部特派员兼绥靖公署政训处处长刘琨恭敬敬礼。
  安毅望了一眼刘琨的金色领章,微微点了点头:“升少将了,不容易啊!”
  “刘琨感谢长官提携。”刘琨立正回答。
  安毅皱起眉头:“刘琨,我从来没有提携过你,再说你也不是我的属下,按照我们军中不好听的话说,你是个专门给我们找茬的特务。说句老实话,要不是看在你对党国一片忠心、对自己严格要求并且从没有犯任何过失的优异表现上,我早就把你赶走了。”
  刘琨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满,上前半步,恳切地说道:“长官,您是刘琨这辈子最钦佩的人,是我们革命军队学习的楷模,随着待在川南的时间越长,属下这样的感受越是深刻,长官您所做的一切,不是那些自私自利的凡夫俗子能够理解的,刘琨虽然愚钝,但是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长官,说起来刘琨也是贫苦人家出身,了解世道的艰难和民众的凄凉,也知道川南的今天来之不易。从客观上讲,没有长官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川南,刘琨也就没有今天这么受中央党部的重视,更不会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从一个科级上校晋升为处级少将。所以说刘琨承蒙长官提携,并非是言不由衷的客套话,而是刘琨心中的真切感受。”
  安毅盯着刘琨的双眼,脸上神情似笑非笑。刘琨不但不怕,反而挺起胸膛,站得笔直。
  安毅摇头笑了笑,钻进车厢,向刘琨招了招手:“上来吧,一起坐车回去……你这小子有些对我的脾气,说真的,对于那些只会搞阴谋诡计和破坏的特务,我半点儿好感也欠奉,你是个例外……咦,还愣着干什么?上来啊,我有件事拜托你,你有什么事也可以和我说说。”
  刘琨大感意外,很快回过神来,激动地曲身钻进车厢,恭谨地坐在安毅身边。
  车子开动之后,看到安毅没有说话,刘琨想了想,主动问道:“敬请将军吩咐。”
  安毅举起手:“以后和我说话不要太客气了,你知道我们军中的习惯就是什么事情都力求简明扼要,政府机关那一套不要带到我们这里来,否则你会吃亏的。好了,有件事我要麻烦你,我知道你和汪院长的机要秘书刘首江很熟悉,从今天开始,我建议你派两个党部的人跟随在他身边,全力保护他,直到他离开川南地界为止,明白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8/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