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1395

  台下众多记者颇为惊讶,全都望向了主席台上的革命军众将校,会场随即安静下来也极为尴尬。
  只见安毅不慌不忙,微微一笑和气地示意安妮坐下:“如果我们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敬请佛莱尔小姐谅解,但是我并不同意佛莱尔小姐的观点,我们对任何人都没有成见,哪怕面对某个帝国主义国家一贯的歧视和蛮横的侵略至今仍然默默忍受,但是别忘了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侵略者最终会被侵略,屠杀者最终也会被屠杀!这里我想说明一下,今天的交流并没有存在厚此薄彼的地方,刚才美国基督箴言报记者亨特利先生的提问,就得到了本人恭敬的回答,大家应该还记得,本人借此机会通过亨特利先生供职的报社,向所有善良的美国人民转达我独立团五千余名官兵,对工作于浙江衢州教区的美国籍主教洛克希德、传教士阿尔弗雷德和修女詹妮,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感激!另外,我师的参谋长徐将军也非常愉快地回答了法国记者科莫先生、瑞典记者汉森先生的问题,模范营营长尹继南上校严肃认真地回答了德国记者卡鲁索先生的问题,这都是有目共睹的。其实严格来说,我们对来自欧美国家的记者朋友们已经非常照顾了,若是以公平的原则进行,恐怕不会有这么多的外国记者获得提问的机会,因为在场的一百二十余名记者中,外国记者的人数只有七人,只占比例的百分之六左右,其中就包括佛莱尔小姐您在内,近百分之九十四的绝大多数为中国记者,我本人对不能满足大多数中国记者朋友的小小愿望而深感愧疚,但是,我本人对佛莱尔小姐一点歉意也没有。谢谢您的提问,我想从某种程度上理解,您今天提问的要求也初步达到了,不是吗?”
  会场一片惊叹,随即爆发出热烈掌声,所有的中国记者都对安毅不卑不亢的话语、敏捷的思维、条理清晰的话语中展示出的强硬态度深感钦佩。
  安毅礼貌地站起来向大家致谢,曲慕辰乘机宣布会议结束。脸带微笑无比自信的安毅在长时间响起的掌声中示意徐庭瑶先行,随后仰首挺胸从容而去。
第229章
以不变应万变
  “号外,号外,北伐军何应钦将军部连克苏、常二州,兵锋直逼镇江;北方政府安徽省省长陈调元将军率部于芜湖易帜,通电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上将军长,李宗仁将军所部兵不血刃,顺利占领安庆……”
  “皖军名将王普将军率部易帜,通电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上将军长;同盟会元老柏文蔚于鄂皖边境之英山霍山一线,振臂高擎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大旗;皖军合肥守将马祥斌将军部于合肥易帜,通电就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中将师长……”
  “北伐军兵临南京城下,程潜将军部、戴岳将军部四万将士已对南京形成夹击,孙军大有弃城而退之势……”
  “奉军少帅张学良将军率五万大军驰援结义兄弟孙传芳将军,固守南京,然恐津浦线被断止步于津浦线南段;安国军副总司令张宗昌将军视察上海防务完毕,与孙传芳将军一同乘炮舰离沪北上……”
  “北伐军薛岳部攻陷上海北站,刘峙部进驻闸北,万民夹道欢呼……”
  ……
  连日来各大报刊的新闻,均以报道北伐军的战绩为焦点,所有民众都清楚地意识到,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上海一举底定东南已是不可阻挡之历史潮流,回想起国民革命军从广州誓师北伐至占领半个中国,总计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均无比震惊,为之动容。
  深恐在华利益受到威胁的欧美列强惶恐不安,坐卧不宁,对进展神速的国民革命军和遍地燎原的革命之火长吁短叹,英帝国主义先后制造“武汉一三惨案”、“九江浔案”导致汉口和九江租界先后被国民政府收回后,竟然公开宣布支持军阀孙传芳“保境安民”的正义行动,法国殖民者貌似大义凛然呼吁确保沪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背地里却与孙传芳部暗通曲款予以军事和经济方面的诸多援助,以美、德为代表的列强则谨言慎行,严密注视事态发展,各国使节或明或暗躁动不安,不停地穿梭于沪、昌、汉三地之间。
  就在外界纷扰不断暗流汹涌之际,战功显赫名声大振的安毅正悠闲地与《中央日报》记者何京、《申报》著名时政记者周崇安漫步于昆山城西北的顾园,三人在满眼嫩绿的幽径上信步而行,低声交谈轻松惬意。
  何京与周崇安两人是唯一获得安毅许可的专访记者,这三天来,两人不但可以尽情观摩独立团模范营的军事训练,还能自由地采访安毅独立团的任何一个官兵,观看工兵连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和优异的质量为驻地居民搭建桥梁,并与安毅一起出席社会各界举行的恳谈会,深深感受到这支英雄部队严明的军纪和独特的精神风貌,对安毅在维护驻地治安、恢复工商业正常发展方面的能力深感钦佩。
  已被全国公认为革命军年青一代中杰出代表的安毅,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风格,上至昆山资本家下至贩夫走卒都能与他随意交谈,亲切和蔼没有一点的架子。无论走到哪里,身为将军的安毅仍是一身校官戎装,穿着和麾下官兵一样的深绿色帆布胶底野战鞋,身披武装带腰佩手枪短剑,显得一丝不苟简洁大方,唯一能显示他将军身份的标志,只有胸前佩戴的红边铭牌。
  三人来到池边绿意盎然的小亭落座小息,每日均通过信使与上海本部保持联系的周崇安向安毅笑道:“将军,自从你在记者会上的言论见诸于报之后,似乎欧洲各国颇为不满,英国报纸和公共租界自己发行的英文报均用‘深感遗憾和担忧’来评价你的态度,美国人和德国人则把你称为国民革命军中的‘鹰派’,是革命军中年轻将领的典型代表,但是他们高度赞扬你对宗教的宽宏态度,对将军的个人魅力评价很高。另外,据本报发行科粗略统计,由报界同仁叶青小姐和金城兄(何京字)合著的《模范营》一书,在上海的一万册发行量仅仅四天时间即销售一空,南昌、长沙、广州、武汉也莫不如此,已经无存货可调了,目前已在广州、南昌两地同时加印。本社几位老前辈说这已是多年未有的奇迹了,各界反应相当强烈。”
  一旁的何京低声解释:“叶小姐昨晚给我来电,让我向你问好,她说各大书店定量太大,单是上海一地的定量就超过三万册,就连天津、西安的书商也致电求购,所以第二版加印总数为八万册。现在,美国人正在与她商议英文版的出版事宜,并建议再版时考虑拿到上海租界进行印刷,以求得更好的印刷质量和图文效果。由此可见,《模范营》一书很受各界读者欢迎,我们还想继续把将军所部在桐庐战役、昆太战役的表现写成《模范营》续集,不知将军是否允许?”
  安毅大为意外:“居然能卖这么多?到底有多少人看书啊?”
  “将军可别低估目前的出版市场,据我所知,仅仅只是上海各大专科学校、女校、师范学校就有五万余名莘莘学子,本书是第一本以翔实的采访资料反应北伐战争的书籍,恰好正逢革命军进驻上海的关键时刻,各界民众无不欢欣鼓舞,庆祝游行连日举行,参加游行的青年学生和各界民众动辄数十万计,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模范营》一书想不热销都难了,我反倒认为金城兄的第二版八万册的印量很保守,恐怕过不了半个月又需要准备第三版了。”周崇安笑着说道。
  安毅随即痛心疾首地扼腕长叹:“后悔了,真的后悔了!早知这样,当初我就应该与叶青小姐谈定怎么分红才对,那天晚上喝了点酒就让她糊弄了,没有任何的考虑就答应她不取分文,如今看来损失巨大啊!”
  何京和周崇安相视哈哈大笑,指着安毅连连摇头。安毅脸上的笑容还没消逝,突然发现池塘对面出现了两张熟悉的面孔,连忙示意两人停下,并指向了对面的亭台。
  周崇安抬头望去,非常惊讶地询问安毅:“那、那……那不是尹继南上校吗?他身边那位温婉漂亮的小姐是哪家闺秀?”
  “正是尹上校!真想不到……”
  安毅惊讶得擦了擦眼睛,再三确认后忍不住会心一笑,低声解说道:“要是我说了你们估计会不相信,继南身边的美丽女孩姓段,好像是叫馨儿吧……对!应该是叫馨儿,她是段诚怀将军的小女儿,我曾在上次前往段将军府上拜访时见过一面,只是没想到会和继南这小子走到一块,这可是大新闻啊,哈哈!怪不得,我说继南最近一段时间怎么总往段将军府上跑,此前还一直以为他是在做段将军的政治思想工作,原来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周崇安非常意外:“那个女孩是段将军的女儿?你说的是仍然被贵军软禁的被俘将军段诚怀吗?”
  “没错,就是镇守昆山的皖系混成旅旅长段诚怀将军!不过从昨天起,我们已经解除了对段将军的软禁,遵照我革命军南昌总部的指示,给予段将军以及他麾下将校完全的自由,一千四百余名被俘官兵予以遣散,其中的四百余名被俘官兵已经自愿加入我独立团,目前已转至周市镇驻地接受严格的训练。”
  安毅出言解释,双眼仍然望着沉浸在幸福中浑然不知已被发现的尹继南。想到这个生性木讷严谨的家伙,居然会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安毅就忍不住想笑。
  看到安毅脸上的古怪神情,何京笑着建议:“我们还是别打扰尹上校吧,他和段小姐看起来非常轻松愉快,时值战争年代,这种一见钟情的际遇很难碰到,还是让他们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团聚时光吧。他身后不远处还跟着两个卫兵,要是让他知道我们都看到了,准会闹个大红脸浑身不自在的,哈哈!”
  尹继南和段小姐的身影消失在荷塘南面的小径入口,三人会心一笑,继续自己的话题,讨论完目前风云突变的严峻形势,周崇安向安毅问道:“将军,你准备如何面对贵党内部已经形成的分裂?要是今后走到敌对状态,你又会如何处理?”
  安毅深深地吸了口气,掏出香烟慢慢点燃:“说实话,我现在也很迷茫,出现目前这样的情况令人无比心痛,正如你们都知道的那样,我革命军中同生共死的将士们也自然而然分成了两派。前天你们问我,驻守太仓的第六团为何会开赴上海闸北?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们,但我可以保证,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我的北伐之心绝不动摇,我已经派出麾下一营赶赴大仓接过六团的防务,待三师从苏州过来接防之后,我立刻率部开往常熟,为即将开始的北伐进行准备。”
  “将军,你认为在如此扑朔迷离的混乱局势下,短时间内还可能继续北伐吗?”何京颇为伤感地问道。
  “会!而且用不了多长时间,其中的原因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无论是那一派最终取得权利,都必须高举三民主义的大旗,都必须完成中山先生梦寐以求的北伐大业,否则,将会被人民抛弃。”安毅肯定地回答。
  周崇安目光炯炯地盯着安毅:“将军,请原谅我的鲁莽,我还是想问问你,万一革命军内部走向决裂,你该如何自处?”
  安毅望着亭外的虚空处,将半支烟吸完才低声回答:“我很难过,说实话,我实在不愿意看到那一天的到来,从军以来,我历尽艰辛数次生死存于一线,从一个小小的代理工兵连连长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少将团长,几乎北伐以来的所有的大战役都亲身参与了,但我内心深处却由当初的热血澎湃变成如今的焦虑迷茫,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更没感到自己对国家民族做了哪些贡献。很多人都问我为何不换上将军服,其实不换的原因除了穿着原来的衣服方便训练和走动之外,还有一个我不愿告诉别人的原因,那就是我领子上的将星并没有让我感受到多少荣耀,我所有的军功都是在内战中建立,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以前消灭的都是我的同胞,尽管其中很多属于顽固不化、十恶不赦之徒,但还是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因此而带来的荣誉。”
  周崇安和何京极为震惊地望着安毅,安毅转过头苦笑一下:“二位,虽然我们相处时间不长,但我深知二位的才华和胸襟,心里早已经把二位当成知心朋友对待,否则我也不会和你们说这么多真实的感受。希望二位不要将我今天的话报道出去,就当是朋友间的私下探讨吧,能答应我的请求吗?”
  “我尊重你的意见,能成为你的朋友是我最大的收获。”周崇安对安毅诚挚一笑。
  何京点点头:“放心吧,我无比珍惜彼此间的友谊,但我还是想请你允许我把独立团和模范营的两个后续战役写出来,这对我、对革命军都有意义。”
  安毅微微一笑:“我答应了!何京,你为何不暂时改变一下报道方向?比如,到老南昌走访一下正在兴建的苎麻纺织厂,问问当地百姓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估计到了年底,一座座工厂、学校、医院住宅区都会拔地而起,当地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显著变化,一个新兴的工商业区将会诞生,其深远影响远在一两场血腥的战役之上,而且其中意义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一个是建设,一个则是破坏。”
  何京惊喜地感叹:“我明白了,谢谢你小毅!谢谢……对不起,我太激动了,这么称呼你不礼貌。”
  “怎么会呢?我听得很舒服,如果你愿意就这么称呼吧,我也不习惯繁琐的称呼方式,你没看到昨日仍在打得你死我活的军阀们,转眼之间就文绉绉地称兄道弟、携手合作了吗?吴佩孚和张作霖之间是这样,张学良、张宗昌和孙传芳之间是这样,冯玉祥和吴佩孚、曹锟、张作霖之间也是这样,数不胜数,以后将会越来越多。细细一想,其中有几人能像你我一样直呼对方的名字或者小名呢?”安毅饱含深意地说道。
  何京感动不已哈哈大笑,周崇安连忙打断何京:“等等!要是我没听错,安将军刚才的意思是要在南昌兴建一个工商业区,对吗?”
  “不是要兴建,而是已经在建了!周兄是毕业于欧洲名校的经济学博士,也许更能理解经济建设的深远意义,我可以非常负责地对你说,一批批从欧美进口的先进生产设备正源源不断运抵南昌;爱国的省港财阀欧耀庭先生、支持革命的实业家和银行家孔祥熙先生等人,均在南昌开始了工商业投资;拥有十六辆卡车和客车的南昌第一家运输公司已经成立,正在运营;小毅参与投资的苎麻纺织厂即将完成厂房建设和职工住宅区建设,他资助的首批三十名留学欧美的理工科青年学生的挑选工作即将结束……这一切都是在悄然无声中进行的,小毅预测在一年之后,整个南昌将会吸收五万人左右的就业人口,两年之内就会具备工商业城市的雏形,小小的老南昌将会以先进的工厂和优质的产品闻名全国。这次回去我就着重宣传这一块,要让国民从中看到一种希望、一种精神!”何京自豪地解释。
  周崇安呆呆望向安毅:“怎么从没听你提起过?”
  安毅微微一笑:“不提也罢,干了再说。不早了咱们回去吧,今晚我请你们到城中的天香楼喝酒,明天你们就滚蛋吧,我要关闭军营,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强训了,期间任何的记者都不能进入军事管理区,否则我可不管违令者有何背景,必将依法关押审讯。我团官兵也不再参加任何的招待会、恳谈会以及各种社会活动,所部驻地全部实行二十四小时的军事管制,直到我部奉命开拔为止……眼珠子瞪这么大干什么?走吧,喝完这餐酒,下次见面不知又是何等光景了!”
  ……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一张张加盖有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独立团印章的黄白色告示出现在昆山城里城外街口的显著位置,白色告示的内容具体如下:下午三点整于城郊西河口召开审判大会,革命军独立团政治、军法部门将公开焚烧一百四十七箱查获的鸦片烟土,并对七名罪大恶极的杀人犯、鸦片贩子公开实行枪决。
  黄色告示的内容是十条战时管理规定,其中对军事禁区划定和游行示威做出的严格规定,使得昆山各界为之动容:昆山境内的所有军营、靶场、铁路桥梁均被列为军事禁区,严禁任何人窥视出入;昆山各界社会团体、工商业协会、学校如需举行游行活动,必须提前一天将游行的内容、目的、行进路线、游行时间呈报国民革命军独立团政治军法部门,获得批准之后方可进行,否则会被认为是通敌、扰乱前线治安予以驱散惩处。
第230章
耐人寻味的系列行动
  “下午西河口要上演杀人大戏!咱们得早点儿去占个好位置,这种事情可不多见呐……”
  “大快人心!那些鸦片贩子不知道搞得多少家庭家破人亡,死了活该!”
  “据说革命军还要公开焚毁缴获的鸦片烟土,那是多少钱啊……”
  “人家独立团是革命的队伍,是军中的翘楚,不稀罕这个钱……”
  ……
  昨晚被安毅灌得稀里糊涂的何京和周崇安一早起来便收拾行李,准备在早餐之后离开昆山返回各自的报社,两人下到天宝旅社一楼的餐厅刚刚坐下,就听到就餐的当地乡亲和周围十几位来自各地的各报同仁激动的谈论。
  反应快捷的周崇安立即拉上何京走出旅社大门,挤进围观的人群中间细细阅读墙上的两张告示。
  十分钟后,心情复杂的两人挤出喧喧嚷嚷的激动人群,回到旅馆的餐厅里找了个靠里的位置坐下,胡乱点了两份早餐随即讨论起来。
  “你说小毅这么做合法吗?”周崇安低声询问何京。
  何京点了点头:“按照国民革命军战时法令的相关规定,这么做完全是合法的。首先,小毅的驻防区域距离北岸的皖系孙传芳军仅仅数十公里,符合实行战时强制性军事管制的基本条件。其次,他的部队是个团级单位,他本人也是国民政府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任命的少将级军事主官,所以也就拥有驻防地区军政、民政的管理权和处罚权,在国民政府正式任命的地方政府组建之前,可以依法成立临时军事法庭,对驻防区域内的各种犯罪活动进行审判。从某种角度上说,身为将军的小毅已经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在这种特殊时期,他的权利要比一个普通的县长大得多。只是我没想到他会对游行活动做出这么严格细致的规定,好在此处不是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都市,否则他很可能因此而引来舆论的攻击和进步团体的指责,我真为他感到担忧。”
  周崇安沉思片刻,微微一笑:“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为他担忧,我知道小毅怎么想的了,这家伙厉害,无论是心机还是眼光都远在常人之上。他非常巧妙地利用了国民政府法律赋予他的权力,用恩威并济的方式将自己的意图展现出来,通过焚烧鸦片、枪决罪犯树立革命军的威望,达到震慑潜在的敌对势力的目的,同时推出十条战时规定来规范可能到来的各种游行示威活动,为自己在驻防期内稳定社会秩序、维护所部的威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将可能发生的一切提前纳入他的控制范围,这份机智与预见力可不简单啊!”
  “我明白了,还是周兄视野开阔。”何京低声赞道。
  周崇安有些好奇地问道:“小毅的军队从来都是这么对待鸦片的吗?”
  何京点点头,将安毅所部杜绝鸦片的严格措施、挑选兵员的手段、政治教育方法和一些趣事告诉周崇安,最后颇为感叹地总结:“说实话,国民革命军各部良莠不齐,在某些方面和许多的旧军阀一样,吸食鸦片贩卖鸦片的行为几乎是公开的,只有小毅所部从成立到现在从无一人吸食或者贩卖鸦片,他们的严明军纪和强悍的战斗力一样,都是军中有口皆碑的。放眼全军,也只有安毅一人获得党内各派的一致赞誉和推崇,否则也就没有了全军模范的称号,也就没有了被称为军中典范的‘模范营精神’。其次,在俘虏的改造方面他做得非常成功,你可能不知道,他的独立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官兵都是通过俘虏改造过来的,包括我们曾采访过的团级主官杨斌、叶成、曲慕辰和那些营连长。模范营的政治思想教育非常独特,强调民族主义和爱国精神,岳飞、文天祥都是他们尊崇和学习的楷模,他们自己编写的政治教材很有特色,把鸦片战争以来欧美列强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和现实生存环境联系在一起,用一个个简单直观的事例,把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导致的封建殖民苦难清楚无误地告诉官兵们,然后给官兵们留下一大堆问题自己讨论,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是:我们的信念和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军人?这一措施实施以来不断完善效果惊人,他的官兵正是在这种从不间断的教育下,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打起仗来根本不需要动员。”
  周崇安听完感慨不已:“看来我的几天采访所得实在有限,很难将安毅此人和这支模范军队完整地介绍给读者,真是遗憾!”
  “我打算再留下一天,采访完焚烧鸦片的壮举和审判大会之后再回去,这可是最好、最能激动人心的新闻,怎么能轻易错过?从刚才门口那些民众的强烈反应来看,就能预测此事将会在全国军队和人民群众中引发的震动有多大了。”何京很快做出了决定,对送上早餐的侍者礼貌致谢。
  周崇安拿起筷子笑道:“快吃吧,吃完我和你一起去小毅的团部看看,但愿他不要拒绝我们的采访。出了这个事儿,我估计昆山城里的大多数同仁都不会选择在今天离开。”
  早餐后赶到独立团驻地的周崇安和何京颇为失望,他们和三十余名尚未离开的国内各报社的记者一样,都没能见到安毅,原因是安毅一大早就前往各营驻地巡查防务去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两人和其他记者一样,出示证件进行登记之后,获得一张加盖有独立团大印的临时采访证,拿着这张证件,可以获准近距离拍摄和观摩整个审判大会的过程,并得到独立团官兵的关照和保护。
  下午三点,西河口刑场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各界民众齐聚在临时搭建的高台前面,倾听革命军军法官李铮鸣用铁皮喇叭吼出的决定和判决。
  身穿将军服的安毅端坐在主席台正中央,两旁分别是胡家林、尹继南、杨斌、曲慕辰等人。
  随着李铮鸣的执行命令发出,价值三十余万元的一百四十七箱鸦片被堆放在高台正前方的硕大柴堆上,四名左臂带上红袖章的执法官端起大桶煤油,奋力浇在柴堆上方和四周,八名手持火把的官兵远远地站立在柴堆四方。
  随后,七名罪大恶极的杀人犯、毒贩被带到数万群众面前,一个个被三人一组的执法官兵按在柴堆正前方,七支黝黑发亮的驳壳枪缓缓顶在死囚的后心上。
  “点火!行刑……”
  八支火把整齐飞到柴堆之上,“轰……”的一声,激起数丈高的火焰,浓烈的烟雾腾腾升起,鸦片烟特有的浓郁气味随之飘向四方,万民一片沸腾欢呼雀跃,学生团体率先喊出的“消灭鸦片,革命万岁”的口号得到全场呼应,铁路工人工会也不甘示弱,“北伐军万岁”、“打倒一切反动派”、“打倒帝国主义”的革命口号接踵响起,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在七声枪响过后宛如排山倒海般一浪高过一浪,审判大会至此达到高潮。
  大火缓缓熄灭,成千上万的民众满怀激动地高呼口号有序退场,主席台上的社会各团体代表与安毅等将校热情握手,依依话别。
  安毅的临时管制措施在焚烧鸦片和惩办罪犯的同时,也获得大家的理解和配合,毕竟谁都需要一种稳定有序的生活方式,何况安毅并非是禁止社会团体的活动,而是要求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在有效的监控之下进行,避免出现不同势力之间因活动而爆发冲突甚至流血伤亡事件。
  次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昆山革命军的义举,对革命军独立团、模范营和安毅将军予以很高的评价和赞颂,以稳健客观闻名报界的上海《申报》、天津《大公报》均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革命军安毅团的焚烟义举,并配以专题社论,安毅的大名再一次为全国各界所熟悉,“军中典范”、“革命将领”、“北伐名将”等等光环让安毅的英雄形象显得无比高大,安毅从此成为名震全国的风云人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