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6/1395

  第四山地师师长张国生少将刚刚跳下越野车,看到司令员正在仔细观察兴安山的地势,便走了过去。
  “军长,我们师侦查营把这座山着着实实摸了一遍,最后确认:周围数十里全部是崇山峻岭,除了唯一可通行火车的隧道已经被日军炸塌外,便只有一条盘山公路可以翻越大山,而日军的各个火力点,便分布在这大山之上,易守难攻!”
  张浩点了点头,这条盘山公路确实是进攻的难点,日军构筑在山上的炮台、山腰处一个个如同悬洞般的堡垒工事,将上山的公路完全封死,不打下这座山,就不可能沿着盘山公路去打山口处的要塞。
  而且,由于这片山区面积太大,同时山峦起伏不定,加上溪流、溶洞遍布,集中使用云爆弹的效果不会太好,最后还是得靠人力攻上去。
  张浩放下望远镜,回过头道:
  “咱们山地兵就是专门为攻克这样险要的地形而存在的!哪怕地势再险要,咱们也得攻上去。只要打下这里,就等于打开通向山口要塞的缺口,到时候主力就能长驱直入,进而夺取赤塔!”
  ……
  兴安山作为赤塔屏障,日军上下自然明白其重要性。
  日军在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主要是依靠独立混成旅团和国境守备队防守,在赤塔和兴安山地区集中了八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横亘在部队前方的这座山,便驻有一个旅团,防守极为严密。
  同样是在这片月色下,站在山腰掩蔽所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一三五旅团长土谷直二郎少将也是一脸严峻,拿着望远镜不放心地向四周看去。
  这片山区虽然坡度很陡,但有利也有弊,那就是不利于构建野战工事,防御只能尽可能地打山洞,但其中的工程量太大,非短时间能奏效。况且前线传来噩耗,安家军有了新式武器,边境线一带的防御工事比起这里完善得多,也是一攻即破,日军上下对守住这里也没多少底气。
  “可惜啊,如果我手里有几门远程大炮就好了,就可以轰他一轰!”
  在皎洁的月光下,土谷直二郎从望远镜里看到数公里外山脚下的公路上出现的豹II坦克,不由抿了抿口水。以这座山的地形,安家军绝对不可能动用坦克,因此日军并未配备笨重但射程很远的加农炮,甚至为了保存实力,大量火炮被拆除送往后方。
  就在土谷直二郎仔细观察远处的山岭及盆地的情况时,眼前突然闪现一簇簇、一朵朵白色的爆烟和橘红色的火光。
  “不好,是安家军的炮击!”
  土谷直二郎连忙返回后方的防炮洞,吩咐跟随在身边的参谋,通知各联队做好防炮准备。
  “咻……”
  空中传来一阵尖锐刺耳摄人心魄的啸声,然后便是一阵紧接一阵的嘘嘘声,划空传来,爆炸声瞬间响起,弹雨覆盖了山上山下。
  由于工兵抢修,连接蒙古及东北的铁路已经贯通,部队的弹药供应没有任何问题,因此安家军不怕浪费地集中使用105毫米山地榴弹炮和107mm山地火箭炮进行密集打击,意在杀伤那些暴露在野外的鬼子兵,随后才是掀翻山上日军的防御工事。
  ……
  当第一轮炮击发起的一瞬间,躺在半山腰一个壕沟内打盹的日军中队长小谷仓健少尉拂了一下脸上的泥土想要爬起来,但是左脚已经不听指挥,他低头一看,大腿部位被弹片击中,血如泉涌般地直往外冒。
  一阵剧痛及晕眩感传来,小谷飞快地从随身的救治包内取出绷带,试图止血,但血浸湿绷带,继续向外渗。
  这时沉睡的大地已经被炮击声唤醒,整个大山都在剧烈颤抖。
  小谷仓健感觉头一阵比一阵痛得厉害,昏昏沉沉地分不清方向,但生存的希望驱使着他,尽其所能朝着不远处的山体掩蔽所爬去,同时大声呼喊着自己的部下。
  但是,此时所有人都在躲避雨点般扑来的炮弹,小谷少尉的呼喊声被压制在隆隆的爆炸声中,他咬紧牙根,继续往前爬,这时又一颗炮弹落在他前面三四米处,顿时眼前一黑,彻底失去知觉。
  此时安家军山地部队的进攻已经发起。
  第一波突击部队两个营,在炮火和烟幕弹的掩护下,袭上了半山腰。
  尽管数百名山地兵动作灵敏,在进攻时循着杂草、凸石朝山上逼近,但刚冲上四五百米处,就遭遇日军的阻击,不得不在悬崖绝壁间与其展开激战。
  在短兵相接中,一名战士一脚悬空,只见他脚尖一垫,踩到悬崖凸出点上,左手抓着石缝里斜伸出的一棵小树,右手握住小巧的II式自动步枪,向居高临下的敌人射击,密集的子弹中,敌人一头栽倒,落入了悬崖。
  这名山地兵的身体平衡感极好,略一使劲,已经翻上了高地。
  这时,激烈的战斗在敌人的阵地里进行,在对射一阵后,由于弹药耗尽,接着便是拼刺刀。
  鬼子最老的一批人,三个人站成“品”字形,可以抵御六七名国军官兵的冲锋,但现在日军的素质严重退化,加上他们的对手又是经受严格训练的安家军官兵,在拼刺中竟然落到下风。
  在“咣嚓咣嚓”的响声中,不断冲进敌人阵地的安家军山地兵,拿着II式自动步枪,不停地射击,日军的抵抗逐渐衰弱。
  这是,一名山地兵被从杂草丛中伸出的一把刺刀捅穿右臂,自动步枪跌落到石头上,倒地的一刹那,山地兵趁着鬼子缩回刺刀,准备再刺的瞬间,用左手抓起压在自己身下的枪,把枪托抵在胸口,向俯腰突刺的鬼子兵射出枪膛里的全部子弹。
  鬼子的胸口瞬间就被打烂,不敢置信地看了看,随后栽倒在地。
  机枪手这时也冲了上来,端起II式通用机枪,向左右两边扑来试图夺回阵地的鬼子兵横扫,子弹就像死神镰刀,将鬼子一排排扫倒在地。
  越来越多的战士冲了上去,他们一边射击,一边朝可能藏着鬼子兵的岩石缝隙里扔手榴弹。
  “贴闹黑卡,板载!”
  一名被炸伤的鬼子高呼着天皇万岁的口号,从藏身的岩石后跳出,扑向最近的安家军士兵,随后两人扭打着向悬崖边滚去,双双跌落峭壁。
  终于,在安家军山地部队后续援兵的巩固下,一个两三百平方米的悬崖被攻克,随后以此为基点,新一波的攻势再次发起。
第1911章
沮丧的日军
  当兴安山一线中日两国军队正在激战的时候,乌兰乌德以东地区,正蔓延着恐慌的逃亡潮。
  在皎月与繁星的照耀下,铁路上、公路上、原野里、山坡上,到处是杂乱不堪的军人,他们三五成群,排成不规则的队列,蜿蜒向着东方撤退。
  这是一支一眼望去便知道吃了败仗的队伍。
  没有队形、没有生气,耷拉在胸前的脑袋,沉重得似乎怎么也抬不起来,以往那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无敌姿态,早已无影无踪。
  长长的三八式步枪,在这些鬼子兵们手里似乎成了一种巨大的负担,背着、扛着、挎着,姿态各异。所有人褴褛不整的黄色军装上,满是泥土、血渍,使得沉闷中更显出万般疲惫。
  在行进的队伍间,有着大量车辆,甚至还有许多老旧的马车,不时有军官大声斥责溃兵让道。
  后方留守乌兰乌德的部队,数度来电,已经快到山穷水尽,能够为撤离争取到的时间已经不多。
  现在,彼得罗夫斯克和赤塔同时都在遭受安家军的进攻,如果队伍不能尽快撤到远东,撤到关东军司令部指定集中的伯力地区,那么一旦归路被断,等待他们的将是被包围进而被歼灭的命运。
  乌兰乌德以西地区,原本有八个独立警备队和十二个独立混成旅团,但在安家军凶猛如雷的打击下,尤其是那种可怕的空气燃烧炸弹攻击下,损失惨重。
  现在这支溃军,许多已经失去建制,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身边的人来自哪一部分,甚至连是不是一个联队,一个大队的都不知道,已经完全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对胜利的狂热,也没有了“圣战”必胜的信念。
  由于装备的全面落后,此时整个溃退队伍中弥漫着一股令人沮丧的沉沉死气,在他们经过的地方,零星散布的村落,冒起了滚滚的黑烟,村边随处可以看到被杀死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幼皆死不瞑目,许多妇女死之前还遭受了可怕的凌辱……
  此时空中的圆月,在不断升空照明道路的红色照明弹映衬下,似乎也被各个村落中流淌的鲜血给染成红色。
  一列车顶覆盖着伪装布的加长列车,缓缓地行驶在铁路线上,其中一节豪华车厢里,日军第二十军军长关龟治中将正襟危坐,脑袋转向窗外,呆呆地望着车外潮水般滚动的溃兵,心里充满了苦涩。
  由于北美战事把二十军中的主力师团抽调一空,现在二十军麾下实际上都是些三流部队。不过不管再差,也是近二十万大军,竟然在占据地利的情况下,未坚持两天便溃败,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现在,尚有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和四个独立警备队在乌兰乌德城,与进攻的安家军展开逐条街道的攻防,但对上拥有丰富攻城经验的安家军,负责殿后的部队能够争取的时间着实有限。
  关东军司令部要求各部尽快赶到伯力集结,固守远东,确保沿太平洋环线铁路的安全,因此部队撤得很是匆忙,许多联队补给都没带便上路,现在只能靠不断掠夺活下去。
  火车车窗外那些正在冒着黑烟的村庄中,有不少是日本移民的尸体,他们没有倒在安家军的枪口下,而是死于日军自己制造的屠戮中。
  关龟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种自相残杀,纯属迫不得己,他的部队不能耽误太多时间,而且这些日本移民如果跟随部队迁移的话,会拖延行军速度,因此杀掉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避免他们遭受支那人的奴役!
  同时,干净利落地屠村是执行坚壁清野政策最好、最快的办法,而且这些村庄,并不都是日本移民的,更多的是斯拉夫人和鞑靼人的!虽然以往他们也循规蹈矩,向关东军建立的殖民政府交税,但现在留下他们,却不免有资敌的危险。
  “哒哒……”
  月色中,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个位于铁路附近的村镇迅速被日军包围。
  这是个俄国后裔与日本移民混居的村落,日军冲进村庄,不管是哪个民族,哪怕是许多面对马刀高呼“呀买碟”的日本孩童,照样劈砍下去,鲜血夹杂着怒睁双目、不敢置信的头颅四处散落,原本欣喜迎接王师的日本村民顿时失魂落魄,匆匆逃避,枪声、哭声、叫骂声,瞬间响彻村落中。
  没过多久,数百名村民倒在血泊里,随着蹄声消逝,日军带着粮食,牵着牛羊绝尘而去。
  足足过了四五个小时,等大军过境,那些从鬼门关侥幸捡回一条命的村民,才跌跌撞撞返回到村里,有些人则是从家里的地窖、水井、马槽下,或者从房梁上一脸呆滞地跑出来,村里如地狱般的惨状,引来一片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很快,日裔移民与俄国村民厮打在一起,最后估计是没劲了,抱在一起失声痛哭,场面极其凄惨。
  ……
  凌晨三点,彼得罗夫斯克西南方六十多公里的马尔汉镇。
  镇子早在白天的炮火中化为废墟,一辆“大豹子”越野车从满目疮痍的残垣断壁间穿过,停到一座由几辆通讯指挥车和帐篷组成的临时指挥部前面。
  身着一身普通迷彩军装的李福强钻出车门,带着一名警卫走进帐篷,看到地图前站着,正与参谋们研判战情的董金明,皱着眉头问道:“小董,为什么停止进攻?金洪默、裴延年两部已经顶到前面去了,现在就你的部队落后!”
  董金明一脸疲惫,强打精神敬了个军礼,随即汇报:“司令员,我们前面的敌人连夜撤出阵地,撤到马尔汉山口地区重新布防,我九十一师已进至敌军前沿,正在等候炮兵跟进。同时现在是晚上,空军无法配合作战!”
  李福强摇摇头:“不行!这个时候根本不能懈怠,必须贴紧打,不能给鬼子以喘息的机会!”
  董金明苦笑道:“司令员,没有炮兵支援,我军会付出很大伤亡!”
  “这不能成为懈怠的理由!左翼的金洪默和右翼的裴延年已经冲在了前面,要是你这边落后了,他们的侧翼便会暴露给日军,整个攻势就有可能瓦解,你想过严重的后果吗?”李福强正色问道。
  董金明分辨道:
  “司令官,当初在士官学校学习的时候,我就是您的学生,您应该知道我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可是,我的中路负责的线路最崎岖,由于是山区地形,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都用不上,只能靠人力和畜力拖曳大炮作战。”
  “而敌人的防御工事,构筑在山上,易守难攻,如果强行进攻,一定会带来不必要的伤亡!根据战前部署,我们方面军是真打和假打结合,牵制日军的兵力,为东北攻势争取时间,根本没必要在这里多消耗兵力!”
  “那就眼睁睁看着鬼子从我们眼皮底下溜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