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5/1395

第1909章
进逼嫩江
  黑龙江,碾子山东南十余公里的鲁河村。
  靠近公路的一片树林旁,八辆装甲通讯车、三个野战帐篷组成了一个非常简易的临时指挥部。
  在安家军机械化部队狂飓急进的各个战线上,这样的临时指挥部随处可见,路总、集团军、师及各专业化旅都喜欢采用这种简简单单的临时指挥部,通常用不了多久,这些指挥部便会再次跟随部队向前方挺进,拆卸方便,也少了与老乡打交道的程序。
  不过,正是这样恐怖的进军速度,让日军上下感到无所适从,许多城镇的鬼子守备队刚刚收到收缩防守的命令,已经面临兵临城下、进退不得的尴尬处境。
  七月二十七日,下午三点。
  一路军司令官叶成上将踌躇满志地站在这样一个临时指挥部里,在不远处的那条沙土路上,坦克、装甲车和满载士兵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向着东方源源不断的开去。
  天空中,每隔几分钟就能看到混编着战斗机的轰炸机群在低空掠过。
  由于日军的战机从一开始就被摧毁在机场,根本就拿不出一架战斗机来应战,此时安家军空军的战斗机几乎都挂上了航空炸弹,和水平轰炸机一样进行对地支援,而俯冲轰炸机更是肆无忌惮地一次次从高空呼啸而下。
  不得不说,看起来异常笨拙的B2轰炸机,在攻击地面目标时确实有着无与伦比的威力和震慑力,曾有四百多名日军驱使一千一百多名伪军据守位于成吉思汗镇东北方向大黑山地区的大河湾镇,并使我地面部队进攻受阻。
  但是,空军只是出动了一个中队的B2轰炸机进行一轮轰炸,那些心志被夺的鬼子兵便带着伪军乖乖投降了。
  “司令员,第四十三集团军一三九师发来电报,他们已经突进到嫩江以北的甘南镇(今富拉尔基)!第一三八师暂时还没有新的报告,但从空军反馈的消息看,他们已经快抵达齐齐哈尔以西地区!”
  一位年轻的少校通讯参谋拿着一份电报前来汇报,而叶成根本没有接过电报瞄上一眼的意思,便果断下达命令:“很好!告诉一三九师师长安玉峰上校,在看到嫩江铁路大桥时,停止前进,并就地展开防守!另外,发报给北突击群的彭万钧将军,让他全速向东北方向进军,尽速赶到齐齐哈尔城以西地区,与一三八师汇合,随时准备强渡嫩江;还有南突击群的李跃武将军,他的集团军的前锋部队,务必在两个小时之内抵达甘南镇,我们必须要在日落前渡过嫩江,赶在齐齐哈尔的日军撤退之前堵住它,这可是难得的一条大鱼!”
  “是!”
  不一会儿,通讯参谋又折返回来。
  “司令员,陆舜臣将军发来电报,他麾下的第五十五师已经渡过雅鲁河,正在向景星镇挺进,一旦占领景星镇,即可通过那里的简易公路快速南下,占领嫩江西岸的桥江镇,截断通往辽宁洮安、洮南等地的洮昂铁路!”
  “好!”
  叶成赞许地道:“不愧是虎头麾下的精锐之旅,挺进速度一点儿也不比我们的坦克部队慢……这样一来,齐齐哈尔的日军只能……”
  说到这里,叶成突然意识到什么,大步走到由几个空弹药箱堆砌成的简易桌子上铺展开的地图旁,仔细端详一下,脸色一变:“不对,南线不通,他们还可以往北撤退……第四十一集团军第一三三师在攻打宁年镇的时候出了问题,那里的日军挟持了许多百姓当挡箭牌,导致我们的进攻受阻,一旦日军北上,走齐克铁路(克山至宁年)逃回哈尔滨,无异于纵虎归山……”
  叶成皱着眉头,在地图上那些线条与圈圈之间巡视了四五分钟,终于打定主意:“向彭万钧将军致电,让他的部队抵达齐齐哈尔以西地区后,无需停留,把渡江作战任务交给一三八师,他的集团军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伺机渡过嫩江,随后绕击宁年县以东的泰安镇,彻底关上日军东撤的道路!”
  “是!”
  通讯参谋敬完礼,匆匆离去。
  听着远处时而密集时而稀疏的隆隆炮声,叶成不禁有些心痒痒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忙碌的参谋们,喊道:“刘德华!”
  “到!”
  转眼间,一位看起来二十岁出头的年青少校一路小跑的出现在叶成面前,他就是叶成的副官。
  叶成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副官和某位大明星同名同姓,命令道:“集合卫队,我要到前线去看看!至于指挥部……”低头在地图上找了找,叶成指着一个黑色的小点:“暂时先迁移到靠山地区的十八里村!”
  ……
  一刻钟后,叶成的卫队……十二辆豹II中型坦克、六辆虎I重型坦克、八辆I式突击炮、十六辆履带步兵战车、二十五辆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和整整一个摩托化步兵连,便在指挥部旁边做好了出发准备。
  所有的坦克和装甲车表面,全部涂装迷彩色,装甲兵和摩托兵则身穿野战迷彩服,只有坦克手们才穿着黑色军服。
  叶成没有选择乘坐在自己的装甲通讯车,而是动作敏捷地跳上一辆虎I坦克,这种体积庞大的坦克,是目前安家军陆军现役武器中最安全的一种……虽然车体前100mm的下装甲和侧面装甲并不是无懈可击,但现在的日军并没有远距离击穿如此厚实装甲的有效武器,而在较近的距离上,虎I坦克的作战行动都有步兵战车和装甲车实施近距离保护,技术加战术的优势,使得这种庞然大物在战场上鲜有被完全击毁的情况出现。
  看到叶成搭载自己的坦克,虎I坦克的车长迅速将炮塔上部的观察位置和耳机、喉部通讯器一道让给自己的司令员,然后缩进坦克内,充当机枪手或是通讯员。
  熟练地接过车长位置之后,叶成望了一眼身后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回过头,举起右臂,缓缓向前放平,大声命令:“坦克兵,前进!”
  ……
  “解放东北,前进!”
  在一片爆炸声此起彼伏的林间草地上,一群躬着腰,手持自动步枪的安家军官兵,呐喊着,紧紧地跟随在一辆III式履带步兵战车后面。
  安家军的步兵战车研发从未放松过,三三年、三四年研发的“猎豹I型”(未量产)、“猎豹II型”六轮战车,属于第一代产品,三七年研发的“猎豹III型”八轮战车,则是二代产品,在命名正规化后,分别以I式和II式战车命名,它们都是轮式步兵战车。
  而两年前研发定型的III式战车,统一采用履带驱动,主要是以20mm高射机关炮为主战武器。
  由于对坦克和装甲战车的分工进行了细化,装甲战车因其装甲较之坦克较弱,无需担负顶在前面冲锋陷阵的重任,因此采用厄利孔高炮技术定制的双联装高炮后,不论射速、射程还是火力密集程度,都比I式、II式装甲战车的三七速射炮有效许多,能够用最短时间将一切试图靠近坦克的目标通通消灭掉。
  同时,由于更换了马力更大、体积更小的柴油发动机和加强了装甲防御,这种装甲战车的重量增加到了十三吨,越野速度可达二十五公里每小时,在车体前部加装有一挺7.92mm机枪,以加强火力输出。
  “咻……”
  一发炮弹突然在距离这辆步兵战车不到五六米的地方落下并爆炸,当即有两名战士中弹倒下,不过放眼望去,这片草地上散布的尸体仍以身着土黄色军服的日军士兵居多,在靠近灌木丛的地方,蜿蜒的战壕周围,数百具鬼子尸体仍然保持着死时各种各样的姿势,由沙包堆砌而成的机枪战位上,那些歪把子、鸡脖子、拐把子机枪,全部无助地耷拉下了枪口。
  “轰……”
  前方二十多米处一辆豹II坦克突然停下来,调整炮口之后,向着日军炮弹飞来地方开了一炮,随着一声巨响,位于两棵红皮云杉之间、用大量枝叶遮蔽的一处日军炮位被轰上了天,残肢断臂夹杂着大炮的残躯四处激射。
  完成射击之后,豹II坦克继续向前推进,在更远一些的地方,伴随着“滋啦啦”的枝木折断声,一棵棵大树被顶在最前方的虎I坦克无情地撞翻在地,树林前方大约两千多米的日军阵地上,许多鬼子兵正惶恐不安地离开战壕,向后方逃跑,一些人甚至扔下了武器。
  又过了两分钟,安家军的坦克炮火还在进行射击,一群战机呼啸着从树林上空飞过,然后对着日军阵地便是一通扫射。
  短短十几分钟时间内,一大堆航弹接连落在鬼子头顶上,日军最后一丝士气终于崩溃,数百名鬼子夹杂着上千名伪军,向后方四散而逃。
  “不要停,前进!”
  在一辆虎I坦克上,穿着黑色坦克兵服的第二坦克师师长安若贻少将大声招呼着他的士兵,就在这片阵地东北面不远的地方,一条大河已经隐约可见。
  刚才完成作战任务的机群,耀武扬威地飞到嫩江上空,飞行员们在盘旋的时候,发现被日军爆破断成数截的公路大桥,孤零零的桥墩矗立在湍急的河流中,撞起白色的水花。
  又一波机群呼啸而过,用航弹和子弹将嫩江对岸一处日军炮兵阵地清理一通,于是第二坦克师毫无阻碍地就抵达嫩江西岸。
  就在安若贻与一三八师师长箫一鸣上校商量战场防务的时候,集团军司令彭万钧中将的命令到来,要他立即率部沿着嫩江北上,协同集团军工兵旅在阿伦河、音河与嫩江汇流的河段下游河段修建浮桥,强渡嫩江,为合围齐齐哈尔之敌创造条件。
第1910章
攻势如潮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七月二十八日凌晨正值农历六月十六,天上月亮就像银盘一样,满天繁星点点,把大地照得透亮。
  各条战线上,安家军都在趁着月色连夜行军。
  由于不用隐蔽防空,坦克、装甲车和汽车的车头灯大开,远远望去,公路上星星点点,仿佛一群萤火虫正在赶路。
  部队行进间,鸦雀无声,仅有发动机的噪音和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充斥在泥土的大路上。
  一辆又一辆坦克、装甲车,不顾颠簸地前进着,它们那狰狞的身形,硕大的炮管,在月色的照射下反射出清冷的光辉。
  在嫩江西岸行进的队伍中部,一辆竖有许多天线的装甲车里,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显得既严肃又兴奋,只有经历多次战火洗礼的安若贻少将一脸平静。
  在车内并不明亮的灯光下,这位年轻的坦克师师长的铅笔,正在地图上滑动。
  “三团距离卧牛镇还有多远?”
  安若贻说话的时候,视线仍旧停留在地图上。
  三团是坦克团,作为全师先锋顶在前面。安家军坦克师的编制极大,除了三个坦克团和两个装甲步兵团外,还有一个自走加农炮团、一个榴弹炮团、一个防空团、一个运输团,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加塞其他兵种部队,因此到团一级的序号都是各师自行命名,而不是像摩步师那样,团一级部队全部由总部编制。
  “报告师长,三团长刚刚发来电报,他们已经进入牛头村,很快就会赶到卧牛镇。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遇到日军的抵抗!根据游击队汇报,这片地区为满族布特哈八旗后裔,民风彪悍,日军龟缩在卧牛镇,除了定时下乡征收税赋外,平日倒是不扰民。”回话的是一位中尉通讯参谋。
  “很好!”
  安若贻顿了几秒,吩咐道:“命令三团直接通过牛头村,占领和接管任务交给后面的装甲步兵……对了,兄弟部队占领达呼店了吗?”
  “还没接到相关的通报……师长,我这就去发电报询问!”通讯参谋说完,立即回到自己的发报机前,开始工作。
  安若贻没有再说什么,继续关注地图。
  按照计划,明天一早主力就要赶到卧牛镇东北方的牛尾村,在富丰河段发起强渡,随后集团军主力将在该地区渡河,正式实施对齐齐哈尔合围的计划。
  ……
  赤塔东南方的兴安山,即苏俄人命名为雅布洛诺夫山的所在,它地势险要,林木茂盛,多悬崖峭壁,由赤塔通往满洲里的铁路,便在山谷间蜿蜒前进,其间多处是由隧道相连。
  自三八年该地被日军占领,日军在中东铁路沿线派驻有部队,但在两日前开战后,这些据点不是被安家军拔除就是自动撤离。
  更加狠毒的是,日军撤退时不仅爆破、拆除了铁路,还将沿途隧道炸塌,导致安家军不得不逐山与日军展开争夺。
  贝加尔湖战事由尹继南上将统一指挥调度,但具体的指挥,却由各方面军主官担任。其中,负责赤塔攻防的,便是山地集群司令员焦光绪中将。
  此次进攻远东,驻扎缅北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精于山地作战的山地集群悉数北调。
  开战后,四个山地集团军共三十多万大军漫山遍野地推进,日军构筑的工事根本无法阻挡,仅仅两日夜,大军便推进到了雄壮的兴安山山脚下。
  皎洁的月光下,兴安山主峰山脚下的工事后面,第二山地集团军司令员张浩中将眉头紧锁地用望远镜观察着前面日军构筑的工事。
  虽然安家军空军有着详细的侦察照片,并且特种部队还有着大量翔实的情报,但是,不管是文字资料、图片还是军用地图,都无法真正体现兴安山主峰的险要。
  此地经帝俄、苏联数十年修建,日军接手后还多次进行加固,并且由于接到前线急报,知道安家军有一种能燃烧空气的厉害炸弹,日军作了极为严密的防火部署,使得进攻难度成倍增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