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5/1395

  空中的歼击机、轰炸机及地面部队的火力,已经无法压制日军的疯狂,潮水般的敌人,利用建筑物的阻挡,向据守于镇子中央地带的安家军官兵发起死亡突击。在这种情况下,统率三个连作战的坦克连上尉连长,呼叫炮火增援,很快一排排密集的炮弹落入鬼子及日印军群中,将这些几乎陷入疯狂状态的家伙炸得尸骨无存。
  日军的决死反扑一浪高过一浪,但这时我军主力已经肃清镇子外围阵地,除了一个坦克团及两个装甲步兵团杀进镇子作为支援外,其余部队从外面绕过镇子,从左右两翼向后方突进,准备对日军实施包抄。
  为了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日军指挥官不得不黯然下达“转进”命令,全军退往南面十五公里的阿散索尔城。
  阿散索尔位于达莫德尔河北岸,为铁路、公路和水运交通枢纽,日军侵入前城市人口高达五十万,因为东南面有拉尼甘杰大煤田,于本世纪初发展为工矿城市,毗邻有铜、铁、铅、锌等矿区,三十年代初塔塔集团在这里建有大型钢铁厂两座,冶金和炼铝厂各一座,此外还有英国资本控制的大型机械厂、造纸厂、电缆厂、汽车制造厂、药厂、化工厂等,与东南方的拉尼甘杰、杜尔加布尔两座城市,共同组成了东印度地区最有名的工业基地。
  不过,日军的指挥官显然没有想过,在对手拥有坦克、装甲车的速度优势,同时天空又有战机打击和骚扰的情况下撤退,是何等悲惨的一件事。
  溃逃中的鬼子及日印军士兵,被紧追不舍的坦克和装甲车追上,分割包围,迅速地被歼灭,截至去年下午三点,进攻部队的前锋已经顺利进抵阿散索尔城下,由吉德伦金镇向南撤的鬼子和日印军士兵,在追歼中全军覆没。
  战后确认,坚守这里的是日军一个独立步兵旅团,外加两个日印军师,全员三万人,与预计的情况相符。但这样的兵力显然不足以保证防守的宽度和厚度,在安家军空地一体的打击下,失败几乎是不可避免。
  安家军空军再次对阿散索尔城的防御体系进行了侦查,日军指挥官似乎对吉德伦金镇如此快便陷落大为忌惮,再次加强了对城市外围阵地的防守,同时在城市里的大楼、工厂等建筑物之间,又部署了新的街垒,似乎准备用巷战来阻止安家军的进攻。
  根据这段时间侦察机的反复确认,目前阿散索尔、拉尼甘杰、杜尔加布尔的工厂区与以前未有明显的变化。情报部门分析后认为:现在日军工程师仅仅拆卸沿海地区城市那些工厂企业的机械设备,便已经忙得脚不沾地,达莫德尔河地区的工厂企业,还未来得及动手,我军已经兵临城下。
  不过,正因为阿散索尔城的大多数工厂企业未及拆迁,在林立的钢铁丛林中,更容易部署防御阵地,对此方面军司令部已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晚上七点,没有给阿散索尔的日军太多准备时间,南线集群待后方的炮兵部队赶到后,立即展开攻城作战。
  首先依然是炮击,不计其数的流星火雨,争先恐后地向着日军的阵地扑去,大地犹如发生强烈的地震一样,剧烈地颤抖,大大小小的火球腾空而起,整个阿散索尔城上空笼罩着黑色的烟云。
  在密集的爆炸声中,一排炮弹刚刚呼啸着落地,紧接着又是一排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声向日军阵地飞去。
  高强度的炮击,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近千吨钢铁落到阿散索尔城的日军外围阵地上,一道道坚固的防线被摧毁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炮火准备过后,豹II坦克及半履带式装甲战车再次发出“轰隆隆”的震慑人心灵的巨大轰鸣,向着日军的阵地凶猛地扑去,后面紧跟着装甲运兵车,再后面则是呈散兵线发起突击的步兵。
  这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在高速的冲刺中,所有的车辆全部打开车灯,防空兵的探照灯也开到最亮,明晃晃的直射灯光,把鬼子及日印军士兵照射得头晕眼花,胆战心惊。
  豹II坦克和装甲战车轰鸣着继续前进,105mm坦克炮喷射着,不断地把因恐惧而忙碌乱射的敌人火力点送上天空,冲锋中的步兵们由于背对着光,进攻没有受到影响,他们伴随着坦克和装甲车快速前进。
  适应黑暗的鬼子及日印军士兵,苦不堪言,目不能视物,只能胡乱射击,但这种行为显然为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几乎每一座喷吐火舌的工事都遭到毁灭性打击,哪里有火光闪现,哪里就遭到铺天盖地的炮弹打击,那些工事一个个炸飞到天空,又或者被坍塌的泥土掩埋到地下。
  终于,装甲运兵车冲到了敌人的战壕前,如同出笼猛虎的官兵,首先向敌人的壕沟里投掷密密麻麻的手榴弹,几秒钟过去,日军阵地上炸开无数黑色的烟云。火焰喷射兵们拿着喷嘴,喷射出一条条火龙,把鬼子及日印军坚守的阵地烧成了火海。
  “杀!”
  震天的喊杀声中,安家军步兵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战壕,同鬼子及日印军士兵展开激烈的近战,那些手持三八式步枪或者李恩菲尔德步枪的敌人,就好像捕猎时猎人射杀猎物一般,未及做出反应,一个个就被自动武器喷射出的密密麻麻的子弹射杀在战壕里。
  安家军印度方面军第七和第九集团军官兵,根本就不给日军发挥他们白刃战的优势,自动步枪、冲锋枪和盒子炮连续射击下,敌人一排排倒下,就像是排队接受枪毙一样,死得极其痛快。
  最先被击溃的是只配发了单兵武器或者手榴弹的土著暴民,这些因为家人被扣留而不得不硬着头皮顶在前线的土著,说到底还是未经受过正规训练的平民,眼见着此前从未见过的凌厉攻势,那种试图通过自己努力保全家人的想法一下子崩溃,他们大声哭叫着,转身就跑,根本就不顾身后督战队黑洞洞的枪口。
  土著暴民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尽管遭遇前年的大瘟疫后,阿散索尔城的常住人口已经急速下降到十万,但这段时间日军又从达莫德尔河南岸的村庄抓来大量村民,因此现在城市里有近二十万的土著,其中被派到一线来抵抗的有近七八万青壮。
  在第一轮炮击中,不善躲避的土著暴民便被消灭近半,现在面临新的打击,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恐惧,一窝蜂地向后方城池逃去。
  尽管有数千武装暴民被日军督战队射杀,但剩下的土著依然顽强地突破了日军的防线,向城内溃逃。
  尾随在武装土著身后的安家军步兵,士气大振,趁势掩杀,被暴民冲得七零八落的鬼子及日印军无法招架,终于向城内撤退。
  留下殿后的鬼子及日印军被迅速消灭,少数狡猾的家伙装死,他们躺在战壕里,等安家军步兵和坦克冲过去的时候,跳起来突然发起攻击,给冲锋中的我军官兵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有两辆坦克被炸毁履带,还有一辆坦克后部起火,但在灭火器喷吐泡沫下迅速熄灭。此外,还有鬼子及日印军躲在暗处打冷枪,造成我军数十名官兵伤亡,但这些人通常都未来得及开第二枪,就被排山倒海攻击前进的其他安家军官兵打成血葫芦。
  午夜时分,战斗延伸到了阿散索尔城内。
  鬼子及日印军利用熟悉地形,躲藏在建筑物里向外射击,而那些土著暴民,再次被组织起来,充当敢死队,利用夜色发起自杀式攻击。这一回没有分男女老少,这些土著接受的唯一任务就是抱着集束手榴弹或者炸药包,去与攻进街道中的安家军官兵同归于尽,违抗命令的下场就是当场枪毙。
  战斗极为残酷,日军把原本用于防空的高射炮隐蔽进建设物里,放平后充当反坦克利器,由于射击角度问题,往往日军可以开火,而我们的远程炮火却很难摧毁日军的反坦克掩体,只能通过加农炮平射摧毁目标。
  与此同时,日军还在阿散索尔城内的建筑物里布置了大量野炮和加农炮,利用这些炮火的平射,来对付安家军参与巷战的坦克和装甲战车集群。
  长期与安家军作战,日军充分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没有把这些具备很强反坦克能力的火炮部署在城市外围,以预防安家军优势的炮群及空军的打击,现在这些武器,运用于巷战中,日军期待能有一个较好的发挥。
  此时,不管是第七集团军司令廖民林还是第九集团军司令周鼎城,均未料到日军的阴谋诡计,两个坦克师各派出一个坦克团和一个装甲步兵团参与巷战,当成群结队的坦克和装甲车穿行于阿散索尔城的街道中时,日军部署在各个建筑中的高射炮、野炮和加农炮,突然一起喷吐出火球。
  除了75mm野炮需要讲究角度才能击穿豹II坦克的装甲外,其余的105mm、150mm加农炮及75mm、88mm、120mm高射炮,均对豹II坦克有巨大的杀伤力,而薄皮的装甲车,更是一打一个准。
  即便是集团军直属独立重型坦克团装备的虎I坦克的装甲,对于防御口径超过105mm的加农炮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仅仅第一轮炮击,便有十六辆坦克被命中燃烧,尾随的装甲战车更是有二十二辆被立即打成了火球。
  “轰……”
  若流星火雨般的炮弹,从高处或者是某个掩体中,直直地射来,不断有坦克和装甲车被击中,剧烈的爆炸声接踵响起,让尾随坦克及装甲车进攻的安家军步兵一时间肝胆俱裂。
  在这其中,一辆豹II坦克被两枚88mm的高射炮击穿炮塔,直接命中弹药库,随即坦克内部发生剧烈殉爆,五名乘员全部牺牲。另有一辆坦克被150mm口径的加农炮命中,坦克直接被炸翻倒在路边,在坦克乘员成功全部撤离后发生剧烈爆炸。
  许多鬼子躲藏在暗处,当坦克的自备灭火装置无法扑灭大火,坦克兵们不得不从炮塔上跳出来时,遭遇这些鬼子精准的射击,许多坦克兵都英勇地牺牲在坦克上。
  不过,战斗进行到这个这个地步,已经是有进无退的局面,敌人的射击也暴露出了位置,豹II坦克的105mm加农炮,不断地喷涂出火球,将那些刚刚射出炮弹的日军高射炮和加农炮摧毁。
  同时,操纵75mm无坐力炮的官兵,随时根据观察兵提供的讯息,向那些射击角度极为刁钻的掩体发起炮击,直射距离800米、破甲厚度可达395mm的火箭破甲增程弹,将日军的一个个火力点打成哑巴。
  天空中,铺天盖地的轰击机,根据地面部队的引导,把一栋栋大楼夷为平地,强击机从低空掠过,冒着鬼子及日印军密集的防空火力阻拦,顽强地向敌人的反坦克炮兵阵地发射火箭弹。漫天飞蝗一般的火龙,从各个建筑物的窗口射了进去,日军隐藏高射炮、加农炮的建筑物,迅速冒出巨大的火光,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响起,锋利的弹片把敌人的炮兵瞬间撕裂成碎片!
  让人觉得不解的是,由始至终,日军陆海军航空队均未露面,任凭安家军空军向日军泼洒出成吨成吨的钢铁!
  看到前方战况激烈,配属到集团军的高射炮旅、坦克驱逐旅、喷火坦克团也先后投入战斗,装备I号突击炮和I式坦克歼击车的坦克驱逐旅,跟随投入攻城的第二波坦克前进,两种型号的75mm加农炮对准日军的火力点就是猛烈炮击,炮弹所到之处,炸起残肢断臂无数。
  高射炮旅装备的是88mm自走高射炮,上百门高射炮被布置在坦克驱逐旅后方,一条条暗红色的弹痕,不时呼啸着射向某栋喷吐火舌的建筑,随着窗口出冲出巨大的火龙,爆炸声接踵响起,立即浓烟滚滚,火光冲天。高射炮的高射速和准确的命中率,大量杀伤着鬼子及日印军的有生力量。
  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和70mm步兵炮被推到前沿,炮兵们冒着枪林弹雨,直接瞄准敌人的火力点和防御工事,进行准确的射击!
  许多呐喊着发起冲锋的土著武装暴民,还未冲到坦克和装甲车旁边,喷火坦克一串火龙喷出,目标全部中标,一个个火人张牙舞爪的惨叫着,把大地照得一片通红。
  进攻之中的安家军官兵,倒下一批又一批,源源不绝的官兵,在夜色中踩着袍泽的尸体,继续发起冲锋,许多只有一两百米长的街道,满地都是伤亡的安家军官兵,作为孟加拉门户的阿散索尔城的大地,被烈士的鲜血染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战役的残酷,已经达到原来历史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巷战的程度,只是规模要小一些。从进入东印度以来,安家军将士为攻克这座重要的工业城市的所流的鲜血,比此前所有的战斗加起来还要多。
  战斗从夜晚打到白天,两个集团军所拥有的上千门大炮,已经发射了五十多万发炮弹,几乎把囤积于前线的弹药消耗一空。炮管打得发烫,炮兵阵地上热气腾腾就像置身蒸笼,炮兵官兵们脱下上衣,袒胸露乳地装填炮弹,随着发射绳的拉动,一轮又一轮的炮弹排山倒海一般飞了出去,将所有有威胁的目标击毁。
  当十三日下午五点两个前锋团分别插入阿散索尔城的工厂区和市中心时,战斗进入白热化。
  此时,两个集团军已经向城里先后投入了六个坦克团、六个装甲团和八个步兵团,为了彻底击穿日军的防线,两个集团军所属的独立重坦克团也投入了战斗,官兵们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坦克炮、重炮、步兵炮和迫击炮编制成密集的火力网,无数的战斗小组,不断地从工厂区和市中心,向两翼扩散,以坦克、装甲车为火力支撑点,向一栋栋建筑发起攻击。
  晚上八点,第九集团军在工厂区的一个地下掩体里,俘获四名日军高级参谋,通过审讯后,紧急情报汇报到集团军司令部。
  直到这个时候,廖民林和周鼎城才知道,阿散索尔城竟然藏匿有日军第三十一、三十三两个两万五千人建制的主力师团、四个万人建制的独立步兵旅团、两个五千人建制的独立警备队以及两个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日印军也有六个师,总兵力高达二十万。
  日军的意图是首先采用骄兵之计,麻痹安家军的指挥员,然后利用巷战摧毁我进攻部队的所有坦克和装甲车,再凭借着兵力的优势,将安家军拖延在坚城之下。
  现在,日军第十五师团及三个独立步兵旅团,正带着五个日印师,由藏身的焦达讷格布尔高原东北麓地区的波卡罗钢城,昼伏夜出,扑向吉德伦金镇以北的贾姆达拉,然后趁势收复吉德伦金镇,抄第七、第九集团军的退路。
  与此同时,杜尔加布尔的日军第二十九师团及四个独立步兵旅团,正沿着铁路悄悄向西北方向推进,最迟于明日天亮时分投入战斗,以图达到攻击的突然性。
  情况十分危急!
第1853章
激烈空战
  南华,新京,小南海双木园。
  这是安毅为林晓彤、林晓冉姐妹在小南海配属的园林,建筑以广州三层骑楼风格为主,底层骑楼为券柱式,券心处以漩涡装饰,风格雄伟,为客厅、饭厅及工作人员房之所在,二楼、三楼为主人房和客人房,楼宇周围围绕一片移植来的红木和紫檀树林,雍容华贵。
  由于欧楚儿回叙府督促军工生产,冯洁云到河东、山南省及清迈、京南市检查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东篱园没有了主人分外清静,于是安毅便选择到双木园歇息。
  一龙双凤,巫山云雨停歇,安毅刚刚进入深度睡眠不久,就被“砰砰”的敲门声惊醒,隔着主卧室的房门听到沈凤道在卧室门外报告印度战区我第七、第九两大集团军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安毅一个激灵,顿时清醒过来,向同样被惊醒、这段时间在新京城江东郊区督造林村的林氏双姝告了个歉,匆匆穿戴整理,便和沈凤道一起来到总参指挥部。
  能够通知到的军委及总参将领基本都抵达了,听完杨飞汇报的前线情况,安毅问道:“我知道方继德的第十四集团军早在上月二十九日即拿下波尔西湖畔的切尔博城,现在他们运动到哪个位置了?”
  杨飞对前线各部的情况了若指掌,略一思考,立即明白安毅的意思,回答道:“由于格雅守备师、切尔博守备师先后成立,我第十四集团军已经腾出手来,进抵杜姆里、吉尔吉至吉里迪一线。其中,距离日军攻击目标贾姆达拉镇西北方四十公里的吉里迪地区,驻有我第四十一坦克师及第四十二摩步师,如果两师连夜南下,有望在明天上午十一点左右赶到贾姆达拉镇,对日军实施迎头痛击!”
  安毅来到大幅东印度地图前,仔细端详了一下,道:“既然躲过了我空军严密的侦察,那敌人必然是昼伏夜出……而要藏匿那么多部队,只可能是焦达讷格布尔高原的山区,那里丛林密布,从空中根本无法发现敌人,而在平原地区,则休想隐蔽行踪……这样推算一下,现在日军主力最多过丹巴德城及格宾德布尔镇,其前锋恐怕正在伯拉格尔河一线,搭建浮桥。”
  “满打满算,敌人即便以急行军的速度,也只能在明天早上六七点左右赶到贾姆达拉镇,随后才能发起进攻!如果这些推论成立的话,我军尚有时间从容布置防线。对了,现在驻贾姆达拉的是那支部队?”
  杨飞想了想,道:“是专门为进入东印度工业中心而准备的两河警备一师,这个师于去年十一月组建,今年五月调到印度战区,满编建制为五个团,加上师、团、营、连指挥部及后勤辎重部门,共两万人,是标准的B类部队!”
  “一个师?”
  安毅一听笑了起来:“咱们的B类部队只是没有大口径重炮等重火力及坦克、装甲车等机械化装备,单兵以半自动步枪为主,其他的并不比主力野战军差多少,这下小鬼子碰到钉子上了!只要明天上午第四十一坦克师及第四十二摩步师赶到,再加上空军助战,敌人溃败是必然的!”
  “这么看来,现在已经不仅是要确保第七、第九集团军补给线路安全的问题,而是要把这股日军彻底留在伯拉格尔河一线的问题。老杨,驻杜姆里的是第十四集团军的四十摩步师吗?”
  杨飞点了点头,随即补充:“担负东印度工业区卫戍任务、与两河警备一师同期组建的警备二师及三师,也在杜姆里……”
  看到安毅疑惑的目光,杨飞主动解释:“丹巴德、辛德里及波卡罗钢城是东印度的第二大工业区,这里的切里亚煤田是印度最大优质煤产地,波卡罗又是著名的铁矿石及铝土矿产区,再加上南面的兰契、贾姆谢德布尔和劳尔克拉这个第三大工业区也需要大量守卫部队,以预防鬼子及日印军残部、土著武装搞破坏,因此在这里准备了两个警备师。”
  “原本我们的设想是等第七、第九集团军拿下阿散索尔后,再把第四十一坦克师及第四十二摩步师通过铁路运到阿散索尔,通过地势相对平坦的东线进攻丹巴德,以避过日军在西线依托海拔1200多米的纳格里山的防御壁垒!”
  旁听的胡家林心头一动,问向安毅:“小毅,你提这个问题的意思是……西路就利用现在的第四十摩步师和警备二师、三师发起强攻,然后利用铁路线快速东进,拿下丹巴德城,截断日军的退路?”
  “没错!”
  安毅目露坚毅之色,斩钉截铁地说:“日军为了确保合围我第七、第九集团军,必然抽调部署在纳格里山的防御部队,说不一定现在那里已经唱了空城计。日军为了保持行动的隐秘性,必然进行无线电缄默,这样就算是我们从西线发起进攻,敌军用于偷袭我贾姆达拉镇的部队也无法及时得到通报,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敌人彻底反应过来之前,对这部日军完成合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