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教父(校对)第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775

  虱子多了不怕咬,他身上的争议多了去了,不在乎多这么一个。
  不过让洛阳没想到的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力挺了自己,这个人就是天都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郑半秋!
  后者在最新一期的《青年报》中就《明朝那些事儿》进行了评论,他说:【流行并不等于肤浅,洛阳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完整表达出了他自己的那一套历史观和思维认识,相信有良心、有辨别能力的人都会喜欢他的这本书,还有读者也需要提升自己水平,要有知道好货,这本书加入了现代的写作手法,摒弃了死板,更加生动有趣,真的很值得推崇。】
  郑半秋是谁?
  龙国著名的考古学家。
  龙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龙国天都大学的教授级人物!
  连他老人家都对《明朝那些事儿》表达了肯定,那些《明朝那些事儿》的批评者们又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要知道那些历史作家在郑半秋的面前,大多算是学生辈的,地位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在郑半秋之后,陈杜月也力挺了洛阳。
  后者自从洛阳写出了《射雕英雄传》那部作品之后,就对洛阳的印象大为改观,数次公开的夸奖洛阳孺子可教,这次《明朝那些事儿》引起了争议,他也顺理成章的站出来。
  陈杜月是通过微博替洛阳说话的。
  他表示:“历史应该是用来传承,而非孤芳自赏的,写作没有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一说,你写的贵族晚宴,未必比洪七公吃叫花鸡更来得有艺术气息,同理,《明朝那些事儿》简单易懂,不代表就缺乏内涵和价值。”
  于是,争议的声音明显的变少了。
  很多原本对《明朝那些事儿》的火爆感到不舒服的人群,也是沉默了下去。
  毕竟这两个人都算是德高望重的存在,不是每个人都想跟郑半秋、陈杜月这样的人物唱反调的。
  也有人私下里抱怨郑半秋和陈杜月是在偏袒自己学校的学生,但基本不会有人放到明面上来说,洛阳所在的天都大学多少年来都是龙国最为顶尖的学府,想明着说这座学府的坏话,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
  洛阳没想到一场争议竟然就此消散了大半。
  但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他上门亲自感谢了陈杜月和郑半秋。
  陈杜月还好,此前拜访过一次,倒也算轻车熟路,见面之后老教授也只是勉励了洛阳两句,顺便催促《射雕英雄传》的第二部,这位老人家对《射雕英雄传》这种类型的武侠十分喜欢。
  洛阳笑着道:“快了,快了!”
  离开陈杜月的家里,洛阳开始转道拜访郑半秋。
  对郑半秋洛阳并不熟悉,只知道后者是天都大学历史系的教授。
  当见到郑半秋的时候,郑半秋的第一句话是:“洛阳,你知道我给你上过课吗?”
  洛阳闻言不禁满脸尴尬,自己在学校绝对是属于劣迹斑斑的坏学生,估摸着郑半秋多半也是自己的老师吧,洛阳不敢说谎,只能硬着头皮道:“郑教授,不好意思,我不记得了。”
  “少年得志,稳重点好。”
  郑半秋不轻不重的说了句,脸上却是含着笑的:“我看了你的《明朝那些事儿》,读来颇有趣味,只是看你这个意思,除了《洪武大帝》这一册之外,下面应该还有几部吧?”
  “是的,下面还有六部,不过有可能会让别人帮我写。”
  写《明朝那些事儿》是个意外,洛阳没打算自己一个人把七部包揽,所以在写完第一部《洪武大帝》之后,洛阳打算接下来的内容交给水木文化的历史作家秦云来写。
  “不要搞砸了,坏了第一部的名。”
  “郑教授请放心,我一定会把好关的。”
第729章
接盘侠秦云
  秦云是个不错的历史作家。
  虽说在销量战中被游龙文化的刘新洲按倒在地一顿猛草,但这并不是秦云不行,而是刘新洲太行了,后者作为龙国数一数二的历史类作家,对同分类有着近乎碾压性的优势。
  最关键的是,秦云这人挺够意思的。
  两次遭遇游龙文化恶意竞争,导致销量方面丢盔弃甲,换个人早就把锅甩给水木文化了,但是秦云没有,他虽然找洛阳发了一通牢骚,但洛阳认为那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秦云的遭遇属于无妄之灾,没有直接撂挑子不干,说明人家是真看重你水木文化,不想离开。
  这样的作者,洛阳是愿意去扶一把的。
  当然也不是毫无考察,洛阳还是看了一下秦云此前作品的。
  从秦云此前的作品中,洛阳能够看出对方不俗的笔力,或者说写历史小说的其实文笔都不算差,而且架构能力也是相当的不错,总之洛阳在看完秦云此前的作品后,觉得秦云应该能够胜任续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任务。
  当他把秦云请过来的时候,秦云并不知道洛阳的打算。
  但这不妨碍秦云对洛阳的敬佩,后者心悦诚服道:“洛大,我这最近一直在看《明朝那些事儿》,到今天为之已经看了不下于三遍了,我写历史类小说目前也有两年时间了,可我从没想过原来历史还能这么写!洛大不愧是真正的天才,这本书实在是太惊艳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写出这种风格的作品的!反正我是彻底服了!”
  “好了,别急着夸我。”
  洛阳眼神不无考察的意思:“你觉得《明朝那些事儿》还有的写吗?”
  秦云连忙道:“这是当然,《永乐大帝》写到靖难之役就停了下来,接下来还有五征蒙古,七下西洋等等剧情都可以写,而且很容易出彩啊,以《明朝那些事儿》的风格,肯定会把这些故事写的十分有趣!”
  “那如果你来写呢?”
  “什么,我,我来写?”
  秦云愣住,表情一阵变幻。
  他不知道洛阳这句话是随口一说,还是有更深的含义。
  随口一说的话自然不用在意,但如果真的是字面上的意思呢,让自己来写?
  洛阳看着秦云变化的脸色,自是猜出了对方的想法,他笑着道:“《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内容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洛阳静静叙述《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大纲。
  说完之后,他抬头看向秦云:“我来提供大纲,负责把关工作,你就负责照着《明朝那些事儿》的风格续写,作者署名可以写你秦云,但是你应该知道接这个活儿,以后可就真得留在水木文化了,想走会比较麻烦。”
  秦云咽了口口水。
  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几乎没有犹豫,他便点头道:“我写!”
  这个回答没有出乎洛阳的意料,《明朝那些事儿》到今天为止已经上市两周时间了,足足三千六百多万销量,还没到一个月时间便彻底打破了历史类小说单月销量的最高纪录,属于历史小说界霸主级别的作品!
  让一个作家续写别人的作品自然是不容易。
  但让一个作家去续写一个自己永远也创作不出来的现象级作品呢?
  从秦云的姿态就可以看出来了,他完全是屁颠屁颠的接受:“我回去一定再好好研究《明朝那些事儿》,不辱没这本现象级作品,但是署名方面我肯定不敢独享,到时候就和洛大共同署名吧!”
  “先别急着高兴啊。”
  洛阳道:“还要看看你写的样作呢。”
  秦云闻言,不好意思道:“是这样的,我这两天除了看《明朝那些事儿》以外,还照着这本书的文风,写了本《宋朝那些事儿》,跟《明朝那些事儿》肯定没得比,完全是想跟风一波……”
  洛阳忍不住失笑道:“那你发给我看看。”
  秦云答应了一声,把文稿发到了洛阳的邮箱之中。
  洛阳也不耽搁,当即便是看起了秦云对《明朝那些事儿》的模仿之作。
  时间缓慢的流逝,秦云盯着审核作品的洛阳,心中暗暗感到震撼,《明朝那些事儿》这种档期霸主级别的作品,洛阳竟然舍得丢给自己,这份儿魄力实在是震的他说不出话来。
  震撼的同时,他也很忐忑。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模仿的风格能不能得到洛阳这位原著的承认。
  他可不想失去续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机会,虽然续写这本书的第二部会承受无数读者带来的压力,但如果能够写好,他得到的东西也绝对是巨大的,甚至影响力超越历史分类的大咖刘新洲也没问题。
  就在刘新洲心思忐忑的时候……
  洛阳看完了这本仿写的《宋朝那些事儿》。
  肯定比不上《明朝那些事儿》,但模仿的却很走心,并不算空洞的跟风。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着开口道:“模仿的很到位,你过关了秦老师,第二部的大纲我回头整理一下发给你,你负责写我负责审核把关,这本书我的打算是五六部左右,你做好准备。”
  前世的《明朝那些事儿》一共七部。
  但是这一世可没有清朝,历史不同,自然很多内容都不能通用。
  所以洛阳重新整理了大纲之后,准备把《明朝那些事儿》篇幅适当减少,想必秦云作为历史作家应该知道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洛阳对这位接盘侠的实力还是比较放心的。
第730章
神雕的野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7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