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教父(校对)第5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7/775

  当年明月无疑是前者,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所以这本书开头就用极为幽默的方式留下了大多数的读者,并且他维持了这份轻松,也维系了读者的热情,最终成功的把故事兜售了出去。
  这本《明朝那些事儿》篇幅巨大,每一部字数不一。
  另外这本书的第一部《洪武大帝》,具体字数洛阳并没有算过,但却知道章节一共有三十一章,从第一章《灾难》开始,到《殉国、疑团、残暴、软弱》这一章结束。
  字数不多,却也不轻松。
  所以他必须要抓紧时间写才行。
  至于《福尔摩斯探案集》与《神雕侠侣》,只能暂时的放到一边了。
  不过倒也无妨,《福尔摩斯探案集》新一卷《回忆录》,他已经写好了其中四篇故事,并且交给了远在日本的陆玉儿翻译,足够应付《极光脑域》和国内《江湖》的连载了。
  至于《神雕侠侣》就更不用着急了。
  毕竟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还没正式播出。
  只有这部电视剧正式播出的时候,《神雕侠侣》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带动读者的热情,所以这本书先放着慢慢写照样没问题,洛阳对《神雕侠侣》的销量,可是抱有了极大的期望啊。
  打定了注意,洛阳更加专心的写《明朝那些事儿》了。
  他沉寂了好久的抽风手再度爆发了,虽然说这种高效率的码字会让洛阳的手指有些酸涩,但不得不说有这么一个技能还是蛮关键的,尤其是水木文化最需要一个历史类作家站出来的时候!
  ……
  时间哗啦啦的流逝,八月的脚步越发近了。
  网络上,刘新洲批评洛阳缺乏历史常识的新闻已经逐渐失去了热度。
  大家现在全部的关注点,都放到了洛阳和刘新洲的八月新书上面,两个人争锋相对的同时选择八月一号发布新书,而且题材都是历史,就连选择的朝代都一模一样,意味着什么早已不言而喻!
  “洛大新书,真的要挑战历史分类吗……”
  “洛大有这功夫写武侠多好啊,何必理会那种人的挑衅呢。”
  “刘新洲的《大明狼烟》已经出了两部了,有前两部打底,洛大贸然宣战难免吃亏吧?”
  “虽然二人都没有明说,但显然,这场关于历史常识的风波,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两个作家的销量战争,而且四方都在关注,目前看来还是刘新洲占据上风啊,历史可是他的主场!”
  “呵呵,我倒觉得不好说啊……”
  “当年洛阳写科幻小说的时候,很多人也发表过类似的言论,他们认为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怎么可能写得好科幻这个题材呢,毕竟二者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结果呢?”
  “结果洛阳的科幻,已经代表了龙国目前的最高水平!”
  “但是历史这东西,需要很多的时间去钻研才行啊,科幻和武侠起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极端的依赖想象力,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脑洞,但历史小说,脑洞根本没啥用武之地吧?”
  普通的读者自然是议论纷纷。
  而除了读者之外,国内各大出版社也在观战。
  读者看到的,是洛阳和刘新洲的历史大战,有些赌气成分。
  但业内看到的,却是一场涉及到国内两大新锐出版社的市场之战!
  洛阳背后代表的是水木文化,而刘新洲背后代表的则是游龙文化,这二家出版社的仇怨越结越深,已然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而现在两人都选择八月一号发书,就是对市场的争锋。
  “洛阳至今以来好像没输过吧?”
  “这一战,还真不好说,刘新洲也不是吃素的。”
  “总之这应该算是水木文化和游龙文化第二次真刀真枪的碰撞了吧?”
  “恩,这两家如果和平共处,那发展肯定要更快一些,但两方都太有脾气了,水木文化有人若犯我,虽远必诛的个性,游龙文化有横行霸道,唯我独尊的性格,二者真是火星撞地球。”
  “问题绕回来了,大家说谁会赢呢?”
  业内的讨论,比普通读者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但谁胜谁负依然没有人讲的清楚。
  7月28号,洛阳在办公室伸了个懒腰,《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洪武大帝》正式进入收尾阶段,与此同时,游龙文化也开启了对《大明狼烟》第三部的大手笔宣传——
  刘新洲又上电视了。
  这次上的依旧是收视不错的星空卫视。
第723章
抱团的历史作家
  访谈类节目《人物焦点》。
  这是星空卫视收视不错的一个节目。
  因为上期刘新洲在这个节目上批评洛阳不懂历史常识,导致这个节目最近的收视率上扬了几个百分点。
  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最多只能上一次《人物焦点》,但是刘新洲打破了这个惯例,他不但第二次上了这个节目,而且这次还邀请了一位业内的好友,历史作家谭晔一起当嘉宾。
  主持人依旧是上次那一个。
  节目中,谭晔侃侃而谈道:“老刘写历史已经第八个年头了,从一个出版都困难的年轻小伙,到现在年富力强的中年男人,走的每一步都很踏实,这一点不仅仅我,整个研究历史小说体系的,应该都知道,我和老刘认识几年,一直在看着老刘进步,别的领域不敢说,至少历史小说这一亩三分地上,能强过老刘的,不超过三人。”
  节目中,谭晔以刘新洲好友的身份,对其大加赞扬。
  言语间虽未提到和刘新洲产生碰撞的洛阳,但言语间却不乏针对的意思。
  他数次提及“资历”、“阅历”、“研究”等词汇,试图让所有观众都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对历史没有研究的人,没有太多历史常识的人,是无法达到刘新洲这个地位的,而他说的这些点,恰恰是刘新洲此前针对那部《回到明朝当王爷》批评的点,让人不得不感慨这位叫做谭晔的历史作家和刘新洲的心有灵犀。
  至于刘新洲呢?
  他在节目大部分时间都沉默不语。
  镜头给到他的时候,只见他一脸谦逊的笑着,仿佛谭晔夸他受之有愧一般。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节目倒也并没有什么值得一书的地方,可是在节目进行到了中途的时候,支持人忽然问了一个问题,让节目的立场瞬间鲜明起来:“既然今天两位老师都在这儿,那能否替我解个关于历史小说创作的疑惑?”
  一直没开口的刘新洲道:“请问。”
  主持人点了点头,沉吟道:“我关注了一下洛阳老师的动态,据说他打算以白话的方式写一部历史小说,据我所知历史小说创作的风格大多是比较统一的,那么洛阳老师口中的白话式新风格,二位怎么看呢?”
  “这个问题,我不方便回答。”
  刘新洲做出避嫌的样子,毕竟他和洛阳现在是对立面。
  但谭晔却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直言不讳道:“也许历史真的存在新的创作风格,但我无法理解大白话去写历史的用意是什么,历史这东西,它本身就是需要严谨的,务实的,有教育意义的,和白话本身就是相悖论的,你们能够想象一部历史小说里,总是穿插着那么一两句作者的俏皮话吗,那还是铁血严肃的历史吗?”
  “原来如此,谢谢二位老师解惑。”
  节目在主持人和嘉宾起身握手的时候结束了。
  但是节目引起的风波却并不会平息,这一期的《人物焦点》很快微博上就流传开了,一个叫贾一刀的历史作家转发了节目并且附言道:“历史小说,真不是有才情就一定可以写好的。”
  “贾老师说的在理,历史是严肃的。”
  “具备教育意义的东西,和大白话式的幽默不搭界。”
  “洛阳如果真打算以大白话写历史,那写出来的东西多半只会不伦不类。”
  “看到《回到明朝当王爷》堂而皇之的挂在历史分类,而且读者颇多,我身为历史作家不由感到一阵悲哀,难道读者现在都只喜欢这种毫无营养的文字,却对我们细心研究后创作出来的作品不感兴趣?”
  相对当下最为盛行的推理、言情、武侠之类的分类……
  历史小说在市场上是小众读物,这也导致历史类的作家们大多抱团,再加上刘新洲在圈内属于大咖级人物,历史作家们自然是愿意和他结一个善缘,纷纷出言相助。
  当然,洛阳并非孤立存在!
  微博上面支持洛阳的名人,也并不少。
  科幻小说界最厉害的女作家吴琴就公开力挺洛阳,言语之间充满了维护:“是不是悲伤了就一定要哭出眼泪,高兴了就一定得笑出声呢,如果不是,为什么写历史就一定要笔法那么固执陈腐?”
  武侠小说界的姚重京竟然也发了微博。
  他玩笑似得说道:“所以武侠小说一定要写的残酷而华丽,言情小说一定要写的苦情而狗血,推理小说一定要死几个人么,历史小说之所以小众,和众位历史作家的故步自封也脱不了干系吧?”
  除了这两人,支持洛阳的作家还有数位。
  洛阳虽然不热衷于作家之间的互相交流,但总归也算是有那么极为关系还不错的朋友,而且以他如今的地位,甚至不乏一些作家本身就是洛阳的书迷,愿意为其摇旗呐喊的也是大有人在。
  讨论,理论,争论!
  游龙文化的作家站出来不少力挺刘新洲。
  水木文化的作家们自然也是争锋相对般对洛阳信心百倍。
  七月底的文坛,围绕着洛阳和刘新洲的历史新作,进行了一场闪电带火花的碰撞,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能大眼瞪小眼的等待着两位当事人的正式交手。
  7月31日晚,洛阳的微博发布了最新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7/7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