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教父(校对)第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6/775

  “伯乐所言,正合我意。”
  这名中年男人,正是历史作家刘新洲。
  此刻的刘新洲,脸上带着一抹毫不掩饰的不屑:“且不说《回到明朝当王爷》里毫无历史常识的主角晋升之路,单单他《射雕英雄传》让郭靖守什么襄阳城便已经贻笑大方了,还硬要说是武侠结合历史的新写法,毛头小子能懂什么历史,下个月的《大明狼烟》第三部,我就全权交给你们游龙出版社负责了。”
  “刘老师放心。”
  尹伯乐笑的很是开心。
  告辞了这位历史作家之后,尹伯乐出门坐上了一辆红色轿车,开车的正是游龙文化副主编叶红鲤,看着尹伯乐笑的这么开心,叶红鲤道:“看来是要乘着热度发《大明狼烟》第三部了?”
  尹伯乐放松道:“炒作就是最好的宣传,一石二鸟的计划,不是么。”
  也是当天,刘新洲正式发布微博回应洛阳,言语之间充满了王者的自信:
  “下月一号,也就是八月一号,我的作品《大明狼烟》第三部正式发布,据说那天有个人要教我一个历史文的新写法?呵呵,现在的年轻人啊,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嘛。”
第721章
明朝那些事儿
  “老板,你确定要写历史小说?”
  办公室内,花七就网上的新闻询问道,言语之间倒不至于多么担心,更多的却是好奇。
  洛阳一边打开电脑文档,一边笑着道:“话都放出去了,自然是要写的,游龙文化安排刘新洲发布《大明狼烟》第三部却是意外之喜了,我试试也让他体验一次秦云的无助感。”
  “那个……现在就写吗……”
  “恩,时间足够,因为篇幅不会特别长。”
  花七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除了对洛阳知根知底的柳沁之外,花七大概是这世上最信任洛阳的人了,就好像当初所有人都不看好洛阳的《三体》足以救市一样,花七从不怀疑老板的神奇!
  “本来还犹豫着要写什么级别的作品……”
  洛阳轻声的嘀咕着,前世看过的明朝历史文中,优秀的可不止一两部啊。
  像什么《明朝顶级文臣》、《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正说明朝十六帝》以及《皇帝、太监和文臣:明朝政局的三角恋》等等有关明朝历史的作品,质量都是相当不错的。
  而前世最让洛阳喜欢的历史作品……
  则分别是《万历十五年》以及《明朝那些事》。
  先说说《万历十五年》吧,前世这本书81年在美国、82年在中国问世,自此数十年风行不衰,得益于它发人深思的史观和别具一格的叙述。
  作者经历跨时代、跨国家的冲突动荡,阅世经验丰富,对明史研究虽然半路出家,但自成体系,书人两得,造就这一难得的神作,前世,这本书的评价比《明朝那些事》还要高,而且推荐这本书的人太多了,他们的身份各色各样,有作家,艺术家,企业家,心理学家……
  这本书中,每一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
  而且这本书对了解自秦始皇以后的整个中国历史都有非常大的益处,同时这本书对中国历史写作来说,是确立了一个榜样,往后的吴思,李亚平,易中天,等等诸人,无一不坦言受到此书的影响。
  这本书对明朝剖析的更为深刻!
  接下来再说一说当年明月的作品《明朝那些事》。
  前世《明朝那些事儿》自2006年出版后,迅速荣登当当“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被评为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全国中小学生必读十本好书之一,连续多年被读者推荐为印象最深之书。
  销量过一千万册,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
  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08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毫无疑问,《明朝那些事》销量卖的非常好!
  同时,《明朝那些事儿》被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教育报、商务印书馆联合发布的《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倡导“为中国而读”的主体《推荐书目》作为历史类书籍推荐。
  它是众多名人、明星、名流的枕边书,无数人口口相传的最有阅读价值读物。
  这本书中,明朝长达几百年的大事小事更是在明月的笔下描绘得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甚至导致一些人提到历史文,脱口而出的就是这本《明朝那些事》!
  从深度上来说,这本书不如《万历十五年》。
  但从影响力上来讲,这本书却是达到了历史类书籍的一个极致。
  简单点的说法,《万历十五年》写出来有逼格,更容易获得认可,但销量方面可能不一定会很好,而《明朝那些事》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毕竟前世这本书就引起过争议,但同时这本书销量却绝对是极有保障的!
  所以洛阳此前在纠结写哪本。
  一直到早上记者的采访,才让洛阳坚定了想法。
  刘新洲不是说,《回到明朝当王爷》这种白话式的行文幼稚可笑,而且毫无严谨吗,对于刘新洲这种正统出身的历史小说作家来说,《回到明朝当王爷》根本就是些草根的肤浅历史罢了。
  既然如此,那就写《明朝那些事儿》吧!
  因为《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它就是一部纯粹的草根作品!
  这本书最初是在天涯论坛连载的,连载期间获得了超过2000万的点击,而作者当年明月其实也只是位普通的公务员,这本书连载期间博得了一片掌声,实在是草根逆袭的典范了。
  在《明朝那些事儿》以前……
  那些历史书,言语之间都是充满了教化的味道,很多读者天生就讨厌这种说教的行文风格,而现在的龙国,包括刘新洲的《大明狼烟》在内,所有历史类书籍都是故事线纷乱冗杂,语言沉闷而无趣,充斥着说教的味道,与前世《明朝那些事儿》诞生前的历史文学,状态如出一辙!
  前世《明朝那些事儿》一出世就火了!
  它出生于网络,用通俗风趣的语言去说历史,而非讲历史,让普通人也能够喜欢历史,看懂历史,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给读者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火了并不奇怪!
  洛阳不假思索,敲击着键盘。
  明朝那些事儿,六个字便是出现在了文档之中。
  这本书一共分为七部,第一部《洪武大帝》,第二部《万国来朝》,第三部《妖孽宫廷》,第四部《粉饰太平》,第五部《帝国飘摇》,第六部《日落西山》,第七部《大结局》。
  把全文都写出来暂时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洛阳打算先写出第一部,第一部就是《洪武大帝》,别名叫做《朱元璋卷》。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第722章
谁赢
  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的第一个人物就是朱元璋。
  这点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明朝因他而势起,很多历史类小说都喜欢把第一视角放到朱元璋的身上,没毛病。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以上内容,是《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第一章,章节名《灾难》。
  洛阳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回忆着《明朝那些事儿》第一章的内容,嘴角忍不住勾了起来。
  记得自己前世第一次看到《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新鲜,特别的新鲜,和一般说教性的文字不同,这部历史作品采用了另辟蹊径的创作方式,语言幽默风趣之间,有股子十分轻松的感觉,想必身为读者,看到作者为朱元璋填写的这份资料时,都会情不自禁的会心一笑吧,而且这本书能火,文字之间带给读者的独特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
  道理很简单。
  同样的笑话,有的人讲非常好笑。
  但有的人讲,不但不好笑,反而蜜汁尴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6/7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