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61

陈明翔对于这些人,大可不必做的太显眼,什么样的环境说什么样的话,否则就是异类。
对于日本人,他必须要做出一副真心拥护的姿态,拼命的巴结送好处,让对方相信自己是愿意为日本效忠做事的,否则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门铃响了。
陈明翔放下碗筷,来到大门处从门缝里一瞧,居然是警察局长卢应和他的外甥宋博海,手里还提着东西。
“卢局长,有什么事情要吩咐,打个电话让我到警察局去就是了,还屈尊大驾来到我家里,实在是罪过。”陈明翔领着两人到客厅落座,然后笑着说道。
“老弟,特高课对你可真是信任,岗村课长说了,这次稽查队主要科室的中层,是由你来负责挑选的,特高课不插手稽查队的人事任命,你的面子可真是不小。”卢应说道。
稽查队开始走人事安排的程序了,卢应去找岗村少佐,可是没想到,岗村却说人员方面由陈明翔来决定,特高课只是做背景调查和审核,卢应只能跑到陈明翔家里走后门。
家里既然来了客人,作为未来女主人的陆琨瑜,也履行自己的职责,泡了两杯茶端到客厅。
她的气质和容貌,甚至连看惯美女的卢应都微微一愣,听外甥说陈明翔有个漂亮未婚妻,今天一见,果然是所言非虚,应该是一个知书达理举止高雅的大家闺秀。
“卢局长,这是我的未婚妻陆琨瑜,我老师复旦大学外语系陆教授的千金,目前在《新闻日报》做记者,以后还请多多关照。”陈明翔说道。
“既然是弟妹,有事情当然好说,只要在沪市与警察局有关的,直接报我的名字,还是有点作用的,我给你电话号码,也可以给我打电话。”卢应答应的很痛快。
陆琨瑜感到很迷惑,陈明翔和卢应从见面到结束花了半个小时,谁都没有提到宋博海的事情。
礼品盒里放着二十根大黄鱼,金灿灿的让人眼花,等于六千块大洋,陆琨瑜看的有些目瞪口呆,堂堂的警察局长竟然给陈明翔送礼,简直不可想象!
“你不要大惊小怪的,这笔钱也不是我的,是为宋博海竞争稽查队第一执行科的科长,交的打点费!”
“这几天竞争稽查队职务的关系户,可能陆陆续续上门交钱,到时候我会给特高课送过去,日本人给我多少,那才是我自己的。”陈明翔不在意的说道。
在回去的路上,宋博海也问到这个问题,为什么卢应给陈明翔这么多钱,这份礼也太重了点吧?
“你懂什么,稽查队的科长职务,绝对要高于这个数,这些钱也不是陈明翔的,他很快就会把金条送到特高课,自己能落下一根两根,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
“等到你的科长落实之后,还得送一次,这部分才是陈明翔应得的报酬,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呢!”卢应笑着说道。
“如果陈明翔自己贪了不给特高课呢?”宋博海问道。
二十根大黄鱼,等于两百个纺织厂的熟练工一个月的工资,听起来似乎不多,实际上已经不少了。
“你以为他像你这么蠢?能够得到特高课的绝对信任,陈明翔不是一般人,这点金条还不会放在眼里,稽查队可是一座金山,稍微动点手脚,一个月赚几十根大黄鱼不是问题。”
“在稽查队千万不要和陈明翔起冲突,涉及到特高课,连我也摆不平,他想收拾你太简单了。”卢应说道。
在家里,陈明翔也向陆琨瑜简单讲述了其中的关节,稽查队不是有钱就能进的,如果宋博海没有卢应作为后台,科长的职务想都不要想。
“沪市在全国的经济贸易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战争,年贸易额度从四亿多法币降到两亿多法币,去年恢复为四亿,今年公共租界的产业均得到大幅度提升,或许会翻几倍的数量达到十四五亿。”
“沪市的贸易对象主要是南洋各国,走向国统区或者沦陷区各地的物资,每年大约在三成左右,而战争时期利润是要大幅度上涨的,虽然原材料也在上升,总的来说,每年不会低于一亿五千万法币的纯利。”
“这块蛋糕,百分之六十以上是稽查队经手,哪怕稽查队从货物的总值中扣掉百分之五,一个科室一年经手的费用也有最少一百多万。”
“稍微动点手脚,作为科长一年落下二三十万是很轻松的,这点好处费,压根不够分量,别以为这二十根大黄鱼能买个科长,想得到是挺美,这属于投石问路。”陈明翔说道。
“那你能从里面分到多少钱?”陆琨瑜被这个数字惊住了。
她的父亲也属于高收入家庭,基础工资加上翻译费用,一个月能拿到七八百大洋,但是,一个科长能拿二十多万大洋,这也太离谱了吧?
“稽查队是宪兵司令部和特高课的命根子,七八百万的费用中,一半会作为稽查队的经费,一半费用需要上缴,相当于每个月三十多万,我两头都会分点,一个月也就是七八万元吧!”陈明翔想了想说道。
第八十二章
稽查队的钱途

陈明翔的判断是真实的,陆续,魑魅魍魉们开始登门拜访,竞争的焦点自然是两个副队长和四个科长四个副科长,这都是实权职务。他的关系网,也随之拓宽到了市政府和伪军部队。
这时候的伪军,主要还是前伪维新政府的军队,大权在握的任远悼,是著名的大汉奸,但是非常受日本人的器重,也受到了汪经卫的器重,军队是决定性的力量。
而沪市作为特别市,政府方面的人物是傅箫安和苏溪纹,前者正是最当红的阶段,帮助侵略者残害老百姓,捕杀抗日志士,做尽了坏事。
大佬们自然看不上这样的小职务,但是手下眼红的人却很多,稽查队的油水太丰厚,谁家里没有个三亲六故的?
特高课的态度很清晰,这些伪政府和伪军的大佬,也不敢小看陈明翔这个稽查队的实权负责人,都亲笔写了条子,向他“推荐”自己下属的亲属,这个人情是要欠下的。
条子必须要写,可打点费一分也不能少,两个副队长没说的,一人最少三十根大黄鱼,执行科的科长是二十根,副科长是十五根,必须要用黄金。
想要当执行科科员的,没有黄金也得交法币,候选人多得是,你不想花钱,那就一边凉快去,不差你这一个半个的。
“岗村课长,这是截止到目前,所有的打点费用,副队长和正副科长方面有大黄鱼两百根,执行科的科员,上交法币四万元,其余的职位请特高课定夺。”陈明翔说道。
他估计着宪兵司令部和特高课的眼睛都要红了,所以事情处理完,就赶紧把岗村等人请到家里吃饭。
为什么别的科室没有动静呢?
陈明翔可是个特工,他很明白特高课的心思,信任是相对的,涉及到联络办公室这样的机构,必然要特高课来指派,里面肯定有监视自己的人,这种话虽然不用点出来,可事情是要做的。
“很好,陈桑你做事的水准非常高,能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这样,车辆办公室和货场管理办公室,你来安排就是了,机要室和总务室,特高课会帮你选几个人。”
“但前提是,他们绝对服从你的命令,谁要是不守规矩,你就和我说,让他们滚蛋,不要有什么心理顾虑,宪兵司令部和特高课对你是格外重视的。”岗村对此非常满意。
陈明翔果然会做事,也是个聪明人,居然知道哪些地方不能触碰,不敢相信这么年轻,就这么懂得游戏规则。
机要室名义上是稽查队和特高课之间的文件来往,实际上呢,是特高课监视稽查队的,而总务室最关键的就是财务,涉及到的是经费,钱这方面谁都不能百分百放心。
“哇,日本人倒是大方,给你留下了这么多!”陆琨瑜等到特高课的人走后,来到会客厅。
特高课给陈明翔四十根大黄鱼,一万法币,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贪婪成性的日本人,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陈明翔只有得到足够的好处,才能为宪兵司令部和特高课赚钱。
陈明翔最大的长处,就是能迅速打开贸易通道,短时间内能够换来大笔的利润,这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谁也不知道陈明翔的秘密,这闪亮耀眼的成绩后面,有着势力庞大的军统局作为支援,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大客商,都是军统秘密安排的,这样的关系网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笔钱是借我的名义收取的,特高课不会认账,估计也不会上交,他们几个私分了完事,等到稽查队进入正常,分红才会送给上面。”
“让我担着虚名却一毛钱也捞不着,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钱是永远赚不完的,为眼前的蝇头小利就把事情做绝了,傻子才这么干呢!”陈明翔看的非常明白。
“亲爱的,这么多钱你打算怎么花?”陆琨瑜问道。
“这么多钱?你可说错了,应该是这点钱,而且远远不够花!这些大黄鱼不敢动,需要用来采购药品,没有药,诊所和药店就撑不住,西药可是用黄金结算的。”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到处都要走关系打点,你家里的情况我知道,怎么也得一千块钱吧,要不然那些亲戚们怎么过年?”
“像是特工总部的高层、宪兵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的熟人,哪怕是象征性买点礼物,这些钱再翻两倍也看不见水花。”
“华通贸易公司和稽查队在外人看来,那简直就是金山银海,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呢,想要取而代之的混蛋有的是,我也是如履薄冰,凡事尽量做到位,赚得多,代价也是花的多。”陈明翔笑了笑说道。
陆琨瑜对钱概念不深,家里算是中等家庭,也没缺过她钱花,突然看到这么堆金条和一捆法币,还觉得可以要点出来帮助一下小组,地下党的经费从来都是不够用,毕竟没有什么来钱的渠道。
眼下各个根据地都是农村和山区,手里没有城市,也就没有税款,加上日本的不断扫荡,也没法发展工商业,沪市的地下党遵照高层组织的指示,正在积极筹款解决生存问题,陆琨瑜也是知道的。
陈明翔在钱这方面从来不吝啬,对她这个未婚妻是不设防的,要钱就会给,只要开了口,多了不敢说,三千五千块没有问题。
但是听到陈明翔的解释,陆琨瑜也无奈了,原来不是家里富得流油有钱没地花,而是钱还不怎么富裕,她也不好意思张嘴了。
“这个陈明翔倒是有些见识,居然知道华夏和日本目前形成了战略僵持阶段,也知道眼下山城方面对地下党的行为是不应该的,这说明他的内心深处,并不反感地下党,只是他安于现状,不想站出来为国家和民族做点事情。”
“苏北的根据地建立后,我们采购小组的任务就是为部队筹款,采购药品、布匹、粮食、无线电器材和武器,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陈明翔都是有条件帮助我们的,告诉陆琨瑜同志,不要着急,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采购小组的组长说道。
第八十三章
老师被吓住了
“老师,能见到您真是太好!”陈明翔握着潘琦吾的手,神情很是激动。
潘琦吾从山城来到沪市,按理说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但是他这么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
“明翔,我为有你这样优秀的学生而感到无比骄傲,都说是学生沾老师的光,我们正好反过来了。”
“因为你在沪市情报工作的出色表现,老板对我非常器重,哪怕只有你一个学生成大器,这辈子我也知足了。”潘琦吾笑着说道。
利用青浦培训班的机遇,秘密培养情报人员,打入沦陷区和地下党组织,是他的创意,为此得到了戴立的大力支持。
由于秘密特工相互之间不能见面,所以数量非常稀少,但都是潘琦吾一手挑选的,倾注了所有的心血。
特工也是需要天赋的,陈明翔来到沪市之后融入的速度非常快,在极短的时间就能大展拳脚,为军统提供了多次至关重要的情报,被戴老板划分为战略特工的级别。
而其他几个潜伏在金陵、天津、北平、新京、奉天、哈尔滨等地的秘密特工,几个月时间过去了,还在日伪重要机构的外围转悠呢。
最惨的是负责潜入地下党组织和根据地核心的秘密特工,截止到现在,连外围都没有混进去呢!
潘琦吾也知道陈明翔的不容易,沪市区有一百多名同志在战斗,可他却是孤独的,连电台联系都要通过总部,他还太年轻。
“这是胶卷,微型照相机我已经销毁了。”陈明翔拿出包着胶卷的烟盒说道。
“明翔啊,这份情报的价值不可估量,所以戴老板要我亲自赶到沪市,但你也要做好被敌人追查的准备,一旦这些日汪秘密协议被公布,这是肯定的,为了掀起全国对汪伪政府的痛恨情绪,委座必须要这么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