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61

第七十九章
预防措施
这次德华洋行运来的西药有磺胺、奎宁、阿司匹林片等,还有全套的手术医疗器械,赠送了一批绷带、纱布、注射器和药棉。
可惜的是,弗雷德里克的洋行,在药品这方面的渠道差的太远,小打小闹不能满足陈明翔的计划,他是需要做药品生意的。
公共租界的仁善诊所,位于五马路西段,这里是主要的居住区之一,上下三层的英式建筑,面积并不小。
完全是采用西方的诊所格局,一楼设有诊断室、药房、隔离室或者说重症监护室和手术室,二楼是病房,三楼是宿舍和办公室,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设有几间平房和仓库。
陈明翔把这里装修得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所有的家具都是精挑细选,医疗设备也是最为先进的,有了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现在沪市能吃得起药看得起病的人,绝对不是寻常老百姓。
目前只有一名西医沈国昭,还是个海归人士,长得斯斯文文有一股书卷气,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三十出头的年龄。
两个护士沈晓丹和崔梦瑶,年龄都是二十四五岁,沪市本地人,毕业于沪市医学院,原来在医院上班,专业方面经过了沈国昭的考评。
“老板,你的能量可不小啊,全套崭新的德国进口医疗器械,还有这么多珍贵的西药,医院里怕是也没有这么多数量吧?”沈国昭惊奇的说道。
谁见过一家小诊所里,磺胺居然是按照公斤来计算的?阿司匹林片是按照千片计算的?阿托品、奎宁和吗啡这类的药品也有不少。
这些东西特别是磺胺,可是价比黄金的,一粒两块大洋都有人买不到,日军把西药列为严格控制的战略物资。
“可惜啊,我现在缺少进口的门路,德华洋行的渠道关系网偏弱,没法为我大批量供货,下一批药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
“而且全世界到处都在打仗,西药的价格一天比一天高,全部都要用黄金来结算,哪怕是我发善心少赚点,老百姓也很难买得起,这时候有钱也不是万能的。”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师兄,沪市那么多的老百姓没钱吃药,你既然有这个能力,就帮帮他们吧,别说是西药,中药也是一大笔开支,咱们家可以遇到困难户,可以少收点钱,就当是行善积德了。”跟着来的陆琨瑜在旁边说道。
这是陈明翔开办的诊所,说起来是自己家的产业,陆琨瑜这个未来的女主人,当然要跟着来巡视一下。
“幼稚,你以为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知道租金多少钱吗?知道这批药品,把咱们的那点金条都花干净了吗?”
“还做慈善,你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上班吗?要是让人传出我是慈善家,还怎么混下去?诊所等着关门就行了!”陈明翔说道。
他是心里有苦自己知,身为特工总部和特高课的人,居然花费重金开诊所进口药品搞起了慈善,那不成笑话了吗?
如果他是这样的人,日本人怎么可能还敢继续信任他,说白了,大环境真的不允许,他是堂堂的军统局战略特工,不是社会慈善家!
暗地里操作也不行,诊所在公共租界的地盘,为了避免麻烦,需要借助他的身份地位保平安,更为关键的是,这里不单纯是诊所,还是一处给自己同志提供庇护的避风港。
军统局要是有特工受到重伤,就可以来这里救治,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仅凭这一点,他就为军统局做了贡献。
陆琨瑜不高兴的嘟起了小嘴,她现在作为地下党的进步青年,很希望陈明翔能够做点“立功赎罪”的事情,虽然爱人不是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可是在特务机关工作,名声终究不太好听。
再有就是,地下党的物资采购小组,也非常希望搞到西药,多少战士和根据地的老百姓,因为缺少药物而死去,想想都觉得心里烧的难受。
听到陈明翔开了诊所,郑同辉就交代陆琨瑜打探这方面的情况,机会合适,能不能给地下党也搞一批,西药属于违禁品,太难搞到了。
“老板,你这药价和诊费,怎么是两种标准?”沈国昭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好奇的说道。
他能出国留学,原本家里的条件也不差,可是日本鬼子攻占沪市的时候,家里被炸了个底朝天,他除了要负担家里的开支,弟弟妹妹上学,还得负担未婚妻一家的生活,医院的收入真的不够用。
按照沪市的薪资待遇,医生的收入大约是每月五十块法币,顶两个熟练工人的月薪,他这种留学生能够拿到一百到一百五十元,但是仁善诊所的月薪是三百块,翻了一番,另外还能拿到提成。
大医院护士的工资也就是三十块钱,但是在仁善诊所,两个护士每月每人能够拿到一百块,同样也有提成。
陈明翔的名声还算干净,他虽然在特工总部工作,可翻译科长真的引不起人们的痛恨,说他是个大汉奸,那也太没谱了。
开诊所当然要赚钱,要不然开来做什么?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
给老百姓点帮助三人不反对,也会这么去做,可老板进药、房租、装修等等,都是需要掏腰包的,未来老板娘的想法,有点不切实际了。
“你们几个也要记住,我不是那种为富不仁的奸商,诊所的治疗费和药品费用,给老百姓已经很低了,这是成本价、房租、薪水折合起来,最低的价格,不能做赔本的买卖。”
“至于达官显贵和有钱人,按照第二套价格收费,这样的环境和条件,整个沪市也找不出几家来,我们要的合情合理,别忘记,你们的提成也要从这里面出。”陈明翔说道。
至于静安寺附近的仁善药堂,装修的倒是古色古香,里面的环境很是雅致,清一色的木制家具,地面也铺着木地板,墙壁上还挂着书画,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请了两位著名的老中医每天坐诊,两个学徒负责抓药。
中药在沪市不是违禁品,是可以流通的,陈明翔嘱咐药店把止血消炎类的药物多备点,不用记在账上。
第八十章
刺探想法
“东家,中药比西药温和,但是见效慢,我听说您和国统区有来往,能不能进点百宝丹过来,这种药医治刀枪伤和跌打伤非常有效果,另外就是虎力散和消毒散,最好也能进点过来。”坐堂的老中医说道。
老中医以为陈明翔是想留点药材私下出售谋利,虽然日本人对中药材并不严格管控,但是,如果遇到特殊事件,所有药店诊所都要接受调查,特别是能够医治伤口的中药材。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把这茬给忘记了,真得储备点百宝丹,虽然是山城政府的战略物资,但我有这方面的关系,先定一千瓶吧!”陈明翔笑着说道。
百宝丹来自于滇南名医,姓曲,可谓是一代国医,呕心沥血创出了百宝丹这种医治伤口的神药,对治疗外上有着神奇的功效。
山城政府把神医接到山城专门生产百宝丹等药物,可是处于谋私利的缘故,上层一些卑鄙无耻的人,就想要这位名医献出秘方,但他拒绝了,导致民国二十七年,死于软禁中,由妻子主持生产百宝丹。
以军统的手眼通天,想要搞点百宝丹那是轻而易举的,陈明翔别说是要一千瓶,就是一万瓶,戴老板也会想方设法给他搞到。
“一千瓶?东家真是好魄力,虽然沪市也有少量的百宝丹,可那都是偷着走私进来的,国统区严禁外流。”老中医瞪大了眼睛。
视察完诊所和药房,陈明翔开车拉着陆琨瑜到街口买了点菜,然后回到家里自己做着吃。但他发现,小师妹的情绪显然不太对,似乎在琢磨什么事。
陆琨瑜当然是有心事,组织上也急需百宝丹这样的治伤良药,一千瓶啊,能挽救多少战士的生命?
就是因为没有药物,战士受伤后的伤口一旦发炎,就可能失去生命,首长们看着心如刀绞,却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根据地的医疗水平实在是太落后,还在最原始的阶段,不但缺少医生,也缺少制药技术、设备和原材料,即便有配方也难以制造出药物来。
可是想找到合适的理由,让陈明翔把这批百宝丹低价卖给自己的小组,事情也不太容易。
陈明翔在生活方面对她是绝对的宠溺,把她呵护的像个小公主,不只是负担她的日常开支,连她家里的生活也承担着,衣食住行方面无论花多少钱都不会心疼。
就像现在,香喷喷的两菜一汤,一瓶法国红酒,她只需要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吃着水果或者干果,听着留声机里的音乐,然后就能享受一顿美味。
但是涉及到工作的事情,陆琨瑜觉得自己很难影响到陈明翔,他有自己的主见,也不希望她进入这个圈子。
她很明白,陈明翔是为了她考虑,特工总部和宪兵司令部,一个是汉奸特务机构,一个是日本鬼子的暴力机关和特务机关,没一个好东西,她的思维和做事方式,与这样的圈子格格不入。
“想什么呢?还在生气我不愿意帮助老百姓看病吃药?”陈明翔笑着说道。
小师妹是非常善良的人,眼睛里看不得有父老乡亲受苦,总是想着帮帮忙,加上身为记者,接触到的层次更深,比自己见得多多了。
“那倒不是,我也知道单凭你一个人的力量,没法帮助太多的老百姓脱离现状,你觉得这场战争还会打多少年?”陆琨瑜说道。
这也是组织上交给她的任务,刺探陈明翔的真实想法,去慢慢影响他,慢慢扭转他的思维方式,借助自身的优势,为国家和民族的抗战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具体打多少年,我这样的小人物当然是不知道的,不过日本想要速战速决占领华夏的图谋,被江城大会战给粉碎了。”
“日军没有力量再向大西南实施战略进攻,毕竟自身的资源匮乏,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消耗,华夏战线太长,日军也没有这么多的军队。”
“怎么说呢,日本想吃掉华夏是不太可能的,关键是,山城那边也暂时没有能力大举反攻夺回失地,大家都在僵持着。”
“日本为什么要扶持汪经卫组建政府,他们就是要靠着汉奸作为助力,消化占领的这些地区,然后采取经济封锁和军事辅助的手段,逼着山城投降,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啊!”陈明翔说道。
他虽然是个军统局特工,可是,对于这种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事务,还缺乏战略眼光,但也不能怪他,他只是个军统局特工,不是军事家也不是政治家,到底这场战争的胜负如何,怕是委员长都不敢说。
这些话呢,是在接受培训的时候,在老师的谈话中总结出来的,前年的江城大会战,的确造成了日军无力进犯大西南,彻底吞并华夏的结果,形势比刚开始的时候缓和了许多。
“那如果日本人失败了撤出华夏,山城一定会清算大汉奸大特务,你虽然不属于这一类,但终究是为日本人做过事情,难道就没有想过退路,为我们的将来做做准备?”陆琨瑜说道。
“你放心吧,我现在掌管的华通贸易公司,为国统区送去大量的紧缺物资,这是大功一件,即便出现了你说的情况,也不会被当成汉奸的。”
“我为什么要从特工总部出来创建这家公司,就是考虑到未来的局面,左右逢源两边不得罪,这是小人物的处世哲学。”陈明翔笑着说道。
“那你对地下党怎么看?”陆琨瑜问道。
“我倒是知道一些,但是还没有成气候,只不过大半个华夏都沦陷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山城那边还使绊子砸黑砖,做法很没有大局感,终究也是我们华夏的一支抗日力量嘛!”陈明翔说道。
即便是再亲密的人,他也不能说出自己的身份,这是特工的规则,谈话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破例了。
尽管陈明翔讨厌山城方面的很多做法,但是这时候的他,也的确对地下党没有多少了解,毕竟他接受的是军统局的训练。
第八十一章
稽查队的钱途

陆琨瑜这个菜鸟级别的初学者其实并不知道,陈明翔一直是多副面孔在沪市混的,这也是特工的一种基本能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特工总部反倒没有那么紧张,里面绝大多数的汉奸特务,都是沪市的流氓地痞,要说眼光,几乎是没有的。
这些荼毒老百姓的人渣败类,典型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奶就是娘,只要日本人还在,根本不想以后的事情怎么样。
一少部分被策反或者主动投靠的大汉奸,属于那种自私自利的墙头草,只要自己活的舒服,从来不考虑国家和民族。
看到日本人一时占了上风,就跑过来跪舔,希望能够得到高官厚禄,为虎作伥做尽了坏事。
这些人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对待日本人也是如此,就算和军统开战,那也是因为利益驱使,还包括自家的生命受到威胁,否则,吃饱了撑的非要打个你死我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